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将艺术捏拿于 美妙的感受中



  艺术感觉真也是奇妙的东西。这种天生俱来的对各类艺术程式之美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其强烈程度虽因人而异,但对感知者在精神活动里之独特性的确存在并以不同的方式作了显现。张演钦的艺术感觉,就显现了他自己拥有的“独特性”。

  品演钦的字画,我的确觉得他有种不错的“艺术感觉”。我甚至在想:这种“艺术感觉”,是他感知书画中那某种抽象空间形式时,对美的期望;而这种期望,实际上也是作为文化记者的演钦,在追求美的创作过程中,张扬了不受“规范”对具体创作表述作制约的“自家面目”,或说个性。虽然,这个个性显得有点另类,但演钦书画作品给人以一种不俗的情调作引场。在此仅举其书法作品《昨夜……》一帧,这应该说是他书作中属于交响类的东西。那重那拙那节奏间的弛张和不收拾,实则是书家对其自身文化素养的某次唤醒。这种唤醒,在凝厚恣肆、檏茂苍劲的使笔张力间,挥洒着预示式的风度。此作细品几回下来,让我直觉得演钦作了一件情绪化的艺术品,那所谓“诗化的艺术和艺术的诗化”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多少得到了阐释。

  实话说,演钦书法的线条有些还显得生动,但从入禅—“生动”亦也是一种美罢!

  演钦之字,苍朴高拙之余对细节的策划还欠功夫。粗巧共存,韵势相通才能高端起来嘛!倘若他能在这点上多加修练,那格调自然会更高。

  对于书艺,演钦到底进入传统有多深,我不知道。我认识的演钦,是位在文化报导领域冲锋陷阵的角色。因工作关系,他接触了比常人多许多的文化人,那生花的笔下,当然也写了不少知名艺术家的故事,自然也交了许多书画家朋友。在繁忙的采访工作之余,勤习书画并不断的“悟道”,倒也让这位在城市丛林里穿行的“业余书画家”,渐渐竟也有了一种野生动物的竞技心态;努力“揾食”的结果,是演钦不久前在广州书画研究院举办了“张演钦书画作品展”。作为一种展示,亮相出来的作品颇显了其才情。对于自己的作品,演钦自认“这些都是我拿捏真实心境时所感所叹于情怀的东西”。我想,演钦之所以用这手法经营书画,并不是想充当新鋭人物,那种像当年在奥斯卡中叱咤风云的派拉蒙式的角色,并不为演钦所崇;但从某种角度来看,演钦的切入点,是有其特点的,也基本应合了其作品在笔墨间的心理博弈。演钦之书画,追求的那苍拙且带些许禅味的凝重,在表现手法上多少有颠覆现有定式的意向。面对于承载人们共同认可并习惯了的审美程式,演钦的确在寻找并表现自我。在人文情调和潮流风向的协调运行间,没有创作欲望是不行的。故寻找、编织或是努力超越原有的韵律与节奏,正是演钦苦苦追求的东西。

  艺术行进中的小结,总会令人获得阶段性的欣慰的。将自己的艺术让人评一评,方知何处不足,以利更上一层楼,这也是演钦所期待之事。我以为:理性的作用,是能使愿意有所反思的人,定会让有奔突不止的创作欲望最终得以发挥到极致之境的。愿演钦属于这种人。

  2006年3月25日于广州暨南大学

  (作者:刘胄人 书画家、评论家、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总编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