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国海南渔民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命名

  我国海南渔民长期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从事生产活动。他们以岛屿为基地,到海上捕鱼、海中作业(潜水),捕捞海龟、玳瑁、金枪鱼、马鲛鱼、鲨鱼、砗磲、海参、鲍鱼等珍贵海产。在实践过程中,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岛一礁,进而根据约定俗成的习惯,对西沙、南沙群岛的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分别给予了具体的命名。

  一、海南渔民命名的称谓

  解放后,我国学者在发表的文章、出版的著作中,涉及海南渔民对西、南沙群岛命名的称谓时,有不同的叫法、不一样的名称。有的叫“渔民地名”或“渔民习用地名”,这是最直接的叫法、很直白的名称,也是使用最多的称谓。解放前亦有类似的称呼,在1928年沈鹏飞编《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一书中,载有6个海南渔民对西沙岛礁的命名,该书称之为“渔家口称”(渔民地名的意思)。有的叫“土地名”,我国古代图籍中,有“珊瑚洲”、“千里长沙”、 “万里石塘”等地名,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南海诸岛的命名,叫“古地名”,相应地,海南渔民对西沙、南沙岛礁的命名是民间的命名,是土人(居住在西沙、南沙群岛岛屿上的海南渔民)的命名,全是海南方言称谓,乡“土”气息浓厚,称“土地名”。在解放前出版的书刊中,也有把居住在西沙、南沙群岛岛屿上的海南渔民叫土人的,如1929年出版的《涛声》杂志,有“远见树……下午扺林岛(土人称为猫岛)”的记载,文中的林岛为今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土人就是居住在永兴岛的海南渔民,猫岛是他们对永兴岛的称呼,土地名的意思。有的叫“琼人俗名”或“俗名”,这两个称呼最早见诸文字的是《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陈天赐编,1928年6月)及《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沈鹏飞编,1928年)二书中提到的琼东县人李德光等呈报的“承领经营吧注岛及吧兴岛种植渔业计划书”所附《西沙群岛图》(图8.2)及图说。在该图中有双帆、长岛、吧注、吧兴、巴兴谷、三圈礁、干豆、鸭公、银岛、四江、三脚、二圈礁、老粗、圆岛、尾岛、大圈礁、白岛仔、半路等18个地名,在每个地名之前均注“俗名”或“琼人俗名”。而在图说中称:“民等承领之地为吧注岛及吧兴岛(均系琼人俗称),于图中均以红色绘其周围为记,而吧注岛之位置则在长岛(琼人俗称)之南端”,亦提到琼人俗称(名)。解放后,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中,最早出现“琼人俗名”一词的是1982年。

  本文采用“土地名”一词,作为海南渔民对西沙、南沙群岛的称谓。

  二、土地名的来源

  如前所述,海南渔民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具体岛、洲、礁、沙、滩的命名,叫做土地名。这些土地名是早已记録在案,有根有据的。

  (一)《更路簿》记载的土地名

  《更路簿》(曾称《水路簿》),和《两种海道针经》(中华书局,1961年)一样,是一种民间航海针经书,它是帆船航行时期,海南渔民在西沙、南沙群岛一带从事渔业生产和航海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历经辗转传钞、反复验证、多次增删、修改补充而成的“秘本”。是海南渔民集体的创作、智慧的结晶,又是他们世代相传的航海指南。

  《更路簿》早就在海南渔民中以各种钞本和口述形式流传。直到1974年,在广东省博物馆编写出版的《西沙文物》(文物出版社,北京,1974年)一书中,才公开报导出来,始为学界所知,得到重视,引起研究部门和学者搜集、整理和研究。

  迄今为止,有关单位搜集到的《更路簿》有19种版本。其中,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搜集到的有苏德柳钞本《更路簿》、许洪福手抄《更路簿》、郁玉清抄藏本《定罗经针位》、陈永芹抄存《西南沙更路簿》,八一电影制片厂征集、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符宏光根据土地名绘制的《西南沙群岛地理位置略图》;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搜集到的有林鸿锦钞本《更路簿》,王国昌钞本《顺风得利》,麦兴铣存《注明东、北海更路簿》,李根深执《东海、北海更路簿》,蒙传稠口述《去西、南沙水路簿》(整理人手钞本),柯家裕钞本《更路簿》,符树万钞本《更路簿》,陈泽明钞本《更路簿》,黄家礼钞本《驶船更流簿》;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到的有彭正楷钞本《更路簿》,卢洪兰钞本《更路簿》,李魁茂钞本《更路簿》;海南大学搜集到的有王诗桃钞本《更路簿》,卢家炳钞本《更路簿》等。

  《更路簿》的形式有渔民原始手钞本和渔民口述整理本两种。据瞭解,广东省博物馆搜集的属于前者;海南大学搜集到的,原始本仍在渔民手中;华南师大搜集到的,两者均有,以渔民口述整理本为主,如蒙传稠本、柯家裕本和符树万本就是海南地名办麦穗和郭振干整理,渔民原始手钞本仅有林鸿锦钞本(图9)。

  各种版本的《更路簿》尽管繁简不同,文字上有差异,但结构、内容却大同小异。通常包括观天知识(星辰、日、月),气象(风况、台风),水文(波浪、潮流、水深)和航行路线(国内、国外)等。国内航线以西沙、南沙群岛的航线为重要,因其起、迄地点的地名是用土地名表示,记载有许多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土地名。虽不同版本《更路簿》所载土地名多寡不同,但名称却基本一致。其中:

  《更路簿》手钞本记载的西沙群岛土地名有东海(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干豆和刚豆(北礁),三峙(南岛),石塘、石棠或下峙(永乐群岛),二圈、二塘或二筐(玉琢岛),三圈或三筐(浪花礁),猫注或把岛(永兴岛),曲手、三足峙或三脚大峙(琛航岛),大圈或大筐(华光礁),长峙(北岛),银峙(银屿),银屿门(银屿门),上峙(宣德群岛),猫兴或猫兴峙(东岛),半路或半路峙(中建岛),尾峙(金银岛),白峙仔(盘石屿),红草门(红草门),双帆(高尖石),圆峙(甘泉岛),船岩(赵述岛),船岩尾或船坎尾(西沙洲),七连或七连峙(七连屿),大郎(滨湄滩),圈仔(羚羊礁),红草或红草角(南沙洲),全富或全副(全富岛),八辛郎(湛涵滩),老粗或老粗峙(珊瑚岛),老粗大门(老粗门),四江门(晋卿门)等31处② 。以上是有标准地名的西沙土地名,未有标准地名的西沙土地名还有大圈头、大圈尾、三脚门、大圈北边门、大圈南边门和半路南边门6处。《更路簿》载西沙群岛土地名共计为37处。

  《更路簿》手钞本记载的南沙群岛土地名有北海(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双峙或奈罗(双峙群礁),红草线排或红草沙排(乐斯暗沙),贡士沙(贡士礁),犬殿沙(梅九礁),铁峙(中业岛),红草或红草峙(西月岛),第三或第三峙(南钥岛),罗孔或罗孔峙(马欢岛),罗孔仔(费信岛),火哀或火哀沙(火艾礁),裤归、库归、裤归线仔或裤归沙仔(库归礁),三角、三角线或三角沙(三角礁),双门或双门沙(美济礁),五风或五风沙(五方礁),断节或断节沙(仁爱礁),鸟串或鸟串沙(仙娥礁),牛车英(牛车轮礁),脚坡(海口礁),石龙(舰长礁),双担(信义礁),鱼鳞或鱼鳞沙(仙宾礁),东头已辛或东首已辛(蓬勃暗沙), 号藤、欧藤或鲎藤(鲎藤礁),海公或海公沙(半月礁),铜金或铜金峙(杨信沙洲),丑未、丑未线或丑未沙(渚碧礁),铁峙线仔、铁峙沙仔、铁峙线排、铁峙沙排或沙排(铁峙礁),双王、双王线或双王沙仔(双黄沙洲),黄山马或黄山马峙(太平岛),牛轭、牛厄、牛轭线或牛厄沙(牛轭礁),劳牛劳、刘牛劳或劳牛劳沙(大现礁),南密、南秘、南笔或南乙峙(鸿庥岛),秤钩、秤钩峙(景宏岛),双钩、秤钩线或秤钩沙(华礁),目镜或目镜线或目镜沙(司令礁),深塘、深圈或深筐(榆亚暗沙),簸箕、坡箕、北箕、半箕或簸箕沙(簸箕礁),沙根头(破浪礁),铜钟、铜章、铜杯或铜镜(南海礁),海口线或海口沙(柏礁),大光星、大公星或大光星沙(光星礁),光星仔(光星仔礁),石公离、石公厘或石公礼(弹丸礁),五百二、五百二线或五百二沙(皇路礁),丹积、单节、丹节线、丹节沙或钉积线(南通礁),墨瓜线或墨瓜沙(南屏礁),菏落门、恶落门或恶浪门(南华礁),六门或六门沙(六门礁),无乜线、无乜沙或不乜沙(无乜礁),染青峙、女青石、女青峙或女青石峙仔(染青沙洲),石盘(毕生礁),上、上武或上舞(永署礁),大铜铳(东礁), 铜铳仔(华阳礁),弄鼻、龙鼻或大弄鼻(西礁),弄鼻仔(中礁),鸟仔峙(南威岛),西头乙辛或西头乙辛沙(日积礁),南乙线仔、南密线或南乙沙仔(南熏礁),一线、若沙或禄沙(禄沙礁),线排首(线头礁),银锅、银饼或银饼沙(安达礁),九章(九章群礁),贡士线或贡士沙(贡士礁),高佛、高不、高杯线、高杯线仔或高杯沙仔(舶兰礁),单柱(单柱石),奈罗角(永登暗沙),铁线或铁沙(铁线礁),奈罗沙仔(奈罗礁),奈罗峙(北子岛),半路、半路线或半路沙(半路礁),锅盖峙(安波沙洲),黄山马东、马东或黄山马东峙(敦谦沙洲),奈罗下峙(南子岛),西北角(福禄寺礁),浪口(浪口礁),鸟鱼圮(鸟鱼石),五风头(五方头),五风尾(五方尾)等80处。以上是有标准地名的南沙土地名,未有标准地名的有奈罗北边角、鱼鳞头、零仁石3处,《更路簿》载南沙土地名合计83处。

  从上可见,《更路簿》记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土地名数量最多,总数达120处。

  (二)《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记载的土地名

  1973年海南行政区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在对琼海县潭门公社老渔民进行调查和到西沙群岛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上,编写了《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图10)。该《调查报告》在叙述有关渔业生产过程中,记载了许多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它是流传于民间以口头形式保存下来的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

  《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共分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西、南、中沙群岛的自然概况”和第二部分“海南岛渔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简介及该区渔业生产现状”均载有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

  该《调查报告》第一部分在介绍西沙群岛岛礁概况时,记载有猫注(永兴岛)、猫兴(东岛)、干豆(北礁)、船暗(赵述岛)、长峙(北岛)、石峙(中岛)、三峙(南岛)、红草一(南沙洲)、红草二(中沙洲)、红草三(北沙洲)、仙桌(湛涵滩)、三匡(浪花礁)、二匡(玉琢礁)、三匡大榔(滨湄滩)、大匡(华光礁)、白峙仔(盘石屿)、半岛(中建岛)、尾峰(金银岛)、筐仔峙(筐仔沙洲)、圆峙(甘泉岛)、老粗岛(珊瑚岛)、四江岛(晋卿岛)、大三脚岛(琛航岛)、石屿(石屿)、全富(全富岛)、银峙(银屿)、鸭公(鸭公岛)、七连岛(七连屿)、三脚峙仔(广金岛)和船暗尾(西沙洲)等30处西沙群岛土地名。

  《调查报告》第二部分列出海南岛渔民在南沙群岛从事渔业生产的三条习惯路线所经过的岛礁和附一幅《海南岛渔民历年在南沙群岛生产作业示意图》。三条作业线依次记载了艾罗(双子群礁)、艾罗上峙(北子岛)、艾罗下峙(南子岛)、艾罗铲(奈罗礁)、艾罗角礁沙(永登暗沙)、南奈罗暗沙(乐斯暗沙)、铁峙(中业岛)、梅九或九甸(梅九礁)、铁峙铲排(铁峙礁)、铁链或铁铲(铁线礁)、第三(南钥岛)、双黄峙仔(双黄沙洲)、裤裆(库归礁)、铜锅(杨信暗沙)、黄山码(太平岛)、劳牛劳(大现岛)、尚戊(永暑礁)、石盘(毕生礁)、铜铳仔(华阳礁)、大铜铳(东礁)、弄鼻仔(中礁)、大弄鼻(西礁)、鸟仔峙(南威岛)、西头乙辛(日积礁)、秤钩峙(景宏岛)、秤钩线(华礁)、鬼喊线(鬼喊礁)、九章头(牛轭礁)、长线(长线礁)、东门(东门礁)、南门(南门礁)女星峙或女星浅(柒青沙洲)、赤瓜线(赤瓜礁)、九章(九章群礁)、荷落门(南华礁)、六门(六门礁)、无乜线(无乜礁)、眼镜铲(司令礁)、深匡(榆亚暗沙)、线排头(线头礁)、二谷(二角礁)、浪口(浪口礁)、屁股(位于深匡之西南端)、簸箕(簸箕礁)、铜钟(南海礁)、光星仔(光星仔礁)、大光星(光星礁)、石公厘(弹丸礁)、五百二(皇路礁)、丹积(南通礁)、棍猪线或墨瓜线(南屏礁)、海口沙(柏礁)、锅盖礁(安波沙洲)、南益岛或南密(鸿庥岛)、红草峙(西月岛)、罗孔(马欢岛、费信岛)、鲎藤(鲎藤礁)、鱼鳞(仙宾礁)、东头乙辛(蓬勃暗沙)、五孔(五方礁)、断截或断节(仁爱礁)、双担(信义礁)、鸟串(仙娥礁)、双门(美济礁)、火埃(火艾礁)、三角(三角礁)、海公(半月礁)、银锅或银饼(安达礁)、石良或石龙(舰长礁)等66处南沙土地名。

  《调查报告》记载西沙群岛土地名30处,记载南沙群岛土地名66处,合计96处。除絶大多数土地名与《更路簿》记载的土地名相同外,还有鸭公、石屿、三脚峙仔、红草一、红草二、红草三、石峙、长峙、仙桌、南门、东门、长线、鬼喊线、二谷、屁股等15处土地名是《更路簿》没有记载的。

  (三)内部地图记载的土地名

  解放后内部出版的地图,使用最广泛的是海军航保部出版的海图。该图编制者通过对海南渔民的访问调查,掌握了全副岛、鸭公岛、咸且屿、银屿、银屿仔、石屿、筐仔屿、东南角、西门等土地名,并将其点绘在海图上,其中咸且屿(咸且屿)、银屿仔(银仔峙)、东南角(小现礁)和西门(西门礁)4处,是《更路簿》和《调查报告》所没有记载的。

  (四)《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记载的土地名

  1928年5月,中山大学大学教授沈鹏飞率调查团乘海瑞号军舰到西沙群岛进行16天考察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一书,这是我国首部西沙多学科研究成果。该书记载了吧注或巴岛、小巴岛、吧兴、三脚岛、四江岛、小三脚岛6处土地名。其中小巴岛(石岛)1处,仅见于该书记载。

  这样,《更路簿》、《调查报告》、《内部地图》和《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记载的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总数达140处。

  三、土地名的起源

  在不同版本的《更路簿》中,几乎都载有土地名“石塘”。如“自石塘上二圈,用乙辛辰戌,二更。对东南。”(苏德柳钞本《更路簿》),又如“自三峙下石塘用艮坤寅申平三更向西南驶收”(王国昌手钞本《顺风得利》)。其中,“二圈”是玉琢礁的土地名,“三峙”是南岛的土地名,以每更2小时计,“石塘”大致位于南岛西南6小时、玉琢礁西北4小时航程的位置,据此可判断土地名“石塘”应是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在古代地图中,“石塘”一词,明确指西沙群岛的,是《郑和航海图》。明永乐年间(1403-1435年)郑和下西洋使用的《郑和航海图》,在南海中绘有“石星石塘”、“石塘”、“万生石塘屿” (图11)。据图上方位及符号判断,“石星石塘”绘在东面,用点和圈交错表示,是水中礁沙的意思,指中沙群岛,“石塘”绘在最西,指包括永乐群岛在内的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绘在“石塘”之东偏南,且范围比“石塘”大,指南沙群岛。表明明代所称“石塘”,也指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

  在明代的古籍中,也有与土地名一致的古地名称谓。明嘉靖年间,顾玠的《海槎余録》中载:“千里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处,相传此石比海水特下八九尺,海舶必远避行之,一堕既不能出矣。万里长堤出其南,波涛甚急,舟入回溜中,未有能脱者。……又有鬼哭滩,极怪异,舟至,则没头、只手、独足、短秃鬼百十,争互为群来赶,舟人以米饭频频投之即止,未闻有害人者。”记载中的“千里石塘”和“千里长堤”,据距离在崖县旧治七百里外,礁盘水深8-9尺,又阻碍航行判断,“千里石塘”指今西沙群岛,“千里长堤”在其南,当为南沙群岛,记载中的万里长堤内“有鬼哭滩”,据分析,“鬼哭滩”当指南沙群岛九章群礁西南端的鬼喊礁(线)。因九章群礁礁滩众多,为珊瑚礁浅水区,营养丰富,引来不少海洋动物,其中不乏少见怪异者(如海豚),且礁、滩多,使水流急湍,“出水不高,有浪拍打,发出呼呼响声,犹如‘鬼喊’(老渔民苏德柳称)”。从对九章群礁的环境分析以及老渔民描述,与《海槎余録》记载吻合,且琼粤方言称“哭”为“喊”,喊是哭的意思,因而土地名“鬼喊线”应是《海槎余録》中的“鬼哭滩”。可见,土地名的起源很早,从古地名记载的时代看,至迟在明初已经形成。土地名与古地名相一致,表明它们之间有一定渊源,是一脉相承、历史悠久的。

  四、土地名的特点和价值

  海南渔民给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命名,是具有鲜明特点和重要价值的。

  (一)土地名的特点

  1.历史性

  据前述,土地名至迟在明初已经形成,至今已有六百余年,英国人给西沙、南沙群岛的命名,只有百多年,日本人的命名也不过上百年,越南、菲律宾的命名仅四十至六十年。而且他们的命名,有些还受海南渔民命名的影响。

  2.全面性

  前面提到,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总数达140处,说明海南渔民给西沙、南沙群岛的命名最全面、最具体、数量最多。他们对低潮也不被淹没的西沙、南沙群岛的岛屿、沙洲和石几乎都给予命名;对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的暗礁大多数定了名称;对潜伏海面下较深的暗沙和暗礁也部分定了名称,这表明海南渔民足迹遍及整个西沙、南沙群岛,海南渔民是西沙、南沙群岛的主人。

  3.系统性

  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中,除有大量表示具体地名和专名外,还有表示珊瑚礁群体的总称地名,如上峙(宣德群岛)、下峙或石塘(永乐群岛)、九章(九章群礁)等地名,以及表示通名的圈或塘(环礁)、峙(岛屿和沙洲)、线和沙(暗礁)、线排或沙排(暗沙)、郞(暗滩)等。如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构成既有表示群体的总称地名,又有表示个体的单称地名,既有通名又有专名的一套独特而完整的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系统。

  4.民族性

  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多以“更”和“路”形式记载于《更路簿》中,“更”相当于2小时;“路”指航行针路,即航向。航向是用罗盘方位表示的,罗盘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和独特创造。它以天干、地支和八卦(部分)合用,把圆周等分为二十四个方位而成:子为北、午为南、卯为东、酉为西。两字之间的夹角为15°(图12)。每条更路包括起迄地点、针路和更数。如“自丑未去黄山马,用巽字,四更”,意思是从丑未(渚碧礁)去黄山马(太平岛)用巽针(约135°)四更(约8小时)可以到达。海南渔民除用更路确定岛礁具体位置外,还用罗盘方位给岛礁命名,如丑未(渚碧礁)、东头乙辛(蓬勃暗沙)、西头乙辛(日积礁)等。表明土地名具有民族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5.准确性

  海南渔民对西沙、南沙群岛的岛、洲、礁、沙、滩等个体地点的具体位置,是通过刻在罗盘上的针位表示航向,用更数测量距离,以及起始渔港的地点等三方面来确定的,因而比较准确。

  6.科学性

  西沙、南沙群岛的珊瑚礁,在形态结构上以环礁为多,环礁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外的环状礁体,叫礁环,二是在内的被礁环包围的澙湖,叫礁湖。海南渔民也把环礁分为两部分,并给与了形象恰当命名。他们把包围着浅水澙湖的礁环,因形似箩筐而称为“筐(匡)”,把被筐包围的礁湖,因风浪比外海小、似水塘而称之为“塘”。把珊瑚礁体距离海面远近分为峙、峙仔、线(沙)、线(沙)排和郎5类,这和现代分类岛屿、沙洲、暗礁、暗沙、暗滩相似。海南渔民对岛礁的命名,是根据的不同特征的,而这些地名所反映的特征,有不少和现状相符。表明西、南沙群岛土地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是世代渔民长期在西沙、南沙群岛从事生产实践的产物。

  7.乡土性

  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有以岛礁形状命名,如圆峙(岛圆如锅)、鸭公峙(岛形似鸭公)、眼镜铲(澙湖中有一小沙洲,将澙湖一分为二,形似眼镜)、牛车英(低潮时,礁盘出露呈浑圆状,像木制牛车轮子)、鱼鳞(突起的礁状,星星点点,片片相间,状如鱼鳞)、断节(低潮时,礁环南半部“断”成数节)、单柱(礁盘西南一大礁石,高4.6米,状如柱)、三角(三角形环礁)、长线(条形暗礁)、牛轭(外形似牛轭)等;有以方言命名,如裤归(形似裤裆,海南方言“裆”念“归”)、牛车英(形似牛车轮,海南方言读“轮”为“英”)、无乜线(该处水产不丰,没有什么可捕捞,琼粤方言“无乜”指“没有什么”)、咸且(海南话“咸涩”的谐音,吝啬的意思,该处海产不丰,捞不到什么)、恶落门(环礁南端一口门,内宽外窄,不对风向,帆船难入、难落,海南方言“恶”是难的意思)、鬼喊线等;有以物产资源命名,如鸟仔峙(岛上海鸟众多,产卵期间海鸟群集)、赤瓜线(该处盛产红色海参,海南方言称海参为“瓜”)、墨瓜线(该处盛产黑色海参);有以当地使用物命名,如梅九(海南渔民对求神问卜杯夹的称呼)、火哀(海南渔民对用椰丝卷成的点火绳的称呼)、脚跛(海南渔民对洗脚盆的俗称)。可见,西沙、南沙群岛的土地名,具体生动、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道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命名。

  8.群众性

  西沙、南沙群岛的土地名在南海渔民中,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他们能随口背诵,熟悉土地名。前述《更路簿》的一种形式为渔民口述整理本,就是渔民口述背诵出来,由地名工作者加以整理而得来的。如蒙传稠口述《去西、南沙水路簿》,就是蒙传稠于1975年在海南铺前港口述,技术员符和容记録,海南地名办麦穗椐记録整理的。表明土地名为群众熟知、深入民心的。

  9.实用性

  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是以条文形式逐条记载的,简单明瞭,容易记忆,便于操作,是实用性强、使用方便的,因而土地名是使用率最高的西沙、南沙群岛地名。

  10.稳定性

  西沙、南沙群岛的土地名,对同一地点名称(地名)记载,解放前出版的书刊和各种版本的《更路簿》以及《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对土地名的记载,几乎完全相同,很少变化,显示土地名具有稳定性。

  (二)土地名的价值

  1.地名学方面的价值

  西沙、南沙群岛除高尖石是由火成岩构成外,其余全是珊瑚岛礁构成。因而西沙、南沙140处土地名,就是珊瑚岛礁140处个体名称;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系统也是珊瑚岛礁命名系统,这就丰富了实用地名学的内容。在1983年4月25日《人民日报》授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中,西沙、南沙140处土地名,有48处被作为标准地名(含用土地名谐音的),80处以“当地渔民习用名称”列出,与标准名称相对照。把土地名当作标准地名,从民间地名转为官方地名,奠定了标准地名的群众基础,是海南渔民在地名命名方面的一大贡献,是从地名角度对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维护。

  2.主权方面的价值

  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是帆船时期,海南渔民自明初以来,长期在西沙、南沙群岛一带居住、耕种、捕捞、航海等过程中,给西沙、南沙140处具体岛礁的命名,是历史久、数量多的。由于航海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周边国家渔民从未深入到西沙、南沙群岛一带活动,更不用说命名了。所以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海南渔民的创造。表明我国渔民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和最早开发经营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把土地名用书面形式记録下来的,是各种版本的《更路簿》原始手钞本。这些手钞本使海南渔民给西沙、南沙的命名得以传承下来。《更路簿》中的土地名,其起点和终点,是用更路(航线)连结起来的,人们从中可以瞭解西沙、南沙各岛礁以及各岛礁之间的距离和航向。这些航线是海南渔民开创的。因而可以说,《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开发和经营西沙、南沙群岛的历史见证,《更路簿》以及其中的土地名保存了大量我国历代渔民耕耘和管理西沙、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文化信息,是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属于中国的重要证据,是铁证。

  综合上述,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是来历清楚、有案可查、证据充分、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流传民间、影响广泛的,是地道的中国人民命名。

  参考文献

  〔1〕陈史坚,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

  〔2〕陈史坚,浅论西沙、南沙群岛的渔民地名[J],地名工作简讯,广州,1988年第5期

  〔3〕刘南威,中国南海诸岛地名论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刘南威,南海诸岛地名研究[M], 华南师大地理丛书之十一,1983

  〔5〕刘南威,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的土地名依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

  〔6〕张争胜、郝鹏翔、张加恭、廖伟群,我国南海诸岛地名的由来与研究展望[J], 《热带地貌》,2011年第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