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缅怀冼玉清教授



  冰清玉洁澄如雪,品德文章日月长。

  巾帼丹心酬教育,中华模范史留芳。

  上面这首七絶犹未表达对冼玉清教授毕生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贡献和热爱祖国的坚贞品德,冼教授是出生于澳门,曾受教于澳门教育前辈陈子褒老师,毕业于岭南大学。冼教授出生书香门第,又得名师熏陶,不止学识渊博,更为人敬重的是热爱祖国的一片丹心,以及毕生为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其难能可贵之处是舍弃在海外高薪礼聘而留在国内甘受清贫培育祖国青年后代,这些宝贵品德足为教育界作好榜样。我与冼教授相识于50年代,当时因同是广东省政协委员,冼教授在教育领域的声望和品德学问、诗词著作等,皆有很高水平,她出生于澳门,曾就学于澳门。经当时饶彰风同志的介绍认识,和她接触几次之后,感到冼教授之为人和蔼可亲,与人相处,如入芝兰之室。她对中国史学与诗词极有心得,且胸怀坦荡,诚恳待人。本人自幼也颇爱好历史与诗词,每向之请教,皆得其专心指导,获益良多。五十年代初,本人也常到北京,得向陈叔通主席、叶恭绰先生请教诗词和中国文学,陈叶二老对中国文学亦见闻广阔,而冼教授声誉虽有不如,但其学识渊深不亚于陈、叶,其待人真诚可追叔老并略逾于恭绰先生矣。

  回忆当年与冼教授赏论中国文学、古今诗词,她的见解认为,诗以言志,主要能真纯坦率,不事做作,则不拘清高抑通俗,只要出于自然,便是好诗。至于声韵与平仄,她主张较趋严谨,当然对一三五不论,但二四六要分明,她认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代先民经几千年历史创造出我国一种特有文化自应珍惜,而填词更需按每个词谱规格填写,因此也易于板滞。她认为真粹仍应以立意为主,而声韵格律则应尽量配合。对于陈叔老则较为开放一些,主张以意为重格律次之,并指出崔颢所写的《黄鹤楼七律》为例,其上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其中黄鹤一去不复返,只头一个黄字为平声,此外其余六个都是仄声可谓破格律之至,但当时李白和严沧浪等诗人皆欣赏该七律无与伦比。

  冼教授亦认为如确有寓意奥妙之句与平仄扺触,亦不妨破格。但平常惯例则仍应以固定格律为宜。至于论现代之新诗,她认为前途有其广阔天地,不过她觉得从五四至今不过数十年,而这几十年间我们国家战乱频繁,帝国主义入侵,我国经济受到很大损失和破坏,教育事业尤为严重,故新诗之完善与发扬还需一段时间,经过大多人的不断努力才能比较得到进一步的境界。而我国留下来的固有文化是经过前人几千年的心血结晶诸子百家,多方面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就以诗词而论,《诗经》已有三千年历史经汉魏唐代等更至臻完善,只要古为今用,自有其一定价值。冼教授所谈皆出于真诚,令人钦佩。

  六十年代初,中国北京图书馆获知广东(十万卷藏书)莫天一先生在日寇侵入广东时,曾将一部分最珍贵之书籍带走,辗转流到澳门,乃托柯平、我和何贤瞭解此事,莫天一之子莫培樾医生与我和柯麟、吴鸣医生等友善,战时我们每天中午或晚上都和几个医生一齐在亦缘俱乐部用膳,经过瞭解确有三千多本留与澳门,其兄弟有美国人拟出高价向之收买,莫培樾不大愿意。乃托吴鸣医生向之晓以国家民族大义,劝他不要将祖国这样重要文化遗产流出外国,以免对不起列祖列宗。

  时莫老先生已不在,该等书籍存于其长子莫培樾医生处收藏,经过耐心说服,后来卒之以30万元港币代价将之购买,此事进行非常秘密,当时只有柯平、何贤、吴鸣几位知悉,北京派来三人,一位是北京图书馆长,一位是历史教授,另一位就是冼玉清教授,他们住在竹室南光招待所,莫医生脾气古怪,只允拿几十本一看,然后进行也很顺利。书籍送到竹室后,三位专家看到非常高兴,三千本中其中有些已是孤本,据说几本书已超过三十万价值。宋本有几百,大部分是明本,少数是清本,认为此三千精品的确珍贵,如落入外国人手中,则非常可惜了。要买回恐几十倍价值也办不到,这件事很少人知。冼教授受国家之委托,亦足见她对中国文学有一定地位。六十年代,她也曾因病到过澳门,可惜天不假年,谨及古稀即辞人世。她虽已尽了毕生精力为教育事业,为爱国行为作出高贵榜样,并遗留不少珍贵著作遗产教育后代。像冼玉清教授这样学识渊博,品德高超,坚贞爱国,把毕生精神力量献给教育事业的女中巾帼,我们应该为之大书特书,把她的一生贡献和崇高榜样传给后世,令人景仰、学习以彰来者,我对冼教授虽然认识时间不短,但接触不长,而知之则颇深,敬佩尤甚,愿与冼教授有深厚交情者,多发表冼教授之生平事迹,集成专辑以彰后世,幸甚幸甚。

  (作者:马万祺 系澳门知名人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