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与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积极倡导两岸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强调“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阐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厚植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www.gwytb.gov.cn,2016年11月1日。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凝聚文化认同、促进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基本内容和方法路径。
一、把握文化角色定位,努力寻求两岸文化核心价值对接
1.把握文化角色定位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传统是民族的本。民族认同不是逻辑推理或理性构造的结果,而是民族传统中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两岸人民尽管隔着台湾海峡,但有着同样的乡土情结和家国梦想,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有着共同的过往历史和未来追求,这些都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血脉和沟通桥梁。从两岸同胞交往过程中,仍能清晰感受到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园,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经世方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等等,都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世代不息的见证。文化认同不仅来自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更需要通过长期的交流和联系来不断加以巩固深化。今后,要切实巩固两岸交流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夯实两岸人民文化认同的基础,促进两岸人民文化认同的不断深化。
2.正视两岸文化差异性
台湾文化与闽南文化等区域文化保持着紧密渊源关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有着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强烈认同感。但是,过去海峡两岸长期的分治与对峙,造成彼此陌生、疏离、猜忌,意识形态差距颇大。两岸经贸交流扮演了化解敌意的触媒,但在文化认同过程中,受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态的差异影响,导致双方产生认知差异,进而形成岛内“台湾意识”的独特文化现象,也让民众对大陆产生了所谓“政治中国”与“文化中国”的割裂认知。与此同时,由于客观条件的存在和人为因素的引导,两岸不仅生活理念上存在差异,就连两岸日常用语也有许多不同,这既是时间长河塑造的主观差异,也是空间地理形成的客观差异。我们在增进共识、消除差异的同时,也要正视差异的存在,甚至要保护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文化。
3.努力寻求两岸文化核心价值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同时他也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在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面临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难题,包括两岸之间诸多矛盾与分歧。面对两岸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应当努力寻求两岸文化核心价值的对接,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精华,运用历史智慧和力量,来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存在的新老问题。儒家思想和儒学文化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积极作用,对解决两岸共同面临的许多问题和难题,仍能提供智慧、启示、借鉴。
与此同时,应着眼中华传统文化共同财富,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进行认同理念对接。比如,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龢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保护好中华文化瑰宝;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两岸要共同合作,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发扬国学;进一步加强两岸宗教如佛教、道教、妈祖教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应该在对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联手合作,扩大共识。事实上,两岸文化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侵袭,两岸同样面临保护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自身文化的任务,两岸应该联手自保,并努力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联手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发扬光大。
二、创新交流模式,拓展交流领域,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1.文化交流合作是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引自《论语·学而》。,无论是别人瞭解自己,还是自己瞭解自己,一个前提就是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只有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才能瞭解别人之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才能做到“知自”和“知人”。尽管两岸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但由于长期处于分离状态,社会生活和制度选择也不相同,在文化领域也存在着不少差异。消除差异、凝聚共识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瞭解。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是拉近两岸认知距离与隔阂的推手,是沟通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纽带和桥梁。进一步深化两岸沟通交流,增进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对于增强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文化交流不如政治交流那么敏感,也不如经济交流那么重利,文化交流是“心”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交流。通过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可减少因长期对峙、隔离状态下所形成的误解,增强两岸民众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在两岸实现“三通”以后,要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把文化交流置于两岸关系发展的优先地位。因为在文化交流中可以更多地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中性”议题,包括双方都赞同或不赞同但可容忍的内容。
2.拓展两岸文化交流模式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瞭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一直以来,在两岸交流交往中,双方坚持“先经后政”原则,一切围遶经济交流展开,甚至文化交流也是秉持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要注重开拓和创新文化交流的模式,不仅经济要唱戏,文化本身也要唱戏,甚至“文化搭台,多方唱戏”。以文化交流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自身的吸引力,促进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之间的相互瞭解融合,为破解两岸政治议题奠定民心基础。从交流领域看,可以拓展不同领域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交流领域的广度;从交流主体看,可以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群体,不仅要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更要涵盖体现日常生活的民间百姓,不断拓展交流受众面;从交流内容看,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不同层次的文化形式都应纳入两岸交流,并挖掘其内涵深度。不仅要拓展两岸同胞间的文化交流合作,而且要两岸携手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3.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洪秀柱主席时指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要为两岸青少年教育、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鼓励他们早接触多交往,增进亲情,瞭解我们大家庭,认同我们的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www.gwytb.gov.cn,2016年11月1日。观察今天两岸社会发展现状,青年将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体和未来。两岸要积极促进教育交流与合作,采取台湾同胞特别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增进对大陆的瞭解,增强青年一代对大陆的认识,拉近他们与祖国大陆的距离,培育他们的国家意识龢民族观念。鼓励两岸相关团体和学校合办以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为主题的中小学生交流活动,在教育领域重视两岸血脉相连的史实,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支持两岸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就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进行研究规划,以利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实现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三、竭力排除消极因素干扰,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台独”
多年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推动“文化台独”活动,对台湾人民的文化认同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干扰。近年来“台湾主体意识”的民意基础不断扩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岛内倾向统一的民众明显减少,选择维持现状的民众数量持续上升,“维持现状”逐渐成为台湾主流民意。受长期反共和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教育影响,“两岸互不隶属”的“两国论”思维和“台湾前途由台湾2300万人民决定”的思想泛滥,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意识”不断弱化、“台湾主体意识”持续增强。岛内民众的错误国家认同,使岛内利于“台独”思潮的小气候逐渐形成。与此同时,青年人群体对岛内民意走向影响上升。在民进党的诱导煽动下,许多民众对“台独”是政治选择的错误理念习以为常,认为“两岸和平红利多为国民党权贵和大财团把持”。“反服贸”学生运动后,年轻族群成为一个特殊政治群体,崇尚“小确幸”,反权威、重感受,极力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成为各党派竞相争取的重要力量。面对民进党重新执政,蔡当局推行“文化台独”“教育台独”,若不及时加以制止,势必造成两岸认同渐行渐远。因此要推进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台独”,揭露“文化台独”违背历史和现实的错误做法,采取措施消除“文化台独”的负面影响,切实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社会都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文化传统,是维系两岸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增进两岸文化认同,可以有力地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白光炜: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主任。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