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黄定光:善用CEPA应对转口优势的日渐削弱
香港转口贸易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强,令人担忧。
中介角色日益淡化,香港一定要开拓新的源泉。
香港低技术工人将在经济转型中被淘汰。
香港人确实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要有行业道德,不能杀鸡取卵。
——黄定光
香港经济虽然复苏强劲,但是转型的目标并不清晰,如何维持香港经济的长远繁荣是各界人士都非常关注的话题。而香港的转口贸易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无论对香港的繁荣,还是对中国内地与世界各地的经贸沟通,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内地的进一步开放,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对外联络窗口的优势地位正不断削弱,也直接影响了香港经济的稳定繁荣。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黄定光先生。
善用CEPA提供的机遇
到内地创业并提高香港就业
记者:黄会长,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就进出口的角度说,对其目前的效用和长远的影响,您认为应该怎样评估?
黄定光:CEPA实施至今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初期的许多具体安排,可能因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安排在半年后进行了第二步的调整。此次调整是根据实际安排的,其中很多是按照香港方面提出的要求,在第二阶段全面放宽;其实际应用的效果,比第一阶段更实际、更有效。
从二零零四年一月一日开始实施CEPA的安排,上半年香港总共有四亿元的货品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内地。由于第二阶段的进一步开放,今年下半年相信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而且,实施CEPA对香港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商界,其对于香港的基层民众也有深远的影响。
在CEPA刚刚签署的时候,各种评论和分析很多,但是较少人注意到CEPA附件四中有关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籍居民,可以在广东境内申办个体经营零售行业的安排。我当时就提出,香港经济处于一个新的大转型时期,有很多教育程度不高、没有专门技能、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低技术工人,在经济转型中会被淘汰。这些人在经济转型之时往往难以重新找到工作,而CEPA中的这个安排,对于这些失业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因为一般公司会为被裁减的雇员付出一笔遣散费,为数约有二、三十万元,而这笔遣散费肯定是不够渡过余生的;而在香港自行创业,几十万元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几个人合作,甚至个人出资,是完全可能在内地从事个体经营的,这样对减轻香港的失业压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最初附件四中有许多限制,对于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籍居民开放个体经营权的祇限于零售业。现在第二阶段经过检讨,是完全开放了,连美容、饮食等诸多行业都开放了,港人到内地从事个体经营的选择余地大了很多。
另外,特区政府要抓住CEPA提供的机遇,比如零关税的优惠,对世界品牌进行招商,让他们在香港设立生产点。同时,要利用CEPA进一步扩大香港产品在内地市场的占有率,从而使香港经济再度腾飞,让香港的就业能有所增长。
其实香港的工资和厂房,成本并不比发达国家高;在零关税的安排下,完全可以利用产品的高附加值,抵消成本因素。
转口贸易受冲击越来越强
香港需要有危机感
记者:随着内地的进出口权的放宽,和海港、空港吞吐能量的增加,对香港转口贸易的冲击可能会持续增强,您认为香港需要如何应对这种冲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黄定光:内地的进出口权的放宽,和海港、空港吞吐能量的增加,肯定对香港转口贸易的冲击越来越大,竞争也必然加剧。我作为这个界别的议员,感到非常担忧,真心希望香港政府在这个方面多做一些事,要把眼光放远一些。否则,香港转口贸易这个经济支柱,会被很严重地削弱。
举例而言,现在香港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世界第一,去年达到两千万个标准箱,比深圳盐田港一年七百五十万个标准箱的规模要大。但是,盐田港的货柜处理量正以每年百分之三十五的速度增长,而香港每年祇有百分之三的增长;且我们出入口货源的主要来源是珠三角,盐田港具有地理位置上的明显优势。
我们需要看到,虽然香港外运的设施很完备,但是港深之间的口岸设备不配套。在落马洲、皇岗口岸,顺利的时候需要四个小时才能通过两边的关口,有阻碍的时候甚至要隔天。现在扩建工程还没有完工,通关量都已经达到了扩建设计的最大容量。西部通道的建设,前些年是祇打雷不下雨,现在虽然已经动工,但也祇是毛毛雨。
而如果货柜从盐田港走,没有过关的风险,没有时间上的耽搁,大大缩短陆地运输距离、减少陆地运输费用,谁愿意舍近求远呢?
而且,香港货柜码头处理货柜的费用,每一个平均比盐田贵一百美元;加上拖运到香港的费用,起码每个标准箱比盐田港贵一千五百港币。这样,又要多花钱,又要承担过关误时的风险,香港怎么竞争呢?
还有空运,香港的国际机场是世界一流,但是我们不能骄傲。看看广州新近开始运作的花都机场,硬件并不比香港差,那里有着很大的潜力,产生竞争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半径不到二百公里的范围内,有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珠海等五个机场,竞争在所难免。我希望特区政府认真地与内地有关部门坐下来磋商统筹,不要浪费资源,不要造成恶性竞争。
仲介角色淡化是必然
香港需要寻找新的源泉
记者:香港经济转型的呼声已经持续很多年,但是大家目前还是看不到一个明确的方向。香港转口贸易很多年来一直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您怎么评估这个产业的未来?它作为香港支柱产业的基础还十分稳固吗?或者说,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营造物流中心等新的支柱产业?
黄定光:我对香港转口贸易的未来的确很耽心,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所努力。
中国内地在世界政治舞台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都是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主动,香港的仲介角色在内地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肯定会越来越淡化。过去内地对台湾、对韩国以及一些当时不能直接进行经贸往来的地方,都是以香港为仲介。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内地都建立了直接的经贸关系,原来不能进行直接贸易的地方实现了直接的贸易,内地货品凭什么一定要经过香港呢?如果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为什么一定要绕道香港呢?
改革开放之前,香港即便不是内地对外的唯一通道,也是非常吃重的重要通道。改革开放之初,这个通道一时间还显得更为重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香港这种仲介角色的淡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面对竞争加剧的局面,和传统仲介角色的不断淡化,香港应该积极行动,一定要开拓新的源泉。我认为粤西的物流业,目前还是一个没有深入开发的源头;而要深入开发这个源头,就要尽快兴建港珠澳大桥。这个问题已经讲了多少年,确实需要抓紧。港府有关部门不能就这样议而不决,或者决而不行。
个人自由行不应说是输血
企业自由行需要配套安排
记者:内地个人自由行对于香港经济的复苏已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这祇是「外部补贴式」的应急方案,香港经济不能过多地依赖「输血」而是要能「造血」,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内地「企业自由行」将会逐渐展开,这对于香港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会对香港本地的投资意欲产生很大的刺激作用吗?
黄定光:自由行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个人自由行对于香港经济复苏虽然不能说是唯一的因素,但是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并不觉得个人自由行对香港经济祇是「外部补贴式」的应急方案。个人游对香港是一个契机,对内地来说也是一个必要。
为什么内地的居民去东南亚、欧美甚至韩国、日本都比较容易,但是到香港那么困难呢?香港人回内地是很方便的,有回乡证就随时可以回去。那么香港已经回归了,内地人来香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限制呢?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里不存在输血的问题,港人到内地,内地人到香港,是双向的流动,不存在「外部补贴」、「输血」的问题。
不过,香港人自己确实要做好自身的工作,比如酒店业不能因为自由行客人多而将房价无止境地提高,要有行业道德,不能杀鸡取卵;零售业要讲究诚信,不能拿人家开刀;饮食业要多花心思,让游客享受香港美食。就是说,服务方面要多做工作,让内地人到香港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各行各业都要有所配合,出租车司机应该学会普通话,巴士司机也应该会讲几句普通话,因为不是所有的自由行客人都要坐出租车。香港各行各业都要掌握好普通话,把各方面的服务都要做好一些,这样香港才有前途。
就「内地企业自由行」来说,我是有些忧虑和怀疑。以个人游而言,每个人所花的钱还是不会太多的,国家也允许携带一定的外汇出境。但是企业投资的钱不可能是小数目,现在虽然有企业自由行的政策,但是并没有对如何调动资金到境外作出具体规定或者安排。而没有外汇方面的整套安排,企业怎么投资呢?
企业自由行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好事变坏事。现在香港与内地的地下套汇活动非常厉害,据知每天的数额过亿元。
因此,对企业自由行需要深思熟虑,要给予整套的统筹安排。
为内地企业走出国门起到更多作用
记者:您自己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
黄定光:目前中国内地有很多的民营企业,希望走出国门。而香港由于是一个世界性的商业城市,我希望香港能够在帮助内地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方面起到更多的作用。这样,无论对于加强内地经济的循环、加强世界经济的循环,对香港、对国家,都是有利的。
黄定光小档案: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第一、第二届成员,民建联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曾经在香港和中国内地接受系统教育,对两地社会都有深切的亲身体会。多年担任香港中华入出口商会副会长、会长,是香港商界知名人士。
(原载《中国评论》2004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