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民进党有能力做社运带头大哥吗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11:14:59  


 
  社运是由相对弱势群体所发起,他们要求更合理资源分配,或更自由生活方式。社会运动往往采取抗争的手段,因为他们在既有的管道中缺乏发言的地位,因此,不得不以体制外的方式唤起执政者的重视,或是迫使对手让步。头脑清楚的民进党菁英应该是知道这一点。但是问题在于,他们轻易地就假定社运的版图是民进党的禁脔,只要将抗争的矛盾导向马政府,民进党的社运路线就能够水到渠成。 

  从历史来看,政治势力并不是台湾各种社会运动的发起者。在解严前的抗争中,党外人士想插手也使不上力;在解严后,是劳工、学生、农民等抗争活动找上民进党,而不是相反。如果不是种种八○年代的社运风潮,民进党不会提出强调反核、生产民主的党纲。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社运才使得民进党在成立初期呈现出鲜明的“中间偏左”色彩。 

  在执政之前,社运对于民进党的支持是明显的事实,然而其关键并不是在于他们说了什么,而是在于做了什么。在以往民进党执政县市中,地方政府采取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废除校园的情治监控、协助森林小学与地方产业总工会合法化、扶持地方文史社团。换言之,当陈水扁将“绿色执政”包装成为空洞的“品质保证”时,社运团体看到的是一幅进步政治的雏型,也因此才愿意献上他们的祝福。 

  事后证明,扁政府抛弃原先信奉的基本价值,再怎么样寄望于民进党社运团体也跟着幻灭了。更不幸地,部分民进党人士仍不知检讨,仍是炒作“马巧光碟”议题,以践踏同志尊严方式,来到达其政治目的。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些人权团体、性别团体愿意接受民进党的拥抱? 

  总而言之,如果民进党不是走半调子的社运路线,就应该以明确姿态来宣示自己相信的人权、平等、生态等价值,并且制止各种背离这些价值的言行。更重要地,如果民进党不能以执政县市长、“立委”等仅存的政治职位,重新勾勒出进步政治的图像,那么再如何美丽的甜言蜜语,也不可能赢得社运团体的芳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