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的融合发展:小融合与大融合的相互促进关系

  “两岸融合发展”是大陆重要对台政策思想之一。大陆领导人与官方文件也是在不同场合阐述不同的政策、建议与举措。依据现今两岸发展的新情势,两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而来自大陆或台湾的学者们,也对两岸融合发展提出各自不同角度就两岸融合发展的意义、可行性、方式路径等进行观察研究。不过,在很多研究里,本文观察到两岸融合发展的融合一词的起源是来自社会学的社会融合理论。社会融合就是让几个不同群体与阶级融入在同一个社会共同体里,而这社会共同体的融入,也包括制度、经济、心理、社会资源与文化的融入。然后社会融合的产生,也有分先天与后天的条件。比如先天的条件有血统的相同、价值观的相似性、经济的需求性与语言的相同性等。不过,社会融合更需要一些后天推进的条件才能促化完成,比如教育、社会福利、制度参与社会凝聚的共识等;外加上整个社会对不同群体的包容心与同理心,这样才能完成社会融合的重要力量。换而言之,社会融合的形成与完成,除了先天条件产生的动力外,更多还是需要后天政策条件的辅导与促进的。甚至,还包括族群本身是否有主动融合于主流社会的意愿有关,比如2014年克里米亚居民主动决议加入俄罗斯联邦张佩贤:“俄罗斯联邦”,《东欧中亚市场研究》1996年第1期。,其人口结构多以俄罗斯后裔,文化与语言为主的认同相同,故而就有了很好的社会融合情况。再比如加拿大美国的情况,虽然加拿大与美国对于族群融合的态度不一样,一个是自诩民族的拼图,另外一个是民族的熔炉,但其外来的移民对融合主流社会的心态,完全是一样的。正因新移民寄望在新土地有很好的发展得到经济发展的认同,故而他们也会很主动地参与主流社会的融合,并一代接一代与主流社会融合下去。

  此外,因迁徙后在外地出现“融合”的自然规律的现象,也常发生在中国社会里。尤其是战乱与天灾的迁徙,也是产生“融合”社会发展的情况。例如从秦末的楚汉相争,再到东汉三国的内战迁徙,后又如南北朝的汉族因五胡乱华避战乱而南迁黄允箴:“汉族人口的历史迁徙与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格局”,《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满族入关中原,更包括历史上多次黄河泛滥导致的老百姓避灾而迁徙同上。他处等历史现象案例。我们都会发现到很多融合的发展,就会从迁徙后产生,有的是通过通婚在地居民,有的则是因在地生活需要,而与迁徙地的当地文化融合一起。

  一、两岸融合发展中的“两岸大融合与小融合”

  谈到两岸现今的融合发展,同样的也没离开这自然规律,也是先从战乱迁徙,而后产生与在地居民的融合,最后等战乱结束就会选择留在当地或携家带眷的重新迁回“对岸(大陆或台湾)”居住发展,就如现今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的情况一样。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台湾当局至今仍然使用政策限制已经迁徙到大陆定居的台湾同胞,再次回台湾合法定居与发展权利,因而导致两岸完全融合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融合发展的规律。不过,本文相信融合发展的自然规律不会改变,台湾当局再如何政策阻碍,也会徒劳无功的。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到,两岸的融合发展也没因1949年双方完全停止交流,而停止融合发展。反而是从“全中国”的两岸大融合转变为“各自政权社会内部”的两岸小融合,一直到1987年两岸正式开始恢复交流,才让“各自政权社会内部”的两岸小融合发展又回归到“全中国”的两岸大融合的规律里。谈到两岸大融合与两岸小融合的关系,本文发现到就如一对齿轮既拉动彼此,也可以自转延续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所谓“全中国”的两岸大融合,就如大齿轮一样,拉动两岸同胞的实体融合,而“各自政权社会内部”的两岸小融合,也如小齿轮一样,有时跟随大齿轮转动,有时还可能成为维系整组融合发展的动能,力量虽然很薄弱,但仍然可以缓慢带动大齿轮的运转。

  因此,两岸融合发展也如同一组齿轮一样,从来没终止运转过,反而是融合的大小齿轮时常会成为推翻违反自然规律政策的“无名之手”,最后让其违反规律的政策无法执行而失去法律约束力。所以,两岸融合发展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符合人民利益的潮流,任何政策也只能是成为促进大两岸小融合的齿轮润滑液。

  二、两岸融合发展的转折过程:从战乱的“被迁徙”到融合当地

  从1946年内战开始到1949年两岸正式停止各种往来为止,去“对岸(大陆或台湾)”多数是国民党的军人与公务员,很多也是随各自当局派遣的战争任务离开自己家乡,单身一人或携家带眷迁徙到战地(金门妈祖等外岛,或本岛台湾)落地生根。甚至,还有被当时国民党抓兵到台湾,而没有想到只是出门买个酱油,就离开父母与家乡71年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天下杂志》2009年8月31日。。但事实上两岸同胞当时早就因各种因素来往两岸,而且在往来两岸的群体里,很多也是学生与普通老百姓,不仅是前面提到的军人与公务员。他们之所以会那时急着去“对岸(大陆或台湾)”,很多是因抗战滞留在“对岸(大陆或台湾)”,想马上返乡的同胞;然后,还有的是抱着抗战结束两岸完全通航,想去“对岸(大陆或台湾)”看看观光的人汪毅夫:“1946年台湾人的同乡会和返乡潮”,《学术与台联工作》,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56页。,甚至还有一些懵懂仅是跟随自己亲戚到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观光和探亲的小朋友同上。与被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计划招考的一批公费到大陆名校读书的台湾学生林桶法:“战后初期到1950年代台湾人口移出与移入”,《台湾学通讯》第103期。。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内战的速度来得那么快,很多人一下子就不能回家,而被迫迁徙在“对岸(大陆或台湾)”落地生根,直到1987年两岸开放往来为止。有的更悲惨还在两岸开放前,就已经过世,而永远无法再回家探亲的。因此,大家真的不要认为1949年前到“对岸(大陆或台湾)”的同胞,一定是老兵或国民党的公务员,更多来到“对岸(大陆或台湾)”还是一般老百姓,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对岸(大陆或台湾)”就71年回不了家,甚至还有些人是葬在“对岸(大陆或台湾)”连家乡与亲人不能再见上一面的。

  依据国民党1945年与1949年的台湾省的人口调查,从1945年的人口统计6,097,117人同上。,暴增到1950年的人口统计为7,554,399人同上。,光是所谓外省人口的统计,就已经号称拥有了100多万人同上。军民迁入台湾。同样的,台湾同胞在1946年到1949年后,迁往大陆的人数,除了依稀有一些历史传记记载关于“大陆台籍老兵”人数为1000多人汪毅夫:“大陆台籍老兵的故事”,《学术与台联工作》,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16页。外,很多户口材料都因战乱而失去实际数字的记载,但很多史料却也都记载到当时在大陆没有去台湾的台胞,是如何参与工作与建设大陆的。比如黄威廉、陈朝基老人等台联的前辈们,都是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人。

  还有,当时两岸虽属于战乱年代,幷且两方的政权都不承认对方存在,但他们对迁入自己政权可以实际管辖区域的大陆或台湾同胞的对待方式,都是以“一个完整的中国”思维,来落实他们的公民权或国民权。换句话说,大陆同胞来台湾,虽然属于“外省”群体,但事实上由于台湾当局仍延续“中华民国”体制,故而就继续让来自大陆的同胞延续“中华民国国民”的权利与义务,然后台湾同胞来大陆,也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延续来自“台湾省”同胞完整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由此可见,两岸同胞在公民或国民权上,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区别,故而他们融入当地社会就没有困难,不会被当特殊群体而出现任何具体的融合问题。

  到了1949至1987年间,由于两岸局势出现互相不往来的情况,故而彼此的融合发展,也从“全中国”互相往来的两岸大融合方向,变成两岸各自政权实质管理区域社会内的两岸小融合。尤其是多以在政权内“外省人”(“外地人”)与“本地人”的“本土内向型”族群间融合发展案例居多。因此,从1949到1987年间,两岸的融合发展就是以各自政权内族群间的小融合为主,然后“全中国”互相往来的两岸大融合,除了极为少数以“投奔自由”与“起义来归”彭德怀:《国防部关于奬励投诚起义的蒋军官兵的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5年版。等罕见案例外,基本上两岸相互往来的大融合都因政权各自关闭边境而正式停止。

  两岸小融合:台湾眷村案例

  谈到两岸小融合:台湾眷村案例。关于眷村的讯息,很多人都以为眷村只是外省人居住的政府宿舍,并认为整个眷村文化仅国民党到台湾以后的外省军人,而忽视眷村文化是也包括教师与地方公务员宿舍文化,而且各眷村或宿舍自己内部的主流文化与语言使用上,也随眷村或宿舍小区里户籍地人口结构的不同,而有自己的特色。当然,在很多小说与影视题材里,也都不约而同提到台湾眷村就是一个“小中国”称号。住在眷村或宿舍里的人,天天都得与来自中国各地的军公教家属相处,甚至眷村或宿舍的孩子上学时,老师教导的语文课程(英文与国语),也会因来自不同省份老师的乡音,而教出不同的语文教学结果。甚至,住在眷村或宿舍的人们,还比较容易学会来自不同地方的口音,完全如在大陆社会生活的方式一样。

  而且,两岸小融合的开始最大特色,就是会先由从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改变,而后在其口音与对在地方言的听力上有融合性改变。

  例如笔者的家人们,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来瞭解两岸各自是如何完成本土型的融合发展。就以笔者的生长背景来分析,笔者家人虽然都是外省族群,但来自两种“眷村文化”的经历。笔者的父亲来自空军眷村,然后母亲是来自警察与县政府宿舍。换句话说,笔者的父亲可以说流利的国语,听得懂四川话,而母亲可以说流利的闽南语,因警察与县政府宿舍有很多本地人居住在里面。更别说笔者的亲人也有人娶本地女孩子。他的表弟表妹也可以说很流利的闽南话,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外省人。还有,眷村文化里的主流语言,也不一定是“国语”(普通话),而会因眷村居住祖籍人数的改变,而出现“方言”流行大于“国语”(普通话)的情况。就如笔者的父亲可以听得懂四川话,而母亲可以听得懂闽南语一样,就因各自眷村与宿舍的户籍主流人数的改变,而为沟通方便学会的语言。

  到了台湾对外开放进入所谓“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很多住在眷村的外省人就离开眷村到大城市寻找工作谋生,因而就与更多本地人相处产生融合。很多离开眷村的外省人也开始失去自己家乡方言的本领,开始学习以国语(普通话)或闽南话沟通,有的还会不知不觉出现闽南话口音的国语,或直接使用闽南话沟通,忘记而说不了家乡话。

  此外,国民党当局在台湾的教育张太原:“孙中山与党化教育”,《史学月刊》2007年第2期。也是以“全中国”概念,不分省籍、平地山地的方式来统一教导老百姓的。在这年代里台湾社会的内部就完全不会感受到族群差异与歧视,而且很多台湾同胞也不知道省籍的差别,除了闽南话或国语的口音腔调有的不一样外,基本上完全没有感受各族群之间在价值观或社会参与感有什么不一样。甚至,就连认识中国文化、地理与历史的台胞,也不分省籍与山地平地,都能如数家珍谈上几句大江南北的中国文化与风光,而非狭隘仅认识台湾,而不了解全中国。

  从这儿可知虽然近几年民进党企图撕裂这种融合成果,但事实上就连民进党自己的子女都不一定会说流利的闽南话,而只能说国语(普通话),随着他们相处的族群不同而被影响。或许,这也是李登辉当年提出“新台湾人”张华军:“新台湾人与本土化”,《统一论坛》1999年第2期。搞“台独”的原因,那是因为就连台独分子也有外省人,而支持祖国统一也有很多本省人一样,已经无法再用外省与本省来区分其政治立场,来割裂台湾社会内的两岸融合发展。

  还有,两岸小融合在台湾另外一个突出的成果,就是当地饮食文化。由于1949年后有大量的大陆同胞迁徙到台湾落地生根,因此他们也把自己家乡菜的特色带到台湾,尤其是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叫“南北和”。所谓台湾的“南北和”菜系,就是集合如上海菜、江浙菜、淮扬菜、广东菜、湘菜、川菜、鲁菜、豫菜、东北菜、晋菜、鄂菜各省特色融入台湾本地菜色,发展出一套融合大江南北与西餐的饮食文化。而且这些菜名虽仍与大陆一样,但现已与本地口味混合,不全然像原先当地的口味。然后,台湾的“南北和”菜色也发扬到国际,现今在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群居的地方,就有打着台湾“南北和”招牌的餐厅。

  因此,1949年后,虽然两岸实体往来的“全中国”大融合因完全断絶交流而停止,但在台湾社会内部的小融合,却发展的很快并也对后面推进两岸大融合的展开有很大的帮助。

  两岸小融合:大陆“老台胞”案例

  在谈到大陆社会内部的两岸融合发展案例里,本文也发现到很多在1979年以前留下的台湾同胞或出生在大陆的台胞二代的“老台胞”赵辉:“岁月悠悠六十载——记老台胞彭克巽”,《台声》2008年第3期。,也因工作或等其他因素的迁徙,其生活、文化与语言都被当地人改变与融合。比如人大常委的苏辉女士、汪毅夫会长和杨毅周会长等知名“定居台胞”等,他们也是因长年定居或出生在大陆,不论饮食或相处方式都完全就如同一个当地人一样。他们很多已经是担任大陆重要职务的人员,正因他们也是台湾同胞,故而就比其他大陆同胞更想为两岸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就以1946年从台湾来到大陆的蔡海金老人为例。他来自台湾苗栗,当时来大陆的时候只会说闽南语与日语,而后在浙江大学就读化工系,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结果因局势动荡后来就留在大陆了。而且,这案例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就读期间大陆的老师还安排他与其他七位学生练习“国语”(普通话),毕业后他也被分配到南京电子管厂工作。在工作期间,他积极为祖国建立了化学实验室,加上他是懂日文能翻译资料,因此几位工程师前辈都非常爱护他。

  同样的,留在大陆的“定居台胞”对两岸的小融合也有很突出的成就,他们不仅是在参与工作上得到当地大陆同胞的支持,还在大陆组建党派与组织。除了1947年从台湾转进到香港组建比较代表性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外,还有专门做台湾同胞联系团结台胞工作,在1981年成立的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而且也是定居台胞、海峡两岸台胞海内外台胞的家,又称为“台胞之家”。

  据全国台联的数字统计,从1949年至今来自台湾的“定居台胞”就有四万四千多人,其中,担任各级中共党代会代表有39人(全国11人、省级20人、市县级8人)、各级人大代表113人(全国18人、省级45人、市县级50人)、各级政协委员代表795人(全国35人、省级170人、市县级590人);现任处级干部380人、厅局干部级170人、省级干部8人、全国政协副主席1人。汪毅夫:“传单的故事”,《学术与台联工作》,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7年7月,第107页。.由此可见、在大陆的定居台胞也如在台湾的外省人一样,非常彻底地融入当地社会,甚至还有出色的表现,并获得当地社会的肯定。

  由此可见,不论是大陆或台湾,两岸的融合发展真的并未因内战造成的完全往来交流停摆而停止,反而是1949年后是由外省人与定居台胞在当地创造的小融合,来让两岸融合发展继续有前进的动能。因此,本文观察到两岸融合发展,就算到了1949年后两岸关系最差的年代,仍然如一部机器一样的运作,只是其性质从全中国互相往来的大融合转至各自政权内部族群间的小融合发展上。

  三、两岸小融合是争取推进两岸大融合的推手

  就在1978年大陆地区宣布改革开放后,海外中国人无不雀跃大陆的执政方向调整,甚至很多在岛内的台胞也从外文媒体瞭解到大陆发展的情况。由于当时台湾社会仍还在国民党“一党专政”垄断媒体消息的时代,而且国民党的“警总”仍对岛内老百姓思想做出控制。但事实上,当时很多台湾同胞早就可以从在海外读书或移民的亲人,瞭解到祖国大陆发展的情况。甚至,还有些比较热心的台胞,会从海外偷偷寄回大陆发展的消息,来给岛内亲友瞭解大陆改革开放的情况。当然,到了1980年后国民党的执政时期,社会也已经步入新的开放气氛。很多年轻人对大陆的印象,也没有那么反共,除了偶尔谈一下国民党反共洗脑教育的那些话如“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或“大陆是很穷”外,基本上他们对大陆的改革开放还是保持信心,尤其是很多当时的老百姓都相信,如果大陆能认真发展,那句“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的谚语也将成真。还记得笔者小时候,每次见到父亲的朋友,他们只要提到中国人的未来,那句“21世纪将会是中国人的世纪”流行的谚语就会马上出来。而且,长辈们也期许我们,要做好“以中国人为荣”的思想准备,要相信我们中国人会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的。

  正因为如此,台湾社会内部已经彻底完成两岸的小融合,岛内老百姓对大陆情况并不陌生,而也认同大陆就是自己的祖国,外加上从80年代开始,海内外中国人也都对“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的认同增强和对大陆刚开放的市场表示期待,因而岛内不论是本省人或外省人都有希望两岸早日开放往来交流。

  从1979年开始,就已经有不少台胞对来大陆有很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在当1981年9月30日发表的“叶九条”内容包括“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文姬:“叶剑英: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文史博览》2009年第9期。的内容后,岛内台胞对“来大陆看看与探亲”的意愿就很强烈。有的台胞更直接“化好奇为行动”,甘愿冒着台湾当局政策尚未开放被处罚的风险,利用到他国与香港的观光名义,或以外国身份的便利,顺道“偷跑”大陆看看与探亲,并在“偷跑来大陆”的看看与探亲期间,决定留下来“低调的”在大陆投资与发展。

  而且,这些“偷跑”大陆并愿意留下来的台胞们,很多现在也已经在大陆落地生根,幷且也享受祖国改革开放初期独有的经济与政策红利而创业致富。然后,他们也有很多是等投资稳定,就携家带眷来大陆一起住,有的更是娶大陆配偶组成幸福的两岸婚姻,做两岸婚姻发展的前沿者。至于,他们的后代,也成为新一代的“定居台胞”与“台属”,为两岸关系提前做出模范。

  因此,当我们分析现今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时,也必须提到这些提前“偷跑大陆”,提早吃到两岸解决发展红利的台胞。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越早来大陆的台胞,越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利。而且,他们也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全中国”互相往来的两岸大融合发展做出“热身准备”。这种情况一直到1987年,台湾当局正式开放“老兵探亲”才得以逐步公开与合法化。

  “老兵返乡探亲”就是一个由两岸小融合成为争取推进两岸大融合很好的案例。1985年后的台湾社会,处于经济发达与族群间融合紧密,故而老百姓要求提升自身生活品质和公民意愿,就又有了不分省籍族群与阶级的社会共识。外加上,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执政也发生各种因经济发展而出现各种封建官僚作风与贪污腐败,让老百姓觉得失望,感受到台湾社会必须有大改革,才能让自己与子孙未来得到幸福。

  因此,从1985年后,如“老兵返乡探亲”、“清退万年国代与立委”、“结社自由”、“出版自由”、“主张台湾主权未定论的台湾独立运动”、“军队国家化”、“反一党专政独裁”等多个充满政治忌讳的议题与话题,就像公开秘密般不断在岛内影视作品、地下书刊、每晚在各学校操场举办的民主演讲会与街头抗争中,让老百姓得到充分瞭解与私下讨论。更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党外人士(指反国民党籍不分省籍的异议人士)不仅是用行动呼应老百姓的需求与寄望,来举办活动来突破与对抗国民党的政治禁忌,他们还在1986年自行组织“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而支持老兵返乡的人士,也不分省籍在1987年4月15日组织“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来正式向国民党当局表达他们“想家”,希望开放大陆探亲的诉求,一直到1988年因目标达成而解散。

  虽然,1985年至1987年,当时社会仍处于“戒严时代”,国民党警特机关仍会严厉取缔,但当时的社会氛围属于“民智初开”阶段,警特越取缔越让老百姓有兴趣瞭解,抓不完也取缔不完,导致最后警特人员就采取“半容许”方式对待,就是只要国民党当局没有组织特别逮捕的政治性“专案行动”,集会主办单位有与当地警特单位私下沟通,活动本身是和平理性未出现严重的暴力与刑事活动,基本上国民党的警特人员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派人在场“维持秩序”。甚至,有些警特人员也有那时代的民主思维,对这些来自老百姓要求提升自身生活品质和公民意愿的活动也不反对,故而也会用各种执法规定的漏洞,让他们顺利举行。当然,当时国民党当局领导人蒋经国,也对这些老百姓正面要求提升自身生活品质和公民意愿的活动,表达出开放虚心接受的态度庄平勇:“蒋经国‘现代化’思想简论”,《东南学术》2011年第1期。。因为,蒋经国本身也希望这些政治活动,能成为正面发泄民众不满与创造更多国民党为老百姓服务的改革,更希望台湾老百姓能透过这些理性正面的政治活动增加自身的民主素养,好让国民党当局的执政成为大陆实现民主政治的典范,完成国民党一贯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

  正因为1949年来台湾的军人很多已经步入暮年,很多人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回大陆老家看看,故而“老兵想家”诉求就日益增加,而老兵返乡探亲也成为一个不分省籍政治人物讨论的重点议题对象。比如当时国民党的立委赵少康,就曾经在台湾立法机构公开表态质询“希望政府开放老兵探亲”。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建党初期民进党推动的“自由返乡运动”金奕、曹旭:“台湾老兵的返乡之路”,《人民文摘》2009年第1期。,也与老兵返乡探亲的诉求一致,因而两者合作。很多当时的民进党立委如吴淑珍和台湾省议员游锡堃,在不约而同为老兵返乡来质询与联署法案。

  所谓“自由返乡运动”,就是让被国民党当局因政治因素限制回家的人群可以自由返乡。

  而且,这运动还分四类人:

  第一类、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政府来台之外省籍人士。

  第二类是1945年至1949年被征兵或因谋生而赴大陆之台湾人。

  第三类是40年来赴海外留学、谋生,但因政治原因而遭国民党政府禁止入境之台湾人(即黑名单人士)。

  第四类是台湾山地原住民因“山禁”政策,返乡或入山必须申请“入山证”。

  就在1987年7月15日台湾正式解严的前几个礼拜,台湾内部的民间组织“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就在台北举办了以“想回家、怎么办”为主题的演讲会,不分省籍的人士积极呼吁台湾当局因开放两岸探亲,让已离开家乡多年的台湾老兵能回到大陆见他们亲人与父母一面。在同年9月20日,他们还发表声明,并特别提到“所有中国人都有返乡探亲的权利,不只是大陆人回大陆,而且也是应该包括台湾人都可以回台湾,乃至大陆人可以来台湾。”由此可见,“老兵返乡”的议题已经是不分省籍,而且正因台湾内部族群融合的深入,故而在这外省议题上,都不会有支持认知的差异。

  到了1987年11月2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有感于台海两岸之间的亲人分离太久,就规定了让凡在中国大陆有三亲等内血亲、姻亲或配偶的民众登记赴大陆探亲。汪毅夫:“老兵返乡的故事”,《学术与台联工作》,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7年7月,第177页。这也是两岸自从1949年双方完全中断联系与交流后,第一个针对两岸的大融合做出开始。就在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后,压抑在台湾老兵的思乡之情,也如涌泉喷发般地排队在当时负责办理红十字会的柜台前。每天都以几万件的人数,来申请大陆探亲同上。。而且,大陆探亲的话题,也成为台湾岛内的风潮,很多台湾同胞自己与身边的朋友,都以去大陆看看为话题,而正面地表达自己游历祖国大陆的心得,甚至还有些台商,也借由探亲与观光名义来大陆考察,效仿1987年前偷跑大陆的台商,寻求自己公司发展的“第二春”。

  在这个阶段里,台湾同胞的心理对大陆,完全是以很期待的心情来大陆的。尤其是他们可以看到只能在课本中看到的“故宫”、“长城”与长辈口中牵挂的“亲人”和“家乡”。

  同样的,台湾商人则是看到自己生意的契机,当时台湾社会就有一句话,如果14亿人都花一块钱买你的商品。你就可以马上赚14亿元。故而,当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可以到大陆探亲的政策后,“台商”就成为另外一个介于“台胞”、“定居台胞”与“台属”三种新的群体名称。换句话说,直到今日,一般人对凡是到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也都不会分其职业,一律称为“台商”。

  还有,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也逐渐增加,两岸就出现新的主流融合方式,就是两岸婚姻融合。让很多居住在两岸同胞都同时拥有对方的亲戚,进而出现两岸在血统上的不脱节。依据1995年负责接待台湾同胞来大陆的香港旅行社与台湾当局负责统计入出境单位共同统计的数据,1987与1988的两年里,就有431175人来往两岸“中华民国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两岸人员往来交流法规汇编》2009年版。,然后到了1995年大陆到台湾的人数就已经有1311176人同上。的爆炸性增长。由此可见,两岸开放交流后,大陆已非仅是台湾同胞的向往的家乡,而是发展机会。

  虽然来大陆发展的台胞与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从1987年后经历各种来自台湾当局制造如“戒急用忍”与禁台塑的海沧设厂等阻碍台商来大陆投资同上。等打压政策;与1996年的导弹危机、“台独”势力猖狂等的局势动荡,但每年从台湾过来的台胞,人数却是年年翻倍增加,来台湾定居的大陆配偶也没有因局势动荡而中断。外加上,台湾对大陆市场有经济依存度,也因台湾经济本身遇到的困境,而加数依赖同上。。故而现今两岸同胞之间的融合发展现象,已经从“战乱迁徙”的融合模式进入到因“生活需要”融合模式的现象。幷且,从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开始,两岸间的融合发展方向,也正式从“封闭”的各自政权实质管理区域社会内的两岸小融合,重新回到“大开放”的“全中国”互相往来的两岸大融合方向中。

  更别说到了现今社会,两岸融合发展的“全中国”互相往来的大方向,更是一部急速奔驰的列车,不断向前进。然后更多台胞也会在这历史潮流里,选择对自己的位子,让两岸大融合的列车带来更多融合大陆的机会。当然,融合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再会回头路,也停不下来,谁也挡不住它,只会更前进!“台独”分子如想阻挡这历史潮流,最后也只会螳臂当车,做困兽之斗罢了。

  因此,两岸的融合发展一直都没有断过,而且还不断从小融合转变为大融合。甚至,还会成为阻碍两岸大融合发展政策的压力。所以,就本文研究的历史经验来看,两岸融合发展已经是大趋势,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停止其趋势发展的。

  四、小结

  通过两岸因战乱迁徙到后面的融合发展,我们会观察到两岸的融合发展并未因内战而停止,而只会从两地相互往来的“大融合”,转化为各自社会内部的“小融合”。然后这些两岸的“小融合”,也成为未来推进大融合的力量。

  而且,我们也会发现到两岸各自的小融合,还会成为推进两岸大融合的动力,甚至还会让拒絶大融合的一方形成压力。尤其是针对台湾国民党政府当年拒絶开放两岸“大三通”或“大陆探亲”来说,台湾社会内部的两岸“小融合”就已经让国民党当局不能与不由得自己阻挡两岸大融合的趋势,甚至还会成为台湾政治转型的议题之一。当然,不论是大融合或小融合的形成,都必须创造在法律身份完整与社会同等待遇的条件里,而且很多融合发展的政策,也不会因哪位领导人政策执政思维改变,而会在法理与待遇的同等平衡执行下完成。

  总而言之,虽然内战可能会出现暂时性关闭两岸的联系,但两岸同胞间的融合发展一直没有中断过,一切现象与成果都产生的很自然。不论是战争时期“战乱迁徙”的融合模式现象,或和平时期的“生活需要”融合模式现象,都发现到两岸同胞的融合都在一点一滴地形成,唯一不同就是“封闭”的各自政权实质管理区域社会内的两岸小融合与“大开放”的“全中国”互相往来的两岸大融合方向的区别。因此,只要两岸同胞彼此的公民或国民身份权利与义务都没有丧失与地位不同,老百姓间的融合发展就会水到渠成,而不需要刻意地补助与照顾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台籍博士候选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