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北部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瑶族村寨——南坑村。南坑,小溪名,因地处必背河南面而得名,村以溪为名。南坑村坐落于三面环山的山谷间,坐南向北,东邻山谷、溪流,南、西、北三面环山,南坑溪由南向北贯穿村境。房屋依山就势而建,分布于山脚、山谷、豀边。这个平凡的瑶族村寨,背后还有一段瑶胞秘密护送红七军伤愈归队人员安全转移的感人故事。
1931年2月1日,北上向粤北进军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在前委书记、政委邓斌(邓小平)、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下,经广东连县、湖南宜章开进乳源北部的梅花圩(今乐昌市梅花镇)。梅花建有党组织,群众基础较好。前委决定部队在梅花休整,开展群众工作,进而在梅花立足。然而情况突变,2月2日中午,国民党湘、粤军三个团尾随而来,敌我双方在梅花圩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惨烈。此役毙伤敌人近千名,红七军伤亡700多人,红七军五十八团一营营长李谦(整编前为二十师师长)、五十五团一营营长章健(整编前为十九师五十六团团长)牺牲,干部损失很大。战斗结束后,红七军前委决定改变在当地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率领部队迅速撤离梅花地区,向江西挺进,与朱(德)毛(泽东)红军会合。红七军大部队撤离梅花时,留下400多名伤病员托付中共湘粤边工委委员杨高林负责秘密转移养伤。杨高林将400多名伤病员转托给乳源大桥铁龙头村的中共地下党员张金泮负责安置养伤。2月6日,400多名伤病员陆续到达铁龙头村。两天后,其中300多名伤势较轻的伤病员跟随由军长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抢渡武江受阻部队奔赴江西,余下44名重伤病员在乳源大桥隐蔽养伤。其中9名伤病员在到角村,其余35名伤病员在距大桥铁龙头村几公里外的曲潭山坳。在曲潭山坳养伤的35名伤病员中,一位唐姓连长和另一位被打碎了腿骨的战士伤势最重。
铁龙头村与南坑瑶寨相距不远,两村村民来往密切。红七军35名伤病员隐蔽养伤的曲潭山坳是铁龙头村的调耕点,与南坑村仅一河之隔,常年有南坑村瑶民到此地来租田、耕种或打猎。南坑村的瑶民赵志田会瑶医,特别是在治疗刀枪伤方面有祖传秘方,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土医生。红七军伤员在曲潭山坳养伤期间,赵志田常与大桥铁龙头村村民张金泮等一起送草药和粮食到曲潭山坳给红军伤员。一九三一年农历正月的一天,南坑村赵志田等十多名瑶胞到曲潭山坳附近的山上打猎。打猎途中,赵志田带着他的堂弟赵志林专程来到曲潭山坳探访红军伤病员,跟红七军黄连长、刘班长等聊天。赵志田、赵志林兄弟俩仔细询问了红军伤病员的养伤情况。他们还特地看望了伤势很重、生命垂危的唐连长和那个腿骨被打碎的战士(两人后因伤重抢救无效,在曲潭山坳牺牲了)。通过这两个多月的接触交流,赵志田、赵志林从红七军伤病员那里知道了许多革命道理,知道红七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是“好兵”。红七军伤病员对赵志田、赵志林这两个纯朴的瑶胞心存感激,对他们非常信任。
一九三一年农历三月,在大桥铁龙头曲潭山坳养伤的35名红七军伤病员除两名伤重医治无效牺牲外,其余大都己经痊愈了或基本痊愈,又因粮食、用品长期给养有困难,大家商议后决定离开大桥去江西寻找部队。此时国民党军队还在大桥铁龙头村一带四处搜捕红七军伤病员,红七军伤病员的处境十分危险。为确保安全,红七军伤病员必须走秘密通道撤离大桥。张金泮、赵志田等商议后决定,让红军伤病员经横溪汉区秘密转移到南坑村,作短暂休整后取道瑶山,奔赴江西寻找红七军大部队。红军伤病员到达南坑瑶寨后,由赵志田负责安置隐蔽休整和接下来的秘密转移工作。赵志田把红七军伤病员安排在自家的“厅”(瑶族的宗祠)歇宿,积极筹集粮米解决红七军吃饭问题。在那个动荡年代,人们对兵匪本来就心存恐惧,更何况这些红军又是敌人正在搜捕的“共匪”,接纳红军被官府知道是要掉脑袋的。但这个有着几十户人家的瑶族村寨,并没有丝毫恐慌和不安,因为大家早已从赵志田、赵志林那里知道了红军是“好兵”,是好人。村民对红七军到村子的消息守口如瓶,各家各户主动捐献粮食给红军,提供各种用品帮助红军煮饭。红七军黄连长的一条腿被敌人打伤,子弹穿过腿部,两边伤口尚未愈合,赵志林即上山寻找治枪伤的药回来,用家中的石舂臼把草药舂烂,替黄连长洗净伤口,包扎上草药。
红七军伤病员在南坑稍作休整后,由赵志田作向导,从南坑出发,经公坑、方洞到草田坪,绕出了大瑶山,到达30多公里外的桂头圩(现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然后从桂头圩渡过武江奔赴江西。红七军伤病员离开南坑时,赵志田发动村民捐献粮食送给红七军伤病员在路上食用。红七军伤病员也纷纷把自己心爱的物品送给瑶胞留念。红七军刘班长把自己的一张蓝底白花、印有燕子飞翔的被单,送给了赵志田。赵志林还特地上山找了五服草药回来,送给黄连长,让他带在路上换药敷伤。黄连长非常感动地说:“谢谢!谢谢!”从南坑到桂头有几十公里路程,如何做好保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暴露的危险,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赵志田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乔装打扮,把这些红军变成“瑶胞”。于是赵志田从村里筹集了一批瑶族头巾、衣服和瑶民常用的布袋,把红军乔装打扮成瑶胞。只要不开口说话,谁也不知道他们是红军。在瑶胞赵志田等人的精心安排下,33名红七军伤病员全部安全转移了。
当年红七军伤病员住过的房子,在上世纪60年代因失火被烧毁,现在房子是在原址重建的。房子坐东南向西北,泥砖木结构,顶盖灰色树脂瓦,由东北至西南建筑,四间连成一排,面积约125平方米。东南起第二间房门左侧屋角处,存放着当年瑶胞给红七军伤员舂药的石舂臼。石舂臼为青石质,高37厘米,带耳宽50厘米,口径宽25厘米,厚7厘米,臼深34厘米。
本文选自《韶关市红色保密故事》,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韶关市国家保密局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第156—159页。
本文作者:赵天林,广东乳源人,瑶族,撰写本文时任乳源瑶族自治县档案馆馆长。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