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临水文化在两岸的传播与互动

  一、临水文化的起源及其两岸范围内的传播历程

  根据史料记载,目前对于临水文化的起源存在两种较为普遍的说法。其一,以《大明一统志》、《八闽通志》为主的文献指出陈靖姑生于唐大历年间;其二,自明万历时期陈鸣鹤撰写《晋安逸志》起,出现陈靖姑生于唐末五代之说,该解释也在后来部分官方文献中有所提及。然而,在日后学者进行考证后,证实前者更符合历史事实,而后者更多是后辈对于临水文化的内容进行改动的结果。尽管因不同史书记载使陈靖姑生年的说法存在差异,但其“由人成神”的共通点是无可非议的。

  临水文化以福建古田、福州一带作为发源地,自唐代起,除了逐渐传播至福建其他区域外,甚至在浙江、湖南、广东等地也出现了临水文化的踪迹。台湾地区亦在闽文化传承的重要范围内,使得临水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对于解释临水文化的整体演变来说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将临水文化带进台湾地区的传播者及该文化传入的具体时间仍无法确定,但从台湾地区民间材料的记载中发现,有关陈靖姑的传说故事在明代就已经存在叶明生、郑安思编:《古田临水宫志》,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407页。。尽管当时尚未发现有正史对其进行纪録,进一步经由明代陆续有来自大陆地区汉人移民至台湾地区的这一史实来看,陈靖姑信仰确实很有可能随着移民而传入台湾地区。清康熙前期,郑成功率兵渡海来台,将过往占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彻底驱逐,并开启了两十余载的郑氏治台阶段。台南白河临水宫建于公元1661年,根据庙方记载,该庙宇是先贤随郑成功来台时自古田县大桥镇南台临水宫恭请临水夫人金身时所建,当前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是台湾地区最悠久的临水宫庙之一《台湾区开基临水宫南台助国夫人》,台南:庙方自印材料1989年版,第2-3页。。至清康熙、干隆时期,施琅率兵进军台湾地区,郑克塽投降使台湾统一归入清朝版图后,派驻台湾地区的官员和来往两岸的商贸活动渐多,其中又以原居住于福建地区的来台人数占多数,他们将原有的信仰文化一并带到台湾地区,使临水文化自然而然地在台湾地区形成大规模发展。高雄旗津临水宫的建立是由于1693年清朝官员奉命派驻台湾时,恭迎临水夫人金身来台,当时在旗津灯塔下邻近高雄港边的旗后山麓,以草茅搭建起最初的旗津临水宫,后至1879年曾再经修建,此时陈靖姑在台湾民众心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台南府城临水夫人妈庙于1736年由渡海扺台的福州人所建,该庙起先被建在东安坊山仔尾的丘陵上,并在往后的时间里因受本地人重视亦几经重修《台南府城·水夫人妈简介》,引自《古田临水宫志》,第294页。刘良璧篡:《重修台湾府志》卷九〈典礼附祠祀〉,清干隆六年,第89页。。

  清朝末年签署《马关条约》致使台湾地区割让给日本,台湾地区在1895年至1945年受到日本政府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其间日本以高压手段对待台湾民众,迫其抛弃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原有的发展模式,并在短期间去强行接受“日式”思维,其中还包含执行“寺庙整废”和“兴建神社”,大肆破坏台湾过往寺庙,推崇天皇和信奉日本宗教,企图改变台湾民众长期以来的中国信仰传统及与之相应的生活风俗戚嘉林:《台湾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21年版,第320-322页。。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临水文化的发展在日据时期出现停滞,甚至遭受严重打击,以高雄旗津临水宫为例,该庙宇在日据时期被日本政府改建为日语学校,并在战争爆发后以军事需要为由对其进行拆除,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此庙才被重建叶明生、郑安思编:《临水宫志》,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298页。。日据时期对台湾地区民间社会的信仰及文化发展造成严重冲击,日本政府除了抹灭台湾民众所秉持的中华传统精神外,更直接切断两岸百姓日常的沟通和联系,造成临水文化的两岸传播与交流停滞许久。

  二战过后,台湾光复回归中国,台湾民众得以恢复长久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下的正常生活,但因国民党军队在内战过程中节节败退,蒋介石于1949年退扺台湾地区并颁布《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其中包含控制台湾民众的言论、集会、结社等方面的自由权利,并对个人出入境行为实行严格管制,此举导致两岸间的文化交流再次被迫中断。直至上世纪80年代前后,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力图打破两岸长年以来的僵局并积极推动和平发展,同时在台湾人民强烈诉诸开放两岸交流的情况下,台湾当局于1987年通过台湾地区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法案,由此结束了两岸长达30多年的对峙,为两岸同胞重新开启相互交流的机会。开放之初,两岸同胞以探亲作为来往的首要目的,而在探亲的过程中也促使两岸之间临水文化的往来和传播日益增强。比如,当台湾同胞回乡访亲问友时,也会顺道至临水宫庙进香,反之,在大陆亲友赴台探访家属时,同样会走访、参观台湾地区的临水宫叶明生、郑安思编:《临水宫志》,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408页。,此般来往是不同个体在两岸空间下所进行的同质性文化活动,而产生该活动的原因正是由于两岸人民本是同根同源,而临水文化更是许多闽台百姓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临水文化在两岸交流的进程方面,尽管历经多年阻塞,但在恢复交流之际,许多两岸民众便自发性地组织队伍进行参访,这些络绎不絶的交流活动一方面代表同一民族下人们对于共同文化信仰的渴望,另一方面也为日后两岸文化的迅速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

  20世纪前后,临水文化的两岸交流活动在型态、规模等方面日益多样化。除了早期将探亲视为主要目的,进而延伸出临水文化作为两岸民众往来及参访的辅助性内容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以参访临水文化作为核心行程,积极组建团队进行各项临水夫人相关的交流活动。在众多交流活动中,信众、庙宇工作人员、相关协会及组织、专家学者等皆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两岸临水文化交流活动要能举办,势必先获得民众大力支持,随后还需两岸临水宫的负责人与官方、民间组织进行多次协调与策划,一场关于两岸临水文化的交流活动才能受邀民众参与并圆满服务于民众,另一方面,学术界从事临水文化研究至今方兴未艾,两岸学者针对临水文化的信仰内容、科仪呈现、宫庙沿革、社会功能、艺术表达等部分均进行了富含动态性的讨论,主要指出临水文化不仅作为我国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当前民众持续信仰和作为文化生活的内涵,因此不断追踪临水文化的动向发展有其必要性,而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帮助我们更完整的纪録临水文化的整体样貌与具体细节,并分析其对于人民生活所赋予的重要价值,也能为生长在临水文化下的两岸民众提供具有教育性的指导作用。

  总体来说,临水文化在两岸空间下日益发展壮大,文化受众也随着历史进程逐步增长。结合詹姆斯·凯瑞所提出的“传播仪式观”,其强调的是传播作为共享的过程,身处传播范围内的参与者共同形成一个社会群体,他们通过传播来确认彼此身份并维持、强化某些特定社会观念,而这些观念长时间流通在群体成员之间,为整体社会生活带来具有秩序的样貌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11页。。由此可见,临水文化自福建传入台湾地区并在当地长久发展后,一方面使得台湾民众信仰临水夫人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在两岸持续双向传播临水文化的情形下,形成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历史根基等方面拥有一致性的群体,更凝聚出内部团结的关键力量,而这股力量正是借由文化内部各个主体不断地来回传播、互动,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临水文化在两岸所取得的共识,因此临水夫人通过文化与传播的交互促进、共生实则为记载与传承两岸人民的彼此表达、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纽带,并可进而将其视为奠定两岸同为一个群体的永续证明。

  二、传播过程中两岸临水文化的对比与共性

  临水文化传播至台湾地区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将原本在发源地福建所形成的临水文化内涵导入台湾地区外,势必会与台湾当地的人文特色、风土民情进行交互结合,逐步演变出临水文化在地化、本土化的样貌。将前者与福建地区临水文化的内容进行比照,可以进一步挖掘出临水文化在两岸空间下的共同点及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安平县杂记》曾记载清代台湾安平一带民众信奉临水夫人陈靖姑的情景,一部分体现在人们对“婆姐”的信仰上,婆姐是临水夫人身旁的女婢,当小孩出生、年幼时会到庙中将婆姐请回家中供祀,直到子女成年之际再将其送回庙中,表示婆姐能对成长中的孩童、少年形成持久的庇护,而当地百姓在知晓婆姐与临水夫人的密切关系,以及熟识临水夫人脱胎祈雨、救人产难故事的背景下,自然对临水夫人抱有强烈的敬仰之心;另一部分则描绘了临水夫人生辰时,当地凡是有幼子的家庭,父母都会将他们带到庙中祭拜陈靖姑,因此当日庙里不仅信众络绎不絶,也有道士为孩童进行“过关”仪式,此举意在帮助孩童顺利长大成人佚名:《安平县杂记》〈节令〉,清代,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tianwendili/anpingxianzaji/60374.html。。从《安平县杂记》对临水文化的记録来看,台湾安平地区民众对婆姐的信奉与临水夫人并重。再从福建地区史料对临水文化的描述来看,多以撰写陈靖姑的生平事迹、降妖除魔的传说为主,由此可见临水文化传入台湾地区后,随着地方对于文化某部分内容的侧重而发生自主演变,最终形成了既承袭传统意涵、又融入在地特色的临水文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南地区保留的“十二婆姐阵”正是由原初的“三十六婆姐阵”蜕变而来,两者之间最大区别在于演出人员的编排上前者做出数量缩减,如此能够有利于临水文化活动以更为简洁的方式进行笔者访谈福州市陈靖姑文化研究会会长林辉,2022年1月26日。,这是结合台湾在地阵头游行活动而对过往“三十六婆姐阵”做出的有机调整,直至今日仍然可以在台湾各地的临水文化活动日程上看见“十二婆姐阵”的身影,并根据不同地方特色,又再次发展出队列形式、角色排序、器具设计等具有差异性的“十二婆姐阵”蔡欣欣:“神影婆娑——台湾‘十二婆姐阵’的文化展演”,《福建艺术》2010年第6期。。除了在台湾地区以外,“十二婆姐阵”也通过两岸文化交流传入福建,举例来说,上海世博会福建周曾演出福州民俗剧《十二婆姐》“福州民俗剧《十二婆姐》‘扭’进世博”,东南快报2010年6月24日,http://fj.sina.com.cn/news/m/2010-06-24/081948301.html。,以及福州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十二婆姐送平安》的展演“琉球亭里十番响婆姐起舞送平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亮相南公园”,福州新闻网2017年6月12日,http://culture.fznews.com.cn/node/10743/20170612/599151c1cbb36_2.shtml。,这些正是临水文化首先自福建传入台湾,经过时间积累而在台湾形成极具当地特色的临水文化内容后,再度因文化传播的关系使得临水文化在不同地域下的各式内容形成交互碰撞、融合的机遇,最终为临水文化赋予更广泛、多元、创造性地表达意涵,更体现出临水文化随着时空转换、人际互动的多重关系而不断呈现出永续发展的态势,因此文化交流对于带动文化向前迈进具有很大程度的催化作用。

  2014年福建古田曾组织交流团赴台进行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的绕境活动,该活动目的是响应闽台地区广大信众的需求,将古田临水宫祖庙的陈靖姑金身护送起驾至台湾地区,并在台湾岛内举行为期近半个月的各项交流活动,其足迹遍布全台各地20座以上的临水宫分庙。笔者在2022年初赴福建古田进行田野调查时访谈到当时赴台交流团队中的诸位前辈,在与他们探讨两岸临水文化的交流及发展过程中,发现闽台地区在临水文化的传播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其一是在宗教仪式的展演上,台湾地区部分内容以更为原始的方式进行呈现,比如接驾临水夫人过程中的“乩童护法”和“撵轿”笔者访谈古田县地方志研究室地方志专家林兴华,2022年1月16日;2022年2月18日。前者强调乩童须将多种器具砍入自己身上,用以确认游行队伍皆为正神组成,后者则要求抬轿者撵轿时必须散发出相互角力的现场氛围与行动特征,再加上诸多信众沿途以跪拜形式参与接驾,显示出所有参与者对临水夫人虔诚信仰的精神,而相较于台湾地区,若以福建古田临水宫祖庙来说,大陆地区在体现陈靖姑信仰时更注重将完整的道教科仪表演作为宗教仪式的主要内容,充分表达出临水夫人驱邪除灾、保佑家国的重要功能,再者,各地分庙每年固定前往祖庙进行“请香接火”仪式,该仪式由浓厚的道教色彩和陈靖姑个人特色组成,同样显示出信众对于临水夫人的敬重。其二是围遶在临水文化周边所形成的民俗节目上,台湾地区内部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情形,随着不同城镇、村落的民情差异,当前临水文化活动伴随着街头表演、现代舞蹈、传统戏曲等各式民俗节目进行呈现笔者访谈古田临水宫景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主任林尚安,2022年1月19日。,由此可见台湾地区的临水文化深受地方文化、风俗的影响,在保留临水文化主要精神的情况下进一步丰富了该文化的表达形式,而福建古田地区关于临水文化民俗节目的表现方面,如古田临水宫祖庙则更多呈现了陈靖姑过往作为古代国家公祭人物的身份,其中以六佾舞、八佾舞等古代宫廷乐舞、闽剧《顺天圣母》、武术和杂技表演等形式来进行表达林兴华编:“福建古田临水宫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2014年)巡游台湾资料汇编”,内部资料2015年,第18-19页。,整体看来更为庄重、典雅,这也意味着临水文化从古至今深受官方及民间的双重认可,幷且这份认可也将随着当前社会对该文化的爱戴可望在未来获得永续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将两岸临水文化的传播内容进行比照,能够认识到两岸民众对临水夫人的生平经历、传说故事等在大体框架上具有共识性的理解,无论从古籍史书或当代文化活动的记载与纪録中,均体现陈靖姑脱胎祈雨、降妖救产、护国佑民等各方面的英勇事迹。以清代《凤山县采访册》为例,其中提及台湾高雄旗后山腰建有临水夫人庙,并描写陈靖姑成神于福建古田,此后受历代帝王敕封,更有官员因其灵验而奏请加封卢德嘉纂辑:《凤山县采访册》〈乙部〉,清代,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tianwendili/fengshanxiancaifangce/59215.html。,若将台湾地区史料与《古田县志》等同朝代大陆地区古书中关于陈靖姑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同样提到陈靖姑由人转神、宣示救产、灵机显着的表现辛竟可修:《古田县志》卷五《坛庙》,清代,第217页。,因此两岸对于临水夫人的刻画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另外,从现今两岸临水文化交流活动中观察两地百姓对临水文化的描绘,依然能得到极其相似的陈述结果“以共同信俗为桥,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第十三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侧记”,光明日报2021年12月13日,https://m.gmw.cn/baijia/2021-12/13/35375702.html。,表示临水文化所藴含的精神基本上已跨越时空限制,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而所谓临水文化在两岸空间下的差异,更多体现在文化内部的表达形式上。在此可以通过民俗传播的视角进行说明,由于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中存在某一文化中心点向外扩散的同心圆型态,里面每个波圈拥有相似的形式内容,但展现的实际状态呈现出区别,深究这一区别的原因在于该文化与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互渗透而产生的结果,为原先的文化增添地方性的特征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7-98页。。因此,以空间所促成的临水文化内部差异实则帮助该文化以更为丰富、多元的路径并在最终形成良性的发展。

  三、临水文化作为实现两岸民众文化认同的推进器

  文化认同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因享有共同文化而产生的认同,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一方面愿意主动习得文化内容,另一方面也因他们接受该文化而被社会、群体所认可,因此个体平时体现的行为及价值观也能和所属文化形成强烈呼应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带有社会属性认同类型的中介和基础,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人民拥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并通过相互交流、接触而带来文化融合、多元一体的结果,文化上的共通性也经由世代传承进而发展至今,这部分既展示了中国人民富含文化向心力的一面,更可领悟到中华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优势,使得群体内部成员能在文化层面上达到和谐交往,并衍生出一致性较强的社会理念,进一步让文化认同扩展至国家认同的正向局面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临水文化是两岸民众共同享有的文化,无论从历史的角度或当前的境况都证明瞭它在两岸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而临水文化也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员,势必在两岸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肩负起关键精神桥梁的角色,幷且帮助两岸民众增加来往的情况下,进一步对彼此形成更深刻的理解,除了增强文化认同外,甚至可能提升至身份认同、国族认同的层次。

  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是历时久、规模大的两岸临水文化交流活动之一,截至目前为止,该活动已在福建古田举办长达十年以上的时间。而首届陈靖姑文化节诞生于第三届海峡论坛,当时初次举办吸引了数百名两岸信众齐聚在古田临水宫祖庙共同参与活动,备受闽台两地民众关注和喜爱,后续相关政府单位及组织便将陈靖姑文化节定为往后海峡论坛中固定的文化活动。在陈靖姑文化节举办的十年时间里,笔者对历届活动的新闻报导进行整理与分析,归纳出以下几个阶段性的特点:在初期,两岸民众通过陈靖姑文化节打开了相互认识、交流的窗口,闽台同胞在该活动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换彼此对于临水文化的经验与瞭解,两地也围遶着如何能使临水文化在两岸范围内形成更广泛的传播而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一阶段最大的功能在于陈靖姑文化节的起步帮助了两岸无论是官方单位或是民间组织、个人建立起稳固且具有延续性的情感,使得两岸实现文化认同获得充分条件;在中期,陈靖姑文化节除了延续往届传统,坚持以“两岸同源,根脉相连”的根本精神来颂扬临水文化以外,更进一步采用多方位的传播渠道对临水文化进行推广,举凡发布图书《印象临水夫人》、动漫片《陈靖姑传奇》以及举办诗词吟诵会、学术研讨会等,令两岸民众能以更丰富的形式来瞭解临水文化,一方面做到传承与保护临水文化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也加入了创新、创意的思维,将传统意义上的临水文化赋予当代精神,有利于拓宽文化受众的广度,让许多新生代民众有更大机会接触到临水文化,为其带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因此在这一阶段中,主要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法使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深而走向成熟,累积出彼此间更上一层的文化认同;在近期,以陈靖姑文化节为媒介,两岸同胞在文化交流的深度方面呈现出“质”的突破,比如在展演临水文化相关的节目上,开始采取两岸文化工作者共同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创作、排练,显示出两岸达到实际意义上的深层文化认同,而在两岸文化认同具备稳固基础的态势下,临水文化在传播工作的格局层次上也呈现出显着提升,以古田临水宫祖庙为代表的文化品牌正在形成,其力图在不断建设两岸临水文化交流发展的根基上,进一步带动临水文化迈入世界舞台,此对外传播策略不仅可以让不同国家的民众认识到临水文化无论从史实或现实来说均作为两岸同胞共有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外,对内也能彰显出团结一致、凝聚民心的意义与作用,并在最终借由高度的文化认同转化为身份认同、国族认同,两岸百姓走向心灵契合的美好局面。从总体来看,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所形成的两岸交流活动极具弹性,它既可以从文化领域串联两岸民众,又能够将自身化作纽带,进而拓展、协助与促成两岸在经济、政治、社会、其他文化等不同领域的交流,使两岸民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认同。

  除了通过线下交流活动的形式促进两岸的文化互动外,在互联网普及、新媒体受到广泛应用的当今社会里,临水文化的两岸活动也紧随时代脚步而开展了线上交流的管道,再加上近年来因疫情关系,两岸交流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线上的方式顺利进行。以第十三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为例,主办单位结合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一方面在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现场活动,各项与陈靖姑相关的宗教仪式、戏剧表演如期呈现至在场观众眼前,两岸同胞也在数年来共同参与陈靖姑文化节的情况下逐渐发展出“文化习惯”,这一相互交流的常态化对于两岸文化认同的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视频録制、现场直播的方式让无法到场的两岸民众也能携手参与到此次的陈靖姑文化节之中,并借由影像、声音的同步以及实时的弹幕互动、评论留言,除了为网上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外,也能让两岸同胞在打破空间限制的背景下形成更多认识、交流的机会。由于互联网可于短时间内集结大量两岸民众在更加弹性的平台中共同参与交流活动,相比于线下活动,它更有可能将临水文化的两岸传播力量发散至更广阔的领域及范围中。具体来说,多数台湾民众以线上形式进行两岸临水文化交流的可行性是更强的,幷且在线临水文化活动也能让尚未认识该文化或对它仅具有初步认识的民众提供更进一步瞭解的空间,而在这一循序渐进熟悉临水文化的交流进程中,能够拉近两岸同胞的情感与归属,从而产生彼此间的文化认同。因此,将新媒体应用至临水文化活动中主要包含下列两个方向的积极功能:其一是对临水文化受众在广度上的提升,由于线上参与对两岸民众来说从行动及操作层面均相对简单,因而能达到吸引大量两岸民众齐聚并共享临水文化,这也为两岸文化认同的构建跨出良好的起步;其二是有效带动更多两岸民众以具有深度的方式投入到临水文化的交流活动中,这是当两岸同胞通过在线形式对临水文化拥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后,主动形成更大的动机期望参与到线下实体的临水文化活动中,最终为两岸带来更密切的文化交流,从中可以看出新媒体形式的临水文化交流活动能以线上带动线下或者线下线上交互融合的路径潜移默化地激发出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

  四、结语

  临水文化是两岸人民的文化瑰宝,它能成为当今两岸互动、传播及发展的有效着力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临水文化承载着闽台地区百姓诸多共同的文化及历史记忆,幷且富含积极向善、无私奉献等正面的价值观念,使其千年以来获得无数人民的认可与推崇。尽管随着时空变化,临水文化在两岸各处已融合了当地特色的情况下,呈现出差异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但从整体层面来说,这些带有区域特点的临水文化能为其带来更多面向的文化意义及内涵,有利于该文化的长期发展。再者,当前地区之间来往频繁的背景下,各方百姓便于相互交换各自对于临水文化的理解与表达,除了可以将该文化之中固有的、优良的精神传统进行完好的留存与守护,从而凝聚两岸民众的共识外,具有不同地域性特征的临水文化内容相互碰撞、融合,也为该文化焕发出无限生机,并促使生长在这一文化环境里的两岸同胞达到共存共荣的境界。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台籍博士研究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