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战略及路径

  引 言

  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华夏文明,拥有源远流长的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传统文化也日渐复兴,并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中国政府已将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因为丢弃传统意味着割断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命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人文积累,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千年,几千年的文化底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龢民族文化都无法比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深层动力之一。英国伟大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的文化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平和安定。”历史证明,只有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其他民族所尊重和接受,才能真正确立其民族自尊和世界地位。中国取得今天的发展和世界地位,原因不仅在于经济实力,同时也在于其拥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实力。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解,还要很好地通过现代视角和手段加以诠释、传承和弘扬。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高科技,它与人类现代化服务手段高度结合,是最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途径。因此,互联网的传播功能有着其他媒体无法匹敌的强大影响力。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都离不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那么,如何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历经漫长历史过程的人文积累,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龢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拥有自己辉煌的传统文化。同时,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既是阶段性成果,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与时演进,它在与周边不同文化相互交融过程中、不断汲取外来文化成分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和创新,才能经久不衰,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样的自我创新型文化系统。

  具体而言,文化的这一传承特性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的早期,为了保留人类群体活动的重要信息,人们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特别是仰赖盲者的特殊记忆能力来存储文化信息。当时的人们甚至认为“蒙不失诵”,为确保记忆的有效性让人失明专事记忆和背诵部落的大事和重要的宗教仪礼等。接着,为长期保留文化信息人类又尝试了绳纹等多种记録符号从而发明瞭文字。文字的出现使人们开始“钟鼎留痕”,通过刻録等手段使文化信息得以永久保留。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商周时期已大量留下这类文字记録。甲骨文所涉内容极为丰富,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告别了原始的结绳记事的蛮荒时代,开始有效地记録和传承文明信息。继而出现的是一种更加发达的文字——金文。金文指西周至春秋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些金文不仅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伴随着文化信息量的逐渐增多,由师傅将文字教授给徒弟的形式成为了较固定的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教育方式,人类以此教授知识,传授技艺,文明得以薪火相传。当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相继出现使文化传承发生了革命性巨变,承载大量的文化信息的书籍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的传播从来都不仅限于本地域、本族群内部,还表现出“跨文化”传播的特性。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通过朝贡贸易、使节往来、留学生交流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中华民族向周边民族辐射性传播优秀文化,同时宽宏而热情地接受和消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要素。例如中国的儒教文明传播到周边很多国家和地区,并形成汉字文化圈;印度的佛教传到了中国、经朝鲜半岛进一步传播到日本。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交流过程中的文化互动。在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参与者必然依据自己的文化代码和编、解码规则参与对像文化的编、解码活动,因此,文化交流就是一种文化信息冲突和交融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复杂而频繁使得所参与文化系统得以日趋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各类文化交融的典范。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人类迎来了以电子模拟传输为核心(电视、广播)的第一媒介时代。印刷术时代很快步入没落,人类迎来了电视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第一媒介传播方式所带来的对观众的单向冲击,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几近崩溃。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第一媒介时代以电视、广播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剥夺了人们自主交流的权利,也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低俗与平庸化。正当人们对这种简单、直线与图像化的传递方式给受众带来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冲击——传统认识能力的衰退而感到忧心忡忡之际,被称为信息革命的第二媒介时代又悄然而至了。

  二、互联网的基本特性

  那么,被称为第二媒介的信息化时代有哪些主要特征呢?首先,第一媒介时代与第二媒介时代在技术上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其传输速度。其实,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课题是信息传递问题。信息传递的核心问题就是有多少信息、按何种速度、跨越多远的距离、传递到多少个地点。直到上世纪80年代,传递速度这一核心问题依旧是制约信息传递的根本问题。当时,用普通的24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传递一张高质量的图片需要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即使使用当时最好的96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也需要两分钟。这样就使得在当时的条件下,“实时地”传递大量的信息是难以想象的。这是第一媒介和第二媒介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的一个重大的差别所在。即在第一媒介时代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将信息通过电波或同轴电缆从少数中心点传输给大批接受者。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信息技术发展中传输速度制约这一瓶颈被突破了。特别是当光纤电缆取代了早期的铜线,通过数字编码的图片以及其他信息的直接传输,无线传播频率的范围也被大大扩展,由全新技术构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得以形成。这一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促进了信息传播流量的极大增加,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点上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被传输到其他任何一个或多个点上,幷且这种传输是在“实时”中完成的。此外,再加上互联网上为信息沟通而组成的各种网络空间——各类网络平台,毫无疑问,这种技术带来的信息传递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全新的媒介时代。

  在网络领域,“虚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很多场合它被当作“替代”的同义词而加以使用,比如“虚拟内存”就是指将硬盘的一部分空间割让出来作为内存的替代品使用。而如果将这一概念带入社会关系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络领域内“虚拟真实”同样也具备类似的“替代”性质。当信息最开始在网络内传递时,它都是一个真实本身的传递,或传递了某些真实的状态的。但随着网络内多点的对流式传播,一个必然面对的问题就是真实可能是多重的,或者至少是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的。这种真实本身的多重性,势必带来了真实的虚化。而在另一方面,为便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网络中开始生成一些发布或交换信息的平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虚拟的“场所”,并产生了相应的真实规则与习惯。

  对虚拟的真实是由网络的两个不同方向共同发展而来的。首先,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虽然具有“实时”、“多样”的特点,但因网络的阻隔,使得相当多的信息的真实性无法检验。就如同许多网络使用者常常试图确定而又无能为力一样,在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其实很难区分信息传递的另一端究竟是否是一个活生生人。在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在网络世界虚拟的东西正在日益显得真实,最早出现于80年代的多用户域(MUDS)中,参与游戏的使用者们根据网络提供的文字提示在完全虚拟的环境中展开互动,并最终建立了互联网中最早的社区与网络规则。随着信息化进一步加深,这种真实与虚拟的交融也必将日益加深,最终确立互联网上的“虚拟的真实世界”,这是信息化网络的最大特征之一。

  如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方式是全新的,而今絶大多数的组织和人被纳入到这一新的模式中,信息发布的分散性大大加大了。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双方不再是“简单的发送者/接受者”、“制造者/消费者”、“掌控者/被掌控者”这样单纯的双向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中,当传统媒介变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成了接受者、制造者成了消费者、掌控者成了被掌控者,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与秩序被完全颠覆了。在信息时代,主体的构建是通过互动性这一机制来完成的,这就使得主体的建构过程必须在“他者”的互动参与之下才能够完成,而随着网络中“他者”的不断变化,这一主体的建构过程也势必受到影响,从而使得主体出现多重化的倾向。

  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大量的网络使用者在互联网上找寻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各类信息,对他们来说,互联网已成为一个结识、交流、工作、生活的平台和“真实”的社会。由于网络虚拟空间的存在,民族、国籍、信仰、财富、阶级等等不再成为建立人与人之间关联的必然屏障,互联网用户完全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形态出现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之中。这种在其他网络使用者参与下进行的角色多元的自我构建也带来了主体的多重性。

  信息化不仅是21世纪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着特征,并已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深刻变革,并在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互联网从技术的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走向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这是互联网自身升级的必然趋势。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以互联网高速发展为指引,不断做出信息化战略部署和升级。互联网时代已创造了“e”辉煌,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和升级,给全球各国人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各国产业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在互联网时代,各国信息化战略已经形成万物互联、深度融合、跨域渗透、整合汇聚、相互促进的信息化新形态。

  中国拥有占全球四分之一的网民,拥有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用户、5亿微信用户、中国的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十万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0%,已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很显然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弘扬和传承人类优秀传统文化也将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手段。

  三、互联网的文化传播方式

  由上文可知,在历史上文化不仅具有在同一群体内部进行内在传承的特性,而且还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当各民族的文化传播动因与信息化互联网相遇时,互联网就为文化的传播、特别是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传播平台和极为丰富的技术手段。这样,传统的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就被彻底打破了,而用崭新的途径和手段来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时代业已到来。

  互联网文化传播方式有以下若干特点:

  第一,互联网汇集了多种传播方式。互联网是电脑、电视、録音机、电话机、游戏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各类传播手段和功能的总汇。而且,这种汇集不是简单地集合,而是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性的传播方式综合在一起。它将文字、语音、音响、图表、图片、图像等各种传播形式汇于一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数字技术自如地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或者让几种形式并行,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真正实现多媒体的立体传播。

  第二,信息的丰富多样性与无限性。这是指网络媒体在信息传输量上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在信息形态上具有纷繁的多样性。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它们在单位时间(节目)和空间(版面)中所传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媒体贮存和发布的信息容量巨大,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海量”。不仅如此,这些信息还具有可存储、易复制、易检索的特点。互联网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信息加以贮存和发布,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第三,各种传播形态并用。互联网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它可以进行个体对个体的人际传播,如电子邮件、网上通话等;可在小范围内进行群体传播,如聊天室等;可在组织机构或单位范围内传播,如群发电子邮件、各单位内部的局域网等。

  第四,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和交互性。从传统的信息的单向发布到信息交流的交互性,真正实现了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的平等性。互联网媒体的这种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化传播媒体。其全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传受双方,即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信息接受的全球化。互联网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多限于本地、本国的束缚,其受众遍及全世界。这是在互联网技术保障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第五,自由性和个性化传播。任何一个网民可以在自己愿意的时间与地点上网,自由选择接受和消化处理信息;作为发布者可以出于自己的需要自由设计并制作信息内容。这种参与的自由性和个性化平台的提供,使得互联网媒体传播实现了真正的大众化,幷且是最具创造性和极富人情味的现代化工具。

  四、中华文化的网络传播战略及路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趋上升,但作为中国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传承与国际传播方面相对处于落后状态,与经济发展地位不相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信息化互联网功能的认识不够充分,直接导致文化复兴和传播方面处于落后、被动的局面。目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走出去”成为了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感,尽快构建国家文化复兴传播战略,特别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在国际社会中建立自己的信息传播系统和话语体系,积极用现代视角和手段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迅速有效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加深各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瞭解,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伴随经济全球化一同走向世界。

  1. 确立网络传播中的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我国而言也形成了一种严峻挑战。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把握着网络技术和文化两方面的主导权,这种“强势文化”导致非英语圈的文化均成为网络上的“弱势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文化的传播就是两个民族文化的冲突和精神对垒,“强势文化”借其优势地位推行殖民文化政策,甚至试图逐渐取代“弱势文化”。因此,我们首先要研究如何在互联网领域扺御强势文化的侵蚀、防止殖民文化的形成。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个国家公开颁布国家级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并采取了包括组织、技术、经济、外交等在内的多重手段以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调动一切力量尽快确立网络传播中的主导权。这需要我们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要积极开发中文信息资源,大量创建优秀的中文网站,持续强有力地输出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变被动为主动。

  2.弘扬和彰显中国文化的优秀特质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难得的机遇。网络为不同文化的交融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手段。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等大大延伸了人际交往、群体交往、组织交往的范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信仰的人都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积极诠释和彰显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特质,如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等。在互联网交往过程中,为了保持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传承其精华,我们应该坚持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行文化创新,依托优秀的文化产品(影视、动漫作品等)、运用互联网丰富的传播功能来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质。

  3. 积极探索适合互联网的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

  在全球化文化传播中,机遇和挑战幷存。根据网络时代各国文化相互开放的情况,我国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首先应注意全球意识龢民族意识的统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的深厚积淀,它植根于民族心理,所以不会轻易地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或改变。因此,如果要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就更需要把握和运用互联网这样的全球性传播工具的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现代性表达的特性。文化传播不仅要站在本土文化传播的角度上,还要着眼于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创造出新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体,而互联网时代创造的文化必将强调全球视野、普遍价值和现代性表达。

  例如,由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漫作品《功夫熊猫》和迪士尼《花木兰》,它们就以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和艺术形象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从而大获成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文化现象。互联网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互联网消费通常以符号和意义的享受代替了人们对真实物质和服务的感受。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文化已进入消费领域,各种文化要素和形式只有向消费性靠拢时,其文化精神和价值才得以彰显。因此,一个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动作设计、所主张的普世价值观等是否为全球观众所接受,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巨大的精神瑰宝,其中藴含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只强调文化的精神价值的时代业已过去,我们需改变观念,在文化解读和传播模式方面必须有所创新,才能更加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质。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性表达向全球推出中华美食文化的成功案例。

  4.积极倡导用外语讲中国故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化信息传播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语言的问题。在互联网普及初期,英语是网络传播的主导语言,占据全球范围内信息传播总量的90%,而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中文信息传播量不足1%。由于英语在网络世界的主导地位,非英语国家及民族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力间接被剥夺了,而使用非本民族语言来传播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效果如何是显而易见的。在互联网世界,英语的特权地位大大阻碍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因此,我们应该强调中文在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加强在互联网上推广本民族语言的力度。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全球庞大的英语受众的存在,必须重视英语在互联网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而开发制作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英文作品和网站,积极倡导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当然,非英语的很多外语也都应纳入互联网跨文化交流的范畴,培育全方位交流和传播的能力。

  结 语

  互联网时代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抓住互联网普及和技术提升的契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功能,掌握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复兴中华文化,创造性传承中华文明。2014年正值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止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中文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互联网上最普及的语言之一,这将极大扩大中文和中华传统文明在全球的影响。当然,文化传播和发展从来都不局限于单一模式,互联网是其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21世纪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程度将远超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将呈现出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和谐共存的局面。伴随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传播,世界也将通过互联网更加广泛、更加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金 勋:作者为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