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指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福建省出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持续办好海峡论坛等交流活动,强化对台交流综合平台支撑作用。在闽台日益频繁的交流活动中,民间社团的互相往来是一条促进两岸深化合作交流的黄金通道。这其中,科技社团在两岸合作交流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海峡两岸(闽台)科技社团通过双向交流互访、共同进行学术研讨等形式,有利于实现平台、资金、人才、技术协同发展,汇聚两岸科技社团、科技人才的创新资源,有利于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主动性与积极性,推进闽台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的高度协同与深度融合。
一、科技社团主要融合方式与取得成效
(一)主要融合方式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气象学会与台湾气象界的交流联络,开辟了闽台科技社团交流合作的先例,书写了两岸“未三通,先通‘气’”的佳话。至今,海峡两岸已建立起了涵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和高科技企业,涉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石油化工、精密机械、农林业、海洋科学、气象、地震、中医药及食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双向往来与合作关系,形成以“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为核心的两岸专家、学者学术交流的浓厚氛围。其主要融合方式可归纳为三方面。
1.传统“一对一”对口学术交流方式
早在“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之前,闽台之间的相关学术群体、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就开始互动交流,形成热络氛围,如福建省农学会多年来派出30多批次380多人的省内专家学者赴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20多批次近300人次台湾农业专家来闽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了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实现新的跨越;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自1990年始,通过学术交流会、研讨会、培训班、学术年会、座谈会等形式,先后10多批次,邀请台湾水土保持专家学者来闽进行学术交流,先后派出考察团5批次赴台交流访问;福建省水利学会2011年以来,参与接待台方来闽考察团50多批,组织福建省赴台进行水利技术交流考察20多批,等等。目前对口交流合作的闽台科技社团已达100多对。
2.新型“1+N”交流合作模式
2011年中国科协创办两岸科技界交流平台——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每年在福建举办一届。2012年起,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确定“1+N”的学术交流研讨模式,形成一个由两岸科技界、企业界权威代表做前瞻性报告,分析两岸科技发展新动态、新形势、新思路的“主会场”与“N”个高等院校、学会(协会、研究会)对口交流的分会场(如表1所示)。
3.多元化社团服务体系
在人才吸纳方面,福建省科技社团积极主动吸引台湾地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台湾高层次科技人才、来闽任教的台湾地区教师、在闽创业创新的台湾优秀科技专才等加入学会或成为专家库成员;在台湾科技人员服务体系构建方面,为在闽工作服务、交流合作、创新创业的台湾科技人员建好台湾科技工作者之家;在平台建设上,除各类学术交流平台外,还搭建了展会服务平台、科技创业平台、创新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平台。
(二)取得成效
海峡两岸(闽台)科技社团充分发挥血缘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政策优势、平台优势,深化合作,加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取得显着成效,主要成效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渠道立体化
当前形势下,两岸高层或正式管道已无法正常往来与沟通,但具有民间性质的科技社团往来更为紧密,交流方式更为多样,交流渠道更为丰富,呈现立体化态势。横向上,两岸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社团通过联合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师资引进等方式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合作,促进优势资源互补,实现深度融合。纵向上,中国科协、福建省科协与台湾多家机构合办一年一度的“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形成“1+N”的固定模式,带动学科交流、共同创新、融合发展,建立了科技社团间更为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
2.形式多样化
早期的海峡两岸科技社团交流形式单一,以考察访问、学术研讨为主,且表现为台湾方应邀来闽的单向交流多,福建赴台交流少的不对称格局。进入21世纪,两岸科技社团交流出现了新特征、新态势、新变化,交流形式不局限于双方互访、学术研讨的单一方式,更广泛的技术谘询、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共同开发、联合攻关等形式频频出现;而且通过产业吸附、政策优惠与服务创新吸引台湾科技人员来大陆创新创业创造,拓展了闽台科技社团交流的新态式。
3.内容实质化
早期的两岸科技社团交流仅停留在考察访问、学术研讨、举办讲座等内容,缺乏实质性的深度融合。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通过政策驱动,推动台湾科技人员和青年来大陆开展科技合作、教学交流与创业创新;藉助“海峡科技专家论坛”“6.18”等平台,推动合作项目的深入洽谈与落地签约;共建科教示范基地,联合进行课题合作研究,互聘专家为技术顾问,开展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实行专利对接。海峡两岸科技社团合作从务虚向务实转变,从单纯的学术交流向实质性的项目合作转变,逐步进入内容实质化阶段。
(三)科技社团交流合作发展趋势与面临挑战
1.发展趋势
(1)交流与合作日益迫切
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需要持续扩大深化两岸交流。近年来,闽台交流受到政治和疫情的交织影响,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呈现互补姿态,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的呼声更加高涨。两岸科技社团是自愿结社的学术性、科普性、群众性社会组织,通过社团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增进情感,促进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自2009年海峡论坛创办以来,秉持着关注民生、贴近民生、汇聚民意的理念,这一两岸民间交流平台不断拓展,每届海峡论坛都有1万多名台湾民众共襄盛会,持续受到两岸民众欢迎。海峡论坛为两岸民众搭起了一座桥梁,让两岸同胞的心越走越近、情越来越浓。
(2)参与的主体日趋广泛
随着中央及地方各种惠台利台政策的实施,两岸科技社团交流互动的日益频繁,科技社团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相信社团间“一对一”结对子的合作规模会逐渐增多,在闽台湾科技人员加入当地科协及其附属协会的意愿会更为强烈,台商投资区等台湾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自组成立科协组织的积极性会大幅提高,两岸间专业学术团队的交流会日益频繁,形成以点带面,逐渐扩散效应,科技社团的参与主体会日趋广泛。
(3)内容与形式愈加丰富
融合发展,基础在“通”。不同学科间沟通交流、互通有无成为必要,科技社团间可能不再仅是“一对一”结对子合作,“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样化合作方式将会出现,将有更多更广泛议题涌现,项目签约、政策建议、科技志愿服务等成果将更为显着。在闽台籍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将更好融入当地科技社团组织,更具获得感、成就感与归属感。
(二)面临挑战
1.政治因素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充满了变数。岛内民进党不放弃“台独”的党纲,台湾地区领导人试图“借尸还魂”,民进党执政的台湾当局进行“台独”操弄,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严重影响两岸科技社团的正常往来。
2.情感因素
曾经,台湾学术社团在国际有关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超福建。随着近年来福建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高级别学术论文与专利发生了质的提升,两岸差距逐步减少,因此,部分台湾学者、学术团队、社团组织感到优势不再、心态失衡。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学术社团通常挂上“中华民国”、“中国”等前缀,导致部分台湾科技社团与福建省级学会不愿进行对等往来。
3.政策方面
福建省陆续出台的《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支持和促进闽台科技社团及科技人员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促进两岸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深度融合。而台湾当局长期人为制造政策障碍,限制两岸交流,制造两岸科技人员与科技社团往来障碍。
三、促进科技社团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舆论宣传,奠定科技社团融合的思想基础
当前海峡两岸(闽台)科技社团的融合是单向的,是不对称的,是以大陆社团组织主导推动,台湾地区更多扮演的是参与者的角色。台湾地区科技社团是否参与融合,参与的程度有多大,取决于他们对融合的利益诉求有多大,取决于其利益诉求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若他们无法在融合中获得期待的利益,其参与融合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中央、福建省及各地(市)出台的惠台利民政策,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官方与民间等多渠道、全方位的进行舆论宣传、政策解读,促使融合发展理念根植于人心,初步营造有利于海峡两岸(闽台)科技社团融合发展的舆论环境与社会环境。
(二)加强平台建设,奠定科技社团融合的组织保障
平台建设包括两方面。其一,建设好现有平台。要以“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管理论坛”、“海峡两岸科普论坛”为海峡两岸(闽台)科技社团融合的基本落脚点与支撑点,通过不断实践、改进、提升,提高论坛的广度、深度与厚度,提升论坛的知名度与影响度,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工程。其二,建设新平台。要促使相关政策措施确实落地实施,发挥实效,就要构建完善的台湾科技人员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平台,强化平台的自治和服务功能,畅通长期在闽服务的台湾科技人才加入我省科技类专业性社团组织的通道,为台湾科技人员入会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要让台商投资区、台湾青年创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籍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愿意主动成立科协组织、建设科协组织、积极发挥科协组织的功能效用。
(三)加强情感建设,促进科技社团融合的桥梁纽带
情感融合,体现两岸科技社团融合的深度。只有实现彼此情感上的深度融合,才能促使高水平的协同,实现可持续的交往。虽然台湾人民的祖先多为福建移民,两岸交往具有渊源深厚等优势,但毕竟两岸隔离多年,有着政治因素及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情感裂痕有待修复。科协组织要通过情感建设,采用经济、社会、文化融合的举措拉近心理距离,增进台湾科技社团及科技人员、在闽台籍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的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