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色彩春秋 倾心演绎——朱建进先生水彩艺术创作管窥



  认识他的都称他“老朱”,其实,“老朱”并不老—年过三十又二的他,穿着打扮很随意,没有半点儿刻意,更多的是一种真实的本我状态。可是,当我们走进他那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时,我们都会被他那份对艺术真谛的理解与执着、对人生与生活的诠释与追求而感动。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惊叹于他那种对艺术的感觉和创新;而他对水彩艺术创作的追求,更是达至一种痴迷的状态了。“老朱”谓谁?从化第六中学朱建进老师是也。

  朱老师1997年毕业于广东省教育学院美术系,获广州美术学院学士学位,同年朱老师到从化第六中学任教至今。2003年朱老师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并荣获2002年度广州市“百佳美术教师”称号。

  与朱老师结识并深交缘于学校的安排和彼此对艺术的探讨,由于学校教工宿舍安排紧张,笔者幸运地与之同宿一年有余。“老朱”祖籍潮汕,其为人爽直、好客,尤喜工夫茶,工作之余三五知己聚在一起品茗畅谈人生和艺术。每当谈起自己如何走上这一条水彩艺术创作之路,“老朱”总是显得格外兴奋,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我们知道了一位水彩美术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历程。

  “老朱”自幼酷爱绘画,而对水彩的锺情源于考上大学后胡巨湛、陈秀娥两位老师的启蒙,而当胡老再将王肇民大师请来作水彩画现场创作示范后,这无疑是一支强有力的催化剂,一下子将“老朱”潜在的对水彩画的感悟激发出来!他与水彩画仿佛是一对未曾谋面的老朋友相遇了,从此以后,他俩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老师素来寡言,然谈到有关艺术的话题时,他便会判若两人。不少美术爱好者常问他为什么不画油画或国画时,“老朱”总会笑着说,画水彩画既方便,又便宜;说它既有油画色彩上的丰富、厚实,又有国画用水的潇洒、灵动,用笔的干脆、利落;此外,它还有版画的概括、强烈等特点。而看着“老朱”绘画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握住的仿佛是一支神来之笔,只见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笔行彩移,水浸彩润,很快,一幅畅然自如的水彩画便呈现在你的眼前。“老朱”将水彩的优雅、灵活、透明、清新等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更让人体悟到幽深、清远、淡泊怡然的东方神韵。只是轻轻的一笔,它就是一片云霞,一条小溪,一丛小草……。“老朱”成了一位具有神奇创造力的天使,给凝固的颜料赋予灵动的生命、雀跃的灵魂,铺就一幅色彩的世界。这世界里有他对生命的追问,对生活的诠释,对时空更迭的沉思,对普通老百姓的关切,对未来的憧憬……因而,观赏“老朱”的作品更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种追求光色变化来营造清新明快的诗一般的意境;有时是突显主体物内在生命与灵魂的刻划,然它又是来源于生活的,亲切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作品《农舍物语》勾起了人们对农村过节往事的回忆,改革的大潮并没有将画家藏在心灵深处的痕迹冲走;《村口》更是一种梦的追求,它仿佛主宰着多少代人的沉浮、岁月的脚印,牵挂着多少游子的心,熟悉的台阶呀静静地延续着多少日子的梦;《伸》印证了緑色、生命—大自然的节奏和旋律;《炎夏印象》常常撩起人们对童年那段段纯真的回忆,至今倍感夏天的亲切;而《苦寒梅香》更仿佛是在告诉人们一个青年画家一生不变的座右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色彩的多变,情感的铺就,揉合现代各种流派浪潮的艺术精华,造就了“老朱”的艺术篇章。“风格就是人”(“老朱”语録)。是的,有风格的艺术家才会让艺术之树常青,让艺术的火花燃放得更加灿烂!

  为了延续个人梦想,“老朱”选择了远离都市繁闹的从化山区,这里“青山、緑水、蓝天、白云”,一种大自然真实的反映,它是那么切合“老朱”的梦想与追求,在灵魂与艺术火花的碰撞下,色彩的精灵与“老朱”的灵气浑然一体。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没有淹没“老朱”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获奬不少的朱老师面对功名只是一笑而过。因为,在他的灵魂深处永远珍藏着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一个永恒的梦!                        

  甲申年夏月写于逸思斋

  (作者:李利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