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湾社会历史文化认同的嬗变及其原因与影响

  海峡两岸关系从上世纪40年代末至今,在长达60多年时间里,历经隔絶对峙、交流接触与和平发展等不同的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演变进程中,台湾社会中国历史与文化认同,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产生了国家、民族认同的严重危机问题。台湾社会中国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的严重扭曲与错乱,阻碍了台湾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危害到两岸关系与两岸和平统一的推进,给两岸携手中华文化守本与创新制造了很大障碍。

  一、台湾社会中国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的嬗变

  台湾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大陆移民开发的社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认同问题,以闽粤移民为主体的台湾民众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与祖国大陆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台湾社会认同发生重大、深刻变化,始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演变阶段。

  1.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社会认同的裂解

  1895年台湾被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殖民者在台湾长达50年的统治期间,推行殖民奴化文化教育与“皇民化运动”,强制台湾同胞认同大龢民族与日本国,培植亲日、哈日、媚日的殖民文化与政治势力,断裂中国历史、文化,裂解台湾社会中国历史、文化认同。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给台湾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及后遗症,极其深刻与深远,幷且一直挥之不去。今天台湾社会所产生的认同错乱,与其有着很大关系。

  2.国民党两蒋统治时期:台湾社会中国历史、文化与国家、民族认同的构建与强化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立即着手全面清除日本殖民文化的遗毒,重新构建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认同。国民党当局败退到台湾后,更是运用政权力量,采取种种政策措施,全面再造与强化台湾民众中国历史、文化、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历史、文化认同上,蒋氏父子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强化国家民族认同,从而使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认同,全面根植于台湾社会之中。在政治认同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奉行“汉贼不两立”和“反共复国”立场,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蒋经国主政又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主张,强调中国必须统一,也必将统一。蒋氏父子强化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主要做法:一是在政治身份认同方面,从中小学校教育入手,塑造民众“我是中国人”的认同,将做一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作为台湾地区中小学校的教育目标。二是在强化国家认同方面,将“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作为全社会政治认同的基础,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取缔“台独”组织及其分裂活动;夯实台湾社会对“一个中国”“中华民国”“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认同的政治基础。

  3.李登辉统治时期:台湾社会对中国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感的异化与疏离感滋生,并不断地蔓延

  李登辉在权力地位巩固后,逐渐背离蒋氏父子的政策路线,推行“去中国化”,塑造“台独”指向的“台湾史”“台湾文化”“台湾主权独立观”的“台湾认同”,疏离与异化台湾社会的中国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

  在历史认同上,抛出“台湾史观”,挑战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认同。向中小学生和台湾民众灌输“台湾历史非中国历史一部分”的“台湾史观”,贬抑台湾汉人传统的历史文化,溢美与肯定日本人和日本殖民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在文化认同上,从中小学教育及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着手,大力推行本土化历史文化教育与宣传活动,塑造有别于中国文化的“台湾文化”认同,具有分离色彩的“台湾主体性”认同开始滋生与迅速蔓延。在政治认同上,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开始脱中国化,竭力形塑“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传统的“中国人认同”“一个中国”认同不断被弱化、主张“统一”已开始成为台湾社会的政治禁忌。

  4.民进党、陈水扁执政时期:强行颠覆与摧毁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与国家民族认同,台湾社会陷入严重的认同危机

  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上台后,运用政权力量,全面强行推展“本土化”“台湾化”“去中国化”运动,建构与强化“台湾主体性”认同,台湾社会历史、文化和政治认同发生急剧变化,国家民族认同严重错乱。历史、文化认同上,全面推行“文化台独”及其教育政策,扭曲与颠覆台湾民众中国历史、中华文化认同。在中小学,强化本土化文化历史教育,建构台湾历史文化史观;在社区推动“台湾化”的文教建设,以本土历史文化取代中国历史文化;全方位推动“去中国化”的“台湾正名运动”,割断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纽带联系。政治认同上,鼓吹两岸“一边一国”,大搞“法理台独”活动,颠覆台湾民众的国家、民族认同,制造台湾社会认同危机。在任内提出“法理台独”的时间表、制定“公投法”、推动“公投入宪”、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的适用、大搞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屡屡冲击大陆对台政策底线。一系列猖狂的“法理台独”活动,严重扭曲了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使台湾社会陷入国家、民族认同危机。

  5.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社会严重错乱的历史文化认同没有得到扭转,政治认同的疏离感与对立倾向呈现扩大化与固定化态势

  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虽然终止了李登辉、陈水扁的赤裸裸“台独”路线,但是马英九基本上继承了“李登辉通过‘两国论’、陈水扁通过‘一边一国’以及编写教科书等等手段,把台湾主体意识建构成‘台独意识’的核心内容”陈孔立:《台湾主体意识如恶性发展是灾难》,《中国评论》2014年12月号。。马英九坚持“不统不独不武”,实质上就是扎扎实实推行“不统”亦即“弃统”的路线。他既不对李登辉、陈水扁的“去中国化”文化教育政策进行拨乱反正,也不采取措施扭转台湾社会历史、文化和政治认同的错误倾向。事实上,在马英九任内,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分裂势力所鼓吹的“本土化”、“台湾化”及具有浓厚分离倾向的“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主体性”“由23O0万台湾人决定台湾前途”等分裂论述主张,被予以“合理化”、“合法化”与“固定化”,呈现持续扩大与蔓延态势,台湾社会的认同危机进一步恶化。

  6.民进党、蔡英文执政后:明目张胆地大力推行“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去中华文化路线,切断两岸的历史、文化认同连结

  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讲中声称,要建立“原民史观”,亦即脱离中华史观。任命深緑背景的人分别出掌文化部、教育部部长,并在“上任后立刻使用行政权力,废除一个经台湾法院及‘监察院’都认为没有不法程序的课纲微调,重新以‘台湾与中国关系’书写两岸关系,从史观的认同上,彻底切断台湾与历史中国、台湾与1949年前的‘中华民国’的连结”。

  二、造成台湾社会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错乱的原因

  近20多年来,台湾社会认同被严重扭曲,出现错乱,从滋生到不断蔓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

  1.特殊的历史境遇是造成台湾部分民众认同错乱的历史根源

  台湾自17世纪开始,就遭受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尤其是日本殖民者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断裂了中国历史文化,裂解了台湾社会认同,给台湾民众心灵上造成了巨大创伤。日本殖民统治者所制造的台湾民众对母国认同的疏远、疏离与怨恨意识,在台湾社会留下严重后遗症,并在特定政治环境下,被政客与政治势力转化成制造背离中国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鼓吹“台独”的社会基础。

  2.国民党反共、专制、独裁统治,激起的台湾民众“出头天”与“悲情”意识,造成了台湾部分民众在祖国认同上的逆反心理

  台湾光复,满怀喜悦心情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同胞,很快对国民党当局的独裁腐败统治感到十分失望。尤其是“二二八事件”和长达38年的军事戒严与反共专制独裁统治,使台湾同胞滋生了对国民党当局、外省人的雠恨,并延伸到对祖国的敌视,衍生出要求“当家作主人”“出头天”的愿望。这股强烈的“悲情”与“出头天”心理,被“台独”分裂势力用作制造台湾社会认同问题的工具。

  3.李登辉、陈水扁运用政权的力量,推行“台独”分裂活动,严重冲击与扭曲了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

  在李扁的庇护、纵容与大力推动下,台湾社会主张“台独”的势力迅速坐大,而主张统一的势力与声音日趋式微。这是造成今天台湾社会认同危机的直接原因。李登辉、陈水扁在长达20余年的统治期间,先后推行“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及其教育政策,严重弱化了台湾社会中国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使已经异化为“台独意识”的“台湾主体性”、“台湾主体意识”认同不断被强化。国民党马英九上台执政,没有对李登辉、陈水扁当局“去中国化”的文化教育政策进行拨乱反正,致使台湾社会具有浓厚分离色彩的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主体性”论述,被“合理化”“合法化”与固定化,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变成了当今台湾社会的民意主流。

  5.两岸关系至今仍未能实现正常化,也是影响台湾民众认同的一大因素

  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国共内战所形成的两岸敌对关系、敌对思维、敌对意识,对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也产生了多重复杂而又重大的影响。而两岸敌对状态的依然存在,不仅无法化解与改变台湾社会先后分别受“反共”与“反中国”教育,所形成的对大陆深深的误解、不信任与敌视的心态,而且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又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用来煽动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恐中,惧中反中仇中拒中的利器。

  6.美国插手干预台湾问题,对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台湾问题的产生和至今仍得不到解决与美国有很大关系。美国对台湾社会的渗透与影响之深,众所周知。台湾现行的政治制度、价值观都深受美国影响,台湾政、商、学界诸多精英大都有留美背景,整个台湾社会弥漫一股崇美媚美倚美偏安的心态,而对祖国大陆却存有很大程度上的隔阂与不信任感。这种倚美拒中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台湾社会部分民众的政治认同。

  三、台湾社会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发生质变的影响与危害

  台湾岛内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所发生的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对台湾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还是对两岸关系与两岸的和平统一都产生严重而又恶劣的影响。

  1.造成了台湾社会严重的分裂与对立,在台湾前途等重大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

  从李登辉开始,台湾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逐渐发生质变并愈演愈烈,导致台湾出现严重分裂与尖鋭对立,造成岛内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在台湾前途与“统独”等一些重大敏感的政治问题上,无法进行理性沟通与探讨。因此,不仅造成社会分裂的裂痕无法弥合,而且在选举政治、选举文化第一的催化下,台湾社会陷入万劫不复,一再被严重撕裂的境地。

  2.制造了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祖国大陆新的疏离感

  加大了两岸融合的难度。台湾当局推行本土化与去中国化、尤其是“文化台独”及其教育政策,使台湾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在与祖国大陆的共同记亿和情感连结上,产生了严重疏离感,甚至还滋生了新的对抗与对立情绪。这不仅影响到两岸关系实现全面正常化的进程,更进一步增大了两岸社会全方位融合的难度。

  3.给两岸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制造了更大的障碍

  台湾社会产生认同危机最显着的危害是:以“台独”为指向的“台湾主体性”“台湾主体意识”的认同,已经成为台湾民意主流。童振源曾指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国号’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2300万台湾人民。这是朝野与民意的共识,也就是‘台湾共识’”童振源:《冻结台独党纲是推动两岸和解第一步》,http://WWW,CRNTT,cOm,2013-12-29。这个已为马英九执政所背书、被马英九所“合法化”与“固定化”的所谓“主流民意”,对台湾社会国家龢民族认同,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仅增加了突破两岸政治僵持关系、实现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的难度,而且使两岸和平统一变得更为艰困。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探讨两岸携手推动中华文化的守本与创新时,必须要正视台湾社会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出现的严重错乱现象,两岸各界的有识之士应携手共同努力扭转台湾社会在认同问题上的错误倾向,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最终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清除障碍。


  余克礼: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前所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