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比知识更珍贵的财富

  命题作文,要讲述人生。但回首人生,平静流淌如波澜不惊的小河,还真没多少可讲的故事。三十多年前的中学生,如今也年过半百了,许多人都说,夏武全还是一身学生气。是啊,家传无书香,相交多鸿儒,这书生气是珞珈的朝风暮雨熏染而来,一旦上身,挥之不去,此生此世是无可改变了。盘点起来,还是与武大、与老八舍有关的经历,才让人感到有些意思,更有几分慰借和温馨。

  看挖陈友谅墓,知道了有个武汉大学

  出生于自然灾害时期的1960年,7岁念书,正是“文革”闹得火热的时候,上午上课,下午老师们要闹革命、要政治学习,基本就没课,正好去玩。

  就读的武昌黄鹤楼小学,西临长江,北倚蛇山,有山有水,玩处多多。夏天必玩的是到江里游泳,但被家长和学校禁止,因为危险,每年都听说有贪玩的同学葬身江流。

  蛇山是座历史名山,那时黄鹤楼还没重修,但也留存有很多历史古迹,如圣像宝塔、黄兴塑像、抱冰堂等。最好玩的地方是陈友谅墓,南向立有高大的牌坊,上书“江汉雄风”,很是气派;牌坊后面有个坟堆,背靠蛇山,埋的就是那位与朱元璋争天下、自立为大汉皇帝的陈友谅。据说是朱元璋争得天下后,也敬佩这条姓陈的汉子,专为他修建了这座陵寝。忽有一天,听说有大学生为破四旧,要挖陈友谅的墓,而且是来自武汉大学的学生。这下小朋友们都兴奋起来,坟里埋了什么,大学生又是啥模样?大家充满好奇,都去看热闹。我去晚了,爬上山时坟已经挖开,里面却什么都没有,挖坟的武大学生也走了。听说原准备挖出个帝王将相还要开现场批斗会的,结果大家都很失望。后来又听说,那些学生不是武大的,而是山下武汉十中的革命师生。其实是谁真不重要,那时的学生絶对是造反的主力,这事却让我知道了还有个武汉大学。

  桂花的清香,产生对珞珈山的憧憬

  说来也巧,我读中学就在十中。它地处武昌最繁华的大成路,当时这一带有“九流十匪”之说,九中出流氓,十中出土匪,好点的老师都被打倒了,据说还在教室里打死过女学生。难怪会干出挖人祖坟的事,土匪嘛。回想起来中学也不知学了些什么,记忆里许多时候都是在劳动,一会儿学工,一会儿学农。那时街道口还是武昌的郊区,有一次学农去了那里,不知谁动议,我们到珞珈山去玩吧,三五个玩伴就跑过去了。那是第一次和武大亲密接触,校园好冷清,高大的梧桐耸入云天,行政楼、老斋舍粉墙緑瓦,也清静无人,更显神秘。

  去时正是秋天,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也是生平第一次闻到这么香的花,对武大顿生好感。后来高考报志愿,第一就是填的武大,应该与这次无意中的邂逅有很大关系。

  听说恢复高考是1977年夏天,我正读高一,当时本作好下农村的准备,利用暑假到应山农村体验下放生活。应山现在叫广水,我二哥当时在那里做知青带队干部,管着二三十号下放青年。忽一日下乡双抢的知青都回知青点来,说要准备复习参加高考。知青们学习热情很高,白天劳动,晚上煤油灯下读书背题,那场面让我深受感染,由此晓得了上大学也是一条出路。

  十中校园原有一座庙,叫大成殿,供奉着孔子,可惜“文革”中也被“土匪”们给烧了。校门前的街道由庙得名,“文革”前也是文教昌盛之地,教学水平本来很高。十年动乱,不敢言教,一朝醒来,立马显示出它的实力,被打倒的老教师重新回到讲台,学校还分了快慢班,本人有幸分到快班,听到诸多老先生的教诲,真真受益。1978年高考,我们这一届一下有二十多个同学考上大学,在整个武昌的中学里名列前茅。本人因文科成绩突出,超出湖北重点线几十分,班主任很惊讶,你这个成绩可以报武大中文系呢。其实我并不知道中文系究竟好在哪儿,我的高考成绩因政治得分最高就想学政治,但武大当时没有政治系,只有经济系,再想政治经济学嘛,一回事。但班主任是教语文的,说,经济有什么学头,还是学中文好。就这样懵懵懂懂报了武大中文系。

  大学生还是小学生,一时分不清

  到学校报到是1978年10月,恰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中文系七八级宿舍在四区八舍,和历史系在一栋楼,也就是后来的桂园,楼前屋后种着一排排桂树,金黄的碎花开满枝头,沁人心脾的香啊,想起中学时那次闲游,不由心如潮涌,也算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一起来玩的小伙伴们还不知有多羡慕呢。

  分配到103室,刚进去是住六人,三老三小,杨胜群、刘亚虎、段书伟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此时年近而立,弓克、童志刚、我,依次为58、59、60年生人,在三老面前自然属小,我是老么。虽然读大学了,但在他们面前,还真找不到做大学生的感觉,无论知识学问,还是社会阅历、人生见解,都与几位学长没得比。说实在话,到武大读书前,本人成绩一直优秀,同学面前向以学识丰富着称,还有不少崇拜追随者。到了这里却完全傻眼,以前说事还头头是道,这里却常常与学兄们对不上话。与之相比,他们的优秀真高出一截。和他们在一起,我常常感觉自己虽上了大学,却还像个小学生。

  湘人杨胜群进校就做我们一组的组长,最初的官职也没那么正式,年级指导员说就是“牵头人”,所以我们一直叫他“老牵”。他为人沉稳,学问扎实,且多才多艺。记得刚进校年级组织文艺演出,我因在中学宣传队待过,会唱几句样板戏,就不知高低报了节目,老杨却会拉胡琴,他伴奏,我来了一段“萧何月下追韩信”,还有点一鸣惊人的感觉。后来听说他在湖南某花鼓剧团干过,怪不得技艺了得。

  老段来自河南,住我下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讲起他“文革”期间做逍遥派的经历津津有味,让人羡慕忌妒得不得了。印象中他是八舍中最早倡导旅游的人,上学第二年“五一”就组织我们宿舍六人去了一趟庐山。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到风景名胜区去旅游。其时到九江只有水路,轮船顺江而下,一路就听他夸夸其谈,尤其说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套一套的,让人怦然心动,就暗下决心,此生一定要走遍三山五岳。回想起来也是中毒不浅啊。

  刘亚虎是广西人,见面就自称来自刘三姐的家乡,那时正在疯看“文革”中被打为毒草的影片《刘三姐》,进门出门就听此老兄哼哼着“唱山歌哟……”,在他是陶醉,在我是心醉。亚虎兄还有一个雅号叫克格勃,交际面广且消息灵通,每次回宿舍就带回一大堆各类消息与我等分享,对我这种还不懂社会交际的人来说,真增长了不少对大学生活的认识。

  第一次见到还有姓弓的(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见到),而且叫克,非常惊讶。弓克文静秀气,记忆力惊人,一手行书体,蜿蜒起伏如蝌蚪,好看却难认。童志刚则典型才子,喜欢写诗,第一次听他的诗是校运动会上他的投稿,不过只记得第一句了:走出教室……弓童都来自东北,一个是哈尔滨,一个是吉林,普通话都说得杠杠的,尤其是老童,还夹带不少东北土话,如二得合、唬谁呀等等,听着新鲜。二人又喜争论,记得每周的小操场是有电影看的,看过《刘三姐》、《五朵金花》后,二人就开始争论黄婉秋和杨丽坤谁更漂亮的问题,面红耳赤,见面就吵,闹人。但二位才华横溢,读书又多,旁听也是一种享受,还初识一个美学道理:审美是主观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老的好静,小的爱吵,几位老大哥受不了了,陆续搬出去,换过来的有比我还小的张武波。后来又调到后面宿舍里住,寝室一下住了8个人:除了弓、童、张、我,还来了武汉人李智华、霍鹏远,湖北黄石的张磊,福建人许向明,几位年龄相近,志趣相投,住在一起就更热闹了。张武波懂音乐,给我们讲过音乐欣赏;李智华风趣幽默,率真热诚,常常带一些少男少女来寝室,也增添不少故事;许向明檏实勤奋,学习用功,一口闽南话实在难懂;霍鹏远头脑灵光,每次考试都得高分;张磊思想活跃,办文学社,还会演话剧……

  那正是风华正茂又无比快乐的年代。上面所提只是同过房的同学,其实这样的同学有六十位!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四年,是人生最具收获的年代,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潮激荡。二十多年后,我的儿子也考上武汉大学,我就对他说:大学不止是读好书,还要交好友,会让你受益终身。

  比金字招牌更有价值的,是八舍的情谊

  那时的大学生稀罕,毕业了国家包分配,不像现在要自己找工作。学校先分我到北京的一家国家机关,后因家母不想我离开武汉,找学校协商,调整到汉口的《长江日报》。这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工作了,还是国家干部,行政23级。而我的那些儿时玩伴们,大多当了工人,还有的当兵或下农村,工作辛苦,收入也不如我。所以受益,都因了大学毕业生这块金字招牌。

  和我一起分到报社的,还有老霍,他跑经济,我跑文化,一干已经三十余年。我们可能是少数几个从未跳过槽的老八舍舍员。办报工作虽然辛苦,但接触社会,交际面广,走到哪儿一聊起来,因为我们的恢复高考第二批大学生身份,常惹来不少赞许的目光。正因为如此,对别的工作也少有羡慕,每日的忙碌,数十年干着同样的工作,虽消磨了成名成家、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却也落得稳定平安,至今也并不后悔。

  其实比这块金字招牌更有价值的还是来自老八舍的情谊,虽然毕业后各赴东西,各自忙碌,那如兄如弟、如姊如妹般的同学情却与日俱增,同学们从未断了往来和联系。除了入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毕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全员大聚,平日里只要有机会,集体出游、小范围聚饮,从未间断。无论去哪儿,或有谁来本地,只要有同学在,每次的聚会都是一次期盼已久的狂欢。如今更有了老八舍夜话、老八舍QQ群、微信群的建立,昔时的同学变身今日的网友,来往交流更加密切。

  前些年送儿子到武大上学的时候,我对他说,四年大学有四养:养学问,养性情,养身体,还养学友。因为武大,我们的人生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更因为老八舍,我们结交下一辈子亲密无间的同学情,这是比学到知识更为珍贵的人生财富。

  2014年12月

  夏武全简历 (学号787041)

  男,汉族,1960年6月1日生于武汉。网名:LX。祖籍贵州石阡。

  1967年就读武昌黄鹤楼小学。

  1974年就读武汉市第十中学。

  1978年就读武汉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考生。

  1982年毕业至武汉长江日报做记者、编辑。现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武汉晚报传媒公司董事长,高级编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