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变局下的两岸经济合作形势、趋势与路径

  海峡两岸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台湾岛内政局的变化以及海峡两岸关系格局的变化,对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两岸公权力主导推进的经济合作中断,原有经济合作机制受阻,两岸经济合作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民间为主导、以大陆为主要场域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新的形势下,两岸企业界在两岸法律政策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寻求合作,开创了新的合作途径与合作模式。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去年春台湾岛内政局发生“蓝下緑上”的重大变化,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最大变数,加上海峡两岸经济形势及国际经济大环境的持续变化,两岸经济合作形势出现新变化,呈现新趋势。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黄金时代”结束,重新回到非公权力主导的民间合作时期

  岛内政权发生重大变化后,在没有基本政治互信基础的情况下,两岸两会协商与两岸事务主管部门沟通机制中断,两岸公权力主导的经济合作机制中断,两岸无法再签署新的经济合作协议,已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的落实也受到影响,两岸经济整合或经济一体化发展严重受阻,两岸经济合作重新回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合作为主的民间合作模式时代,两岸经济合作的主体、性质与途径等均相应发生变化。 

  (二)蔡英文当局两岸经贸政策发生重大翻转,经济“脱中”成为新的政策导向,既有两岸经济合作模式受到重大冲击 

  蔡英文当局在“重国际轻两岸”、“重美日轻大陆”与“重南轻西”的经贸战略下,在强化同美日经济合作的同时,大力推动“新南向政策”,积极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合作,以分散与削弱两岸经济合作。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讲中提出了“告别以往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现象”的知名论断,即要切断与大陆的经济合作,要改变与大陆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开始在经济上推行“远中”、“脱中”的“经济台独”路线。上台执政一年时间内,蔡英文当局没有出台任何一项有利或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反而不断收紧两岸经济合作政策,不仅将马英九执政时期原本旨在与大陆自贸区对接的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取消,而且将2011年台湾“行政院”成立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小组整并。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导向下,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条件发生了逆转,两岸经济合作严重受阻。可以说,蔡英文的两岸及对外政策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合作的最大变局。 

  受蔡英文两岸政策与两岸关系形势变化的影响,两岸在岛内合作开创的“学甲契作合作模式”与“苗栗大闸蟹合作模式”也受到影响,无法进一步推广。 

  (三)大陆经济“新常态”与台湾经济“新平庸”同时出现,给两岸经济合作带来挑战与带来机遇 

  两岸经济合作与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过去20多年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与资本输出),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了重大发展。如今两岸经济形势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陆经济发展进入重品质、调结构的发展阶段,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主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政策导向与经营成本发生重大变化,给既有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或模式带来压力与挑战。不过大陆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预计还有20多年工业化发展时间,仍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台湾经济发展则进入“争3保2”的平庸发展时期,不再以追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为核心,而是强调“非核限煤”与“环保至上”的理想主义经济理念,推动“创新、分配与就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不仅给企业投资与经济发展带来挑战,而且给两岸经济合作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台湾当局缺乏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足够动力,台湾企业对外或两岸经济合作的能力也相对弱化,也会影响到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与走向。 

  (四)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出现“陆进台退”新格局,两岸产业合作竞争态势上升,经济竞合关系成为新常态 

  海峡两岸的电子信息产业都有较大发展,都是高科技产业的主力。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产业合作也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2016年,台湾上市公司在大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收益达2400亿元新台币,占台商大陆投资总收益3115亿元的77%〔1〕。不过,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仍有较大区隔。长期以来,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与面板产业领域领先大陆,大陆每年从台湾进口大量集成电路晶片与大尺寸面板。 

  然而,大陆经过十多年的急起直追,两岸在半导体与光电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大陆与台湾在这两大产业的发展能力与制造水平差距日益接近,正在超越台湾。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大陆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与支持力度,不仅成立了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大力鼓励本地与海外企业半导体产业投资,并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大陆投入兴建的12英寸晶圆厂达26个,其中12个已动工兴建。2016年,大陆半导体产值达1.95万亿元新台币,与台湾2.43万亿元相比差距不到5000亿元新台币〔2〕,预计2018年大陆半导体产值就会超过台湾。在面板产业领域,大陆于2016年正式超越台湾。据统计,到2016年第4季度,京东方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占有率为22%,高居第1(乐金以19.1%居第2位,群创以16.2%居第3位,友达以13.6%居第4位,三星以10.4%居第5位);预计到2020年,包括群创与广州厂在内的鸿海集团市占率达到20.99%,京东方为18.33%,乐金为17.94%,三星为14.04%,友达为10.86%〔3〕。另外,2016年,大陆京东方电视面板出货量为4400万片,居全球第3位,超过群创的4200万片;华星光电3300万片,超过友达的2700万片。不过,目前大陆液晶面板自给率仍只有50%,大尺寸面板仍需要从台湾、韩国进口。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大陆半导体与面板产业的发展,正在改变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大陆有全面超越台湾之势,必将给两岸电子信息产业与整个产业合作带来深刻变革与影响。其中一个显着变化就是,台湾半导体与面板产业加快了在大陆的投资布局与两岸的产业合作,同时两岸同业竞争也开始加剧,未来海峡两岸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幷存,并改变世界产业格局。 

  (五)两岸人才争夺战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竞争的新议题 

  人才交流是当代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大议题,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台湾在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与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而大陆企业的扩张与国际化发展,急需专业与复合型人才。据美国谋智(Mozilla)与英国智库Canribou-Digital联合发表的全球APP经济报告,台湾人才素质位列全球前10名之内,台湾在软件人才领域也位居前列〔4〕。近年来,大陆企业以更为优厚的待遇吸引台湾人才加入,并促成一大批台湾优秀科技或管理人才到大陆发展。台湾方面则认为是大陆企业“抢钱又抢人”,是恶意“挖角”,是不正当竞争,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限制。在现行两岸政策法规之下,如何实现科技人才在两岸之间的有序流动,发挥最大潜能与效力,实现两岸人才资源的充分合作,而不是恶性挖角与强行限制,是两岸经济合作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新动向与新模式 

  在两岸公权力主导的经济合作受挫受阻情况下,台湾企业界在生存发展压力与大陆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下,持续与大陆企业展开包括相互投资、交叉持股、以债转股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济合作动向与模式。 

  (一)“化敌为友”,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 

  “宸鸿模式”是典型代表。在两岸经济与商业往来中,同行、同业之间出现竞争关系是不可避免的,经常采取相互指控对方专利侵权与互打官司以遏制对方,更成为近年企业间竞争的一个普遍性方式,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在新的经济形势与面临新的竞争对手情况下,原本属于竞争对手的两岸企业开始“化敌为友”,以交叉持股与相互投资方式进行策略合作。宸鸿公司是台湾知名触控面板企业,在大陆有诸多投资,也是苹果供应商,其优势是玻璃触控及后段贴合服务;其竞争对手大陆欧菲光则是大陆手机触控面板供应商,优势在于前段塑胶薄膜触控技术以及精密光感测模,也开始争取苹果订单。双方是同行两个知名企业,自然是竞争对手,双方曾因专利问题相互控告。然而,鸿海集团下属的业成公司开始有意进军触控面板领域,而且依靠集团优势可能争取到苹果触控面板市场,这对宸鸿与欧菲光构成新的竞争压力,于是宸鸿与欧菲光双方做出重大战略妥协与决定,通过交叉持股方式建立合作关系:欧菲光将参与认购宸鸿公司私募股,共投资18亿元新台币,持股比重达到5.46%,成为宸鸿第二大股东;宸鸿将投资9亿元新台币取得欧菲光股票,持股最多为0.5%,并将合资成立新公司,以巩固双方在触控面板领域的市场地位〔5〕。 

  (二)“以债转股”,由债主变金主的合作共赢模式。 

  两岸企业在长期相互投资与合作经营过程中,形成不同程度的债权与债务关系。大陆知名移动视频企业乐视于2016年出现严重财务危机。台湾仁宝公司是乐视公司智能手机的主要代工企业,双方有投资合作关系,乐视积欠仁宝公司债务(应收帐款)达82.9亿元新台币,乐视巨额亏损事件曾一度让仁宝公司股价大跌。2017年初,双方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新的战略合作共识:仁宝“以债作股”方式入股乐视旗下子公司乐视致新公司,交易金额为30.98亿元新台币,仁宝持股2.15%;未来乐视致新股权重组后并入乐视网,并在2019年底之前申请上市〔6〕。仁宝“以债转股”的主要目的是着眼未来将积极承接乐视电视盒、电视机、智能手机等业务,实现互利双赢。 

  (三)“外资转陆资”的经济合作模式 

  两岸经济合作,尤其是大陆企业在岛内的经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台湾当局严格的法律政策制约与影响。于是大陆企业通过并购国际跨国公司及其在台湾岛内的分公司,成为一种变相的两岸经济合作方式。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后率先间接进入台湾岛内市场,开创了“外资变陆资”在台间接投资合作的先例。尽管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管制严格,进展并不顺利,但大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持续扩大的海外并购浪潮,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台分公司因大陆企业并购变成陆资企业,一些大陆企业将此一模式作为进军台湾市场的重要途径。“智亚半导体模式”是典型代表。2017年初,大陆企业收购外商在台的智亚半导体公司,结果在台外企变成陆企即外资转陆资,获得台当局认可,也计入台湾当局统计的大陆对台投资项目,导致1-2月大陆企业对台投资金额增长2倍之多。预计未来这一合作模式会越来越多。 

  (四)“台资转外资”海外间接合作模式,也称“美律模式”。 

  大陆企业投资入股台湾企业,实现合作,本身是一个好的路径选择,但受到台湾当局政策的严格限制。两岸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与发展,乃采取另类变通方式。2016年,大陆立讯精密公司决定投资37.8亿元新台币入股台湾电声元件龙头企业美律公司(投资后持股25.4%),实现合作,但台湾当局反对这一投资并购案。于是,台湾美律公司选择在境外(包括香港)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成为变相的外资企业,然后与合作对象大陆企业实现投资与交叉持股合作,以突破台湾方面的政策限制。2017年2月,台湾美律通过香港子公司与立讯子公司东莞立讯签订合资协议,将旗下美律电子(上海)以及美律电子(惠州)两家公司分别出售给东莞立讯,并分别取得51%的股权,在境外实现投资合作。 

  (五)“顾问代理”商业营运合作模式 

  主要是大陆企业与台湾企业在岛内合作为突破台湾当局政策法规限制所创立出的一种合作模式。为开拓台湾市场,2015年11月,大陆知名OTT业者爱奇艺设立“台湾站”,但台湾当局不允许设立分公司。2017年4月20日,爱奇艺宣布,将以“顾问身份”,与台湾代理商欧锑锑娱乐公司进行制作合作,开发台湾原创内容产品。其目标有三:一是建构两岸影视交流平台;二是为扶持网络原创影音内容的创作,爱奇艺台湾站将于2017年4月启动“爱奇艺号”自媒体业务,打造影视平台服务,从事人才培训及提供平台资源;三是与欧锑锑娱乐共同打造符合台湾特色的原创内容产品〔7〕。这是在市场导向下的一种新的两岸商业合作模式。 

  三、“大陆机遇”导向下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选择 

  在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变化与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趋于消极的背景下,两岸经济合作转为以大陆为主要合作场域及以“大陆机遇”为导向的两岸经济合作态势。 

  (一)大陆“区域发展导向型”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放弃马英九执政时规划、有意与大陆自贸区对接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建设,又失去原本最期待的参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机会,台湾对外区域经济合作严重受挫,于是台资企业转向参与大陆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中,台湾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建设,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选择。台湾当局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态度消极,比较排斥,而且在新的两岸政治形势下两岸已无法实现两岸“一带一路”合作,但大陆欢迎台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合作,而且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台商赴“一带一路”境内地区考察。台湾企业界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态度积极,参与愿望强烈。据报导,台企联计划集资1500亿元人民币,选择大陆多个地点布局“一带一路”建设。其中西南地区成为台商布局“一带一路”的重要选择。台企联会长王屏生有意到云南瑞丽口岸与广西东兴口岸等地投资。两岸企业界与学界广泛讨论台商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与途径。在互联互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为主的“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台湾企业要找好角色定位颇为重要,尽管不大可能扮演主导或龙头性角色,但可以发挥台湾企业提供产品、技术与服务等优势,扮演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你无我有”与“你有我优”的角色。 

  (二)大陆“园区建设导向型”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大陆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推出不同性质与不同开放程度的园区规划与建设,从而不断为两岸经济合作开辟新渠道。 

  一是参与大陆自贸区的投资与合作。大陆已先后设立了七个自贸区,提供更多特殊优惠政策,尤其是福建自贸区还有专门的涉台开放内容,台商也积极布局,将成为未来两岸园区经济合作的重要选择。二是国家级新区合作,到目前包括雄安新区在内总计设立了19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投资均是对外开放的,也积极鼓励与吸引台商投资合作。三是其他地方重要经济开发区与产业园区。四是大陆不同类型的两岸产业园、科技园与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区域发展。 

  (三)大陆“产业政策导向型”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海峡两岸均有不同的产业政策规划与重点产业发展设计〔8〕,这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大利基与条件,但因两岸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台湾方面已放弃两岸产业合作政策,于是当前与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个主要途径是着眼大陆主导的产业规划与产业布局。包括“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云计划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大陆每一项国家重大产业或经济政策方案或规划的出台,都预示着政府政策的导向、倾斜与支持,会带来庞大的政策市场商机。台商非常关注大陆经济发展趋势,善于抓住中央经济政策导向所带来的商机,将为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生产巨大的政策动因,不断推进两岸产业与经济合作,也是未来合作的重要方向。 

  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政策导向,为两岸产业与经济合作开辟了巨大空间,也提供庞大商机。现阶段与未来最值得关注与颇具潜力的产业合作主要包括了面板、半导体、机器人、AI(人工智能)、循环经济、跨境电子商务、医疗、健康、养老等产业。当然,任何一个行业与领域,只要有条件与利基,都是两岸产业合作的目标,只要掌握关键技术与核心竞争力,都会找到合作的利基。 

  (四)大陆“市场规模导向”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或诱因是大陆庞大的人口与市场规模。大陆有人口13亿人,GDP总量超过10万亿人民币,年进口量接近2万亿美元,这种人口与市场规模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尤其是台湾企业开拓大陆市场的重要动力源。台湾企业在不同领域的专业特长、技术产品与销售渠道是与大陆经济合作的重要资产。就不同行业与产业观察,大陆庞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强化了两岸产业与企业合作。如一年全球19亿支智慧型手机市场,大陆占了近30%;2017年大陆的液晶电视销售量近6000万台,占全球市场的30%;大陆记忆体消费量占全球的50%。依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15年,全球电商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电商规模近2万亿美元,其中B2C市场为617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9〕。目前大陆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4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10〕,发展前景广阔。台商要充分通过自己的优势与大陆开展合作,积极参与与开拓大陆的市场,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五)大陆“地方政府导向型”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两岸公权力的经济合作无法持续,两岸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困难,但仍以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陆地方政府仍然致力于与台湾企业的投资合作,尤其是鼓励先进、创新、緑色产业项目合作。台商在看好大陆市场潜力的同时,也希望争取到更为优惠的地方政策待遇。在这种背景下,大陆地方政府主导的两岸经济合作有所发展与突破,其中有近两年来三个重要案例: 

  一是台湾半导体龙头企业台积电与南京市政府合作兴建台半导体产业园。2015年底,宣布在南京投资半导体厂,第一期投资30亿美元,2016年初动工兴建,标志着世界最大晶圆代工企业全面布局大陆市场。 

  二是台湾宏达电公司与深圳市政府的新兴产业合作。2017年3月双方成立国际虚拟实境研究院(IVRI),双方将共同在“虚拟实境”相关设备、技术、行业应用、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合作,希望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以研究院为核心,在深圳构建良性循环发展的虚拟实境生态系统〔11〕。以智能手机起家、开始大力发展VR产业的台湾宏达电公司,看好大陆市场,与大陆不同领域的企业开展更大范围的合作。2017年3月,宏达电与华纳影业公司达成策略伙伴关系,独家成为知名导演史蒂芬斯皮柏新作“一级玩家”所有虚拟实境(VR)的内容制作,以及线上线下推广活动的独家虚拟实境合作伙伴。另外,宏达电与国美签订合作协议,将成为国美虚拟实境电影院技术合作伙伴,为国美2017年在大陆首批一百家虚拟实境电影院提供支援。 

  三是鸿海集团与广州市政府合作建设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2017年3月,鸿海集团宣布在广州兴建以10.5代显示器为核心的全生态产业园,占地面积达1.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达610亿元人民币,预计月能产9万片,预计年产能达920亿元人民币〔12〕。据报导,这一庞大显示器产业生态园区带来包括亚翔、汉唐等上百家供应链企业,鸿海下属企业就有京鼎、天钰、荣创、群创、阳程等以及国际大厂思科、康宁等参与。另外,2017年4月,台湾隆达公司与安徽滁州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当地投资兴建苏滁现代产业园,占地12万平方米,以LED晶片、封装等产品为主,预计2019年量产。这一经济合作模式或路径是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

  (六)大陆“共享经济导向”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大陆庞大的人口规模、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与普遍的智能手机使用,造就了大陆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庞大商机,为两岸经济合作开创了新的机遇与渠道。短短两年时间内,大陆共享单车就呈现爆发式的发展,为两岸自行车行业及相关零部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摩拜与OFO两大共享单车平台预计2017年单车生产量超过1000万辆。台湾一向是自行车及零部件的重要生产与技术提供者,于是大陆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台湾及台商的生产供给形成一种行业的供需合作。尽管走中高价与休闲运动车的台湾自行车龙头企业美利达坚持走高端发展路线,不愿意进入大陆单车共享平台,但其他自行车行业与上下游企业则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而且已加入大陆共享经济产业链。据报导,台湾“轮胎双雄”正新与建大两家企业,已成功打入摩拜与OFO两大共享单车车胎供应链,带动两家企业在岛内、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工厂的生产。其中建大预测2017年共享单车车胎供应量将超过1000万条〔13〕。同时,全球链条龙头生产企业台湾桂盟集团军一举拿下大陆共享单车市场近80%的链条订单。据最新报导,大陆共享自行车爆发式发展,像及时雨,让台湾轮胎业摆脱衰退,预计2017年自行车需求量增至3000万辆,较2016年增长10多倍,台湾轮胎双雄正新与建大锁定潜力商机,联合打入与摩拜合作密切的鸿海富士康供应链,2017年共享自行车胎出货量大爆发,全年上看2000万到3000万条规模〔14〕。大陆共享经济发展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七)大陆“产业供应链导向”的两岸经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与分工精细化背景下,国际产业链不断深化与发展,两岸也加入这一国际产业链与供应链,形成两岸紧密的产业与经济合作体系,并持续围遶产业链进行合作,以求得新发展。最好的途径就是台湾企业参与大陆主导的产业供应链体系,实现一种共同参与式的合作发展。其中有三种主要参与合作方式。 

  国际跨国公司主导的包括台湾与大陆企业在内的国际供应链,是两岸企业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合作。其中苹果供应链最为典型。2012年开始,苹果每年公布供应链名单,包括材料、零组件与最终组装服务商名单,公布名单大约占供应链企业总数的97%。根据瑞信证券公司资料,2016年度苹果从手机到电脑的供应链分布情况是:以大陆有349家厂商居首,其次是日本的139家厂商,第三是美国的60家厂商,第四是台湾的42家厂商〔15〕。在发展趋势上,苹果供应,日本与美国厂商持续减少,大陆与台湾企业持续增加。苹果公布的2017度前200大供应链企业名单中,台湾有39家,较2016年度少了友达、谷崧与兆利等3家。其中,鸿海集团有27个厂区据点入列,是苹果供应链台湾企业的最大赢家〔16〕。2017年度与2012年度相比,苹果供应链企业总数由156家增加到200多家,但台湾供应链企业数一直为39家(期间略有变动),显示台湾在苹果供应链的地位变化不大。尽管如此,苹果供应链支撑起台湾电子科技产业一片蓝天。据凯基投资顾问公司研究,苹果iphone系列商品对2017年台湾企业获利贡献达13%,比2007年的4%增长2倍以上,外资买超台湾10大个股半数是苹果供应链企业〔17〕。 

  当然,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上,不仅只是苹果供应链的一环,还有其他企业的供应链的一环。如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不只是苹果的晶圆代工者,也是高通、博通、英特尔、新思国际等晶片供应商代工。就是说,台湾有强大的参与国际供应链的能力与优势,为两岸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台湾大型企业在大陆投资形成的两岸产业合作与供应链体系,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形式,并应作为未来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大鸡带小鸡”的集团式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台湾大型企业到大陆投资重大项目,带动相关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共同投资,就近供应相关产品,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链。近年,台湾两大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与联电分别加快在大陆的投资布局,促成与带动台湾半导体企业在大陆的发展。2015年,联电公司在厦门投资,建立联芯公司,2016年底正式投产,以40纳米制程技术为主,月产能约1.1万片。2017年3月,台湾“投审会”批准联电公司以更先进的14纳米在台量产后可将落后一个世代的28纳米制程技术授权厦门子公司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将加快大陆东南半导体产业的新发展。2016年,台积电在南京的半导体厂正式兴建,同样带来大批供应链企业。台湾日月光集团营运长吴田玉表示,在消费性电子领域,两岸基本呈现“8成合作、2成竞争,百分之百正能量”,两岸可能形成“大中华产业链”〔18〕。 

  大陆企业主导形成的两岸产业链与供应链将成为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趋势与方向,并造就“中华产业链”。华为供应链上就有不少台湾企业。从“红色供应链”到“大中华产业链”。在经济全球化与分工精细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广泛与密切,从而形成复杂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在电子科技产业尤为明显。苹果供应链就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全球许多国家或地区企业参与的一个复杂供应链,其中,两岸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关系发展中,也形成庞大、复杂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也可称为“中华产业链”,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两岸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些产业链与供应链内部结构也在变化。尤其是大陆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企业实力增强,在两岸产业链中的地位与角色上升,对原本优势的台湾企业提出挑战,于是在台湾出现了所谓的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崛起及对台资企业的威胁。这是台湾业界对大陆同业与竞争者的担忧,也有台湾媒体炒作之意。产业链与供应链是不断发展的,是竞争的,是推陈出新的。台湾企业只有融入红色供应链,共同做大供应链,共建中华产业链与供应链,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消极的排斥与对抗是没有出路的。 

  两岸大企业窜起两岸不同的产业供应链。华为是大陆知名的通信基础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2016年全球出货量达1.39亿支,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苹果与三星。华为在台供应链企业众多,包括了台积电、联发科、晶技、大立光与群创等。类似的两岸产业供应链相当普遍,充分实现了两岸资源的有效配置、双赢合作与共同发展。 

  在产业供应链经济合作思维下,台商不应惧怕或排斥所谓的“红色供应链”,而是应参与这一供应链,实现共同发展。台湾中华征信研究所对250个中型企业集团旗下企业对大陆投资报告显示,“营业收入衰退,但获利大幅成长”的现象,认为应是“红色供应链”的挑战压力促成台商集团军逐渐转型,即“红色供应链”挑战对台商转型是动力〔19〕。这才是两岸经济合作的正向思维与发展方向。 

  注释 :

  〔1〕陈碧芬,“上市公司大陆收益激增四成”,台湾《工商时报》,2017年4月19日,A2版。 

  〔2〕“两岸科技产业竞合在两会后应有的新作为”,台湾《工商时报》,2017年3月17日。 

  〔3〕林宏文等,“郭台铭奇袭三星计划”,台湾《今周刊》,第1055期,2017年3月。 

  〔4〕简立峰,“台湾软体产业的下一步”,台湾《联合报》,2017年4月30日,A14版。 

  〔5〕朱丰瀛,“宸鸿携手欧菲光,力抗鸿家军分食苹果”,台湾《新新闻》,第1569期,2017年3月30日-4月5日。 

  〔6〕陈昱翔,“30亿入股,仁宝将获乐视网股权”,台湾《联合报》,2017年3月29日。 

  〔7〕何英炜,“爱奇异揪欧锑锑,共制台湾原创节目”,台湾《工商时报》,2017年4月21日,A17版。 

  〔8〕蔡英文当政后推出并推动“5+2”创新产业,后发展为5+2+3等10大产业,分别是亚洲硅谷、緑能科技、生医、智慧机械、军事务防、新农业、循环经济、数位创新、文化科技、晶片(AI)设计与半导体前瞻科技。 

  〔9〕杨日兴,“全球电商规模逾25兆美元,陆B2C市场称冠”,台湾《工商时报》,2017年,A12版。 

  〔10〕王萌,“健康产业应求健康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5日,09版。 

  〔11〕何佩儒,“宏达电与深圳市府合作”,台湾《联合报》,2017年3月28日。 

  〔12〕郑淑芳,“广州10.5代厂动工”,台湾《工商时报》,2017年3月2日,A3版。 

  〔13〕张如行,“大陆共享单车提振岛内自行车业”,《台湾周刊》,2017年第14期,第28页。 

  〔14〕高行,“陆共享单车夯,台厂爆发”,台湾《联合报》,2017年4月30日。 

  〔15〕张殿文,“iphone7战略揭密:两岸产业链传奇”,香港《亚洲周刊》,2016年第38期。 

  〔16〕王中一、涂志豪,“苹果最新200大供应链名单”,台湾《工商时报》,2017年3月29日。 

  〔17〕简威瑟,“台股获利13%苹果贡献的”,台湾《联合报》,2017年4月28日。 

  〔18〕陈秀兰等,“打造大中华IC产业链,两岸共荣”,台湾《旺报》,2017年2月8日,A4版。 

  〔19〕中华征信研究所对产值介于20-50亿新台币的台湾中型企业集团调查显示,2017年度旗下企业营业总收入为14806亿元,其中在大陆的营业收入由2016年度的3810.76亿元降为3625.24亿元,衰退4.87%,税后收益却由43.25亿元上升为52.74亿元,增长21.94%。台湾《工商时报》,2017年3月29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7年6月号,总第23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