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此间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突出。尤其是作为乡村旅游的新形式、新动力,乡村研学旅行不仅实 现了教育与旅游、乡土文化与研学的有机结合,还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 现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和政策,旨在指导和支持研学旅行的发展;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2021年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要开发一系列的乡村旅游活动,“建设一批学农劳动、研学实践、科普教育等实训基地,创设一批农事生产、节气物候、自然课堂、健康养生等科普教程”。在相关文件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构想,立足地方乡土文化、乡土物质资源打造特色的研学市场成为促进乡村旅游的最佳选择。因此,各地纷纷藉助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研学旅行产品,以此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台湾地区在研学(户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上早于大陆,开发出很多成熟的教育农场助力当地乡村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可行模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本研究拟对台湾教育农场发展建设模式进行较具体分析,以期为福建省加快发展乡村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一、台湾地区教育农场的提出与发展
在台湾地区,“研学”一般称为户外教育或户外游学,始于日本殖民时期,期间经历不断地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把教学与户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的户外教育模式;总体而言,台湾地区的户外教育具有多元化特征,目前多以童军教育、乡土教育、环境教育与海洋教育、特色学校与偏乡游学计划、自然教育等多种形式呈现。台湾当局很早便将农村生活文化列入中小学正式教材。2015年开始启 动全省范围内的“偏乡中小学特色游学实施计划”,鼓励偏乡学校结合周边邻近 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深化特色课程,并引进社区力量,吸引省内外团队前往游学,促进交流并带动当地经济与教育发展。在此背景下,台湾地区逐步发展提出了将 休闲农场与户外教育相结合的主题,逐渐形成了“教育农场”这一概念;一方面 带领学生进入更贴近自然的环境教育场所,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自然环境和乡土特 色,在促进乡村旅游和农场经济永续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农业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农场
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步入城市化后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台湾地区开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岛内农业部门开始思考和规划如何转型升 级,跟上时代的脚步,建立起未来的竞争力。农业作为资源最多的产业,它的发 展应该是多方向、多维度的,从种植农业到观光农业,再到目前的休闲农业,不 断实践探索。尤其是农业资源已成为自然生态教育体验最适当的来源,特别是农 场孕育多样化的动植物,是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户外自然教室,是实施自然教育最 理想的场地。如“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就规定:休闲农场农业体验区的用途之 一是提供“生态教育”之用,这是教育农场的基本价值。通过将户外教育融入了休 闲农业中,新兴的“教育农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教育农场的要义如下:教育农园是农场经营者以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生活文化等资源为内涵,对中小学生或一般游客设计体验活动;经由详 实的解说服务方式,满足游客知性的需求,完成自然生态教育,同时促进城乡交 流的一种休闲农业经营形态。教育农场是休闲农业多元化发展后衍生出来的体系 之一,是兼顾农业生产和社会教育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二)教育农场的主要发展途径
对宜兰头城农场及苗栗飞牛牧场两个教育农场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台湾教育农场的发展途径主要有增强旅游吸引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及创新经营管理三 个方面。
1.增强旅游吸引力
台湾地区教育农场属于广义的旅游业范畴,头城农场和飞牛牧场通过对农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体验性农业活动的设计和配套性设施的供给以促进农场旅 游吸引力的提升,并通过学生组团游学、亲子共游等带来资金流,为农场的运营 和发展奠定基础。
农场的旅游吸引力来自于对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结合本地资源进行的多元活动体验。头城农场发展的过程中,善于从“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维视角不断发掘自然资源,除了对地形地貌、自然气候等常规资源予以重视外,还尤其关注对动植物资源的细微开发;换句话说,能够吸引大量研学团体靠的是利用本地资源来设计活动的课程和内容,例如“采笋之台湾头城农场体验活动旅”正是运用了农场拥有近二分之一的竹林以及每年 5月份前后是桂竹笋产季这一资源。在“采笋之旅”活动中,农场还联络有经验的阿伯进行现场解说,解说中加入了桂竹笋生 态及竹笋与传统农村的密切关系,活动中除了让游客亲自到桂竹林里采收竹笋,幷亲手进行竹笋的加工、烹饪,让学生们体验到了收获的乐趣。飞牛牧场还曾聘 请教育专业顾问规划了“艺术人文的对话”系列课程,通过专业多元的课程的设计,可以给前来研学的孩子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教育农场的功能本质上是进行 乡土文化教育一种表现,农场通过体验性的农耕活动或其他自然探索活动设计与 开发以实现寓教于农的效果。
农场的旅游吸引力还来自于齐全的配套设施。一个完善的教育农场应该具备合适的地理位置、有吸引力的农场主题、农场种植区或者养殖区、体验区、教学 展示区、教室、餐饮区及住宿配套设施作为研学活动的基本支撑。飞牛牧场拥有 宽阔的草原让孩子尽情奔跑,亲近土地的芳香;也有饲养乳牛、生产系列乳制品,还有乳酪冰淇淋 DIY 主题课程,让孩子认识家畜的生长,并瞭解乳制品的制作过 程。农场生态区内有蝴蝶翩翩飞舞、鸟儿歌唱、鱼儿水中游、兔宝湾躲藏、小羊 儿登高等主题场景。丰富的基础配套设施和自然环境是户外教育的最佳选择。
显然,头城农场和飞牛牧场的体验活动与地区特点、环境氛围等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的瞭解。下表为查阅相关资料后瞭解到的几种体 验活动项目。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教育农场发展的基石,两个农场通过对生态景观进行打造、以及推行有机农业、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农业产业景观是休闲农场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标志,飞牛农场善于建立利用不同地域环境,配合农场特定的农作物或者畜牧种类进行农牧场设计,形成 独特的农牧场景色。飞牛牧场早期是一片原生树林,自然生态丰富,流经牧场的 野溪形成一处山坳,被称为“九层窝”,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后来逐渐开辟 成一片牧场,在当地乡民的努力下,实现了土地资源保护及奶农经营美丽共生的理想。向大自然学习是飞牛牧场经营休闲农业的基本理念,希望能引领学生们将 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并能够整合所学知识以创造出新的知识是飞 牛牧场发展教育农村的初衷。
发展有机农业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绕不开的主题,教育农场的农业体验项目也 均建立在有机农业实施的基础之上。头城农场的理念就是不破坏生态平衡。所以 在农场内设立了“自然生态教育塑智中心”,在“农特产品生活体验中心”采用 的是没有人为干涉的“自然农法”,提升作物品质,并让学生参与独特的“自然农 法”种植与收获的农耕全过程。头城农场凭藉优厚的本地资源配合专业的农场工 作人员和户外教学教师团队进行详细、生动地讲解和示范,为给学生开展环境教 育提供了最优质的的场所,这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产生 大批学校、机构生源合作收入及农场周边产品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3.创新经营管理
教育农场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提供学生、儿童丰富的户外教学体验、游玩体验以获得利益。头城农场和飞牛牧场通过品牌塑造、打造丰富多彩的户外 活动获得学生、家长的青睐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通过客源拓展不断提高市场占 有率,有效地促进了农场的运营和发展。飞牛牧场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其中约有20000人次的师生前来进行户外教学,也有来自香港、新加坡的海外学生超过 500人次;头城牛场每年约有26000人次的海内外学生参加户外体验课程,教育农场功能为农场创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管理之网络宣传和塑造自身品牌。两个农场在社交媒体上都有进行自身品牌的宣传推广来推动农场的营销。在塑造品牌方面,飞牛牧场塑造了长着翅膀 的奶牛形象,农场内处处有飞牛的雕塑,提供的餐饮服务、加工品、伴手礼也均 以“飞牛”为主题,通过网络的推广、塑造高频度的形象展现和高品质产品与服务 的提供让品牌深入人心。
创新管理之开拓市场。台湾教育农场在教育研学市场不断深耕。台湾教育部门在要求推进农场教育后,头城农场和飞牛牧场便开始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学体验 活动,在此基础上做出优质有吸引力的户外活动以抢占中小学市场,进行长期项 目和短期项目相结合。此外,台湾对国外市场的开拓一直持续进行,目前已经开 发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市场。
创新管理之加强综合开发。教育农场结合农场或农产品特点及农场环境对农场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将农业资源进行提炼变成农业游憩资源,再通过将生产、生活、生态进行转换使其衍生出一系列有特色的产品和有创意的服务以创造更多 的价值。飞牛牧场就是将牛奶、奶牛、蝴蝶、有机蔬菜、中草药等农产品转化成 特色的体验活动或开发有创意的产品。比如,学生可以参与有机蔬菜的种植浇水 除草等活动,同时将成熟的有机蔬菜作为緑色食品对外销售;设置蝴蝶、中草药 的养殖基地对来进行研学的学生提供科普学习的场所。
二、台湾地区发展教育农场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主要做法
1.积极引导与政策扶持。台湾地区相关部门直接参与规划和引导,由农政部 门负责对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谘询,提供补贴经费和贷款,而且不失时机地出台了 各种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使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有 力地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传统的种植农业模式发展成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然后再到建立在休闲农业基础上的包含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 的教育农场,使乡村农业功能被重新定义。
2.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当地乡村资源,通过农业延伸出各 类型新产业。台湾地区近年主要发展西部沿海的休闲农业,通常当地“农委会” 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以便更好地开发区域经济。其主要是规划和推动“一 个乡镇一个休闲农业区”的模式,在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方面,教育农场尤 其重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和本土文化,例如草织、藤编与地方舞蹈,还有音乐、 戏剧和传说等乡土文化,通过新奇的活动设计结合打造独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 位于东北角海岸线上的头城农场,面向太平洋、远眺龟山岛,循自然工法、逐山 坡而立,拥有天然野溪,丰富水陆自然资源让人重回自然的怀抱。在农场内可以 享受大自然的悠闲,体验接地气的农村生活。农场内还保留最原始的生态环境, 可漫步于原始森林,探索和观察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在环境生态池与斑碟和萤火 虫培育区更是向学生们展现了完整生态系统,可谓一本丰富的活教材,是农场教 育最好的范例。
3.多元化发展。教育农场是休闲农场的分支,所以整个农场可以多元化发展, 多种模式同时进行,飞牛牧场的亲子农场、有机餐厅、DIY 手工作坊都是基于多 元化模式经营思维。另外,台湾农政主管部门通过鼓励“青年返乡”,使一大批 接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青年人回到农村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开发,使整个产业的 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产品也出现了多元化,避免了产品在低层次上的雷同化。 多元化经营势必能力有限,分工协作就成为必然。台湾较大部分的休闲农业已经 开始实现企业化管理,在不同服务领域内实行分工合作,从而真正实现餐饮、休 闲以及娱乐等业务综合发展。这种多元化模式,比起国内呈现的小而全、家庭服 务一样的乡村旅游服务经营管理模式有着较大的优势,尤其在大大减少经营成本、 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
4.持续创新创意。教育农场逐渐发展壮大,一定要有不断的创新理念才能在 市场上拥有竞争力。南投县台一生态教育农场不仅有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观,还 增加了水上花园餐厅、花屋、轧花生活馆等休闲生态区,还能制作与鲜花有关的 食品、工艺区,十分受学生、游客的欢迎和喜爱。台南县深化教育农场推广有机 农场农耕体验承租区域,让有机栽培专家前来传授正确的栽培方法,不仅可以让 租户体验到农耕乐趣、收获的喜悦,还能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
(二)若干启示
1.学界支持,产学结合。台湾地区很多专家学者都十分关心休闲农业的发展,通过不同的视角潜心研究,从农业的意义、功能、形式到规划,从社会、文化到 环境设计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索,以及进行大量的谘询、调查和评估工作,最 终进入到农场与教育的新结合从而形成教育农场的理念。
2.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台湾地区在推出休闲农业发展乡村经济后不满足于现状,从“体验经济”到“分享经济”,从观光旅行变成“生命的体验”,经过 亲身的观察、参与、感受过程去认识自然万物,体会生命的价值。在不断地创新 下形成教育农场这样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理念。
3.规划先行,政策扶持。政府部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扶持当地乡村经济、并下拨专项经费集中修建农场基础设施,并给予补贴以支持教育类农场发展,有 了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支持与帮助,教育农场获得了充足的动力。
4.示范作用,强农富民。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积极开展教育农场示范,通过多 种教育活动开展和推广,一方面展示了农业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和体验, 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农业的瞭解。同时,新形式的 农场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相应地带动了广大农民踏上致富之路。
三、福建省发展乡村研学的优势
(一)资源比较丰富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以“八山一水一分田”着 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旅游资源;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大量的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此外,福建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福建苏区老区县市较多,全国老区分布的国土面积占全国28.4%,而福建占到96.0%;福建目前有100多个红色资源点。依托如此优异的旅游资源,福建具有很高的研学价值。
(二)交通相对发达
福建北靠以江浙沪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南邻由粤港澳组成的珠江三角洲,西北与江西省接界,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是连接东南亚、东北亚旅游区的重要枢 纽,国内外旅游客源充足,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最重要的是,全省 所有县城都连接瞭高等级普通公路,乡村通达性持续提升,已经实现“镇镇通干 线、村村通客车”,在内部交通上,把省内重要的山海旅游地串联起来,交通条 件优越,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福建乡村旅游及乡村研学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研学企业已达到3万多家,业内指出,亲子游学、研学游市 场潜力巨大,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超千亿元,有望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双减”政策实施之后首个国庆长假,亲 子旅游、研学旅游需求集中释放,以亲子、家庭为主体的特色农庄深受青睐。随 着教育改革以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研学旅游为教育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 机遇,将教育和旅游相融合,是旅游和教育行业发展的趋势。
(四)政策措施支持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统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帮助乡村科学开发旅 游资源,推进乡村重点村镇建设,优化产品供给,培育研学旅游、滨海旅游等新 业态,加强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实现新突 破。近日,福建省入选了4条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共青团中央推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乡村、支持“三 农”,持续发挥乡村旅游激发消费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四、加快发展福建乡村研学的建议
(一)完善研学课程体系
研学旅行教育的关键在课程,课程的关键在设计课程——课程设计是乡村研学主题的核心之一。研学市场的主体是中小学的青少年,乡村研学必须凸显其教育功能,“教育与体验”在课程评价标准体系中尤其重要。教育性是研学旅行最重要的原则,这就要求研学基地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合理的课程设计。因此,不管是研学基地本身还是第三方研学机构提供的课程安排,一定要在有完善的研学课程评价体系上做好把关。此外,课程设计还需立足乡村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乡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深度挖掘福建乡土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福建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加强研学基地建设
目前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产品和业态都比较单一,培育优质的乡村研学基地是开展乡村研学的关键。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开展乡村旅行基地的基础,特色的主题是乡村研学的招牌。乡村研学基地建设应该建立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土资源,选取突出本土特色、满足研学旅行实施原则的优质研学基地,如红色文化、农牧场资源等,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地整合研学资源,并树立旅行品牌意识,以此进行宣传推广。
(三)组建专业化研学团队
专业的研学团队是影响乡村旅行发展的关键,福建现有的研学组织资质参差不齐,福建文旅和教育部门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培养和吸纳人才,组建一支专业化乡村研学团队,实现从乡村研学产品开发、营销、实施的完善的运作体系。幷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研学导师团队的培养,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提升研学导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开展研学的全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对研学导师的教学方式、效果的评定。
(四)开发多元化乡村研学产品
根据福建地理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特色开发符合“福建特色”的研学产品。福建有适合文化传承的闽南文化、红色文化,有可实地体验学习的茶文化、农耕 文化,还有可以进行自然探索、环境教育的山海特色,依托丰富的文化特点开发多元化的研学产品、研学主题,做出拥有福建的特色乡村研学产业。另外,也可以学习台湾地区的做法,建设乡村综合体、休闲农场、教育农场模式,以品牌化、规模化的乡村研学产品吸引商业投资,引进优质研学企业,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五、结束语
当前乡村研学市场巨大、亟须开发,一方面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融,传承、传播了乡土文化,提升了学生对乡土文化、自然资源的瞭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作为促进乡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新形势下,福建省要高质量做好乡村研学工作,还要从整合资源、科学开发乡村特色研学产品、深挖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然而,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研学在带动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等方面的作用上,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开发与实践探索。尤其是要研究、借鉴台湾地区发展教育农场的主要做法与经验,依托福建乡村丰富的资源和乡土特色,打造出有特色的乡村研学品牌,推动乡村研学旅行持续健康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