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7月3日至4日对韩国进行两日的国事访问,作为对朴槿惠去年6月对中国“心信之旅”的回访,此次习主席的访问行程不仅成果丰硕、意涵丰富,两国在政治安全、经济贸易、人文教育等多个方面都达成了更深一步的共识。
对于此次习近平访韩对中韩经贸领域及中韩外交关系走向的影响,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博士康埈荣在7月初于首尔接受中评社专访时也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中韩签署FTA是双赢 台湾不应担心过度
记者:作为习近平主席此番访韩的重头戏,中韩日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对两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康埈荣:中韩非常需要这一FTA。包括香港的中转贸易在内,中韩两国贸易额巨大,现已达到2500亿美元。韩国的目标是与47个国家签订FTA,争取成为全世界FTA的枢纽。韩国与中国签订FTA对中国也有好处,因为中国与日美都没有签订FTA,中韩间签订FTA之后,中韩之间的出口与投资都会增加,中国可以通过韩国以“Made in Korea(韩国制造)”的名义出口商品到日本与美国,中韩还可以利用相似的价值观在服贸业上加强合作。所以两国缔结FTA不仅能够加强经济关系,还能丰富文化与社会的蓬勃发展。我非常期望与中国签订FTA。
中韩FTA若最终达成,两国互相之间投资、贸易将增加,韩国主要优势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可以更好地进入中国内需市场。此外,FTA签署后,韩国5万多在华企业(其中很多是小企业)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一次阿里巴巴和百度亲眼看到韩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他们可以选择投资韩国或引进韩国资金,以韩国为基地,以同等待遇将商品出口到与韩国签订FTA的国家,这就是韩国的FTA枢纽效果。这些经济上的交流还会带动两国间人文、文化上的往来,这个方面可以让两国之间的朋友更多,从而促使两国朝更加肯定的方向发展。
但问题是,中国农产品到韩国之后,韩国农民会受不了,因为韩国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农产品了,FTA签订之后相关产品会更多。中韩之间的FTA谈判已有11次,第12轮谈判最近也在韩国大邱市举行。中方有些物品类似大米、蒜头、辣椒是超敏感产品,韩国的电子、石油化工、高科技产品也是一样,两国敏感物品的价值不一,问题僵持不下,谈了很多次都没有突破,这一次习近平访韩与朴槿惠总统达成协议称到年底之前努力达成FTA。
可是,年底将至,这些超敏感项目极难解决。韩国国民会去国会抗议,韩国的农民年长者居多,这些人在种地之外技术较少,又不受国家的保护,他们认为缔结FTA后中国农产品开放到韩国,会危及自己的生存。但国会议员考虑到选举政治所需的选票又必须为他们发声,考虑到这次韩中《联合声明》明确提到“通过高水准大范围的韩中FTA”这样的字眼,所以中韩FTA势必会遭受影响。
我认为,中韩FTA应该降低水准,或者中国对韩国农业做一些让步,因为追求太高水准的FTA确实难度太大。不过,如果中国真的这么做,韩国外交人士可能会认为中国另有居心,要把韩国纳入中国的某战略中去。目前负责中韩FTA协商的是商务部门官员,最后签订协定的却是外交官员,两个部门的官员如何彼此协商也是一大问题。
记者:中韩将签订FTA的消息在台湾岛内造成了极大影响,您认为它会损害台湾经济的未来发展吗?
康埈荣:其实,很多研究报告称FTA的签订对国家经济有影响,但韩国与智利间的FTA实际情况却说明最后的结果可能比预想要好。FTA是整个国家的战略问题,只要能得到55%的利益就可以做,但如果在55%的效益发挥出来之前,签订FTA的负面效果先彰显出来,这样就麻烦了。
台湾目前就是这样的状况,更糟糕的是台湾政府无法给予民众一个好交代。台湾爆发反服贸风波,这背后有政治上的问题,但也反映出台湾民众对服贸业开放后自己工作不保的担忧,所以台湾官员需要在问题激化之前做充分说明,台湾最大的问题是沟通的问题。
其实台湾也在与韩国谈FTA,但中国的态度是,大陆需要先与韩国签订FTA之后,韩国才能与台湾签FTA,这没有问题。所以韩国的计划是先与中国大陆缔结FTA,然后马上与台湾签FTA。我认为台湾的担心有些过度。因为台湾与韩国一样缺乏自然资源,所以产业结构难免会产生冲突。其实韩国的一些企业也非常担心如果不签中韩FTA,会被两岸之间的贸易吞掉,这些企业也因此非常重视中韩FTA。
在中韩FTA签署生效后,台湾商品的确会在大陆市场上面临来自韩国的更激烈的竞争,这会对台湾产业产生极大影响。届时,台湾通过出口带动经济成长将更加困难。但这也更加说明韩台需要加强合作,例如韩台两地商人或厂商共同合作来打进中国内地市场,或者互相借鉴科技方面的长处,或者韩企通过台湾打入中国市场,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重复性质产品。具体如何做,企业家会找到自己的办法。
不过,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于,韩国并不了解台湾。目前韩国与台湾两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总额约有300亿美元,几乎等同于韩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额,但韩国很多民众并不清楚台湾的情况。
中国外交大变化 别让他国有成见
记者:中国还未对是否加入TPP明确表态,但有声音说如果韩国加入TPP了,那么中国主导的东亚经济融合就会崩溃,您如何看这一点?
康埈荣:TPP之前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可是,当日本宣布要加入TPP后便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因为美日两国的GDP总额在TPP国家中占到了91%,简单来说,TPP是美日以签订TPP的名义签订扩大版的美日FTA,那么这些国家想藉由此对中国施压会变得相当容易。
现在中国外交策略开始有了大变化,北京自2010年起在南海问题上推行非常强势的外交政策,结果导致了周边小国找美国寻求帮助,这样一来就把南海问题演变成为中美之间的对抗。
尤其是习近平上台之后,中国外交转向愈加明显,习近平追求外交政策系统化、而非单独用强力来对抗,现在中国的策略比之前更有技巧,美日也因此更难对抗,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与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 -- CICA)都是这样的例子,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新安全观——“亚洲的事情要靠亚洲人自己解决”,而这些都正是由中国来主导的,是亚洲环境变化的标志。目前中国在推动由中国主导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建设,所以在美日看来,中国正在构建以前美日在国际社会上所构建的。
记者:中国是想主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来抗衡世界银行吗?
康埈荣:当然,中国的构想是自己做持AIIB股份50%以上的大股东,并拉入韩国等其他国家。但韩国在这个方面有迟疑,因为50%以上的股份由中国控制的话,不就相当于是一家中国的银行了吗?我们加入之后,可能会有被中国操纵的危险。
而且关于AIIB,此次访韩的习近平与朴槿惠在记者会上各说各话。外交上美国要求韩国对AIIB有所保留,韩国当前也正在留意看中国如何调整AIIB的股份。如果战略需要的话,韩国也会考虑加入。每个国家都是为国家利益而奋斗,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际利益的活动,这很简单。
记者:中国之前也提出过“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您如何评价?
康埈荣:“一带一路”主要是经济上的考虑——中国要扩张经济领土、夯实经济合作;另外,它的政治意图也非常强,推行重返亚洲战略的美国正从中东抽离,中国在抓准这个时机提出“一带一路”,可以很好取代美国在该区的政治地位;再次,从外交政策的观点来说,“一带一路”也是对国际形势变化很好、很及时的回应。
类似地,朴槿惠也提出了“欧亚计划”,但韩国没有足够的国际政治力量,经济上也缺乏资源,如果在这些方面能与中国合作就非常好了。
记者:有些国家认为中国有滥用自身经济实力之嫌,也因此对中国感到很担忧,您觉得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有哪些?
康埈荣:我认为这个背后有三个因素:第一,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国家不曾料到中国会变成世界第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有75个国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是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对世界经济贸易的辐射力量非常大,比如说韩国,现在韩国26%的贸易量依赖中国。当下的中国虽然没有改变政策的意图,但一旦有变化,就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很大的冲击。中国经济力量越来越扩大之后,它的一举一动立马影响到其他国家,在受影响国家来看,当下中国与过去中国对他们的冲击度完全不一样——他们也因此在观念上不能接受。
第二,2000年中韩因为大蒜发生了贸易纠纷,当时涉及的贸易额不到1000万美元,但引起的纠纷却扩散到中国禁止进口韩国总值5亿美元的手机。按照WTO的惯例,大蒜问题不等同于手机问题,所以就有中国将自身经济力量武器化的说法。在这方面,中国的稀土也是例子之一,日本的高科技产品都需要中国的稀土,中国就不出口给日本又能怎么办?所以这样看来,中国的确有通过自己的经济力量向他国施压甚至控制的情况,让其他国家觉得中国不可靠。
第三,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政治开始民族主义化,对外推行攻势外交的同时,也在扩张军事力量,周边国家会认为中国变了——从以前实力小小的“东亚病夫”忽然变成世界大国。在别国看来,他们觉得以前中国贫穷、温顺,但现在有钱有权了就开始对外发挥自己的力量,虽然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自己爱好和平、并无称霸的意图,但外国人并不相信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中国也有很大的误解与成见。
韩国受西方的影响比较大,也没有好好了解中国到底是怎样的,所以误解也很多。所以这一点中国要万分注意!中国常常提核心利益,领土、主权都属于中国关注的核心利益,但美国所提倡的却是民主、自由、人权,其他国家很容易将宣扬不同价值观的中国与美国做比较,中国若想变成真正的大国,也应该转变核心利益与价值观,如果中国领导人想让中国成为世界性强国,用领土是无法说服其他国家及民众的。
针对尚未解决的领土问题,例如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中国依旧需要与周边国家进行商谈,但要转换方式——通过对话与协商的方式,并与此同时加强中国的软实力输出,改变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偏见与成见。
中韩之间无大问题 中国应提高软实力
记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减弱,中美间力量变化会否影响韩美同盟关系?
康埈荣:韩美同盟的概念跟一般人说的不太一样,韩美军事同盟是为了应对朝鲜的军事威胁、根据1953年的《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所设,所以这一关系的维系力量是朝鲜的军事力量及军事威胁,威胁不消失,美韩军事同盟就不会消除。
但是现在,韩国在经济方面的对中国的依赖度日渐增加,韩中伙伴关系越来越亲密,且韩中经济上的合作情况越来越发展,其影响更是可能发展到政治、外交甚至军事等层面。
如果这一套关系可以减弱或消除朝鲜军事威胁,那么韩美军事同盟可以相应调整。但鉴于朝鲜的安全威胁一直存在,最近朝核武器开发也在不断推进,韩国也没有办法抛开韩美同盟关系。
其实,韩国对中国经济上的依赖和韩美军事同盟关系是层次不同的两码事。当下朴槿惠政府的政策是抓韩美军事同盟的同时增进与中国的合作,同时抓“两只兔子”。实际推行起来可能会非常困难,但基本概念是如此的。
现在,朝鲜的战斗机3分钟就可以从休战线到达首尔的上空,这就是无法消除的实际威胁,这和两岸关系很不一样,我们真的很担心朝鲜误判情况,所以韩国的美军有必要一直存在,那是为了抑制朝鲜误判局势的有效手段。
记者: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与朴槿惠提出的“第二次汉江奇迹”有相通之处吗?
康埈荣:二者不仅有相通之处,而且我相信二者最终都能实现。
“中国梦”是在说中国要重返亚洲的盟主及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如传统中国那样代表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的国家。不过,从近代历史来看,一个国家要复兴一定带有富国强兵的色彩,现在很多人关注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加上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多人担心它可能会变成以前那样的中华帝国,这一点上,中国需要推行说服战略。“中国梦”带有富国强兵的色彩,在“强兵”方面很多人担心,但是一个国家要发展,富裕与强大军力是理所当然的,以前美国、英国、西班牙都是这样。中国通过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这是中国领导人非常希望达成的目标。
朴槿惠的“第二次汉江奇迹”也是一样。其父朴正熙是为了经济发展而独裁,创造了“汉江奇迹”,但后来韩国度过民主化阶段之后,整个经济发展不是很理想,朴槿惠上台之后很想再创造这个东西、复制以前的经济奇迹,韩国获得经济奇迹基本上需要三个要素——良好训练的公务员、正确的国家政策及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当下的中国正在好好抓机会、转变政策,习近平进行深化改革、狠抓反腐,这样来看,中国正在建立更好的公务员队伍,加上高层领导推出的正确政策以及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再加上“中国梦”与“第二次汉江奇迹”的提法都是在提高人的自觉意识,整顿社会氛围。使得老百姓有了想要向上发展的心,而我认为,外交上良好的国家政策和公务员团队都可以实现。不得不说,中国改革开放35年取得的成绩已经是“中国奇迹”了。
记者:您认为中韩现在的蜜月期仅仅是因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吗?
康埈荣:中韩关系没有大问题——两国间没有历史纠纷和领土纠纷,但问题是韩国是半岛国家、周边大国云集,虽然中韩两国间无问题,但半岛问题已经变成国际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让韩美同盟、韩美日之间的合作在所难免。不过,这些问题一般老百姓不考虑,基本上韩中之间的交流没有大问题,往后也没有大矛盾。
韩美同盟是我们自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那由领导人和国际情势决定,我们自己单方面无法解决。中韩现在不要谈,谈了也没办法。但低层次之间的民众交流则需要推进,因为现在领导人愈加关注百姓的心声,双方的老百姓合作、做一个适当的方案,可能会影响政府间的关系,往后的发展趋势很可能就是这样。高层解决不了的问题,低层可以互相交换意见。
最重要的一点,韩国要实现统一,统一后韩国不会与中国反目、而是要与中国好好合作,所以韩国绝对不会和中国敌对,敌对能给韩国什么好处呢,所以中韩关系未来方向没有什么大问题。
另外,韩国对民族主义的问题比较敏感,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什么是“东北工程”(注:东北工程 是“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的简称,“东北工程”由中国社科院与东北三省联合组织实施,于2002年正式启动,重点研究中国东北边疆历史上的疑点问题以及难点问题,其中包括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史研究,中朝关系史研究,东北边疆社会稳定战略研究,朝鲜半岛形势变化及其对东北边疆稳定的影响研究等问题),因为这个工程涉及辽东史,但中韩两国对这段历史有不同解释,中国将高句丽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相当于是变相否定了韩国历史上经历过的三国时代。如果只剩下百济和新罗,整个韩国的历史就被破坏、否定了,其实这会伤害到民族感情,韩国人对此很生气。
虽然中国的东北现在并不是韩国领土,但我们确实是这些人的后代,中国一直主张高句丽是中国的地方主权,那我们是高句丽的后代,是不是我们也是中华民族一份子?中国确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伤了韩国人的心,所以两国的人文文化需要进一步交流。
记者:中国常用“熊猫外交”宣传自己的软实力,您对中国软实力输出有何看法?
康埈荣: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错,中国将自己的珍贵动物赠送给其他国家表示出自己的诚意,这也是中国外交界很久的传统。但是,熊猫并非免费赠送,每年每只要花100万管理费,如果真的要赠送的话,中国也要派遣一些饲养师来,即使要钱也没问题。
在成年人眼中,一提到中国想到的就是大国,但在孩子们看来,看到熊猫就联想起可爱的中国,是极好的公共外交方式。我们对此非常欢迎。
另外,此次访韩的第一夫人外交也非常不错,一般百姓对习主席不感兴趣,因为这是政治、战略、外交的事情,但彭丽媛原来就是演艺人,百姓对她的着装、外表很感兴趣,现在的中国有很好的第一夫人,她的举动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此外,中国虽然在韩国成立了孔子学院,但在不考虑受众国家接受方式的情况下就对外传输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很好的方式。因为在韩国民众来看,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自己并不相关。中国想出口自己的文化,就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接受方式,而且要与时代结合、走在流行的前线、变得更加活泼、更有吸引力,像现在广受欢迎的“韩流”一样成为推广文化的品牌。如果中国希望成为领导世界的国家,就需要说服其他国家才行。
(记者:黄蔚 郭至君/2014年7月21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