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红蓝绿有交锋:要理性看待两岸关系

  中评社台北12月12日电(记者 李文辉)“台北会谈-强化认同互信 深化和平发展”10日下午议程第一组总结,提到“大陆民主化”,大陆学者希望海内外学者站在大陆稳定发展立场,提出更有建设性意见;台湾学者也建议要思考,届时是要统一、还是真的要一个国家?此外,两岸也应尽早签订文化协议。

  该项会谈是由两岸统合学会、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21世纪基金会、台湾政治学会、台湾民主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共同协办,一连两天在台北福华饭店举行,今天下午以“两岸认同互信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分两组讨论,第一组座谈由前陆委会副主委郑安国主持。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表示,施正锋提到,台湾最大挑战来自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看法,两岸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有学者提出:“哪怕牺牲改革开放20年成果,也要解决台湾问题!”但是,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应该说,是主流看法,两岸关系是两岸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做好两岸关系,不是两岸发展的全部,还有更多民生问题,但是两岸关系处不好,恐怕对两岸社会,都会有很大影响。其次是要理性看待两岸关系。 

  胡凌炜提到大陆民主化问题,坦率理解,现在大陆公务员队伍,是万中选一,执政者都是经过改革开放成长起来,压力都很大,他们起来后,一些问题,他们不是没有看到社会制度的改革,执政党必须承担的责任是如何确保大陆平稳发展的同时,推动改革,这是要承担责任的。从台湾转型经验看,一定出现混乱,台湾毕竟小,混乱是可控制,但是中国这么大,要改革开放,不是说不需要,而是怎么样负责任去思考、确保稳定发展的同时,推动大陆社会改革,他更希望学者专家站在大陆的立场上,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东华大学原住发展暨社会学系教授施正锋指出,孙中山或中国领导者想建构的中华民族,是政治上的民族,不是种族的,“台湾民族”的想像不只是巴西,好一点像是瑞士、加拿大,台湾平埔族没有被消灭,只是被汉人强迫改名、留辫子、绑小脚,把自己认同掩盖下去,这种痛苦过程几百年屈辱可能很难了解。 

  施正锋分析,为什么台湾年轻人认同不一样?不是李登辉、陈水扁,现在文攻武吓、外交孤立都没有了,不过有两个感受,一是球赛国旗部分,逼迫民进党支持者也要挥舞一下青天白日旗,让人很不爽;二是“国际网购”,奇怪,因为ISO标签“Taiwan”后面老是要加 “,China”结果出货都要绕到中国一圈又回来,一星期要到变两星期,“有国家又怎样?我们没有国家,你不给我们,不爽而已。” 

  施正锋说,这就是“孤儿意识”,爸爸妈妈把我卖掉怎么办?如果有一天统一,中美打仗战败,,又把台湾割成美国第51州,天天在担心,那让中国包养好吗?一省养一县,光做大陆客,50年吃不完。至于台独的另一挑战,是中国真的民主化怎么办?是统一、还是真正想要一个国家?他担心的是,万一有天中国真的帮台湾加入联合国,变成兄弟之邦,切断美日关系,成为朝拜中国的小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表示,谁想脱离亚洲市场都很难生存,包括日本在内,大陆给台湾的好处永远做不完,他没看到大陆有红色资本家,倒是看到很多绿色资本家,在大陆发展,没有任何障碍,发大财后,回来支持绿色媒体,也没阻挡他,不要怪大陆买台湾媒体,倒是大陆透过绿色资本家,在买台湾媒体。民进党也得大陆市场的巨大好处,今天互信讲得少,认同决定互信,不是互信决定认同,还得多讲点认同。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暨欧盟与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吴东野强调,德国认同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西德认知到非常严重,他们想一个办法,就是跟东德签署文化协定,包含教育、科技、体育、青少年交流,发挥了非常大的功能, 

  吴东野说,两岸关系,早就没冷战、军事对抗,他不了解,为什么两岸不签订文化协定,他去年担任一个NGO理事长,叫“台湾全人青少年发展交流协会”,做了好几期两岸高中生交流,两个礼拜相处就像一家人,两岸改善之道,大陆也要努力,台湾要扩大文化协定,彼此交流,两岸要有共同历史,才能认同,至于施正锋讲的,他认为是“天方夜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