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者纪念亭碑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岩口村委会铁龙头村,与新修的红七军烈士墓、张金泮烈士墓幷排,位于张金泮墓右侧。纪念亭碑为大理石质,三块组成,高1.2米,通宽1.8米。
2018年,铁龙头村民在发起重修红七军烈士墓倡议的同时,拟为1931年在救护红七军伤病员时,与国民党强敌进行生死对决的反“围剿”中遇难的村民建一座纪念亭。
1931年2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乳源北部梅花(1952年划乐昌)与国民党强敌展开一场恶战,歼敌1000多人,红七军也伤亡700余人,400多名伤病员由地方党组织安排转移到铁龙头村,后留下44名重伤病员在铁龙头村养伤。国民党反动军队为搜捕红七军伤病员和消灭铁龙头这支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3月18日和11月6日,先后两次重兵“围剿”铁龙头村。为保护红七军伤病员和全村村民的安全,在中共地下党员、铁龙头村民张金泮的组织和领导下,村自卫队与国民党强敌进行了两次反“围剿”的殊死战斗,以鲜血和生命保护了红七军伤病员的安全。在两次反“围剿”中,全村房屋两次被烧毁,村民44人遇难。
纪念亭碑碑文録:
铁龙头村救护红七军反围剿遇难者纪念亭记
铁龙头村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东北8公里,因村东南山上有矿藏,传说是村子之铁骨龙脉,村居“龙头”而得名。村子四面环山,环境偏僻。
1931年2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乳源北部梅花(今乐昌市梅花镇)与国民党军展开一场恶战,歼敌1000多人,红七军也伤亡700余人。中共湘粤边工作委员会(后改湘粤特委)建议,红七军400多名伤病员暂时转移到铁龙头村,并指示由中共地下党员、铁龙头村民张金泮负责伤病员的临时安置和救护工作。2月6日(农历一九三〇年十二月十九日),伤病员队伍到达铁龙头,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张金泮遵照上级指示,立即发动村民,各家各户拿出家中一些番薯芋头,共凑了六谷箩担,煮好给红七军伤病员充饥。同时还宰了一头100多斤重的猪招待伤病员。
三天后,多数能走动的伤病员前往横溪,与张云逸军长率领的在杨溪渡武江时受阻而未能过江的队伍会合,留下44名重伤病员继续在铁龙头养伤。为确保安全,张金泮组织可靠村民将其中的35名秘密转移到远离村子、地势隐蔽的曲潭山坳,9名先后转移到到角村。伤病员的医治,请来岗头村的土医生陈仙禄协助黄军医工作。安全保卫,粮食、药品的筹集和转送等后勤供给,张金泮组织了张桢祥、张顺(到角村民)、邓安德、赵志田(邓、赵两人为必背瑶胞)等可靠骨干组成武装保卫小队全盘负责。如此为时两个多月,除两名伤员因伤势过重不治牺牲外,42名安全养伤至痊愈。
国民党地方政府得知红七军伤病员在铁龙头村养伤的消息后,3月18日(农历正月三十日),调集军队会同地方武装共1000多人,对铁龙头进行搜捕围剿。张金泮运筹帷幄,边带领自卫队和青壮年村民持鸟枪土炮奋起抗击,边组织村民突围。自卫队以坚固的村庄作防御工事,打死敌炮手、机枪手和士兵各一名。夜幕降临,村民挖开墙壁从水坑突围,遭到敌机枪疯狂扫射,敌人同时用小钢炮、手榴弹轰炸,20多村民倒在血泊之中。次日上午,敌人冲进村子,威逼未能突围出去的村民说出红七军伤病员的藏身之处,村民始终守口如瓶,这些村民当场惨遭杀害。敌人一无所获,便放火烧村,全村半数以上民房被烧毁。11月6日(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国民党军再次围剿铁龙头村,张金泮及时得到密报,在通往铁龙头的古道险要处(地名石颈)设伏阻击敌人,使大部分村民提前撤离了村子。但仍然有七人来不及撤离而被敌人捉走或杀害,村子再次被焚烧。
铁龙头村民在中共地下党员张金泮的领导和指挥下,在救护红七军伤病员的两次反抗国民党强敌的围剿中,面对敌人的疯狂烧杀,不屈不挠,英勇扺抗,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红七军伤病员的安全。两次反围剿中,伤亡和被捉走村民共49人,其中44人遇难。
为纪念在救护红七军伤病员反抗国民党军围剿中遇难的村民,2018年10月,铁龙头村民小组组织全村村民慷慨捐资,在迁移原葬在曲潭山坳的红七军唐连长等二烈士墓回今址的同时,建造“铁龙头村救护红七军反围剿遇难者纪念亭”,以致对在救护红七军反围剿中遇难者的缅怀和纪念!
在救护红七军反抗国民党军围剿中的遇难者千古!
两次反围剿中44位遇难者:
张桢祥 张有权 张载芬 张亲菊 张玉楼 张宽林
张阳春 张仙业 张贤古 张军华 张林厚 张先瑞
张林书 黄经英 余英香 张华卿 张家彬 张宽应
张井养 张锦生 张炳先 张宽球 张荣卿
张金略妻子 张金略儿子 张金略女儿 张金昆妻子
张金稻妻子 张金稻儿子 张金稻女儿 张森林妻子
张森林儿子 张森林女儿 张玉楼儿子 张玉楼女儿
张贤清妻子 张贤清母亲 张贤清侄子 张阳春儿子
张阳春女儿 张阳春弟媳 张贤古儿子 张阳苟儿子
张先和弟弟
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铁龙头村民小组
2019年元月吉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