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击石起漪涟 妙笔走丹青——画家范淳奇及其作品印象



  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对艺术孜孜以求的人,总是希望自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强烈的、属于自己面貌的东西,这就是所谓“风格”吧。生活在南国这块热土上的众多的书画艺术追求者中,年轻的范淳奇在书法、绘画、编报几个园地积极耕耘,在圈内外已渐被人们所认识。不能说他的“风格”已建立,但他确在走自己的那条路。

  以自己的感觉贯穿于书画作品中,并通过作品向人们叙述艺术的永恒,是范淳奇得到最大满足的艺术基座。这位生长在岭东乡镇的年青人,自小对于书画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浸润在心里,使他对挥毫泼墨情有独钟,及至负笈华南师大美术系和供职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后,便更感中国墨色通过书画展现出来的韵致,有风骨美和气度美。为了这些美,也为了通过这种美来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范淳奇书生气十足地进取着。

  绘画之事,实际上是画家如何去体现自然的问题。这点,淳奇是有体悟的。至于如何表现,他则坦言仍在摸索中—这艺术追求的日子还长着哩!

  范淳奇是属于那种有自己“胸中丘壑”的人。在墨分五色的韵意中,将自己的“画外功”融入其间,在剔去一些繁杂表象的笔墨展示中,他笔下流露出简洁、干练而赋以寓意的情感。淳奇的用笔之妙,在于他能跳出构图的局限性来把握一定的法度,尽情挥洒自如地宣泄胸臆,而不愿把“残羹”为新的拼盘搬上桌台。

  荷花系列之《又见荷花红》,是淳奇画意墨意俱佳的作品,她让人感到:墨荷在淡淡的残红中凸显着强盛的生命,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同时,似乎还能听到盆盘大小的荷叶下庇护着的小精灵青蛙的叫声。而《风雨同路》则是淳奇信手挥洒之作,一种文人情结的随意或说急就过后,山石的皴法及赭、蓝调相衬的“以天地造化为师”的絪缊境界跃然纸上,画面跳跃、墨韵流畅彰显着飞动之气;我想,这种多少有些“狂”态的走色泼墨,决非其“眼高手低”的信手涂鸦,而是其情感内心的自由张展。再读《秋声》一作,更是画家优雅的文人心境的表现:几枝残荷窗牖般地交织一起,露气开来,清空一片,此画的落款置阵布势亦古意飞扬,显得疏朗空灵而淋漓酣畅。淳奇的有些作品构图,敢于大块置白,清爽而大胆地营造了画面的格局;他有不少“很中国”构图的画作,笔墨间的抒情取向实在气韵见功。

  1995年起客居香江,是淳香人生及艺事的一大转折。香港是东西文化的交汇点,在那一方变幻莫测、缤纷斑斓的世界里,他更是开了眼界。

  范淳奇先后加入香港美术研究会、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等艺术团体;1997年1月,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准备,他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个人书画展,时任香港新华社副社长的张浚生、文体部长赵广庭等都给了其大力支持,他们为淳奇在书画艺术上取得的成绩赞不絶口,香港《新报》艺廊版亦多次对其艺术作了专版介绍。淳奇在艺海中击下小石,荡出了漪涟。

  1998年3月,淳奇与香港书艺会会长戚谷华先生一拍即合,率先向香港政府申请出版《香港书画报》。宗旨很明确,恰逢香港回归,他们想用《香港书画报》这块园地来迎接一个崭新的文化时代,并为繁荣香港书画创作和加强与祖国内地的书画艺术交流作出贡献。戚谷华任社长,范淳奇任总编辑,他们的创举已在香港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香港书画报》在内地的口碑亦甚佳。

  重视素材的搜集及对展览原作、印刷品的多见多研,是淳奇作为香港书画报总编辑身份的机会接触的。近些年来,见多识广的积累,对淳奇大脑思维中那艺术提升的好处是不言而喻。师法自然、师法古人、师法新人创出的新的高度,培养自己对艺术深邃的洞察力和超越自己的能力……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有一种经历过涅盘的感觉。一番催生之后,读淳奇的书与画,更见具笔意在轻颖飘逸间以锋鞘溢出墨韵,爽秀灵动之风拂来,实有一股物趣逸来的潇洒之势。

  击石起漪涟,妙笔走丹青。对自然、人、意境的艺术打造,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前仆后继,要有斩获,就得有能耐。我想:个人的能耐确是有限,但对艺术的追求则应是无止境的。不断拓进,孜孜以求,我所认识的范淳奇,就是这样一个人。

  (作者:刘胄人 书画家、文艺评论家)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