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武忠 |
中评社台北1月15日电(作者 李武忠)回顾2021年全球天灾人祸不断,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困扰持续,尽管农业在全球 GDP 中的份额已缩减至仅 3%,然而确保粮食安全对于国家领导者,始终是一项严峻挑战。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指出,2021年世界谷物产量为27.91亿吨,较2020年增加0.7%创新高,但是受到气候异常、肥料饲料等生产成本上升(2021年美国的肥料成本比2020年高出1成多)、环境污染加剧、水土资源减少(地球上大约 70% 的淡水用于粮食生产)、通膨压力、新冠疫情扩散(全球感染人数超过3亿)、粮食出口管制、航运受阻、劳动力短缺、生物燃料需求增加(美国约4成豆油以及巴西约5成甘蔗用作生物燃料)、能源短缺(国际石油、天然气与煤炭价格飙涨)等影响,谷物价格亦创下2012年以来最高,让全球饥饿和贫富差距的情况更为恶化(2020年仅亚太区域就有10亿多人无法获取充足食物),也有美日专家提及中国大陆大量储备粮食也是粮食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遭中方严词反驳。(2021年前11个月,全球玉米平均贸易量约1.89亿吨,其中中国大陆进口玉米2702万吨,占全球玉米贸易量的14%左右),面对异常气候、人口增长、疫病干扰和政经等变动,合理的国家安全储粮数量有必要重新调整规范(FAO建议各国安全存粮应占年消费量17%至18%)。展望2022年由于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全球疫情持续、加以气候变迁加剧,粮食市场恢复稳定仍不乐观,想确保所有人的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现有粮食产销体系需要彻底改变。
粮食不是一般商品,需树立“大食物”观的安全意识,是以维护粮食安全系指对食物多样化需求的满足,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安心”、还要“吃得健康”。随着互联网、传感器、设备、机器和信息等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农业将使用复杂的技术,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启动。为此多国正在积极推动“农业4.0”(亦称第四次农业革命),研发运用有利可图的农业经营新技术,农民商业网络 (FBN)正在崛起,许多回乡青农也乐于投入此领域经营。
粮食安全和永续发展同样是两岸关注的焦点。中国大陆为农业生产及消费大国,由于人多地少水缺的先天条件没有改变,玉米及大豆产量不足,粮食处于供需紧张平衡。为满足民众需求,中国大陆官方强调“藏粮于技”、“智慧种粮”,中国大陆国家领导人也提点: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经济、国防等安全。只是农业科技创新非一蹴可成,特别是小农为当前农业生产主体,更需要依赖有系统、长期、持续的政策、财务、人才等支持。是以中国大陆不仅有计划的培养具新理念和新科技的新农民,还将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提高至农业总产值比重的1%以上(澳洲政府每年在农业研发投资超过6亿澳元)还鼓励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研能与农民实际需求结合,并选定多处适当地区(如湖南、山西、新疆等)结合产官学研进行“无人智慧农场”的实际测试,成果令人鼓舞,农业经营模式正在转型,继续下去中国大陆很可能在智慧农业发展上湾道超车,也会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安稳。
台湾农业过去在先天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凭着后天的勤劳努力,闯出一片天,在品种改良、生产技术及产品品质上表现亮眼。如今国内外环境转变,农业科研及创新能力大幅降低。如今面对极端气候、能源短缺、人口老化(农民平均年龄约64岁)、少子化、市场受限、区域经济整合不利、劳动力不足、农地大量消失等困局,政府却老是想靠大量补贴和宣传来安抚农民,粉饰太平,短期虽有效却相对削弱农民应变的能力,越来越像温室花朵,难敌外界的风雨,虽然也强调发展智慧农业,却只见零星成果并未落实,且高端农业科研人才暨经费未见大幅成长,相反的农业主管部门竟然编列高达1.5亿元的媒体宣传费用,引发在野党的强烈批评。面对未来,台湾的农渔业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加,也不宜将庞大经费投注在补贴和大内宣,造成排挤效应,应有计划投入提升农业原创能力,鼓励初创企业和大型企业积极投入农业创新科技研发,并参考国外经验规划成立“农业硅谷”、“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及“农业科技投资统一窗口”,在农业生物遗传育种、农业5G应用、动物疫苗开发、绿色产销体系建构、智慧仓储物流、农产品智慧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业全产业链品质暨安全快速识别与监控等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同时设置“新科技农人养成平台”、“农业新科技谘询平台”,确保研发成果与实际农作能迅速衔接,让农业科技研发能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智慧农场”早日成为未来农业经营的主体!
维护粮食安全是一场持久战,而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轴。在这场竞逐赛中,两岸各有优劣势,也各自有需要克服的难题,最终谁能笑傲江湖,关键在领导人,让人民过好日子不能口惠实不至,谁真正以苍生为念,视民如子,谁就能胜出,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亘古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