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客侨对家乡文化建设的贡献——兼述东莞市凤岗镇客侨的事迹

  香港大学已故教授罗香林先生研究认为,客家人移民海外始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1]而有文献记载的广东客家人出国定居者则是南宋景炎二年(1277)的梅县(今是梅州市)松口乡的卓谋开始,至今已有732年历史了[2]。据不完全统计,700多年来散居世界五大州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华侨华人大约有700万,占中国华侨华人五分之一左右。其中东莞市凤岗镇的华侨华人有15828人[3]。他们散居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山打根、大北历、不兰多耳、大溪地、牙买加、洪都拉斯、智利、巴拿马、巴西、圭亚那、苏里南、千里达、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丹麦、荷兰、法国、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700多年来,700多万客家人离乡背井,飘洋过海,定居异域、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其中发财致富者不乏其人。但他们根在中国,眷恋故土,热爱家乡,回家探亲,慷慨解囊,资助家乡建设,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多作贡献。本文拟就客侨帮助家乡兴办教育和建设文化方面作一阐述。

  ―、资助家乡兴学办学

  客侨在外国眼见和亲历教育兴国和富国的经验,激发他们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兴起独资或集资帮助家乡兴学办学、培养人才之风,经久不衰。据统计,梅州市现在有2300多所小学、230多所普通中学、3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和2所大专院校,大部分是历年来海外客侨资助兴建和修建的,特别是那些质量高乘、富丽堂皇的大楼建筑全部是客侨捐资兴建和修建。例如,梅县的书院于1913年改建为东山中学,没有足够教室和宿舍。客侨得知情况,纷纷捐资兴建,至1949年就兴建了华侨楼、西新楼、挹程楼、旭升楼、礼堂、南康图书馆、松山堂、科学馆、宿舍楼等12座。1984年新建七十周年纪念楼。此楼建筑面积达2345平方米,内中有课室20间,教师休息室、会议室各5间。东山中学从创办至今共建有楼、堂、舍、所共28栋,其中有14栋是客侨捐资兴建的。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客侨捐资10亿元匡助嘉应大学(后改为嘉应学院)为建设基金。印尼侨商姚美良(已故)捐1000万元兴建中山大学永芳堂,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和历史系的办公、教学和研究的用房。其他如印尼客侨刘宣应(梅县籍)、马来西亚、客侨姚德胜(平远县﹞、泰国客侨谢枢泗﹝梅县)、刘荣芳(梅县)、加拿大客侨谢英榛(梅县)、留尼旺岛客侨朱复翔﹝梅县﹞、印尼客侨李冠汉(梅县)、澳大利亚客侨叶权昌(梅县)、印尼客侨曾杉彬、萧畹香﹝大埔县﹞、客侨黎次(梅县﹞、钟奇可(梅县)、留尼旺客侨李秀奎(梅县)、陈锡用(梅县)等,均捐资家乡办学,为家乡的教育文化事业增添光彩。

  东莞市凤岗镇的客侨也为家乡办学作出贡献。例如上世纪初,旅居苏里南客侨油甘埔村人张友权,独资创办东莞华侨中学,并出任名誉校长。竹尾田村客侨赖云英,幼年时随父母移民马来西亚,心系家乡,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于1986年捐资港币20万元给东莞华侨中学兴建图书馆;1990-1992年又捐资200万元兴建两间面积共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出租,将所得租金全部拨给英明教育基金会使用;2006-2007年,再次捐资2006350万元等建华侨中学新校园和华侨医院。此外,他向全国各地捐资兴建希望工程学校13间。据统计,至2008年,赖云英共捐资家乡和国家兴学办学等公益事业的经费达到1500多万元[4]。同时,从《尚有义建崇烈堂碑》《遗爱堂春祀碑》和《遗爱堂崇祀碑》等碑文看出,刻记有凤岗镇客侨捐资办学姓名者7000多人,说明该镇客侨捐资办学是相当多人的。

  二、资助家乡建设文化

  旅居国外的客侨回到家乡探亲目睹家乡住房残破,也慷慨解囊,捐资修葺和新建房屋甚至城镇,而且参考国外的建筑文化,使房屋和城镇的结构、风格、式样和立面等,都超越原有的农村建筑。例如梅县最大的松口镇,共有1000多间店铺和住宅,其中60%是客侨捐资兴建的,所以全镇有规划地建有街道、农贸市场、学校、中山公园、图书馆等,而且多是二至三屋的钢筋水泥楼房,颇多洋气。梅县 、兴宁、丰顺、五华交界的畲江镇,有店铺龢民居1000多间。大部分是客侨捐资兴建的二三屋楼宇。许多客侨也为自己和兄弟或亲戚新建楼房,使古老的集镇和村庄增添美景。据统计,在今梅州市七县一区的160多个乡镇中,客侨捐资兴建的街道、市场、楼宇、商店,举目皆是。

  东莞市凤岗镇的客侨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回乡捐资建筑的“排屋楼”,更具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这种“排屋楼”一般由一排或两排排屋和一座碉楼构成院落式布局,用三合土夯筑结构。排屋是二层建筑,四开间,面宽15-20米,进深10米左右,硬山顶,屋顶檀条字密集,檐下有彩绘,颇具艺术价值。碉楼高有三、四层,有八层九层者。每层开窗或眼,顶层设壁龛式钪斗,斗上有枪眼护墙装饰红黑相间色带,四角有如意纹悬鱼图案,颇具艺术价值。楼内后部有木楼梯从底层通往顶层,左顶设有阁楼。例如黄洞榕树厦村的黄洞观合楼,1927年由客侨蔡官合独资兴建,由一座碉楼和二排屋构成。碉楼宽5.5米,深7.9米,高八层24米,墙厚0.8米。每层开麻石框方窗和炮眼,顶层正面有鹰花蓝灰塑装饰,其他三层设铳斗。天台用栏杆墙围护,中间有欧式方形楼阁,上装避雷针。两排屋分别坐东南朝西北,和座东北朝西南,檐墙灰塑,彩描丰富,精美别致,装饰性强。这种“排屋”与“炮楼”相结合的建筑,是客家民系移至东莞海滨地区,与广府建筑文化相关类似的结构,其突出特点是外观开阔,内部连通(尤其是排屋与炮楼相连通),在建筑文化上,体现了客家民系的移民进化过程,既有客家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格,又有海外西方国家建筑艺术的影响,这种建筑文化为凤岗镇所有独有。据凤岗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至1949年全镇有“排屋楼”160多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20座[5]。这是凤岗镇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藴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加以修理保护和加强管理。

  如何保护好“排屋楼”独有的建筑文化?我建议应根据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学家里格尔(Atoise Riegl,1858--1905)提出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纪念性价值原则,和1931年的《雅典宪章》、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和1994年的《奈良文件》关于世界各国都要遵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规定,按“排屋楼”的原汁原味加以保护和修补恢复,这样才能保持““排屋楼”的原貌。然后在开发的层面上发挥“排屋楼”旅游资源价值,让更多的国内外游人到此参观,从而提高凤岗镇的国内外知名度,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凤岗镇的市场经济服务。

  注释:

  〔1〕 罗香林:《客家研究》第一集第40页,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出版。

  〔2〕黄竟初:《华侨华人故事録》第2页,1940年版。

  〔3〕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第25页,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4〕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第26、28页,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5〕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第34页,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原载《凤岗客侨文化论坛文集》,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0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