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跟师学习脉诊30小时的心得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硕士 吕小州 2013年5月
脉学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技术,中医诊病讲求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问而知之谓之圣,闻而知之谓之师,切而知之谓之工”。虽然切脉位排最后,但其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其它三者。所谓“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脉诊是一门精微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研究。不把脉就开方的中医,不是真正的中医生。在现在这个凡事追求速度与效益的社会中,且让我们适当地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这传统医学的美丽之处吧。
中医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整体观”,第二是“辨证施治”。脉诊是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当医生三指并拢,搭在患者寸关尺处时,这是医生与患者之间一种无声的交流,医生通过细心与耐心地体会,在患者脉象中“看”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再结合望、闻、问三诊,便可得出证型。针下有八纲,指下也有八纲,只有心中了了,治疗的方向才不会出错。以下举四个例子,来说明脉诊的重要性。
一、患者江某,女性,69岁,因“纳差”前来就诊。脉象示:左:弦,稍快(83次/分),无力;右:弦,稍快,尺硬。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病史,患者不清,当即测量血压,为180/100mmHg。患者诉全身不适,腿部偶有抽筋,大便干结,约2日1行,夜尿1次。患者虽无过多自觉症状,但诊脉后可知其病势不轻。弦脉为端直而长,如按琴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现代医学研究中表明,当小动脉痉挛,血管紧张度增高,外周阻力增强的时候,可呈现出弦脉。戴同父曰:“弦而硬,其病重”,此患者不但脉弦,且右尺硬,而测量的血压值也应对了此脉象。右尺为肾,肾阴亏虚则不能濡养肝木,导致肝阳上亢,血压升高;肝主筋,肝阴不足则筋失充养,出现抽筋;肝木乘脾,脾土运化失司,则出现纳差。辨证为肝肾阴虚,治疗以滋肾养肝为法,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并教导患者自我保健调理,如点穴(悬钟、三阴交)、泡脚以调养五脏六腑。一周后患者复诊,血压为168/82mmHg,纳差抽筋等有明显好转,但觉乏力,左寸弱,右细迟(51次/分),主脉仍为弦脉,但硬度已较前降低,续以调养肝肾、活血祛瘀、补中益气为法治疗。
二、吴熊芬,女,18岁。来诊时诊脉:数(87次/分),弦,细,左右脉相同;舌质红,苔黄厚腻。患者诉右锁骨上窝有一边界不清的肿物,质韧,压之疼痛,咽喉有异物感,吞咽困难,夜间发热,小便黄。患者曾至当地医院就诊,西医辅助检查确诊:T细胞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为阳性(+)。西医院建议患者切除肿物后行化疗,患者拒絶,继而转至肖老师处就诊。根据患者脉象分析,细脉常见于阴血亏虚,脉道失于充盈则使脉形细如丝线;阴虚不能制阳易致虚热内生,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失疏泄,气郁内滞,脉气因而紧张,则出现弦脉,加上患者体内阴虚火旺,热灼津液为痰,痰热互结,在颈部聚成核块而生瘰疬。结合患者舌象及症状,辨证为阴虚火旺,热毒内盛,治疗应化痰清热,解瘀散结,方用消瘰丸合甘露消毒饮与仙方活命饮。坚持服药一月后,患者右锁骨上窝肿块明显缩小,质地也较初诊时软,疼痛减轻,脸色有好转,偶有胸闷痛,白带多;睡眠一般,梦多;诊脉:细弱无力,且散乱,脉率72次/分;舌尖红好转,苔薄黄。患者治疗后在此时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初时邪盛有实,经一番清热散结后脉率从87次/分降至72次/分,实邪虽去正气却渐衰,表现在脉上是心阴不足,气阴两虚之象,不止细弱无力,且稍显散乱,至数不齐,有快有慢,又患者有胸闷不适,考虑不能攻邪太过,方易为消瘰丸合生脉散,一方面继续软坚散结,另一方面益气养阴,固护正气。两个月后复诊(期间有稍微调整用药),患者原发病灶基本消退,无明显疼痛,胸闷痛已消失,诊脉示弦缓(74次/分),无散乱。从脉象上观察,患者正气在渐渐恢复,固继续扶正祛邪治疗。
三、患者赵某,男性,64岁,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肾病病史。来诊时诉右下肢浮肿,左足湿疹(糖尿病足),易疲劳;望诊:脸色枯黄;脉象:左:缓;右:革,滑,缓。从脉象分析,革脉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阴血不足,而出现外硬内虚的脉形,测量患者血压,高达200/90mmHg;滑脉兼缓脉,脉来弦缓,按之滑软,为脾虚湿滞,痰浊内阻之象,湿浊之邪易往下流袭,导致患者下肢浮肿及足部湿疹样改变的糖尿病足;湿邪重浊粘腻,妨碍脾土阳气的升发运化,则出现四肢困倦,容易疲劳,脸色枯黄;总体来说,左侧脉象较右侧弱,左属阳,右属阴,左弱右强,即阳不胜阴,阴气盛则寒湿自生;加上肾气虚衰,母病及子,肝阴不足则虚阳上亢,血压显着升高。久病生瘀,治疗以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活血化瘀为法,方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地龙干、水蛭等活血化瘀药,使瘀血速去而新血自生,减轻血管的粘滞程度,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除了服用药物,患者的自我调养及保健也十分重要,肖老师教患者每天点击或拍打肾系穴,有降血糖的作用。二诊时,已可逐渐看见治疗效果,血压降至180/90mmHg,左足湿疹范围变小,右下肢浮肿也有好转,用原方继续治疗。三诊时血压为178/80mmHg,患者仍感到精神困倦,脉象:左:弦,缓,寸弱;右:主脉为革,兼脉为滑。舌象:质淡白,苔白润,底瘀(+++)。结合舌脉分析,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水湿之邪困阻清窍,则出现精神困倦。左寸脉弱,提示了阳虚,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法,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四诊时血压可降至150/80mmHg,患者诉精神好转,右下肢浮肿较前减轻。
四、患者谢某,女性,36岁,来诊时诊脉:左:弦,数(93次/分);右:寸浮(+++),数。其右寸浮非常典型,《濒湖脉学》曰:“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经问诊得知患者时有头痛,平素易感冒,前日流鼻血,腹胀痛,伴泄泻。舌质淡,苔薄黄,舌底脉络瘀阻明显。根据脉象,右寸浮明显为有风,加上平素体弱,卫外不固,风邪侵体则感冒;左弦为血脉不通,不通则痛,且风为阳邪,易袭人之阳位,则出现头痛。治疗以固表祛风,活血化瘀为法,方用人参败毒散加减。又脉象为数,加栀子清三焦之热,旱莲草以凉血止血。
总结:
虽然历代医家对寸口分候脏腑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这便把中医与西医区别了开来,中医诊断中的把脉,把的不单是脉搏,更是脉形,此时的寸口脉不单是桡动脉,更是一条聚集了气血精微的河流。它的走势、形态,是我们辨证施治的依据。脉象能够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还有疾病的进退预后。即使患者表面看似正常,但切其脉象便可知体内是否健康,而及早发现病情,对治疗和预后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脉诊除了讲求手指的灵敏,更要求医者的心静。肖鑫和老师在诊脉时必是闭目凝神,澄心静志,聚精会神地体察指下脉象的变化,正如《内经》中所言“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神勿外驰,属意病者”,如不能保持清虚宁静的状态,或者像一些医生那样一边把脉一边漫谈或在想别的事情,或者睁目斜视,又如何能体会到指下脉象的微妙之处呢?
我的导师余瑾主任在黎、黄、韩、肖四位退休老教授的指导下,三代人开展了“实践内经,培养铁杆中医”的活动,并安排我跟着年近八旬的肖鑫和老师学习脉诊,肖老师忠实地遵循其恩师邓老“医之灵魂,仁心仁术”、“医之战略,上工治未病”、“培养铁杆中医,以振兴中医”、“叔和脉学,千年瑰宝”的教导,认真带我实习,仔细分析脉象与证候的关系,手把手指导我,反复体察脉神、脉态等,使我快速掌握切脉技巧。
从2013年3月17日起,每周跟师切脉3个小时,约25人次,至2013年5月19日,共实习30个小时,把脉总计约260人次,已基本懂得分辨浮、迟、数、疾、弦、革、滑、缓、细、弱、微、结等14种脉象。我有幸能跟老师学习诊脉,感到受益良多。在这个时代,医院里充斥着各种检查与西药,纯粹的中医已十分少见。但肖老师依然能坚持把中医的精髓贯彻下去。在肖老师身边,学习到的不单是诊疗的技术,还有成为一名真正中医——铁杆中医生所要具备最基本的素质与涵养。
第二节 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心得
潘小华 2016年4月9日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卷之三治一切气》,由四君子汤化裁而得。本方由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 、甘草、茯苓、人参、白术、山药、白扁豆组成,《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证者。
参苓白术散,主治脾虚夹湿证。症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者适用本方。《太平惠民和济局方》载: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医方考》:“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
恩师肖鑫和教授,以逾5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常教导我们中医诊断是辨证论治,所以要问诊具细,观察入微、脉症合参,辨清病证虚、实、寒、热。遣方用药要以人为本,考虑汤药的口味。在恩师的教导下,经过两年的临床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认识,获益良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苓白术散的使用,其涉及病症之广使我叹为观止,现摘钞几个案例,并谈谈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治疗脾虚,健脾益气
黄某歌,女,16岁。
2015年8月1日初诊。患者纳呆、腹胀、便溏,身有皮疹,眩晕、乏力、自汗、盗汗、经量大,舌象正常,脉缓。证属脾虚气虚,拟健脾益气,固表止汗,方用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党参20、炒白术15、莲子15、炒薏仁10、茯苓15、山药20、芡实15、防风10、炙黄芪15、浮小麦30、糯稻根30、麻黄根10、五味子10,七剂。
按:以参苓白术散治患者脾虚、气虚诸症,用玉屏风散固表,加浮小麦、糯稻根、麻黄根加强止汗,五味子补阴。
8月15日二诊。患者盗汗已除,自汗减轻,嗳腐吞酸,舌质淡、舌体胖大,脉弦缓。证属脾阳虚(胃寒),拟健脾益气,制酸,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30、炒白术15、炒薏仁15、茯苓20、山药20、陈皮5、砂仁5(后下)、木香5(后下)、炙甘草5、炙黄芪20、浮小麦30、枳殻10、乾姜3、煅瓦楞20、海螵蛸15,七剂。
按:患者稍有好转,仍有脾虚症状,固仍用参苓白术散继加黄芪续治其脾虚、气虚诸症,用枳殻、木香、陈皮理气、行气,乾姜温中止呕,煅瓦楞、海螵蛸制酸。
8月22日三诊。患者诸症好转,便溏一日三行,有饥饿感。仍用上方巩固治疗。
9月10日四诊。患者纳佳,便调,腹胀微,舌质淡,薄白苔,脉弦缓。证属脾胃虚寒,用参苓白术散继续巩固治疗。方:党参30、炒白术15、炒薏仁15、茯苓20、山药20、陈皮5、莲子15、砂仁5(后下)、木香5(后下)、乾姜3,七剂,愈。
二、治疗失眠,健脾安神
陈某耀,男,52岁。
2016年3月4日,初诊。患者重度失眠,易疲劳,便常、纳可,舌质淡润,淡黄薄苔,脉弦细缓,力减。属脾虚证。拟健脾安神,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白术15、薏仁15、茯苓30、山药30、陈皮5、莲子20、扁豆15、红枣20、炒酸枣仁(杵碎)15、百合20、五味子10、夜交藤20、茯神20.
按:胃不和则卧不安,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加酸枣仁、百合、五味子、夜交藤、茯神收涩安神。
2016年3月11日,二诊。失眠好转,便调、纳佳,舌苔薄黄,舌底瘀血严重,脉弦缓,无力。证属脾虚夹瘀,拟健脾活血化瘀,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30、白术15、茯苓30、山药30、莲子20、红枣20、甘草5、夜交藤20、丹参15、葛根15、三七10、佛手15、郁金、黄芪15.。
按:患者已好转,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夜交藤安神巩固疗效,加丹参、三七活血,佛手、郁金疏肝解郁以和血,葛根、黄芪补气通络助血运。
三、治疗臌胀(肝硬化),健脾消瘕
李某福,男,64岁。
2015年3月12日初诊。患者经西医检查,结果有:肝硬化、脾肿大、肝囊肿、肾结石、慢性肝炎等症,2015年3月2日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22、门冬酸氨基转移酶870,甲胎蛋白170,血压正常BP140/78mmHg。患者就诊时自诉:腹胀、呃逆、纳呆、眩晕、牙龈出血,脚抽筋,便溏,小便黄,夜尿6次。舌质淡润、虚黄苔,脉弦滑有力稍快。证属肝胃不和,拟健脾疏肝、化瘀,补肾,清虚热,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30、白术15、薏仁20、茯苓30、山药30、陈皮5、莲子20、青蒿20、鳖甲20(打)、地骨皮15、栀子10、丹皮10、生牡蛎50(打)、仙鹤草20、旱莲草20、黑灵芝20、三棱15、莪术15、柴胡15、丹参20、郁金15、五味子10、绞股蓝25、桑葚子30、白芍30,十五剂。
4月10日二诊。患者反映药后精神、食欲、抽筋好转,便溏,牙龈仍出血,听力下降,小腿沉重,舌质胖,色暗、苔白润,脉弦有力寸弱,稍快。仍以参苓白术散合消瘰丸加减:党参20、茯苓30、山药20、莲子15、薏仁30、甘草5、青蒿20、鳖甲50(杵碎)、地骨皮20、栀子10、丹皮10、生牡蛎50(杵碎)、玄参15、浙贝母15、仙鹤草30、旱莲草15、黑灵芝20、三棱15、莪术15、银柴胡15、郁金15、五味子10、绞股蓝20、桑葚子30、白芍20,生地20、西洋参10、十五剂。
按:肝病传脾,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固本,消瘰丸加三棱、莪术、丹皮,活血破积软坚散结,青蒿(后下)、地骨皮、银柴胡清虚热,旱莲草、五味子、桑葚子、生地补肾养阴,仙鹤草止血,绞股蓝西洋参、补气,郁金、白芍解郁柔肝,鳖甲软坚、引邪出表。
5月15日三诊。4月14日録:甲胎蛋白17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1、门冬酸氨基转移酶114,5月12日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6、门冬酸氨基转移酶55,甲胎蛋白108.9。患者自觉较上次好转。守方微调。
5月22日再诊。西医检查各项指标好转。患者自觉较上次好转。守方微调。
期间不间断治疗,法、方基本相同,略。
8月28日再诊。西医检查各项指标趋于正常,8月24日録: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门冬酸氨基转移酶31,甲胎蛋白17.12。患者左侧下肢微肿、偶有齿痛,齿衄,纳佳,无其他不适。仍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固其疗效:黄芪30、党参30、茯苓30、扁豆20、山药20、莲子20、薏仁20、陈皮5、甘草5、青蒿15、鳖甲30(打)、地骨皮15、丹皮10、生牡蛎50(打)、浙贝母15、仙鹤草20、旱莲草15、蛇舌草15、三棱15、莪术15、郁金15、桑葚子30、白芍20,生地15、十五剂。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