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陈坤耀:新世纪香港的选择



  看不到带动香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香港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

  需要大量输入中国内地专才。

  香港高校不太重视教与学。

               ——陈坤耀


  岭南大学校长、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陈坤耀日前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在新经济时代,应该整合现有优势,利用资讯科技使香港成为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中心,从而形成香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目前看不到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陈坤耀教授表示,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香港需要确定自己有什么可以保持的优势,但是目前看起来并不乐观。

  他认为香港到底有无条件搞高科技是值得提出一些疑问的,至少短期内不会有突破。目前的数码港、科技园等,基本上还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需要时间,建成之后能否成功还要有待观察,目前都还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虽然香港开始表示要重视应用科技的研发,但是肯定需要几年之后才能见效。就是说,在金融风暴发生、香港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受到重大打击之后,能够带动香港经济成长的火车头,或者说是成长的动力源,目前还看不出来。

  他还强调,香港需要搞清楚什么是高科技,是不是高就对香港一定有用?他认为新经济的重要发展因素在于利用合适的科技并加以创新,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比自己发明高科技更加重要。因为很多技术现在都可以买到,关键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培育供应链管理中心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

  他说,一个颇为值得考虑的设想是,在新经济时代,网络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性工具被广泛应用,香港可以整合现有优势,利用资讯科技培育供应链管理中心,尤其是物流管理方面的实力,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

  他说,经济发展注重的就是效率,现在同样的产品,四天可以交货的公司就会比五天交货的公司获得多得多的订单,长期而言就决定能否生存;而且,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与以往的基础断绝,否则就是不现实。

  从这里着眼,可以发现香港在培育供应链管理中心方面具有很好的条件。因为这样的中心就是将很多不同地方生产的部件集中整合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其所需要的通讯、运输、制造业基础、管理、集中与分流、市场营销、法律、金融等方面的规范、人才和经验,香港都是具备的;因为香港原本以制造业起步,已经是金融、贸易、航运、资讯中心,加上网络化带来的便利,是可以大大提高整合的效率的。这类中心不需要太多的基础知识的研究,祗是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地理位置来建立这样的中心。

  他认为,香港从一个传统的贸易基地,利用资讯科技转变为一个供应链管理中心,是具有很好的优势的。问题在于,香港政府官员是否愿意在新经济的思潮之下,改变以往的思维,认识到新经济条件下对时效的严苛要求,订定新的土地政策,将这类中心建立在靠近机场、码头等交通关节点的附近,不要祗是从库房收入的角度来考虑卖一块地赚多少钱,要从长远的角度来为香港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源。

  「时效是最关键因素」,他强调说。同时他说为培育这样的中心,香港需要很好的软件人才,编写适应供应链管理中心需要的程序。因为IT祗是工具,需要加以应用发挥效益。而且,他认为如果培育供应链管理中心成功,也可以吸纳一些低知识结构的劳动人口参加简单的装配工作。

  香港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经济遭遇战后最大的冲击,股市不振、楼市大幅下调,通缩困扰香港,目前处于低消费、低投资的状态。陈坤耀认为,香港经济正处在「两难」的境地。

  他说,有人简单地认为祗要将楼价恢复到顶峰、股市重新推高到两万点就可以了,其实整体经济的复苏与长远发展并非如此简单。九六、九七年香港的楼市过分膨胀,民众被「期望」支撑而合力投机造大泡沫,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已经使很多商家难以承受。有些颇有声誉的跨国公司,也被迫将办公室从中环迁到长沙湾等比较偏远的地方,这是很不正常的。成本的高涨已经使香港产品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目前香港经济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主要是由成本高涨和财富缩水形成的:如果想改变财富效应,推高股市和房地产,那么成本马上就会大大上升,竞争力就会大大下降;如果不推高股市和楼市,民众的消费和投资意欲就很低,经济复苏的步伐就会很慢。

  他认为,就香港目前房地产的价格来说,依旧是太高;二○○○年底比九七年时下降了一半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九七前的投机行为本来就将房价推到了不合理的高度。

  他表示,香港人要有准备过一段艰苦一些的日子,因为尽管二○○○年的整体经济增长达到百分之十至十一,但是基本上是由外围因素导致,明年就没有这么乐观。如果香港在这一、两年内投资和消费不恢复,香港就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经济低增长期。

  放宽限制,大量输入中国内地专才

  香港公布从内地引进专才的计划之后,可以说雷声大雨点小,至今引进香港的内地科技人才可以说是远远不敷市场的需求。

  陈坤耀教授说,香港的市场需要大量从内地输入专才,香港政府对此应该放宽相关条件。可是,很可惜,至今引进的速度很慢。他认为之所以引进不理想,是因为牵涉的政治因素太多。比如工会的反对、政府对人口限制的考虑等等。

  他说,美国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大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有一个重要的有关如何发展美国的报告书,其中主要的建议就是对大学提供资源进行人才培育和科技研发。战后美国科技的发展与大学密切相关,基本上每一个重要的科技中心地带都有一个重要的大学,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美国多年来不仅自己大量培养人才,还利用移民政策大量吸引世界各地的专才到美国,这些人对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陈坤耀认为,不利用靠近内地、易于吸引内地专才的良机,是很可惜的。

  中国加入WTO关键看香港是否能抓住机遇

  就中国加入WTO对香港经济产生的影响,陈教授认为要分长短期和行业来讲。

  他认为香港贸易肯定会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直接进入内地而不再需要香港,将来的所谓转口、转运可能最多祗是在港办手续,货物根本不再到香港。但是从服务业来说,中长期来看,外国公司还是往往需要在香港有一个立足点,因为香港在人才、法律、融资、仲裁等方面,还是具有优势。当然,新加坡在这个方面对香港威胁很大。

  他特别强调,短期来说,香港服务业能否抓住机会是很关键的。因为在中国获准入世后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内地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电讯等等,香港公司有很大机会优先获得批准。中国大陆可能会为了缓冲外资公司的冲击或者说对抗外国公司,会让香港公司短期内获得优先在内地发展的机会。当然,长期还是要看实力。

  同时,香港的纺织品业在失去配额制度保护的情况下,必须与内地合作,否则就一定会消失。如果在市场、管理、设计等方面与内地良好合作,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因为现在中国大陆已经是世界出口成衣第一位的国家,而到二○○五年,预测中国的纺织品在配额制度消除后还会增长百分之五十。

  陈校长笑言,机会肯定有,而且不小,关键看香港是否能够抓住。

  香港普及教育要改进 

  高等教育要重视教学

  针对如今香港大学生质素下降的问题,陈坤耀教授认为,并不是大学教育的水平降低了,而是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及以前实行精英教育的时候。同时他认为高等教育要重视教学而不仅仅是科研。

  他说,六十年代香港适龄青年能够上大学的祗有百分之一,而且由于交通和经济能力等因素使得香港最好的学生留在香港上大学而不是到国外,这就使得当时香港的大学生整体质素很好。现在情况大大变化,尽管高等院校的教学及科研质素提高很多,但是适龄青年人在香港实行普及教育之后已经有百分之十八的人可以上大学;加上很多学生都有能力到国外读书,若以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进行个体相较,平均而言,在能力上会比较容易得到「不如以往」的感觉。这里,普及教育投入资源不足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前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是重要的原因。

  他说,普及教育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实行普及教育的同时,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才能够保证学生的素质,但是香港以往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够。记者问到,如果大学是以半成品加工成品来比喻的话,是不是现在香港高等院校之前的中小学教育不够好,也就是说半成品的品质有一定的问题?陈坤耀教授认为可以这样比喻。

  同时,他认为香港的大学教育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说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他说,大学应该说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知识领域的扩大也就是科研,另一个是传授知识也就是教学。过去十年香港开始重视科研,但是政府花在科研上的资金不足,结果虽然重视却没有什么成果。一个美国的学者对他说,哈佛大学的一个学院每年的科研经费,就超过香港八所院校每年科研经费的总和。香港的私人企业不支持科研,政府又不给钱,是很难有科硏成果的。

  而由于不太重视教与学,虽然有评价教学质素高低的机制,但教学好了也得不到奖励或者更多的资源。他说,所谓教学,除了老师教得好以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也很重要。他说岭南大学提倡博雅教育,重视教与学的过程,鼓励学生不要过早分科,但是香港的学生、家长、教师,包括很多政府官员都不是很瞭解博雅教育的真义。香港的学生往往在十五岁左右就开始分文理科,这会导致知识面的狭窄和知识的贫乏。

  陈坤耀小档案: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一九四五年香港出生,祖籍广东增城县。香港大学文学士、社会科学硕士、英国牛津大学博士。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五年任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一九八六年获授讲座教授衔,现亦为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讲座教授及杰出院士。曾于一九九一至九二年任香港立法局议员,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七年任香港行政局议员,至今担任多项社会公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技术革新经济理论,以及跨国公司与技术转移等。

  (原载《中国评论》2001年2月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