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封存失足少年信息,还他们广阔天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6-01 20:57:02


  为切实解决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和相关记录管理不当导致信息泄露,影响失足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等问题,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会签下发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自2022年5月30日起施行。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对于曾经犯有较轻罪行的失足未成年人来说,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能够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避免受到歧视,平等地获得学习、工作的机会。

  然而,由于规定较为原则,这一制度未能在实践中完全发挥作用。调研发现,绝大多数省份都存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封未封或者违规查询导致泄露信息的案事件,造成涉案未成年人遭遇歧视,很多涉案未成年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无奈走上信访维权道路。

  例如2015年,上海一名外卖站点站长被外卖平台公司突然辞退,原因是他入职时未告知公司,自己在未成年时期有刑事案件记录。虽然法院判决公司的行为违法,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当事人的职业发展已然受到影响。违法提供、出售、使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通过完善相关规范与程序、严肃追究信息泄露责任等予以遏制。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涵盖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定义及范围、封存情形、封存主体及程序等一系列内容,要求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材料“应封尽封”;除了纸质卷宗、档案材料外,电子数据也应当同步封存;进一步明确了查询主体、严格查询程序,明确了对信息不当泄漏的法律责任……

  有了《实施办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将更加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保护更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一时失足、悔过自新的未成年人获得继续发展的广阔天地。(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