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在考察敦煌莫高窟时,习近平强调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近读范英先生的新著《范仲淹家风百首謡》,深感这就是一首高昂的文化自信赞歌。
在这部彩色印刷、内文52页的小册子里,范英先生字字珠玑,以104首五言歌謡的独特形式,立足家风传承,全方位展现了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和仁人品格,让近10个世纪前的范仲淹,又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慈祥而威严,抑扬顿挫地向我们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轻翻每一页,都能或远或近听到这个声音;品读每一首,都能亦真亦幻看到范仲淹的憨厚笑容;闭目每一刻,都真真切切地体悟到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范英先生的著作,就像家中清爽的风,一阵接一阵、一串连一串,进入厅堂,穿过厢房,充盈着整座房屋,缠绕着一根又一根坚实的房梁。
一、“吾祖”: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
翻看104首歌謡,每一首的开头都是“吾祖”,从“吾祖文正公”,到“吾祖品性方”,再到“吾祖德行高”,直到最后“吾祖近完人”,真的是口口声声都是“吾祖”,念念不忘就是“吾祖”,从头到尾全是“吾祖”。为什么?原来,作者范英是范仲淹的第26代裔孙,范仲淹真的是范英的“吾祖”。但仔细一想,仅仅在这个层面上理解就不免低俗了,范英先生不会仅仅只是为自己“认祖寻根”而创作这部著作的。越读越感受到:这104次的重复,并不是真正的重复,而是一遍又一遍的不停吟唱的文化自信——对范仲淹文化的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我们正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正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其《古史钩沉二》中总结历史经验时指出:“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1999:不战而胜》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青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也就是说,丢了文化,民族也就无法延续发展了。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上;在一定意义上,只有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才是最根本的自信。因此,弘扬坚守创新发展自己的文化,是推进民族团结发展的根本任务。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调研时来到南开大学,特别提到张伯苓老校长有“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习近平指出:“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中,有的人过多注重眼前的利益,过多注重自己的利益,甚至是违规违纪违法的利益;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不自信,对自己的祖国不自信,甚至崇洋媚外,忙着把孩子送到国外,把钱款存到国外,申请緑卡,不愿当中国人,不愿读中国书,不愿讲中国故事,不知道中国历史,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习近平严肃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全党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求9000万党员牢记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人,时刻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范英先生用歌謡的方式呐喊,不能忘了我们的祖宗,要记住我们是龙的传人,要大胆承认大声呼喊我们的祖宗,要勇敢继承创新发展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使其在我们新时代发光发热,成为我们前进的新动力,获胜的新能源。
所以我能体会到,范英先生一直用“吾祖”通贯全篇,是对自己作为一位范氏家人对自己是范仲淹后裔的勇敢承认,是对自己作为一位文化人对范仲淹文化的勇敢承接,是对自己作为一位新时代的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勇敢承受。范仲淹(989-1052年),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给世人留下了《岳阳楼记》等许多不朽的名篇。范仲淹从历史走来,范仲淹向我们走来。范仲淹,是值得称赞歌颂的“吾祖”,是值得永久铭记的“吾祖”,是值得清晰标记的“吾祖”。
二、“家风”:丈量古今的文化向度
俗话说:寒门出孝子,白屋出公卿。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的风气,家庭整体的精神面貌、价值追求和实践导向。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家庭风气,就养育出什么样的家庭成员,就会有什么样的家族承传。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风气,是人生的第一染缸。
范英《范仲淹家风百首謡》通过许多真实的故事,再现范仲淹64岁的生平画卷,再现范仲淹走南闯北的人生轨迹,再现范仲淹忧乐天下的旷世情怀与深刻思想,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认识到,范仲淹的家风并不仅仅是范仲淹对家人的要求,对自己上辈的简单重述,对他人家风的笨拙嫁接,而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践行,一生的追求,一世的期盼,也是范氏家族历史演进的内在支撑。
比如,范仲淹十分重视孝道。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在徐州公干,没想到,范仲淹出生第二年(990年)他就病逝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改嫁山东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取名朱说,与朱家人相处融洽,长大考得功名也没有忘记。为感恩母爱,他于1052年病逝后,安葬在河南洛阳其母亲坟墓旁边,为母亲守孝千年,后人称赞其是“守母千载情 为孝万岁颂”。范英《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中的“孝道”篇、“兄弟”篇等都有明晰叙述,赞颂其“为官勤家书 朱范无异容”“有行先自正 无令后裔从”。
范英《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中的“勤读”篇,讲述范仲淹勤奋苦读,忍饥捱饿,“齑粥冷待烘”,27岁时高中进士,进入仕途。但他并不自傲,一生勤读书,而且并不盲从,“圣贤诸经典 慧智均评衡”。他的勤读不辍的良好习惯,逐渐成了自己的家风。即使自己的官职升迁,官场波动,范仲淹也是卷不离手,勤学苦读。
更难能可贵的是,范仲淹将自己勤读的好家风成功地转化为自己的范氏族风,培育范氏族人的勤读习惯,使得家族兴旺。据《范仲淹评传》记载,1036年,49岁的范仲淹被贬出京。他拿出所有积蓄购置了良田千亩,在苏州建义庄,将自己的住宅改成学堂,以供族中子弟读书。义庄经营所得资助族中出外考学的子弟,以及资助有困难的族人。确保了范氏后人不为衣食犯愁,安心读书。由于范仲淹带头做出了表率作用,范氏后人代代相传。义庄历经800多年,到清朝末年,依然有良田5300亩,范氏后人更是出了不少为国家分忧的良臣名相。范英《范仲淹家风百首謡》“怜恤”篇中,专有一謡写道:“吾祖文正公 家资扶贫庸 买田又置庄 孤寡解心忡”。
三、“百謡”:展示多姿的文化情怀
此书共104首歌謡。其中“序语”和“余记”各2首,作为主体的100首,平均分给了20个专题,每个专题5首。进一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首句为“吾祖文正公”的共有10个专题,50首(“序语”2首的首句也是“吾祖文正公”,若加上就是52首);首句为“吾祖品性方”的共有5个专题,25首;首句为“吾祖德行高”的共有5个专题,25首;“余记”2首的首句是“吾祖近完人”。这样的设计安排,肯定有范英先生的系统考虑、内在逻辑。
104首歌謡,涵盖了家风的诸多方面,可以说构成了家风的内容框架。1、从自我的生活修炼来看,惜物、报谷、勤读、坚守、戒骄、修身,都是安身立命的家风根基,没有这些修养,很难为家庭争光,很难为家风张扬。2、从自我与家庭成员相处来看,孝道、兄弟、敬怀,都是家庭和睦、家庭幸福的保证,没有这些修养,家庭不和、纷争不断,家就会分解,以至于分家,分道扬镳,所谓“家和万事兴”是也。3、从家庭成员与邻里和社会关系来看,睦邻、处世、怜恤、慈悲、尊师、礼义、种根,都是家庭站得稳、立得住、能长久的基本元素,失去了这些元素,家庭就会被孤立,就很难融入社会,就会被社会所拒絶、抛弃。4、从家庭成员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来看,忠勇、天理、博爱、谦廉,都是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都是自觉将家作为国的一部分,将自家的小家自觉地融入到国家的大家中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5、从家作为一个社会历史中的存在,更加要注重家风的代际传承、社会影响、历史积淀看,“序语”中说:“吾祖文正公 忧乐与民同 后人年年祭 民间代代拥”;“余记”中说:“吾祖近完人 民留百字铭 自幼随身读 百感震心灵”。这里既开门见山地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画龙点睛地加以凸现,又以身受范仲淹优秀家风思想长期浸染的感恩之情。
104首歌謡,范英先生都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没有造作,没有拼凑,读来琅琅上口,放下久久难平,真是罕见的上品、精品。一开始我还有点好奇,为什么要用“歌謡”的形式来表达呢?后来检索才知道,很巧的是,古代最早记録家风的作品,就是用的诗歌的形式。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家风诗》中。在该诗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自家家世,而是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实际上,范英先生的诗歌功力很深,经常触景生情很快就有了一首。甚至已经出版的许多严肃著作中,都用诗歌来提领全书,既像是内容提要,更是独立成篇的精品。比如《文化强国论》中有50首,《海洋社会学》有22首,《文化管理创新模式初探》有22首,《机制管理创新模式概论》有19首,《特色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有20首,即将出版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有18首,等等,另据我所知,范英先生积累下来的数百首诗歌正在选编之中。这就不难看出,《范仲淹家风百首謡》正是他扎实雄厚的文字功底、深沉文化底藴的再一次凸现。
104首歌謡,称颂的是10个世纪前的范仲淹,我想,范英先生的写作过程,一定也是他自己反思自己、激励自己灵魂洗礼的过程。他既为历史人物范仲淹的家风画出了一百幅精美絶伦的图画,同时也为他自己留下了一百首妙不可言的乐章。范英先生在“余记”的最后一首中说:“吾祖近完人 愧难颂其诚 谨志百首謡 权代一片情”,表达的正是见贤思齐的开阔心理,同时也表达了期望大家传承范氏家风、弘扬范氏家风精髓、服务新时代的良好愿望。
值得指出的是,范英先生将范仲淹家风作为专题进行理性研究并用歌謡的形式感性表达,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基于他长期对家风问题的重视和深入探索。至少可以列出五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1、1990年,范英先生在他主编的《精神文明学论纲》这部创设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专著中,早就提出了个人文明、家庭文明与社会文明三者的关系命题,并开展了初步研究,从中可见其对家庭文明建设的主体观点和重视程度。2、1995年,范英先生在构思《家庭文化学》专著,曾写出了三章初稿,分别是《论家庭文化学中的家庭和文化》《论家庭文化学产生的中外氛围》和《论家庭文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后来因为其他写作任务而中断了,但期间仍然经常会对家庭建设问题发表文论,并收入范英先生所着《文明与社会漫论(1990-1999)》。3、2011年10月,范英先生撰写了《幸福家庭建设简论》等数篇论文,分别对幸福家庭建设的基础要素、主体要素等作了初步的分析与论证,并收入范英先生所着《文明与社会漫话(2010-2014)》。4、2018年1月,范英先生主编的《家训文化与家庭文化研究》对家训文化进行了专门的探讨。5、2019年5月,范英先生主编的《中国家风文化论略》,这部著作较系统地研究了家风文化的相关概念、内容和中国古近代、现当代与新时代三大时期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今后必须把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研究转换到新时期的家风文化建设研究这一重点之上。而在2019年1月,由范英先生所着的新作《范仲淹家风百首遥》之104首,则无疑是贯彻上述主旨的必然走向和情怀所在。
完全可以说作为范仲淹的第26代裔孙,范英先生就是传承范仲淹家风的典型之一。比如,勤读的良好家风,在范英先生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传承。范英先生少时就勤奋读书,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后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班,长期从事教育、科研和编辑工作,广泛涉猎各科知识,见多识广,智者仁心,以自己不忘初心的实际行动,践行范仲淹家风精神,将范仲淹家风精神延续拓展,成为教育身边人、凝聚同仁心的重要力量。他组织成立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主编出版“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90多种,创建具有岭南特色的精神文明学,被定为广东省的特色学科加以培育发展;他还构建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以及科普体系。在他的感召和培养下,一大批学者健康成长,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有力地推进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同仁都亲切称他为“范老师”。
我们今天拜读范英《范仲淹家风百首謡》,学习领会范仲淹的家风精神,学习体会范英先生的家国情怀,正是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的现实行动。让我们一起弘扬优秀家风,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的中华文明!
(作者董玉整,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发表在《文明与社会》2019年8-9月16日总第417—421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