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热诚地生活美丽地创造——苏小华画作赏读
苏小华最初给我的印象,不是绘画,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那富有艺术家气质的言谈、歌声和舞姿。1994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遇见了苏小华。那次我带着电视片《南方的河》摄制组在一个座谈会上采访专家,小华是采访对象之一。话题是“外地人看广州人”以及“广州人看广州人”。她给人的印象是有点腼腆、文雅而又坦率,睿智而又带点纯真。我们注意到,这位画家听别人的发言是那样的专注,听到精彩处,她情不自禁会拍手叫絶,甚至有点忘我,她那爽朗开怀的笑声显得那样自由不羁,那样的洒脱。她的发言、插话却又是那么精到、扼要,言语不多而“含金量”高,话题切入讲究细节。记得她是从自己在西藏写生时人们一见到广东人便问“是否要蛇皮”,引起内地人对广东人人皆商印象的话题,进而分析这种印象之合理与错位。又从美院同学毕业后十有九改行的事例,引起社会转型期“艺术家浮躁”的话题,谈及这种观念演变的社会原由。她的发言颇有思想,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有人认为苏小华的作品,有一些以大自然之气御笔的味道,她所描划的那些薄如蝉翅的叶片和纤细柔软的树木,就像风飘纤素一般悬浮于空间。认为其作品有种轻清的境界。又有人认为,小华的画疏淡清纯,属于“婉约派”。东坡的“练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画大扺如此。她善于在观察大自然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为之动情。将恽南田、华新罗那一路没骨法为主的画法,与现代审美意识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在小华作品中尤以《昨夜风雨声》、《秋风乍起》、《春乎?秋乎?》为代表,充分体现其清新秀丽、情趣盎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昨夜风雨声》是一幅“画美藴诗境,笔工绘真情”之作。一棵肥硕的芭蕉,几片丰满的蕉叶几乎充盈画面,一夜风疏雨骤的洗礼,在破损的芭蕉叶上洒落点点花瓣。粉红的紫荆,虽落犹存,虽谢犹生,在灰緑的叶子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也许正是在优美之中藴含着一点悲壮,给人一派生机盎然、清新愉快、赏心悦目的感觉。其粗犷的叶脉与细碎鲜亮的落红形成强烈的对比。破损而又挺拔的芭蕉树显示出一种生命的张力。一杆水龙头把人们从纯自然之象揪回到社会现实中来,别有意趣。小华对这个水龙头颇有感情,觉得它既丰富了整幅画的层次,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亲切感,拉近了画与观众的距离。笔者则认为,这杆水龙头使这幅画增加了“硬”的效果,同时透出了作者对生活执着的一种童真。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在看了这幅画后说,“表现这种意境的画不少,但看了《昨夜风雨声》却有另一种感受,它是从生活中来,有感而发的。”我想,王朝闻先生说的“从生活中来”,絶不会是一般熟视无睹的生活,它融注了画家对生活长期细心观察与积累,融注了画家对生命与审美的关注和感悟以及画家的审美情趣与功力修养。小华为老生常谈的创作理论作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实践性演绎。
《春乎?秋乎?》别具情趣,春秋不同季,春季应是万物葱笼生机勃勃之象,秋季则应是秋风扫落叶的肃杀之象。然而在这画中,作者把二季之象融汇于同一画面空间,这边植物在抽芽,春意盎然,那边树丫在掉叶,是秋季肃杀之景。到底是春还是秋?原来一场夜来风雨肆虐过后的特殊景致产生的一种妙不可言的情趣,意境含蓄而深远。
《秋风乍起》的画面上,几只毛茸茸、黄澄澄、傻呼呼、嫩生生的觅食小鸭子,在秋风肃杀、黄叶飞舞之际,紧依偎紧在一起,毕肖传神,秋风之肃杀与幼小生灵的纯稚无知、本能的依靠形成一种带有戏剧性效果的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小生灵的可怜可爱,为之揪心,为之鼓舞,为之赞叹!画中所反映的哲理及艺术的妙趣,突出地体现了小华“用脑子画画”的风格。小华的创作体现出一种思想的深度艺术的灵气。
在经过许多耕耘与收获之后,小华发现人生最佳的状态就在于“不问收获”的耕耘之中。这是一种忘我的艺术创作自由境界。我们相信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华“不问收获”的耕耘,将会获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作者:周建平 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