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劲拙檏茂咏真意——画家廖镜波国画读



  幽兰、顽石、孤鸟、残荷、水仙……,这是青年画家廖镜波笔下传统大写意国画喜写之物,画取八大之简,昌硕之劲,屺瞻之辣,笔简意远,而字取汉碑古檏雄浑之气格,书、画并融一体。“力挽万牛要健笔”(黄宾虹语),画面呈现出强烈的金石笔墨意味,画内透析出一股的质檏、雄健、檏拙气度。

  书画文同源,此为中国传统书画之根本。“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笔”,“工画者多善书”(唐张彦远语)。笔墨,乃画家抒情咏怀之载体,为中国传统书画之命脉,学画须学书,后以书入画,此乃正道。然此之道,须修养而来,学而知之。镜波承古训,固根基,勤于临池,上溯汉魏,直追高古,取其大、拙、厚,他常临《好大王》、《石门颂》、《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参习二爨各碑及金农书体,会心体味,吸其精华,察之精,拟之似,以增雄强之气,吸取浑穆雍容,劲拙檏茂,入古出新。他的大写意国画,取碑意笔法,以书入画,骨法用笔,得于八大、昌硕、白石等历代国画大师之形迹,取法乎上,其画之立意、构图、笔墨、气韵,妙选历代国画大师逸韵。挥毫泼墨,强调中锋,力透纸背,力追一种至大、至厚、老古的美学理念,给人以深沉、静默超然的意境升华,造我心灵家园,写我心地景意,心境交融,畅游任我。

  镜波自幼留心翰墨,后又考入广东教育学院美术系深造,结缘于书画。身处艺术学府,让他饱受文化学术熏陶,并得学院诸名士行家指教,广采博取,于状形写物中收益良多。学院重形技训练,认真领会揣悟,纵观艺史,思虑参悟,他并不满仅此,他体味中国传统书画博大精深,并于大写意国画更是会心有得,“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石涛《画语録·了法章》),他深知“超于形外”,“不似之似”,“直写胸臆”,超然的写意精神乃艺术之至上境界,苍润、计白当黑,阴阳两极,意在笔外,状物寄情,虚实相生等,乃国画笔墨所营造之高境,笔墨追求,审美意趣,皆体现精神追求物质与精神二元合一,融和其中,以澄怀味象,澄怀观道,这才能把自己的艺术推向一个更高层次。朝气与活力也使令其不甘人后,不费闲暇,见缝插针潜心研习中国传统书画,他的作品以简檏、沉雄、浑厚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尺幅中让人感受画家檏质、自然、平和之气,特色呈显,异于时流、俗流。

  多年来,对艺术的痴迷与执着,令其对历代宗师至理之言铭记在心,并勤耕默耘,孜孜以求,刻苦专研,艺有所成。其创作作品渐得行家认可肯定。作品曾获得“中国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大展”金奬;入选参展敦煌美术馆建馆五周年作品邀请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书画大展”铜奬;“欧阳询奬全国书法大赛”铜奬;“广州市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油画优秀作品奬、国画创作奬、摄影创作奬;入选《同奔小康路》2004年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联展等,此是对其辛勤艺术耕耘之回报。

  艺道高远,有志者须甘于寒窗,潜心艺事,临池不辍,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于古,化古为今,方能形成简练、厚重、古檏,独具特色之中国画风格,镜波于此深知,并以之为志,未敢怠慢。

  (作者:梁照堂 刘士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