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夏佳理:香港行政会议改组并非恢复「精英制」



  普选的确是需要配套的。

  现在尚未普选摩擦已经这么多,将来全部直选会怎么样?

  要由泛民主派自己来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终审庭可以放在北京却放在香港,明显是北京作出了巨大让步。

            ——夏佳理


  香港行政会议大幅改组,二○○五年十月委任了八名多数具有商界背景的成员。由于香港历来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商业大都市,各界对这种大幅变化都非常关注,有舆论认为这是恢复了港英时代行政局的「精英制」。为此,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新任行政会议成员、香港马会主席夏佳理先生。

  行政和立法两边的摩擦在彭定康时代加强

  记者:行政会议和立法会之间似乎经常有不协调的声音。您认为,在香港这个行政主导的地方,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夏佳理:其实行政会议与立法会之间的摩擦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我曾在一九八八年进入香港立法局,对香港的立法系统和行政会议之间的不协调,是有近距离接触的。

  香港从八十年代开始推行政改,九二年彭定康担任港督之后加快了步伐。伴随政改,立法局内官守议员逐步退出,身兼立法局和行政局成员的跨两局成员越来越少,这样两者的协调能力下降,不同意见增加,摩擦自然就产生;并且,这种摩擦随着立法系统独立性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我们可以从一些事情上体会这种关系的变化。比如以前为立法局服务的都是公务员,现在则是秘书处,秘书处的雇员已经不属于公务员系统。还有,以前议员的袍金是不多的,到九四年才有比较大的改变,这样也是为了增加立法局议员的独立性,而我对此是积极的推动者。但是在当时,基本上的操作都是行政主导的。

  英国派出的最后一个港督彭定康主政前,香港有不少跨行政和立法两局的议员,因此比较容易沟通和相互理解,而且当时的政党政治还没有浮出。当自由党、民主党、民建联等本地党派出现,政党政治在香港逐步发展之后,立法和行政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难协调了。临近回归的彭定康时代,这种问题就比较明显地出现了。举例而言,当时立法、行政两局分开,立法局这边对有些事情不开心,于是彭定康准备在立法局内成立一个不超过十二人的委员会。但是这个方案,在立法局内就无法达成共识,名额如何分配一直谈不拢,这个委员会最终也没有成立。而且,这种状况是在当时政党议员还不多的情况下出现的。

  香港历来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地方,而且《基本法》对此也做了规定。所以从凝聚社会共识、发展香港的角度讲,立法和行政两会还是应该加强协调,而协调就是双方都要有所妥协。从香港的长远利益考虑,虽然完全没有摩擦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避免两会之间的摩擦对香港整体发展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

  行政会议并非恢复「精英制」

  记者:有舆论认为,此次很多深具商界背景或专业背景的知名人士进入行政会议,是在恢复香港以前多年实行的「精英制」,您怎么看?

  夏佳理:此次进入行政会议的成员,的确都是在各自所在的行业有些经验的(有地位和知名度的——记者)。但是我并不同意「行政会议恢复精英制」这样的说法,这与早年港英时代实行的精英制是不同的。

  虽然我们此次新进入行政会议的八个人容易给人这种印象,但是如果你整体来看现在行政会议的组成,包括七位原来就在行政会议的成员,就会发现其实是有着广泛的代表性的。因为原有的七位非官守成员,有商界背景的并不算多,祗有梁振英和陈智思算是商界的。比如来自工联会的棠哥(郑耀棠),就代表着几十万的基层劳工。我们虽然不能像他那样接触这么多人,但是对各自行业的瞭解还是很多的,对各自行业内的人员接触也是很多的。

  所以,如果你从整体的角度看行政会议成员的组成,就不会有「恢复精英制」的判断。

  普选需要「配套」  不能一蹴而就

  记者:政改在香港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我注意到您特别强调普选「配套」的问题,您可否仔细阐述一下您的普选「配套」观点?

  夏佳理:普选的确是需要配套的,不是某一个条件达到了,就不顾及其他没有达到要求的条件。如果祗是强调普选,那么功能组别的意见要不要尊重呢?

  就我目前得到的讯息来说,大部分港人是接受政务司长许仕仁此次所作的政改报告的。这说明,顾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循序渐进是被多数人认同的。我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我们不能祗是看普选,要成套看,需要配套。

  现在立法会内有很多的政党代表,也有不同的功能组别代表,他们对于普选的诉求当然是有差别的。香港人都相信民主,但是大家要理性,不能一步就走到普选。假如特首和立法会的议员都是普选出来的,他们都声称自己有市民的授权,都说自己是反映了市民的呼声;如果特首的意见与立法会不同,怎么取舍呢?但是特首与立法会的政纲一定有不同,而且立法会内不同社会力量的代表所提出的政纲也不尽相同,那么怎样凝聚社会力量呢?这就需要配套的措施。而我们这些非官守行政会议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和熟习的问题,参与政策的讨论,帮助特区政府施政。

  所以说,普选并不仅仅是一种「期望」这么简单,必须配套,包括行政、立法方面的配套。港英政府以前是通过不同的委员会来平衡社会各个方面不同的意见,然后制定不同的政策,让大部分人接受。即使在当时政党政治没有现在这么强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

  现在尚未实行普选,摩擦已经这么多,将来全部直选会怎么样?所以我对于普选,是强调要配套的。

  泛民主派要顾及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记者: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否定了零七、零八年的普选问题,您认为,香港一些比较激进地追求普选的政治力量,也就是目前还在坚持要求零七、零八年普选的政治力量,应该如何与现实协调?因为毕竟还有很多并不赞成快速实现双普选的港人。

  夏佳理:对于政改,其实我们不能祗是看泛民主派。泛民主派在香港立法会里面有二十多个人,但是还有另外三十多个代表不同党派、界别、社会团体的议员。要综合各方不同的声音、意见,制定的政策才能让大多数香港人接受。

  目前不祗是中央政府不同意零七、零八年实现双普选,就是香港功能组别的议员对此也都不同意。这些功能组别的议员,在香港也代表着很多的民众,也代表了社会上不同的声音,代表了香港的很多利益团体。因此,必须理性地对待整体的意见,不是祗看某一部分。

  泛民主派继续争取零七、零八年的普选,是要由他们自己来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而最终,要看香港市民对他们的支持程度。

  对于刚刚公布的政改方案,虽然有人说「市民不接受」,但政府是根据独立机构的民调来制定政策,认为能够被多数港人所接受,我也觉得后者的判断是比较可信的。

  北京释法是慎重的

  终审庭设在香港是巨大让步

  记者:香港回归之前,「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是中国领导人对香港保持五十年不变的最有名的形象比喻。作为马会主席,对于九七回归之后「马照跑」应该是体会最深的了。您对于香港当今社会,与回归前相比有甚么评价或者说感想。

  夏佳理:五十年不变,是中国政府针对当时香港人对于回归信心不足,所做的承诺。

  其实现在香港已经不讲五十年不变了。当年是因为香港由英国施行殖民管制,从清朝一直到一九四九年,直到中国在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内地与香港的接触联络实际上很少,香港人对内地的变化不是很瞭解。而且很多人是一九四九年逃到香港的,再加上经历过内地的政治运动特别是经历过文革的一些人来香港,他们心有余悸是自然而然的。从香港回归到现在,香港人对内地的瞭解可以说已经深刻了很多。

  从希望真的五十年不变,到认为要变,再到现在认为要快些变,这是有一个过程的。我带立法会的成员到美国与美国国会议员交流,说美国的宪法制定于十八世纪,欧洲也制定得比较早,其间的修改都是很慎重的,对国家来说是很大的事情。中国内地五十年代出了第一部宪法,至今仅仅进行了八次释法,可见也是很慎重的;不受到相当的压力,是不会轻易释法的。

  香港应该理解,香港是以普通法做基底,内地是以大陆法做基底,按照传统,以大陆法为基底的法律体制进行释法是很正常的。我曾经提醒泛民主派的议员,当年是可以将终审庭放在北京的,而将之摆在香港,明显是北京作出了巨大的让步。且终审庭有外籍大法官,全部大法官都由香港自己任命,大法官又是终身制的,独立性非常强。而以前,终审庭是摆在英国的,对北京这个很大的让步,香港是应该看到的。从法律上讲,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对保持香港的法治、司法独立是很重要的。

  重视香港的失业问题

  加强加速与内地的合作

  记者:您自己愿意表达的观点。

  夏佳理:工业北移,香港经济多年来经历转型。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以后,香港经历了六、七年的经济困境,是以往未曾有过的。因为过往几十年,一些大的经济波动,香港经济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此次金融风暴伴随经济转型,经济困境持续的时间是很长的。

  由于工业北移和经济转型,加上金融风暴之前的影响,在香港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不少原来从事工业生产的打工仔,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难以适应向服务业的转型,比如他们就比较难以适应金融、贸易、法律方面的知识需求。现在年轻人失业率比平均失业水准更高,闲散在家的时间很长,这样对他们的自信心打击很大。长期来说,不解决这个失业问题,对香港的稳定发展是很大的隐患。

  因此,香港应该重视中央的政策,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加快合作的步伐。比如要吸引外国大公司在香港设立亚太总部或者投资,香港的空气污染问题一定要解决,这就需要香港与广东有关方面商谈,两边合作来解决。尽管香港的法律、会计、税赋、金融等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但是人家从欧洲来,一看香港的天,就可能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我认为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对香港来说是很重要的。

  夏佳理小档案:

  一九三九年生,二○○五年十月被委任为香港行政会议成员,曾任立法局议员、立法会议员,现任马会主席,二零零六年四月又被委任为香港联交所主席。酷爱赛马,曾拥有马王「翠河」,现仍拥有「骏河」等马匹。香港著名律师,巴基斯坦裔,长年活跃于香港商界和司法界。

  (原载《中国评论》2005年12月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