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12月16日电(记者 王宗铭)“台北会谈-强化认同互信 深化和平发展”11日在台北福华饭店闭幕,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在10日上午发表论文“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和平发展”,并同时向中评社提供了完整内容,全文如下:
两岸政治互信,泛指两岸双方在政治领域内的信赖感,双方不但需要具备自信,而且互赐信心,从而实现双方政治言行的可预期、可信任及可塑性。两岸政治互信既是两岸政治上的相处之道,也是双方复杂微妙的互动境界,更应是双方着力追求的价值准则。增进政治互信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议题,五年来的实践经验充分表明,两岸政治互信增强,两岸关系就较为顺利,发展动力就较为强劲,两岸同胞的利益就得到保障;两岸政治互信削弱,两岸关系就出现波折,发展动力就会萎缩,两岸同胞的利益就遭到损害。本文认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应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开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巩固深化、早日穿越两岸关系“深水区”、实现和平发展螺旋上升的不二法门,两岸政治互信的高低决定了两岸关系的成败。因此,两岸双方应着力思考并寻觅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新理念、新路径。
本文将就两岸政治互信的现状、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若干观念,以及增进两岸政治互信路径进行探讨,以就教于两岸先进。
一、两岸政治互信现状
五年来两岸政治互信有所增加,表现在六个方面。1、国共高层建立多个交流沟通平台。2、两岸双方达成多项政治共识。3、恢复制度化协商,签署协议得到有效落实。4、两岸共组机构、互设办事处。5、涉外事务达成默契。6、建立多个危机应急机制。
马英九为两岸政治互信作出了不懈努力,有其历史性贡献。2011年元旦,马发表了“壮大台湾、振兴中华”讲话,紧扣中国百年来振兴中华的历史命题,提出在“中华文化智慧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康庄大道”。在今年“520”讲话中,马表示要“拓宽合作领域,巩固和平、扩大繁荣、深化互信”。马也曾表示“两岸同是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与文化”。中共十八大闭幕时,马英九当即致电胡锦涛、习近平,高度肯定和平发展成果,期待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交流、强化互信,真诚合作,创造和平红利,造福两岸人民,追求民族复兴。这是国共高层之间的密切互动,有利增强两岸政治互信。
五年来尽管两岸政治互信有所增强,但较为脆弱、容易波动,具有“不稳定”、“不平衡”、“不全面”、“不厚实”的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1、强调“主权”,衍生争议。2、强调“台湾优先”,习惯片面行动。3、歧视甚至敌视大陆,设置人为障碍。4、鼓吹“民主”价值,增加交流变数。5、勾连敏感势力,踩踏两岸“红线”。6、自许扮演遏止大陆的“关键枢纽”,伤害两岸同胞情感。
两岸政治互信不足、互信不稳、互信不深,难以适应当前两岸关系全面交流、快速发展、深入进行的形势,难以满足两岸关系巩固深化、再创新局的需要,削弱两岸关系发展动力,压缩两岸关系发展空间,制约两岸关系后续发展。
二、增进政治互信的若干观念辨析
我们认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与观念的辩析,需要寻找正确的路径。
一是两岸双方应培植自信,并赐予对方信心。台湾学者杨开煌认为,互信本质上是中性名词,是对双方的瞭解和对自己具有信心的表现。互信需要双方的自信并给予对方信心。首先,两岸双方唯有自信,才能敢于面对并打破一切内、外不利因素的干扰,化阻力为助力;才能在破解两岸政治难题方面向前迈出关键步伐,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国台办主任王毅日前表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大陆已具备了坚定的决心、充分的信心和应有的耐心,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台湾方面也应具备自信,唯有自信,台湾才可以坦然面对大陆崛起,扮演合适的角色;唯有自信,台湾才可以尽情发挥优势,积极参与、成就并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其次两岸双方应相互扶持,彼此激励,给予对方以信心。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两岸需要相互取暖、相互分享发展的经验教训。两岸双方可就应对各自面临的内外挑战交流经验,以提高自信与互信。
二是两岸双方相互承诺并加以兑现,确保两岸和平发展。信任涉及可预测性、可信性以及良好的意图三种概念,博弈双方应经历一个“承诺期”才会建立信任。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两岸双方需要相互承诺,以增加彼此信任。大陆学者刘国深认为,两岸政治互信就是两岸双方“展现出共同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和政治现实之意志,建立起包容和信任的关系。”李家泉认为,两岸政治互信核心就是台湾承诺不搞“台独”或“法理台独”,也不搞“独台”或“法理独台”;大陆 承诺不用武、不搞武力统一。另一位学者张文生认为两岸之间应相互承诺,台湾要给予大陆“台湾不会走向分裂、海峡两岸最终将走向统一”的信心;大陆要给予台湾“保持台海和平稳定,两岸统一对台湾人民有利”的信心。台湾学者杨念祖认为,政治互信实质内涵就是双方“不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不具备以武力侵犯领土主权的威胁,并以充分的政治作为保障互相尊重、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充分表现相对认知与实际作为的政治决定与行动。”本人认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阶段,两岸双方最重要的政治承诺,就是相互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双方特别是台湾各方应充分认知到,唯有两岸和平发展,台湾前途与命运才有保障;唯有两岸和平发展,台湾同胞的福祉才能最大化、最佳化。这是争取、塑造台湾主流民意不二法门。在此过程中,两岸双方应采取实际措施,充分、全面兑现承诺,持续增进互信,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螺旋上升、不可逆转。
三是形塑两岸互信的情感、价值及利益的共生体系。在心理学中,信任涉及诚实、能力和价值的相似性。而在社会学中,信任涉及相互依赖性、心理概念、风险、善意、理性决策及情感成份。而情感、价值与利益可以构成三位一体的两岸互信的共生体系。从情感而言,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双方相处之道在于同理心、包容性,彼此欣赏,彼此倾听。古人云: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两岸双方需要同情的相互理解。从价值而言,两岸双方都肩负着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一中框架、传承中华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从利益而言,两岸双方可透过交流合作实现各自发展与完善,走向共同发展,以此确保两岸同胞利益与福祉的最大化、最佳化。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马绍章提出了构建两岸互信的四项条件,包括共同性、一致性、确定性以及突破性。其中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两岸共同论”,包括共同发展、共同成就、共同分享。本人认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减少利益冲突;形塑两岸共同价值,消弭价值分歧。
四是建构政治互信的制度化。增进两岸政治互信,需要两岸双方进行互信的制度化建设。制度化涉及共同的价值理念、制定规范准则以及建立体制机制三方面内涵。为此,两岸双方特别是两岸高层应将增进政治互信、确保两岸和平发展作为双方共同的价值追求,不容回避。两岸双方立即着手制定增进互信的规范、准则,可就政治互信进行正面、负面表列,多做积极、正面、善意的事,不做消极、负面、恶意的事。两岸双方应建构一套增强政治互信的可长可久的体制机制,包括两岸互信的对话沟通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修复纠错机制、激励机制等,以确保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得到弘扬,互信规范得到遵守,政治互信得以持续增强。两岸双方应在现有国共平台、海协、海基两会管道之外,设立制度化的政治对话机制,可采取智库对口、官员参与的形式,进行深度交流与共同研究,为最终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途,两岸双方亟需采取实际步骤增进政治互信,寻觅并拓宽实践路径。
三、增进政治互信的实践路径
一是消除互疑,累积共识,扩大政治基础。
与互信相反,就是互疑。当前,两岸彼此猜忌、相互质疑、甚至恶言相向的情形时有发生,对两岸互信构成重大伤害。因此,消除互疑、累积共识可视为增进互信的基础。两岸应思考在巩固基础、求同化异、共同承担方面作出新的努力。
1、巩固政治基础,维护一中框架。
两岸必须巩固既有的政治基础,强化“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台湾学者包宗和认为“九二共识”已成为台湾共识,未来需要在此基础上促进两岸互信。“九二共识”曾遭遇台湾当局多次弱化、虚化及异化,2008年以来,台北方面回避“一中”只讲“各表”,或者弃“一国两区”转而强调具有排他性色彩的“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概念,此种迹象令人忧虑。
增进政治互信的核心在于确立“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双方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与一致立场。今年以来,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连续互动。3月22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会见胡锦涛时明确表示:“根据双方现行的体制及法律相关规定,彼此都坚持一个中国,两岸同的是‘两岸同属一中’,对于异的部分正视现实,搁置争议。”这是国民党方面对于“两岸同属一中”所作出的明确承诺。
对此,国台办主任王毅在2012年4月13日表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只要认同并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中,国土就没有分裂,主权就没有分割,两岸双方就有了最基本的互信,台海和平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两岸关系的改善就有了最基本的动力。两岸双方对一个中国涵义的认知尚未形成一致,但这是在一中框架下存在的分歧,与‘一边一国’的‘台独’分裂主张截然不同,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通过平等对话,逐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之道,从而达到聚同化异的目标。”7月28日,贾庆林主席在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表示:“增进政治互信就是要维护和巩固一个中国的框架。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两岸从各自现行的规定出发,确认这一客观事实,形成共同认知,就确立、维护了一个中国框架。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求同存异,增加彼此的包容性。两岸双方应当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政治智慧,采取更多实际行动,巩固和深化双方的‘同’,搁置并包容双方的‘异’,积极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为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深层次的问题开辟道路。”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共方面再次呼吁两岸“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两岸应“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这是大陆方面对于台北方面“一国两区”的呼应,释出重大善意,旨在求同化异,为下阶段两岸政治互动创造了空间。表明两岸双方试图从各自的现行规定出发,寻找一中框架的交集,“两岸一国”为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提供了创造性的空间。
2、搁置争议、求同化异。
针对两岸政治定位、台湾国际活动空间、两岸军事部署、两岸政治、社会体制差异等固有分歧,双方首先应搁置争议而非突出争议,其次是缩小而非扩大分歧,再次是寻求共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强同弱异,以利双方逐步化解分歧、达成共识。
当前,两岸双方应着力巩固并深化双方的同,搁置并包容彼此的异。两岸政治上求同方向应包括:两岸共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同属一国”;两岸不是“两个国家”、两岸关系非“国与国关系”;两岸共同守卫“固有疆域”;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同是中华民族;两岸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等等。两岸双方应着力把这些政治共同点塑造成为两岸政治公约数,使之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再创新局的重迭共识。
3、共同承担责任,维护民族利益。
两岸必须共同承担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责任与义务,共同应对外来威胁。台湾方面尤其要守卫好其“宪法”所规定的“固有疆域”,絶不做分割主权、领土之举,絶不造成“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之后果。在东海钓鱼岛、南海议题上台湾方面应无惧外国势力的威逼利诱,与祖国大陆联手,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台湾安全与前途系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湾的安全凭藉絶不是美国军火,而是中国强大。台湾应耻于充当美国棋子,应做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守护者。
两岸双方应思考如何削弱、摆脱台湾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要妥善因应复杂的国际因素,使之成为积极因素而非消极因素,化阻力为助力,化不可能为可能。
二是消除歧视及敌视,转向开放及人道。
两岸双方需要与时俱进,决策观念、政策措施应符合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需要,为两岸交流合作创造宽松、公平、友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
台湾方面需要放弃冷战、零和、对抗的陈旧思维,确定新型安全观,台湾前途与命运在于两岸和平发展,台湾安全系于两岸共同发展而非美国军火。只要不搞“台独”,台湾安全就有絶对的保障。
台湾方面有责任消弭台湾社会数十年来形成的“反共”、“恐中”、“仇中”心理,消弭台湾民众对于大陆和平崛起的无谓担忧,以文明、理性的心态面对大陆崛起,迎接、分享大陆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红利,不必唱衰。
台湾方面需要认真清理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教育、宗教、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对于大陆政府和人民的不信任、不友善,消除歧视及敌视。马英九在今年5月以来多次大声疾呼台湾当局修改不合时宜的大陆政策法规,“赶上时代、走在时代前面、因应未来发展”,希望台湾行政、“立法”机构积极响应、认真推动。
当务之急,一是将两岸事务排除在所谓“公投法”之外。二是废除一批“恶法”,例如“投敌罪”、“叛乱罪”等,从政治的高度解决林毅夫案。三是修改不合时宜、不合情理的陈规旧律,保障从事两岸交流机构、人员的正当权益。《两岸关系条例》中处罚任职大陆的规定亟需废除,《条例》中有关陆客、陆生、陆资、陆媒、陆配的不公平、不公正、甚至侵犯人权、不符人性的规定、限制要废除。四是台湾方面需要制定一部积极、正面、适应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新形势的崭新的“两岸关系条例”,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更为开放自由、双向便利、全面直接的政策体系支撑,便利两岸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便利两岸人才双向流动,善待两岸同胞。
三是建构两岸各阶层之间互信。
两岸需要强化各阶层之间互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1、两岸高层互信。
2005年以来,国共高层领导借助国、共平台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政治互信,包括在博鳌论坛、APEC峰会、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等场合,国共高层已会面30多次,增进了两岸高层的友谊与瞭解,为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两岸高层应进一步增加接触,适时实现两岸领导人会晤,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作出安排。两岸领导人可借除夕等中国人民传统节日互致问候,尽快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台湾方面应积极为大陆各级、各地领导赴台参访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2、两岸行政互信。
两岸各级行政机构、业务对口部门之间应加强互动、交流。特别是两岸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主管部门之间应建立互动热线,加强对口人员、业务交流,增进瞭解,消除隔阂。台湾方面应对行政机构体系进行两岸事务培训,增加台公务员来大陆交流、参访的机会,时机成熟、条件具备的两岸相关行政机构应开展公务员互换实习。
3、两岸民间互信。
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富想像力的因素,是增进同胞感情、扩大共同利益的最好途径。两岸民间团体、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间机构、人员之间的互信互谅、互让互助,扮演两岸关系推动者功能,充当两岸政治互信的润滑剂,而非两岸政治互疑的催化剂。两岸民间非营利机构包括各式基金会、慈善机构、志工团体应创造条件、积极行走两岸,激活两岸民间资源,开辟两岸交流的新领域。如今,台湾拥有4万个非营利组织、15059个志工团本、超过70多万名志工,岛内从事社会服务、慈善团体2263个,占所有社会团体的五分之一多,台湾社会具有蓬勃旺盛的民间活力,#而大陆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日前增长,两岸民间交流可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动力。
4、两岸基层互信。
增进两岸基层互信是对两岸高层、民间互信的有益补充,也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重要渠道。两岸基层型态不同,各具特色。两岸各色新型社区成为两岸交流的新领域,各级区县、乡镇、街道、村里、小区等,应开展对口交流、互动,并深入持久、常态化、有效地开展下去。
5、两岸媒体互信。
深化两岸政治互信,两岸媒体须承担重大责任。在两岸关系史上,台湾媒体曾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岸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管理好两岸媒体,使其正面、客观报道两岸关系,避免台湾媒体、网络特别是亲绿媒体成为“反共”、“反华”、“丑化”、分化大陆的舆论集散地,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方面除了鼓励言论自由外,应对恶意造謡、损害两岸关系的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进行教育、谴责、处罚甚至追究刑责。
四是建构两岸综合互信。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两岸关系各个领域,不能仅就政治互信谈政治互信。在政治互信之外,两岸双方还应建立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涉外、司法以及非传统安全互信在内的多种互信,形成综合互信体系。
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与实践经验,本文就建构两岸综合互信包括政治、涉外、经济、军事、文化互信等具体内涵进行初步整理,从正、反二个面向进行综合,希望两岸双方应多说、多做、多用有利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话、事及人,不说、不做、不用有损两岸互信的话、事及人,以此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