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兼容并蓄 期于晚成——浅谈谢光辉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



  谢老师是我颇为敬重、熟悉的一位青年书家和印人。在暨南大学艺术中心书法专业的三位导师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差不多年长一辈的曹宝麟教授和陈初生教授皆称其为“小谢”,有时客气起来也称“谢兄”。先生自镌“人称小谢”闲章,并常钤于书作之上。内容看似浅近,其实大有深意焉。盖“小谢”者,南朝著名诗人谢眺字元晖者也。李白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由此可见先生之为人,于谦谦自抑中亦不无高远之致。

  先生擅书,于篆、隶、楷、行、草各体,无所不学,并精于篆刻。其书初从唐楷入,后由秦斯小篆而攻大篆,而及西周铜器铭文,其后专攻战国文字,尤以先秦楚简、石鼓文字入书,最为精到。先生之石鼓文、楚简书,工而有变,变而有度,潇洒自然,古文字演变之规律,了然于胸。近年来主攻行草。其行书初学二王,继则熔铸米芾、王铎,雄强峻拔,已显自家面目。篆刻从汉印入,上追战国古玺,继则以楚简融入方寸之中,遂得别开生面。先生于书印创作之外,勤于撰述,长于书法史论及碑帖考证。如果以类型来划分,谢老师可以算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并重、书印双栖的学者型书家。

  但在我的印象中,谢老师从不以书家、印人自许。而我也认为,他首先是一位学问家,然后才是书家和印人。先生研究生期间所学为古文字学专业,在汉语言文字方面有较深入、独到的研究。甲骨金文以外,于战国楚简秦篆文字着力最多,所着《汉语字源字典》,中英对照,远播海外。对六书理论及汉字演变规律的研究,对篆字形体构成的熟悉,使得他在变化篆书篆刻风格的能力方面具有了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其以楚简帛书、侯马盟书等先秦手写体古文字入书入印的作品中,表现最为突出。先生的学问,不光体现在他早年所研究的古文字学方面,在文学、历史等不同领域也时有涉猎。如此宽的学术面,对先生书印风格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观先生不同时期书印作品,雄强之中无不充溢着一种浓浓的、清新的书香气息。这自然是先生的学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其书印创作中的结果。

  可以看得出来,谢老师书法篆刻的取法范围是非常广的。他走的是一条融汇百家的路子。走这样的路子,通常是不大容易很快见效的。聪明的人,多半会去走专精一些的路子,这样容易尽早形成自己的面目。但先生却自称是个笨人,情愿避易就难,选择别人认为难走的路来走。他认为,一切艺术只有兼容并蓄才能包罗万有,意藴丰富;专精一家,难免造成局限。而大器晚成,急功近利,无异于自毁前程。因此,他不愿意局限于哪一家哪一派,也不想过早定型,故其作品面目较多。我想,这大概与他“兼容并蓄,期于晚成”的想法有关吧。

  从先生自中山大学读研究生期间系统学习书法篆刻算起,迄今已十余载。在笔者看来,先生的书法篆刻早已独具一格,面目日趋成熟了,持此足以在社会上炫耀一番,向世人展示一下了。然先生却一直潜于书斋,不肯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以致书法篆刻界鲜有闻其名者。这是我所不解的。以笔者之见,作为艺术家,其作品必然要走向社会,必然要为世人接受、品评、认可的。笔者尝就此问题与先生有过交流。先生的一番告白,令后学之我大受启发:“为艺之道,所忌讳者有二:一是浮躁不安,二是啖名矜奇。此二恶习皆好名所致。人生在世,不能无视名利。然艺术为寂寞之道,求名当求身后名,王觉斯所谓‘日后史上好书数行而已’是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我于书印,好之乐之而已,情之所钟,陶然自娱。名利于我何有哉?”我想,先生的这种心态或许就是孔子“游于艺”的主张吧。言及此,我不由得想起萧娴《庖丁论书》中所说的:“为艺者务必脱略名利。名利之贪心萌发,艺术之真趣顿失。若无殉于艺术的操守,艺术断无成就。艺术需要痴情,名利则窒息一切艺术。”此金针度人之语,也正是我辈所应铭记于心的。

  谢光辉老师时方盛年,教学、著述之余操刀染翰,耕作不辍。尽管先生不曾将书法篆刻作为名世手段,但笔者相信以先生之学养、识鉴、心态,假以时日,其在书印方面的成就必将为世人所瞩目。君谓不然,请俟异日观之!

  (作者:徐学标)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