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父母课堂》导学系列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八条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我校作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指导思想,为了响应家庭教育思想,我校以《父母课堂》为指导教材,指导家长自学家庭教育知识。为了引导家长阅读有丰富、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学习专业、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小妙招,助力各位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决定开展一次《父母课堂》导读分享沙龙的活动,特此拟定本次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青春期的烦恼如何破解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父母课堂》导读分享沙龙活动,引导家长阅读丰富、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学习专业、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小妙招,助力各位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2.通过本次《父母课堂》导读分享沙龙活动畅所欲言地谈谈自己阅读的经历和收获,让大家一起互相学习。

  3.通过交流分享,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成长。

  四、活动时间:

  2021年12月20日上午

  五、活动对象:

  学生家长

  六、活动地点:

  一楼阶梯教室

  七、活动准备:

  1.收集班级家长阅读《父母课堂》打卡的图片。

  2.提前准备好本期导读的《父母课堂》资料和《父母课堂》(2021年9月)导读提纲发给家长学习。

  3.事先让家长准备《父母课堂》的分享心得。

  4.交流分享活动的背景PPT。

  八、活动流程:

  1.开场发言

  主要向家长介绍本次家长沙龙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能够投入本次活动中并积极配合。

  今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公布,家庭教育这一“家事”,“升级”成了“国事”。“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学生从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父母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和反思家庭教育的方式。近年,年轻的新生代父母更加注重科学育儿方式的探索实践。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少家长自发学习瞭解儿童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等专业知识,摆脱传统的“说教”,把家庭教育变成故事、游戏、朋友间的平等对话。他们的亲身感悟和真实经历,或许也能给你带来新的育儿启发——家庭教育,其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安排家长进行分享:

  家长结合父母课堂分享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以及自己家庭教育小妙招,助力各位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分类 题目 页码 内容简介 家长学习重点

  关注 正视青少年亚文化 P4-P5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性情多变,但他们身上藴藏着巨大的青春能量,这种能量是他们不自知、不会控制的。所以当他们站在人生的关键路口,近距离接触青少年亚文化时,需要同伴的接纳和认可,更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陪伴 理解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承认不同,和孩子共同探讨学习。

  平易近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

  将心比心,正确地认识和引导。

  亲子加油站 和孩子探讨我的青春期 P12-P13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父亲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分享自己青春期时候的的叛逆史,并让孩子知道在这个年纪有叛逆的情绪是 正常的,但是同时也教育孩子要学会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和孩子沟通可以多聊一些学习之外的话题,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分享自己的故事,孩子会觉得家长更亲近。

  教子良方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P24-P27 作者的儿子从小调皮捣蛋,石老师办公室的常客,但是父母没有过多地批评他,而是选择换位思考,利用生活中的机会一步步引导,激发他的潜力,帮他建立自信。最终,他凭着过硬的综合素质申请了国际知名大学。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能着急拔苗助长,应该在生活中多引导,换位思考,学会放手,孩子能干的 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干,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忌语 他还是个孩子 P37 一次家庭聚会中,90多斤的文翰将怀孕5个月的婶婶推倒在沙发,妈妈严肃地批评孩子,但是父亲却说:“他还是个孩子,懂什么?”帮孩子逃避错误。 “他还是个孩子”这样的话语就像温室一样,孩子在这样的温室里享受温暖,但是却失去了经受风吹雨打,感受大千世界的机会。最为家长,要对“爱”有理智的判断,知道什么样的爱是孩子需要的,而不是替孩子找藉口遮掩。

  青春期的烦恼从何而来事例分享

  案例:

  孩子从小懂事,学习、做事都很认真,但最近却听不进课,书也看不进去,做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来。回到家后也是心烦意乱,不是头痛就是失眠睡不着,还总是拧着个眉头。有一次我看见他一副烦躁不安的样子,就好言相劝。结果不知道我哪句话说得不对,他忽然大发脾气,疯了似的大喊大叫,还抡起拳头砸墙,把手都砸破了,这种情况每个月都会出现。

  情况剖析:

  心理探析:喜欢和自己较劲的人,人格特征导致自我心理放大。根据案例的描述,我推断孩子是因为心理波动较大才产生的烦躁情绪。男孩心理波动的原因很明确,是生命周期的表现。男孩的心理波动就是低潮期的表现,再加上进入青春期后,更加心绪不稳、躁动不安。原本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男孩过不去的原因在于他人格特征导致的自我心理放大。

  应对策略:

  教会孩子把握零散时间,父母可以这样去做:

  01帮助孩子转变自身观念,提升认知。

  比如,告诉孩子要认识到生活中很多烦恼不可避免,当自己处于低潮期时,可以有意识地逥避一些容易使情绪低落的事,做好自我调节。

  02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教导孩子的前提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能从自身出发珍惜零散时间,通过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孩子也会在榜样的激励下成为珍惜时间的人。

  03引导孩子学会嵌入式学习。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在零散时间里填充学习内容。我们在由一种活动转为另一种活动时,中间难免会留出一小段的空白时间,如饭前饭后、上下学等车时这些时间都比较短,没办法记忆太多内容,但是用来背几个单词、几句诗还是绰绰有余的。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多制作一些写有单词和诗句的便利贴随身携带,随时复习。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的时间被称为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各拿出15分钟左右,回顾一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或刚刚学过的内容,加深记忆。

  3.家长分组话题讨论分享

  将家长分组,选出组长代表,抛出话题,鼓励家长积极讨论,分组发言。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如《指南》或本学期工作阅读工作安排与家长总结分享。

  家长分组话题讨论分享

  话题:敢学会放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为他扫清前路的障碍,不是为他设计一个完美的人生,而是能够让给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教育专家尹建莉说: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让孩子去体验错误的滋味,比一味给他们正确的选择更重要。

  4.自由发言家长谈谈自己教育经历,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所获得的经验。

  自由发言家长谈谈自己教育经历

  家长1:让孩子去体验错误的滋味,比一味给他们正确的选择更重要。

  而我们很多父母都将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不给孩子机会尝试,更不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就像笼子里的鸟,没有飞出笼的体验,更没有体验过后对自由与蓝天的认知和欲望。这样的孩子,在面临是非选择时,他会迷茫,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

  家长2: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引导和接纳,将选择权归还给孩子,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自由和选择。每一次的选择,敲开的是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和对自己更精准的掌控力。只有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尊重的家庭,他才会感到一种作为“人”的存在感和幸福感,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家长3: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独立地作出决定。只有经历过失误、挫折,孩子才能得到深刻的印象和教训,才会在做下一个决定时更加谨慎,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反之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长大,只会事事依赖大人,最终失去生活的自主能力。只有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才会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才能让孩子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当然,在“帮”与“不帮”之间,家长更需要在旁默默关注,及时给予肯定和帮助。

  家长4:我觉得一些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利选择其他道路。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让家庭环境恶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为孩子好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我们也该明白,再小的孩子也需要被尊重。而归还孩子的自主选择权,他的人生让他自己做主,便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而这,也才是孩子更想要的爱。

  家长5: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没有想想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呢?孩子从小学会过自己做主么?自己做主有用么?“独立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从小培养。有这几个方面,1.教导生活技能,这是赋予孩子自主权的前提。2.共同解决问题。赋予孩子自主权就要从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指令入手。3.信任孩子。信任,既是基于前期的技能训练与评估,也是真正放手赋予孩子亲身体验的重要步骤。4.放下。家长不敢“放下”,多是因为缺乏训练的过程。 5.增长自我认知。

  5.家长结合自己阅读心得以及参加本次《父母课堂》导读分享沙龙的心得体会。

  结束语: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完善个性,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也是社会繁荣和发展的需要。而教育其实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学校希望通过导读沙龙的形式,让家长们相互建言献策,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用阅读的方式和孩子共同成长,收获幸福人生。

  家长心得体会:

  家长A:即使是父母,也不要忘了学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父母也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更加瞭解我们的孩子。《父母课堂》是一本很好的父母学习读物。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教育方式原来是错误的。

  读了文中《三分教,七分等》,对孩子的培训,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在恰当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毕竟,教育本就是三分教,七分等。撒下一颗种子后,我们只需要按时浇水、施肥、松土。其余的,交给时间就够了。如果过于心急,一次次扒开土壤看看种子发芽没有,一遍遍将幼苗拔起看看它怎么长得这么慢,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让它枯萎死去。对待孩子也是一样。让他一步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接受系统而正规的义务教育。和同龄人一起竞争、成长,他才有机会在循序渐进中变得更好。别忘了,大多数孩子的人生,注定是平凡的。三分教,为孩子打好基础,七分等,给孩子进步空间,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读了文中的第二篇《孩子爱顶嘴怎么办》,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时常会出现家长说什么孩子都怼回去这类“顶嘴”的情况。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当孩子出现顶嘴的情况时,除了负面的影响,也有值得我们高兴的地方。孩子有顶嘴的表现,说明他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发展了,他已经能够清晰地说出他的想法,说出自己对周围人、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而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让他对于遇到的人、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也表现出更加独立。此外,孩子还处于情绪情感发展初期,还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处理情绪的方法。同时,孩子也在社会化的初期和大脑发展的过程中自控力还不能像大人一样。

  到底需要怎样看待和应对孩子爱顶嘴的习惯?经过考虑得出几个结论:

  一、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在孩子情绪平复后尝试和孩子确认他的想法。花时间耐心地听孩子说他的想法,会让孩子感受到大人重视他。无论孩子说的多么天马行空、多么无厘头,大人都尽量不打断孩子让孩子说完。听孩子说也让我们更瞭解孩子真实的想法,也帮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引导。同时,一些事情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看待的角度有所不同,家长不用着急纠正孩子的想法。

  二、调整心态,耐心面对。

  对于孩子顶嘴这类表现,我们不仅要对孩子的成长有信心,也要对我们引导孩子有信心。当孩子顶嘴时,大人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比如先去给自己倒杯水喝或者去别的房间安静片刻、深呼吸几次让自己情绪平复下来,避免因为孩子的表现发脾气、指责孩子,引起冲突。大人冷静下来、放下孩子和自己做对等想法,才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表现,练习更有耐心地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孩子的表现。 

  三、带领孩子处理情绪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有两个原则:“先处理心情,再解决事情”和“尝试用1、2个心情感受的词替孩子总结可能有的心情”。比如:

  “妈妈知道,你这么说是因为你有点嫉妒。”、“爸爸瞭解,改错题让你觉得有点烦。”家长这样做不仅能够给孩子示范“面对情绪该怎么做”,也是在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起用正面表达来处理情绪的方式,让孩子瞭解可以怎么好好说出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顶嘴。同时,家长有意识的关注孩子情绪,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情绪的接纳和理解。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我们相信在孩子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浇灌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家长B:看完《父母课堂》  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决。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呱呱落地,继而去适应这个既定世界的规则和边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试错都是矫正自我的契机。没有不会犯错就长大的孩子,但仍有很多自己在犯错、却不能容忍孩子犯错的大人。虎妈或者猫爸,棍棒底下出孝子、又或者是温柔和坚定的爱和自由,没有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家家有个难带的娃,但家家也有更合适你的育儿方法。我只是以个人的角度建议,我们多一点耐心和爱心,少一些威严和责罚,温柔而坚定的在可控范围以内,让他承担犯错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让孩子从生活中自己体验的经验来领悟世界运转的规则,比简单粗暴一顿胖揍,或者苦口婆心更能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