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认同事关民族复兴
文化是一个包容性、系统性的定义,是一个在时间中发展的生活团体,发挥其创造力的历程与结果,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所有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包含了信仰、认知、规范、表现、行为等系统。文化认同是一种抽象的心理建构,决定文化认同的因素主要是长期性、抽象性的不因短期利益而改变的风俗习惯、生命礼俗、伦理价值等因素。这种先于个人而长期存在的文化价值塑造个人,又被个人继承、创造。
政治认同是以具体的国家、政府或政权作为认同的对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决定一个人政治认同的因素甚多,较具影响力的常常是短期的、后天的因素,如政治、经济的共同利益,人身安全的保障等。政治认同涉及的是短期而可以变动的利益,如个人对国家的纳税,来换取国家对个人的生命财产及安全的保障。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认同远比政治认同深沉、深远,具有理想性与批判性。这种抽象的心理建构是由长期的历史经验积淀而成,不是短期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所能撼动。在历史意识高度发达的华人社会,政治认同常常通过文化认同建构起来。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曾经长期引领东亚地区。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人类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在全球贸易中占重要、甚至是主导地位。中国文明深深影响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由于以天朝大国、无所不有自居,清朝统治者缺乏对西方文明全面的、深刻的认识,盲目自大,固步自封,无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确立了全球贸易体系,无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东西方的力量对比,无视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无视科学革命对人类知识的重构与再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个庞大的农业国家败于新兴的工业强国。仁人志士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中国开启了被迫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痛苦历程。洋务运动未能达成初衷,康有为等人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鼓吹君主立宪。孙中山坚持推翻帝制。在一个庞大的农业社会,要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疑是空中楼阁。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苏俄革命影响下,将马列主义的普通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脱贫致富,中国人民全盘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经济迅速发展引起全球瞩目。
近现代中国每一次自强的挫败,都迫使社会精英怀疑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一次向西方学习所取得成绩,又增强了一些进步人士全盘西化的信心与动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的苦难,从“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立四新”,对祖国文化的毁弃到了无以复加地步,令人痛心疾首、涕泪四流,何以见列祖列宗?
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当两种异质文化在平等的或不平等的条件下碰撞时,首先改变的是物质层面,然后是制度层面,最后才是心理层面。中国近百年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表明,文化的物质层面较易变动,然后影响到制度层面的改革,最后导致心理层面的变革。文化的心理层面较为保守,是文化的灵魂,变革的幅度与难度超过了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
随着全球化的扩展,西方文化强势侵入,深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提倡,但整体上看,在当今中国社会一些精英人士漠视传统文化、迷信西方文化的思维仍然是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中国知识精英因接受了西式教育,缺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传统文化缺乏信心,很少有人传播传统文化,服务人民大众。一些在国际学校求学的青少年以使用英语为荣,视国语国文为无物,盲目迷信西方文明,崇洋媚外,数典忘祖。西方大国分阶段分步骤对中国实行文化渗透,解构中国传统文化,培植亲西方力量。西方大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压无所不用其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们可以用金钱买到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但却买不到中华先进文化。我们只有树立文化自信,凝聚全民族共识,才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中国领导人在增强道路自信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二、习总书记谈文化自信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与文化自省、自新不可分割。秦汉雄风、大唐盛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自我肯定,是对共同价值观的自我传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实现大融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共同文化心理特征。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凶恶的西方侵略者,前赴后继,慷慨悲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共同的文化信念,凝聚成强大的民族复兴洪流。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建设,多次做出重要表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推动这项艰巨工作。2014年3月,习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2014年10月,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6年5月,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月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三、加强中华文化自信建设
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东方,几经曲折浮沉而不亡,与其悠久的传统文化分不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发明造福人类,享誉世界。唐诗宋词精彩纷呈,传诵不絶。儒道互补,进退自如,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经世致用,与时俱进。传统士子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具有深厚的仁爱精神和慎终追远的高尚情操。
中华文化兼收包容,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汉天下一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文化大融合,隋唐佛教中国化,百川归海。宋明理学引释解儒,其命维新。西学渐进,从数学物理至化学天文,中国文化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再造辉煌。“海纳百川、日新又新”是中华文化主流。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得到全民族共同认同,从思想层面至日常生活,从主流文化到亚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是全民族核心价值观,是全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通认同。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面对强势西方文化,我们必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汉字密切相联。汉字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符号系统。汉字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独特贡献。我国古代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显示了文化典籍和语言文字在传承思想、培育人才、改善社会风气中的积极作用。近代以来,因钢笔、铅笔等书写工具传入,传统的笔墨纸砚遭到严重冲击,特别是电脑普及后,青少年渐渐减少使用书写工具,传统书法远离日常生活。因简化汉字,中国传统汉字遭到损伤。相关教育部门应采取一些措施,适当要求中小学生掌握几百个传统汉字,使传统书法进课堂、进日常生活,增加传统汉字的书写与使用幅度。
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着强大的文化再造能力。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整理传承。中华文化深藏于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不过是传统古籍冰山一角,不足以全面完整反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经世致用。古籍中的大量内容,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是先人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主要依据。皇权统治以经学为工具,民间以经学作为协调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历代的官方版刻经籍、社会启蒙读本、民间乡约村规,在思想观念上同经学有关。经子史籍,煌煌巨著。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种古籍的挖掘、整理,扩大中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古文比重,高考必须考传统文化,要求大学生学习传统典籍,如诸子百家,使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讲坛。
褚静涛: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