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与中国人物画



  中国画是线条艺术,运用线墨水色的综合,不但能准确地匀画出形象,而且用笔的轻、重、疾、缓、涂使线条产生无穷变化,刚直、柔和、严谨、飘逸、弹性厖中国画可以墨渗水洇。因水的多少墨的焦润,从而产生色阶的变化、墨的层次变化。即所谓“墨分五色”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感和质感。毛笔的抑扬顿挫和水墨的灵活应用能把画者对事物的感受传达给观赏者。现代时装画讲究的是结构、造型、色彩、线条,主要表现服装和款式、质地、风格与人体姿态,同时也体现其装饰配件和各装饰品以陪衬服装而形成的最佳服饰整体艺术效果。同样,我认为中国人物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线、墨、结构,风格来表现作品效果,那么能否将现代的装饰味强调造型的时装画技法引入古老传统的中国人物画习作中呢?于是,便开始即主观而无章法地尝试涂绘写画厖.也就有了这本册子里的几张自己的陋作。特别是在那些创作画中,我试图借鉴前人的勾、皱、点、染画法来表现人物服饰衣纹和结构线,传统渲染与现代实用设计紧密地结合综合运用。也试图以时装设计画的某些表现技法来渗融于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夸张及富于装饰味地表现人物动态造型和较为鲜艳色彩花纹图案设计的表现手法;通过传统的中锋、侧锋和逆锋等笔法,把这人物神态、衣裳结构和整体造型表现出来,有了节奏和韵律感。一位哲人曾说:“音乐是听得见的图画,图画是看得见的节奏” ,节奏既是变化的,但又是有规律的;节奏既有其直觉上神秘即兴的因素,但它又要符合人类审美带普遍性的规律。这是一种对立的统一,一种多样化总和的运动规律。因此,而现代中国人物画中的服饰结构与造型,花纹与图案的表现,也许就不象时装画那样过细地考虑剪裁结构等其实用功能,而更多变化技法运用从而达到作品整体效果节奏感而“设色、泼墨,弄线”。

  在人物写生课,面对着穿着颇具气质,个性风格服饰的女模特,我常常会把她们当成一位T台时装模特儿。于是,现代时装画那种线条、那样结构、那些省略等技法统统浮现脑海,在表达造型和比例上往往用时装画那夸张美的手法和表现。

  特别是刻划结构时,常常会无端地把那些结构例如省道、开叉、皱褶、饰物等细节款式结构刻画过分。这与意笔人物画讲究自如性,即兴性,情感性有迥,这种传统中国中墨画技法与现代时装画画法常混一潭也是自己常常苦思的而无法摆脱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线条,墨色和运用主观感受,大取大舍地甚至局部地简约对象,把表现形式与趣味成为画面可赏的主要因素之一等主要特征和现代时装画中夸张、装饰、省略画法是一脉相承的。例如自己在绘制人物画外形时,用枯笔画出线条略带颤动,轮廓线用枯笔擦出粗糙的边线,服装织物图案用似断似续,强调主体感……运用国画技法中的泼水染量彩,分层设墨采,焦墨重彩、勾画点缀也能很好地强化刻画时装风格设计主题。

  另一种创作思考是,现代时装画中注重色彩图案及人的动态结构,我在学习实践中融进了这些实用工艺美术设计技法,似乎发觉传统式的人物画变得更生动,更都市味,更时尚味了。如人物画创作时服饰衣纹,面料的质材、花纹图案等的表现,借用现代水彩画、水粉画的某些技法,在宣纸上突出地表现人物的服饰穿着造型效果,更能深化人物画的意境主题的作用。现代时装画讲究用线又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用线,传统中国人物画讲其勾勒、转折、顿挫、浓淡、虚实;而现代时装画也可在此基础上要求整体、简洁、概括、取舍等;现代时装画用色强调视觉对比与装饰造成画面过于强烈刺激时,可适用国画含蓄的黑白线或金银分割处理,这不是 现代美学中强调的“变化与统一” 么?

  不怕见笑的再另一种体会是,也许自已教学专业范围更多的是现代设计、广告传播表形等符号信息图象传达,强调信息传播的目的与结果。而中国人物的结构与节奏,能否与构成设计有异工同曲之处呢?画面节奏既变化的,又是有规律可设计的;节奏可简单的重复也可演绎丰富优美的旋律感。这节奏与旋律事实上即是传统国画中的虚实主设也是一种对立的统一,一种多样化总和的运动规律。因此,在中国画人物写生的实践中树立“节奏”的设计意识将更助于中国画的创新表现。在人物写生之时容易被对象的局部迷住了,忽略了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呼应关系,这里存在着一个将各局部之间的呼应、变化、联系、对比再用节奏的意识重新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问题。强化了节奏的设计意识,动笔心中要有结构,下笔要体现节奏。整体的笔墨调子处理设定了,小的处理就力争生动而实在。从绘画创作人物中结构里确立主要节奏线后,其余部位就可赋以一些小的曲线与之丰富;强调了人物其部位置用较紧的用笔,相应其它方面就可考虑用笔轻松一点;用笔较乾枯与用笔要较湿润形成节奏对比美。总之,在落笔前树立画面节奏设计意语,缓急轻重自如,正锋侧锋并用,浓淡干湿得宜,粗细虚实相生。

  画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再尝试多一些,好在自己还很年轻,艺无止境:路还更长……

  2003深秋  写于暨南园 艺穹庐

  (作者:莫智勇 暨南大学 广告学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