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溪下湾村、溪头村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西北,距必背镇政府驻地9公里,即今横溪水库。
横溪原有下湾、上湾、溪头、溪南、溪北、板泉等村庄,新中国成立后属乳源县大桥公社横溪大队,1977年划归必背镇管辖。2000年12月,国家在横溪所在地修建水库,横溪所有村庄除板泉村外全部迁移。因此,这里变成了水库,名“横溪水库”,有6600多亩水面。横溪除板泉村外,原有全部村庄遗址淹没在这茫茫水域之中。
1931年,红七军700多官兵经过乳源瑶区时曾在下湾村、溪头村宿营。
1931年2月5日,红七军“血战梅花”后的第三天,大部队到达乳源杨溪渡口抢渡武江,邓小平、李明瑞率领军部、五十五团和五十八团的一个连过江后,被大批国民党军拦截,封锁了渡口。张云逸军长率领未过江人员700余人,回经必背的半岗岭瑶寨。6日,经横溪东面的龙沟岭进入横溪,在下湾、溪头两个村宿营休整。“在瑶胞邓安德的向导下,冒雪行军,向横溪前进。一路上遇到惊慌逃跑的瑶胞时,邓安德就大声向他们招手宣传说:‘布丁伦好,布丁伦好!’(瑶语‘红军好’)。经过二三十里的行军,在早上7点多钟,部队到达了横溪的龙沟岭进入下湾村。部队在下湾村和溪头村驻扎休息了两天。”(《乳源革命历史参考资料汇编》92—93页,乳源瑶族自治县档案馆、史志办2015年8月编印)“一位瑶胞带路,使我们顺利通过瑶山哨口。”(《莫文骅回忆録》17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是晚,张云逸军长会见了地下党员、铁龙头村民张金泮,作出了从梅花战场转移到铁龙头村的400多伤病员中,能走动的人员全部跟随部队出发的决定。“适值红七军在杨溪武江河边战斗没有渡河的部队,由张云逸军长带入瑶山,转到大桥横溪的下湾村(下湾离铁龙头十多里)。当晚铁龙头村张金泮等十多个群众赶到下湾村拜访张云逸军长后,张金泮又连夜赶回铁龙头,告诉红七军伤病员们有关张军长和红七军的情况。于是,负伤较轻、还能走动的伤病员300多人,就在第二天离开了铁龙头村,去湖洞跟随张云逸军长带领的部队继续前进。”(《乳源革命历史参考资料汇编》95页,乳源瑶族自治县档案馆、史志办2015年8月编印)“第三天,张云逸带领没能渡河的五十八团等后续部队,到大桥的拱(横)溪下湾村时,已有300多(梅花战场转移到铁龙头村的伤病员,铁龙头村与横溪下湾村相距五六公里)轻伤病人员经过医治和休息治疗之后,随军出发了,剩下40多名重伤病员。”(《谷子元纪念文集》05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红七军在下湾休息了两天后,第三天早上,张军长请来下湾村农民余斌山作向导,带领部队由下湾经板泉去湖洞。与此同时,驻扎在乳源大桥铁龙头村的400多名伤病员,除走动不便的40多名重伤员留下当地隐蔽养伤外,其余能走的都赶到湖洞跟随张云逸军长的大部队。”(《乳源革命历史参考资料汇编》93页,乳源瑶族自治县档案馆、史志办2015年8月编印)
张云逸军长率领700多红七军战士,在下湾、溪头村休整两天后,由下湾村民余斌山作向导引路,经板泉村翻越寒古岭到湖洞至罗家渡过武江。在铁龙头村的400多伤病员,除44名不便走动的重伤员外,300多能走动的人员,由张金泮派向导引路,经板泉村赶至湖洞跟上了大部队。“……又经过了几天的急行军,在群众的帮助下,在地方党组织的指引下,我们终于在坪石顺利地渡过了乐昌河。”(《回忆红七军》91页,莫文骅着,广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11月出版)
横溪下湾村、溪头村红七军宿营遗址和横溪水库范围的所有村庄遗址,今为一片水泽,四面群山环抱,水中青峰倒影。水库东边,红七军当年走过的龙沟岭巍然屹立;水库西边,可远望红七军伤病员当年隐秘养伤的曲潭山青山永在。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