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沉雄迷蒙 诗意流溢——读古宝添山水画近作



  职业的习惯,我颇为留意近十多年所热衷的美院“研究生主修课程班”这一进修“充电”形式。这些陆续自发地入读“研修班”的学员当中,不少是习画一、二十年,已具有相当绘画基础,甚至小有名气的中青年画家。从他们“研修班”毕业走向社会的一些作品来看,不少人确有“脱胎”般的质变与跃进,作品质量、水准前后对比,令人刮目相看,这些画家亦成为我省美术创作队伍中一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古宝添于2001年入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班”。之前,他已追随著名古建筑画家谭大鹏习画多年,且有多幅作品入选省市画展并获奬,还出版了个人画集。但古宝添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题材、笔墨技巧、审美意识等方面的不足,他更希望能在新的高度上有所突破、有所拓进。幸运的是,他的授课导师是李劲堃—这是一位治学严谨、功底扎实且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实力派画家。在美院全脱产进修的一年里,古宝添得以静下心来临摹了大量宋元山水传世名作以及李可染整本写生画稿,从中领悟传统笔墨的精妙,以及复杂景物的构建、组织手法。异常勤奋的古宝添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时常整天都呆在课室里临摹古画,寒假期间除春节数天外,仍静静地回美院坚持习画。严师的悉心指导加之自己的勤奋好学,古宝添在一年的进修期间里,可谓是获益良多,画艺日见精进。在远赴太行山写生、收集创作素材进行的毕业创作中,他的两幅作品《杜牧诗意》、《晚秋》分别入选第三届广东省中国画展和省“大地彩虹”群众美术展,其中《晚秋》还获得银奬呢!

  古宝添的国画创作,以两类题材为主,一是以太行山为母题的“山野”系列,二是为现代都市、古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系列。

  他的“山野”系列没有着眼于描绘太行山的雄奇险峻,而是从众多写生素材中,在寻常的山野村舍、丛木山道中,提炼出最可入画的若干“因子”,组合为理想化的诗意般的山水。作品意境深幽,宁静澄明,充满诗情幽趣,如梦如幻,令人在墨色迷蒙之中领略到寻常山野所隐含的内在情趣与生机。感受到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灵愉快。画作中,对笔墨、水分、色彩的运用更为丰富微妙,空间、虚实、构成等元素的处理亦日渐成熟,传统意藴和古典精神在新观念的重组下获得重生,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传统技法的能力和把握新技法的得心应手。

  美院进修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笔墨技巧、艺术处理手段的丰富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个人审美意识、品味的整体提升。故此,古宝添充分运用美院期间所学到的知识,重绘他的“招牌项目”—建筑、都市题材画时,其成效之显着,使人产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他的两幅巨作:《越秀春色(145cm×500cm)》、《五仙古观》(145cm×365cm),画作抛却以往建筑画的刻板与机械,在法度谨严、酣熟自如的笔墨当中,通过聚散、虚实、浓淡、干湿等多种艺术手段,乏味的建筑呈现出灵动、清逸、诗意般的意藴,笔情墨趣与景物和谐相融,画作韵味十足而又丰富耐看。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一个习画者,只要解决了技巧与意识这两道屏障,其艺途征程便向前跨越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古宝添以自己的勤奋与聪颖,向同行、向社会充分展现了其“内功”与潜力。我想,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下去,成功之日定不会久矣!

  (作者:张铁威)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