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陈昌华:肩挑战利品步行五百里

  在土地革命时期,岐岭人民在议论为中央苏区出力贡献时,就必然谈到陈昌华肩挑战利品步行五百里的感人事绩。

  陈昌华,男,初小文化。1904年出生于下山村楼旨下,家庭生活苦、无法进学校读书,陈昌华从小就帮助家人下田劳动、上山砍柴,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对农业技术很感兴趣。有一年春耕大忙时,父亲顾请一个农业技术师来犁水稻田。昌华跟着做小工一起下田,他很认真观察那个师傅怎样扣犁架压、犁田来回走向。做小工的人就是要跟师傅走,翻土割田埂。犁了一丘又一丘。犁第三丘时、昌华提出:“阿才叔,我试犁一下好吗?”师傅说:“不行,你年轻、会被犁头嘴压倒。”昌华说:“不怕,我顶得住。”昌华此时才13岁,但身强粗壮,像一个十六七岁的人一样。师傅就给他试一下,他在旁紧跟昌华的脚步。说来也怪,那头耕牛也很听话,犁了一圈又一圈,越学越兴趣。中午回家吃饭时对父亲说了学犁田的事,父亲很高兴。从14岁后学了犁田又学耙田、学习播种又学插秧。陈昌华17岁以后家庭农业耕作技术可以全包了。随着水稻和杂粮不断增加,家庭生活也逐步提高。但由于土地少,没有什么事业可以发展的。陈昌华21岁那年父亲叫他外出找一些工来做。有一天在桥子头碰到专门挑担扛树赚钱的陈加迎、陈昌华问他说:“阿迎叔挑担辛苦,还是扛树辛苦”。加迎说:“挑担不要本钱,赚钱比较容易,又可以跑圩场看热闹,扛树危险不要去。”夏收夏种结束,中元节过后的一个下洋圩天,陈昌华跟加迎替纸业老板挑土纸到下洋,领了工资赴热闹、上饭店,买了一些食品回家。又有一次挑土纸去广东大埔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回来也不觉得辛苦,这样的简单工,他越做越高兴。六分纸业四分农业的下山村出售土纸的方向就是下洋、大埔”,本地出售极少。在当时的情况下,运输只有人力挑运,大部份自产自挑、自售,只有二盘商才请人挑运,所以肩挑赚钱的人不很多,全村只有五六人。但是对陈昌华来说是忙人,上顾下请应付不了,因为他力气大,担得多走得快,二盘商就需要这样的人请为脚力,所以陈昌华成为脚力工的大忙人了。

  1927年8月他挑土纸到大埔领了工资后去狂街,赶圩看热闹。接近旁晚时分,大埔警署的警察抓了一个人从旅社门口押过,陈昌华只听到一句:“他是传播农民运动的歪种。”什么叫农民运动,陈昌华回到家里问了好几个人,大家都不懂得。1928年春节后,下山昭景堂办平民夜校,陈昌华报名参加。他深感没有文化的苦头,第一课是文化识字课,很认真听,而且积极学习。过了几天陈祥应上农民运动课他听得更入神,解决了半年来的思想疑问。课后昌华提出的问题,陈祥应都作瞭解答,并说:“不但有农民运动,还有工人运动,你是一个脚力工,可以称工人。”陈昌华听后喜得乐呼呼。1928年4月岐岭成立农军时,陈昌华报名后被他父亲强硬的态度反对了。金丰暴动也没有去参加,只听一些小道消息,观察一些片短的革命场面。1929年5月永定成立革命委员会,各区乡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岐岭于6月成立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陈昌华背着父亲参加了。不久又转入金丰区全脱产的赤卫队员,跟随陈祥应革命活动,打击地方反动势力,保卫苏维埃政府和土改分田做了大量工作。

  1932年4月攻打漳州胜利后,除缴获的现成枪支弹药由部队自带外,还有大量的兵工厂半成品和原料,以及百多万光洋、大批粮食、布匹、衣服、鞋子、食盐物资都要用人力运往中央苏区(长汀、瑞金)。为了帮助东路军完成这些物资的运输任务,闽西特委决定,从各县选调一批赤卫队员和革命青壮年组建后勤运输队。岐岭赤卫队员和革命青年陈昌华、陈初树、李献林、江石松等10多人参加。永定1500人由刘永生率领于4月24日出发,25日到漳州休息2天后分工编组落实责任。陈昌华被安排挑运重要军用物资(制枪弹的原材料)。在兵工厂休息1天后从漳州出发当晚龙岩适中过夜,第二、三天分别在上杭、连城住宿,第四五天经过长汀,第六天才到瑞金中央红军兵工厂,行程足足五百华里。到瑞金后受到军旅招待所热情接待,并聆听苏维埃共和国内务委员周以粟的报告。永定战后服务队于5月10日回到闽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虎岗。此时的闽西一片喜气洋洋,在东路军攻打漳州伟大胜利鼓舞下,掀起了空前规模的群众性扩军热潮,动员新兵补充二十二军,还组建了地方独立团。此时陈昌华与永定一批热血青年参加由刘永生领导的太拔独立团转战在龙岩、上杭、永定、连城等地。1933年5月敌人重兵围剿虎岗。独立团为保卫特委机关进行阻击战,陈昌华在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建国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