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至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对韩国进行两日的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和朴槿惠总统一同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联合声明》,再次夯实中韩两国之间的政治安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多样合作。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一级教授金光亿7月初接受中评社记者电话专访时指出,中韩两国在政经层面的交流水准远超人文层面,两国需要在语言、历史、文化方面进一步深化交流,并共同保护共有的文化财富。
提及日前发表的中韩联合声明中双方商定支持成立由两国文化艺术领域代表参与的“文化交流会议”,以推动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加深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理解与信任,金光亿表示,中国和韩国历史上交往很密切,但中韩建交之后的交流更多注重政治与经济层面,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还很匮乏、彼此之间的了解还很有限。“当然了,中韩加强文化交流,并不是在说中韩之前的文化产业要加大力度竞争,而是说两国要相互理解。”
金光亿表示,两国之间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跟人的理解,因此文化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现在中国展示了这方面的积极性,习近平主席也深刻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朴槿惠总统也提到人文交流,他很乐见这一现象。
说到现在韩国人学汉语的热潮,金光亿说,在韩国,“中国热”特别强,不仅是华侨学校,连一般小学、幼稚园里也教授汉语。“很多韩国学生即使不知道孔子学院,也还是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汉语,也非常喜爱去中国短期旅行。”他说。
他也告诉记者,韩国古代很多文明都是从中国过来的,中韩是同一个文明源泉,中国文化也是通过韩半岛传播向日本的。“韩国人内心非常喜欢中国,两国交流的亲密感很强。我五岁的时候叔叔就告诉我要学习李白的诗,读孔子、孟子。儒家传统中的书院、书法、祭祀都对韩国的影响非常深厚。”他说。
谈到中韩交流是否存在误解这个问题时,金光亿说,风俗习惯是会随着时间、地点以及当地的人文环境发生改变的。
金光亿拿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来讲,很多中国人以为韩国抢了中国的节日,但实际上它不是中国的端午节,韩国没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虽然这一节日有中国的源头,但随着几千年的发展,韩国的端午祭已经发展出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风俗与习惯,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节日。不过,中国对此的强烈反应更是说明了两国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他指出,“两国人民间交流不够,应该互相多多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两国不应该比较,互相学习,互相爱护才最重要。”他也表示,这样类似的情况,中韩两国可以共同申请、共同保护,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文化保护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金光亿也告诉记者,类似汤唯与金泰勇这样的中韩跨国婚姻现在很多,中韩两国草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大韩民国政府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是好事,因为通过这种文化交流中国也可以学习韩国影视带来的思想和技术。
他表示:“文化审美是无国界的,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可以通过文化层面的交流来互相学习对方的创新技术与先进理念。其实,文化产业越开放发展得越快,例如现在韩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越日本,如果中国开放自己的文化产业日后超过韩国,那么我也会很开心,因为我也会从最先进的文化产品中获得自己的收获。”
谈到中韩教育交流方面,金光亿表示,中韩需要互补的有语言、历史和文化,而语言的互相学习与了解最为重要,因为缺乏可以相互沟通的语言,了解与理解便无从谈起;在欧洲,英德法之间的青年人学习其他国家语言后常走动,也因此对彼此了解程度非常深。
金光亿继续表示,中韩还需要互相学习彼此对历史的看法,目前两国对历史有不同看法是客观事实,但应该相互了解。“相对而言,韩国人较为了解中国5000年的历史,但在中国人的眼中,朝鲜半岛只是并不起眼的一小部分,所以中国更需要加强对朝鲜半岛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的理解。”
金光亿还说,中韩还需要互相学习彼此的文化。“现在在韩国,文化人类学是非常热门的学科,这门学科介绍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等,但在中国这门学科还比较冷,我觉得很遗憾。”
不过,现在,两国都互相有很多的留学生。金光亿说,韩国几所最高学府包括首尔大学、高丽大学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很聪明、很热情,回国以后,对两国的语言交流也有大贡献。同样地,韩国留学生也有很多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造。这些人才毕业后进入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两个国家之间的认知矛盾也就越来越小。他也补充到,“年轻一代的互相交流是最重要的。”
(记者:黄蔚 郭至君/2014年7月8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