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生活美学视域下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与路径

  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式“生活美学”,是对美好生活的美学诠释,是理念,更是实践。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物质的基本需求,物质基础也变得来越美观的时候,公众对生活的理解也开始以美为基础,已然开始追求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追求更高境界的审美需求,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和日用之美的满足。美学不仅改变了大众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大众生活态度。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文化气息与越来越多的审美活动,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情怀愈发尽可能地表现出来,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种体验式的“生活”。日常审美体验和乡村生产生活语境的融合是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拟从文创、文化、情感等方面对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进行美学观照,发掘乡村生活的美学价值,从而在驱动两岸乡村文旅产业转化升级、助推乡村文化复兴等方面为推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美学路径。

  一、生活美学视域下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内涵

  日益富足的商品和工作、居住环境的优化促进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艺术与日常生活逐渐融合,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及其表面与深层的美已无法抗拒地融入生活。对“美生活”的追求,是对精神世界的要求,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都需要被以审美的方式来观照。“美的形式”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品,是美向生活的回归,也是美在生活世界新构的实践过程和精神追求,体现了日用之美的文化内涵。生活审美化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探讨,也成为一种新的审美范式与美学思潮。生活美学是与文化研究遥相呼应的,甚至是文化研究的拓展和延伸。“生活美学”作为一种关乎“审美生活”之学、一种追求“美好生活”之道,“物质丰腴”且“精神富足”的生活,做到美学上的知行合一,日用之美,在地之美等问题,从文化上看,尤其具有深刻涵义,饱含了民族文化的精神。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审美活动不仅为日用,满足物质生活之需,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精神文化的提升,充满着民族文化的实践精神。这是迈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而“美好生活”也是两岸的共同向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两岸融合发展的推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需要美学的世俗化,它将对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引领与经济助推作用。因此,在“生活美学”视域下探讨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恰逢其时。两岸同胞更高层次的日常生活审美需求被极大地激发和调动,追求精神上的生活幸福感和美满感,将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落实于日常生活中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既是向历史上日常生活审美传统的回归与赓续,也是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出发。首先,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生活美学以其敏鋭的嗅觉和独特的视角介入,为艺术与生活的圆融构建可能。如于乡野山涧之间,在春播秋收的交替中,寻常百姓人家的饮食起居便具有了时节更迭、自然馈赠的美学意义。在这意义上,中国传统的生活美学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也重新唤起了两岸民众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对“生活审美化”的情感渴望和感受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心理需求。

  其次,“生活美学”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再现方式,以对产品、情感、文化等的关注,将审美术和日常生活相融合,为推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如各地乡村艺术馆的兴建、乡村艺术合作社的涌现、大地艺术节的举办、乡土艺术在地化研究以及乡村“非遗”技艺工作坊的举办无不涵摄生活美学中“自然”“情感”“文化”三要素,从而让美学不再是聚焦于艺术的“小美学”,而是融入生活的“大美学”。简言之,高高在上的美学愈加“生活化”,日益显现出生活与审美的同一。两岸乡创乡建的丰富实践使昔日本土自然又富于文化生活特色的旅游项目逐步发展成一个集食宿、文创、休闲于一体的美学综合体,包括感官体验(如民宿建筑景观设计、地方风味美食品尝)、DIY手作体验(如陶艺、扎染等“非遗”文化项目体验,田间林下劳作)、文化共情体验(如地域历史文化体验)等。

  二、生活美学视域下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

  (一)尊重乡村文化本体地位、敬畏乡土文明,重构乡土文明与乡村的价值

  在生活美学视域下促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既是一种生活美学方式的体验,也是一次乡村文化复兴的探索。弘扬乡村日常生活审美理想和趣味及其精神气质,以及如何在当代社会激进发展的过程当中守住乡土文明的根系,成为乡村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乡村文化复兴是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而乡村文化复兴也是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理解。通过“艺术还乡”“艺术共生”“创意农业”“乡村文化游”等不同形式,打造一种有别于现代都市快节奏的“慢生活”,让身体和心灵回归自然、回归乡土,赓续乡村原有的生活秩序,活化乡土资源、保存文脉,留存乡村肌理,避免其沦为城市的附庸和消费对象,充分挖掘、诠释乡村的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而重构乡土文明与乡村的价值。

  这既有利于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和凝聚两岸乡村共同体认同,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和促进生活和谐,也有利于乡村精神回归和实现城乡融合。“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美学理念有力促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这成为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促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内生性发展,尊重乡村文化本体地位,重构及体现乡土文明价值的新路径。如在承传与革新在地特色文化以及对在地艺术的激活亟需彰显“生活美学”,促进日常生活审美化,形成一个以自然人文资源为基底、以当代艺术为驱动、以传统美学为倡导的创新型文创乡建,充分诠释“人与生活”、“人与生态”、“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和审美取向。同时,为我们反思与发展两岸乡村文旅产业提供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思路。如通过参与体验、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相交融,以艺术在地化和生活美学推动两岸乡村文化艺术复兴与发展,提高乡民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和审美自觉,吸引人才回流,增进文化交流,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扩大乡村文化阵地,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凸显两岸乡村的美学价值,即它不仅象征着一个与城市空间相异的生活空间,也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担负起引领乡村人日常生活审美的社会责任,让美学走出书斋和象牙塔而贴近大众的生活需要,呈现一种来自百姓生活的,日常的力量,以建立起一种自下而上的,切实解决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提供给观者想象性的愉悦和审美,以文化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铸魂。这对于实现人文关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等有着价值引领的作用。从人的行为出发的对于生活史的理解,以及对于社会史的感知和认识。

  (二)“生活美学”有助于驱动两岸乡村文化产业转化升级,促进文旅经济增效增收

  乡土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总结、革新并传承下来的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中国最广袤的乡村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根与魂,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乡土文化之美,美在活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赓续传承中面临的种种困难,两岸不少乡土文化、民间技艺或已散失,或已“尘封”,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加之,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资本的扩张伴随着对乡村文化的侵蚀和撕裂,一些乡村文化不同程度的低质化开发,也抹去了乡村文化原有的底色和特色。

  事实上,丰厚的乡土文明往往积淀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与产品。我们亟需在生活美学视域下促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内容产业,以内容创新激活乡村文明资源,让乡村的底色和特色重现光彩,守护其本身的文化艺术精髓,打造符合两岸中国人审美意识的乡村文化商品。在生活美学视域下搭建两岸乡村文化对话的平台和促进美学与其他领域的互动交叉,有助于为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视角,跳脱出当下众多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面临产品单一、形式雷同、缺乏内涵、设计浮于表面、缺乏市场接受度等系列困境。倘若生活美学根植于乡村灿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生活美学有助于驱动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理念和产品呈现出传统文化之美,以美学设计加持、美学项目有效活化乡村文化资源,带动两岸乡村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旅经济增效增收。具言之,从生活美学维度,在地化利用既有资源以及独特打造在地文化,在两岸对话交流中挖掘再造人文历史、在地艺术和文化遗存物化、外化、活化、显化于世人,有助于发掘出自身的美学价值,带动文化产业升级、推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并经由提升乡民精神素养和在地文化再创造,让社区居民、在陆台胞等多群体依据生活中的感悟进行文化再创造,给予在地文化更多样的人文诠释及美学价值,发展地方的新可能,携手同心繁荣发展乡村文旅经济,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与在地民众共同塑造未来乡村发展的目标。

  (三)在美的实践与化育中提升村民审美能力和精神生活质量

  “生活美学”并非严格的学理概念,而更近似“生活美感教育”,即生活品味,是美的实践。两岸有着相同的生活美学传统,审美本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衣食住行等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审美实践,从中涵养心灵、寄托情怀、寻求精神的解放和对现实的超越,推动各类“生活美学”活动,将有利于丰富乡村文化供给,提升村民普遍拥有美的判断能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养护地方文化脉络与再生,增进乡村价值认同。虽然两岸乡村文化发展在管理体制、资源禀赋、空间尺度、社会民情等方面存在差异,从“生活美学”角度反思当前两岸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才能建立起意象丰富、涵义多元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真正地调动起老百姓自身的愿望和能量,修复中国乡村日益被掏空的社会,激发在地民众的参与、协作可能,重新唤起群众的创造潜能,充分体现、共同弘扬“真实美”“过程美”“人文美”等特征的两岸乡村文化,为满足村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生活美学视域下将有助于推动更多优秀乡村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活跃乡村文化市场,切实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乡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尤为重要的是,将有利于培育一代代具有审美的人,使他们能在物质世界的丰富的文化环境中对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他们感受到乡村文化融合发展之于自身的精神满足后,也会对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给予更多肯定与支持。概言之,在生活美学视域下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具有生活美育之效并旨在使生活上升为一种艺术,涵养文化素养,将极大地推动乡民的艺术教育,唤起乡民的审美自觉,培育具有艺术品味和艺术感情的人,融入在地居民的精神生活,激发共同想象,形成丰沛的在地生活记忆,并共同致力于创造美好生活。

  (四)守护乡愁记忆,增强根脉与祖地认同意识,增进两岸一家亲

  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其根脉始终在乡村。乡土文化中氤氲着浓浓的乡愁,乡愁中藴含着醇厚的乡土文化。乡愁凝聚着台胞对故土的眷恋,包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启迪与认同。乡村是我们民族乡愁维系的原乡,是一种源起于农耕社会的“家国情结”,是对家园的依赖和对故土的眷念,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乡愁与“家”自然成了生活美学必须观照的对象。乡愁文化之美,源于两岸对曾经生活空间的感知,对生活的共同记忆,也与传统文化连接在了一起,已深入骨髓,连接着两岸同胞的家国情怀。如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到台湾交流展演,充满乡愁意味的非遗节目深受台湾民众热捧,反响热烈。乡愁文化的传播在两岸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既能引起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祖地认同,又能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因此,乡愁美学的“内生”和“外在”双重结构能将有促成两岸乡村文化互动。它是内在的乡村自美与外在审美观照下的美感生成的结合,也证明了不可阻断的骨肉亲情。这既是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生动写照,也是两岸乡亲和衷共济、共谋乡村繁荣发展之道与福祉的创新实践。乡土文化是乡愁文化繁殖的土壤,构成了乡村自美的条件和生发乡愁的现实基础,也是生活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充分体现,而那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更是乡愁文化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当乡愁文化之美融入了生活中,两岸同胞的心就更加紧密地连接到了一起。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乡愁已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且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扎根于国人内心深处,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它为两岸合力建构以日常生活审美为核心的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新范式奠定基础,促进两岸文脉相连,并在融合发展进程中推进建构两岸乡村文化命运共同体,促进心灵契合,增进两岸一家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藴。

  三、生活美学视域下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实现路径

  (一)引导、训练、提高受训个体的审美能力,培养乡村社区文化自觉

  每个人的审美品位与判断影响着生活质量,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追求又无不影响着文化发展的方向,而文化的发展又是促进审美体验提升的重要因素。为此一要发挥生活美育的效能,增强审美主体的自主性和不断提高审美素养,发挥其引导和规范大众日常生活审美的作用,帮助人们守持审美的文化底色,从而扺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弊端,防止审美的异化。生活美学是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美学。在文化创新与发展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导向,用经典文化和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经验分享和外力帮扶,持续让村民得以从公共文化服务中先获得相应的体验条件,感受到精神愉悦。如借鉴台湾经验,举办主题导览培训与主旨培力营/工作坊,举办成品特展,努力营造和谐、有序、洁净、舒适的审美环境,达到主客体合二为一的审美状态,提高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与认同感,使不同个体背景的村民人人可以“品味”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教会他们从审美的角度改造生活和思考人生,将审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审美化生存并提升文化品位,并逐渐恢复乡村生机。二要推动审美与生活的深度融通,让美学回归日常生活的取向,强调其实践应用型。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面对的是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语境,更多层面是实践应用型生活美学,即不再拘囿于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传统艺术场所而扩大至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让美学走出书斋和象牙塔而贴近大众的生活需要,在食、衣、住、行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美、感悟美和创构美,追寻审美的精神维度。从两岸具体的日常生活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出发,在两岸承传的生动的日常生活审美经验和事实中去提炼、归纳和总结日常生活审美的方式、特性和规律等,从共同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对实现当代人的审美生活依然具有借鉴和启示价值的养料,使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补充、丰富和完善既有的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思辨。三要激发两岸民众积极参与,引领大众日常生活审美的社会责任,切实解决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致力于改善和提升生活品质,更好地指导人们在当下从审美的角度改善和重塑日常存在,实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这一两岸共通的理想和价值追求。

  (二)持续深耕共识、拓展共建,进一步促进两岸乡村文旅经济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避免急功近利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离不开生活美学的引导和支持。生活美学有助于使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重视审美的维度,关注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助益大众审美素养的提升和审美生活的创造为目标,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审美价值和产业整体的审美内涵,从而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时,生活美学要能真正成为大众可利用的资源,同样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对其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为此,繁荣发展乡村文旅经济成为两岸同胞共创美好生活的“新引擎,亟需从“生活美学”这一角度切入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探析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探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设计依据和内容构建,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为文旅产业的融合提供有力支持。以“生活美学”为引领,持续深耕共识,拓展共建,在地思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进一步深挖两岸乡村文化合作内涵、建实合作机制,让两岸乡亲在共同领略自然之美中铭记乡愁,在共同感悟人文之韵中增进认同,使两岸乡村文旅经济成为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和美乐章,成为增进同胞心灵契合的情感纽带。“生活美学”视域下的文旅项目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审美实践,将审美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审美方法、技巧等实际应用和渗透到衣、食、住、行、用、游、娱和社交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通过建构审美的生活来提高生活质量和优化生存状态。近年来,一大批台湾创业者扎根福建广袤乡村开辟文旅市场,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也为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它是对原乡的回忆与乡愁的呼唤,也是对“非遗”等技艺的赓续与乡土资源的活化,还是对乡村文化的复兴与生态的保护。两岸应进一步在共建新业态、共创新价值上迈出新步伐,如两岸互学互鉴,立足特色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并在此基础上增进台湾特色,将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经验“移植”到大陆乡村,引智引资推动生态乡建、艺术乡建,举办乡村艺术节、乡村文化节促进城乡融合、

  文化繁荣,更好地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尤其要加强保护、承传和革新乡村“非遗”文化资源等,在原真性保护基础上尊重民间文化和坚守对文化底色,确保乡民对自身特色文化价值的认识与认同,探索在地非遗文化记忆,发现生活空间完整的发展脉络与丰沛的生活美学价值。以“非遗+”和“旅游+”项目,深入开发多样化的“非遗”演艺、“非遗”研学、“非遗”节庆等新型旅游产品,加强空间审美意识的培养,加强民俗文化和乡土风韵的植入,开发利用在地乡村文脉,丰富游客的审美体验和生活体验,满足了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求,实现“非遗”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创新,完善乡村“非遗”旅游产业体系。

  (三)以乡村社区发展协会为基础力量,适时导入第三部门力量,增加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柔性

  内嵌于乡村社区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乡村社区发展协会为基础力量,适时导入第三部门力量,负责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具体运作(意见征集、方案设计、专业评审、现场实施等环节)。统合在地空间内各公、私、个人等利益主体,推动社区组织构建,强化居民自助、学习、议事等机制,强调“以人为本”,经由意识觉醒(学习)、公共参与(行动)、问题处置(改变)的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路径,以充分调动社区团队和个人展开互学互利互助。整个过程中地方行政及主管部门专注把握大政方针,并通过财税补助、专项奬励等方式,搭建行政部门与民间沟通桥梁,消弭可能因认知差异,保障相关活动、项目良性运行。尤其是地方文旅部门作为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领航者”,要通过政策订立,赋予在地民众、团体沟通对话的权利,并提供及时资讯资源供其使用,帮助第三部门建立与村落文化据点的直接联络通路,完善社区发展协会之文化服务功能,将社会培力、扶持政策、事业经费、资讯媒介导入文化服务基层脉络,并即时回馈各方,协力共生。

  (四)在促进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推动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将审美态度直接引入现实生活,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文化品位。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甚至在人体内,都充满了“美的鬼魂”。从美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日用器物、生产过程和生活环境,寻找设计审美理论的科学性、逻辑性、规律性,正是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需要面对的学术与实践问题。在这个社会日常生活方式深刻转型的时代,外在的物质生活和个人越来越多地受到美学因素的影响,审美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搭建了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对话的桥梁,日常生活美学折射出日常生活的审美性,使美学得以超越艺术的阈限而为世俗的日常生活注入美之源泉,从而构建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发展。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程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与提升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然推动对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以及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为此,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应着眼在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专注于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以美学为引领,在美学实践、公共文化、儿童美育、建筑改造、民宿产业等方面全面发力,致力于从细小、简单、随性的对象或环节中发掘乡土、民族、家园的地方韵味和情趣,围遶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从建筑之美、器物之美、饮食之美等角度促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这也应是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使命。为此,应重视两岸的日常生活审美史,从两岸共同传承的历史经验型生活美学中挖掘史料,并重视微观个体审美经验与宏观历史结构之间的张力关系,同时,着力“过去时”的历史经验型生活美学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中能够被重新唤醒和激活,唤起共同记忆,增进共同认同,尤为必要加强其与纸质传媒产业、影视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和休闲文化产业等的融合,使其在当下获得重构,引导大众学会以审美的方式提高生存品质。与生活美学相结合的两岸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审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而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生活美学则能彰显其介入和改造日常生活的力量。随着人类生活领域的开拓和审美经验的变化,生活美学图景在两岸融合发展中不断被建构,不排除生成新类型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指向未来的动态且开放的过程。在生活美学关照下,从乡土生活中体验到精神文化生产的生机,一种檏素而不息的创造的力量。我们的责任就是去呵护这种力量,去复兴这种力量,并由此促进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