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8日,我随广州旅游团驱车游览了神往已久的蓬莱仙境——罗浮山。
罗浮山位于广东博罗县西北,是我国的著名的道家名山和旅游圣地。罗浮山风光绮丽,美不胜收。它拥有四百三十二峰,九百八十道飞瀑,七十二座幽岩石室,古木参天,云雾缭绕。道教的经典《道藏》和《云笈七签》把天下道家的丛林宫观定为“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罗浮山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一福地”。罗浮山的胜景和宗教上的地位,多少千古文人墨客所为之倾倒,并留下许多遗迹、诗墨、传说。据明代诗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载:秦代安期生最早来罗浮山游览;汉代著名政治家陆贾也曾到罗浮山,并在《南越行记》中对罗浮山有所记述;司马迁最早称罗浮山是我国五岳之外的名山;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人的创始人,写有《罗浮山赋》;唐朝大诗人李白写过《送友人之罗浮》以寄友情;李贺有《罗浮山人与葛篇》。此外,宋代诗人苏轼、王胄、赵汝驭、杨万里、理学家朱熹;元代戏剧家汤显祖;明代文人祝枝山、李青霞;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的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干隆三大家”之一的赵翼以及名士张维屏、黄培芳、书法家伊秉绶等都曾到过罗浮山,他们即景挥毫,留下许多珍贵的题咏和墨宝。在古代,朝野名士都把游览罗浮山作为一种幸事。
我们这次到罗浮山旅游,先后参观了冲虚道观、朱明洞天、洞天药市、东坡山房、飞来石、白莲湖、会仙桥、华首古寺。
刚下汽车,首先我们来到冲虚古观的山门,赫然入目的是一副笔走龙蛇,字体苍劲的对联“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和楹联“妙景空不空四百峰峦朝紫府,尊躬上之上五千道德启玄门”。入正门,便是“三清宝殿”,这是祭祀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的场所,有三尊他们的金身塑像。左偏殿是客堂,内有相传葛洪炼丹时曾取用的“长生井”。古人有诗曰:“传闻地献宝,灵液出凤草,每日汲三升,何必安期枣?”,说长期喝这井水,可以成仙。在左偏殿的后面是“葛洪祠”。据《晋书·列传》载,葛洪生于284年,卒于363年,江苏句容人,字稚川,号抱朴子。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登位时,葛洪为丞相。晋成帝即位后,干宝在朝廷上极力推荐他任散骑常侍之职,领大著作,他执意推辞。东晋咸和年间,葛洪放弃瞭高官厚禄,到罗浮山创建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并在南庵即冲虚古观修道炼丹、采药济世,特别在著书立说方面,成就斐然。葛洪着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方》、《备急方》等行世,至今尚存。他对天花、肺结核、狂犬病等疾病的症状和疗法均有著述。从而他开创了岭南的道教圣地。葛洪尸解升仙后,晋安帝义熙初(公元405年)置“葛洪祠”。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逐年扩建为“葛仙祠”。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哲宗赠“冲虚观”的匾额。在葛洪祠的前面,建有一间丹房,丹房四周建有丈八高墙,丹房的四角挂有宝剑古镜等物。炼丹灶建在丹房中间,它由花岗岩砌成八角形的基座,按方位雕有干、坤、震、巽、坎、离、艮、兑的八卦图腾,以及瑞鹤、麒麟等灵禽异兽嘉树的各种图案。丹灶周围,还按道家五行学说东南西北中分别填上青黄赤白黑的五色土。在炼灶上,葛洪放上象太上老君的葫芦药瓢一样的“金鼎”(亦称金匮),叫未济炉。底座三个鼎足,座上是罐形的炉体。葫芦中间,还有一条可转动的柄,匮盖做成十分别致的荷叶形。葛洪利用丹灶提炼了“金丹”,创造了中国的金丹术。他幷且利用丹药运用于临床医病。因此,葛洪是在古代世界史上,最早开发医药化学的第一人。在“三清宝殿”的右侧是奉祀葛洪的第子黄初平(亦称黄大仙)的。在冲虚观的右侧外,有一个内外八卦形的洗药池,在池的内侧有一块巨石,勒刻了“洗药池”三个朱红大字,十分悦目。石上还刻有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题诗:“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还,古池冷浸梅花月”。“下署”庚戌秋为冲虚观主题。这个洗药池,就是葛洪移居罗浮山后,登山采药,并将采集回来的中草药进行洗涤的地方。
走出冲虚道观,沿着左观的清幽小径,到了朱明洞,我如临仙境,真是天下第七洞天。在古木参天的狮山和象山环护下,朱明洞内有奇观。据史料记载,唐天宝年初,皇帝诏书道士申太芝祭山,要找朱明洞。申太芝在当地官员和百姓引领下,找到了朱明洞,将人用藤往下吊,约五六丈深时,下视无底,日月星辰,都可看到。初有白云,一会儿散成五色,待后再找,却什么都没有。更加增添朱明洞的一种神秘的色彩。朱明洞前有白莲湖,清澈可鉴,微泛涟漪。冲虚古观隐苍林而掩映,白鹤珍禽栖高树而飞鸣,环境清幽而静谧,是罗浮山风光的精华所在。秦朝安期生来这里修道;朱灵芝和葛洪来这里修道炼丹;明朝南京礼部尚书湛若水在这里建精舍讲理学。解放后,在朱明洞建有精致小巧的楼阁,林彪、陈毅、叶剑英三位元帅都在这个楼阁居住过。所以现在称谓为元帅楼。
离开了朱明洞,来到冲虚观的门前大坪。这个大坪,稀疏地生长着高大如盖的榕树、台湾相思树、白玉兰等树种。这里从宋朝以来,就是著名的洞天药市。当时,广东省著名的四大市场:合浦县廉州城的珍珠市场,东莞的沉香市场,广州芳村的花卉市场,还有罗浮的药材市场。简称南粤四市。罗浮山有植物三千多种,其中如金耳环、石上天葵、罗汉果、鸡骨香、白半枫荷、七叶一枝花以及巴戟、黄精、灵芝、土人参等药植物就有一千二百四十多种。因此,罗浮山不仅药物资源丰富,制药历史也悠久。最早开发罗浮山药物资源的是著名医学家葛洪,他不仅开发了许多中草药,还开发了矿物药。同时,当地老百姓世代采掘中草药。陈济棠治粤时,也在罗浮山开设制药厂。有了这些条件,创建和发展罗浮药市就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转过冲虚古观的洗药池,我们来到东坡山房。苏东坡谪居惠州,前后四年时间,但有一半时间在罗浮山居住,“杖履罗浮殆居其半”。他和儿子苏过在洗药池面上一块平地兴建了东坡山房,作住居。在山房附近开辟了一个药圃,种植中草药。他用生花之妙笔,吟咏人参、地黄、甘菊、枸杞、薏苡的《小圃五咏》诗,其中人参诗云“灵苗此孕毓,肩股或具体;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青丫缀紫萼,园实坠红蕾。”
从东坡山房循山径拾级而上,穿过林萌道,一石山迎面而来,有“云游”两个大字赫然勒刻石壁之上。石山之间,有迂逥曲折的石巷,转弯处,有“蓬莱径”石刻,为古空禅师所书,踏“登云梯”,可见“别有一天”题刻。过了“别有一天”,一巨石伫立于危崖之上,上粗下细,若即若离,隐隐欲动。石上刻“飞来”二字,以石击之,铿然作金石之声。据传,这“飞来石”,是从桂林郡穿山飞来的。
从“飞来石”折回白莲湖。呈现在眼前的是宽阔的湖水,清澈透亮,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光跃金;湖上,一桥飞架,“白莲轩”伫立在湖岸边,这湖就是白莲湖。白莲湖,古称麻姑(仙姑)池,或白莲池。古昔,这白莲池里遍植古莲,雪白的荷花,田田的莲叶,婷婷的緑茎,莹莹的露珠,给人以诗一样的享受。因而这个湖就称白莲湖。正如陆龟蒙《白莲》诗云“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白莲湖的荷花多美!就如瑶池仙女。在白莲湖畔,有从朱明洞流出湖里小溪,溪上有一座桥,叫会仙桥,何谓会仙桥呢?这里有一个传奇故事。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到惠州。他常来罗浮山寄情山水,饮酒题诗。有一天,苏东坡游览罗浮山胜景有些倦意时,便来到“麻姑卖酒亭”喝酒,苏东坡边喝边赞,一杯接一杯,不觉心醉耳热。他醉眼朦胧向狮子峰外走去,正巧遇何仙姑到玉女峰采药归来,但见她素裙荆钗,村女打扮,荷锄挽篮,飘然而至。苏东坡见村姑这样标致,顾盼生情,吟了首打油诗戏弄:寻幽探胜入罗浮,乘醉策杖觅归途;雨后山花香更美,村姑回眸胜仙姑。何仙姑见苏东坡放肆,回敬一首:东坡游罢过西湖,举杯邀月作狂徒;复辙重蹈前轼折,记得朝廷贬你无!苏东坡细细品味村姑的诗,她怎么会知道我们兄弟俩被贬到惠州呢?难道她就是何仙姑?苏东坡正回头看村姑时,她却不见了。顿时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山溪猛涨,溪上的独木桥也随洪水漂走了。苏东坡被大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欲退不得,欲渡不能,酒也醒了!这时,八仙中的铁拐李经此,见苏东坡这副狼狈象,知是何仙姑捣的鬼,顿生恻隐之心,便化成一个皓首的老翁,把铁拐杖变成一根短毛竹,丢在东坡脚下,说:“东坡居士,搭座桥吧”苏东坡正生气,以为这老头在开他的玩笑,一脚将毛竹踢入进溪中。岂知,转眼间,毛竹真的化作一座桥。苏东坡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匆匆过桥,待回头致谢时,老汉与竹桥已不知去向了,但他心中已知遇到仙人了。后人根据这个传说,便在这个溪上建上一座石桥,称为“会仙桥”。
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罗浮山西面半山腰的华首寺。它建于唐朝以前。华首,顾名思义,即出家人剃度削发,头上烙有似花的记号。这个佛寺常住五百个花首和尚。据《罗浮灵异记》云:“其洞常有五百花真人游会,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奉敕建醮于花首台。”可见历史上华首寺的香火鼎盛。文革十年浩劫,华首台的一百多间殿堂房舍都荡然无存,只幸存刻有“华首寺”的花岗石门柱及门额。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通过各方集资,已经基本按原貌恢复重建,不仅有富丽堂皇的大雄宝殿和五百华首真人殿,在原来“闻钟发省”的钟楼遗址,也建起了一座十一层高的五百罗汉塔。在这座塔里,也置挂了大钟,僧人击钟,钟响声闻十里,山鸣谷应,使华首台这古老佛寺更显得威严肃穆。
夕阳西下,我们这个旅游团离开了罗浮山,驱车回广州了。但是,“蓬莱仙境”般的罗浮山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