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53章 勿轻天下26

  【经文】

  重1为2轻3根4,静5为2躁6君7。 是以8圣人9终日10事11不12离13持重14, 虽15囿16冗17哗18, 厌俗19超然20。 奈何21万乘22之23王24而25以26身27轻28天下29  ?轻3则30失31根4,躁6则30失31君7。

  【注释】

  1.重:稳重,持重。例,《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   2.为:治理。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是以能为郑国。”此处引申作“调治”。   3.轻:轻率,轻浮。例,《庄子·德充符》:“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4.根:根本,本源。例,《庄子·则阳》:“万物有乎生而莫知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   5.静:清静。例,《庄子·天道》:“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6.躁:浮躁,躁动。例,《淮南子·主术训》:“人主静漠而不躁。”   7.君:主体,主导者。例一,据《礼记》所载古代五音: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例二,《庄子·徐无鬼》:“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者,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   8.是以:连词,因此,所以。例,《庄子·盗跖》:“知者之为,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是以足而不争,无以为故不求。”   9.圣人:“圣”字的意义,《说文解字》表述为:“圣,通也。”《古今汉语词典》对“圣”字表述为:“才能非凡,无所不通。”而对“圣人”则表述为:“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三者综合起来,“圣人”可以表述为:“德才高超,事事通达的人。”例,《庄子·人间世》:“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成:实现;生:出现。   10.终日:整天,从早到晚。例,《庄子·田子方》:“文侯傥然,终日不言。”   11.事:做事,办事。例,《庄子·人间世》:“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   12.不:副词,不曾,没有。例,《庄子·齐物论》:“终身疫疫而不见其成功。”   13.离:背离。例,《庄子·则阳》:“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   14.持重:谨慎,稳重。例,《兵法韬略·百战奇法》:“懿尝谓亮持重(懿:司马懿;亮:诸葛亮)。”   15.虽:连词,虽然。例,《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   16.囿:局限,束缚。例,《庄子·则阳》:“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   17.冗:繁忙。例,宋·刘宰《走笔谢王去非遣馈江鲚》诗:“知君束装冗,不敢折简致。”   18.哗:喧哗杂乱。例,《尚书·费誓》:“嗟!人无哗,听命。”   19.厌俗:厌恶庸俗。例,《乐府诗集·均天舞》:“乘云厌俗,驭日登玄(玄:天空)。”   20.超然:指置身事外。例,《淮南子·修务训》:“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21.奈何:疑问代词,怎样,为什么。例,《庄子·人间世》:“奈何哉,其相物也?”相(xiànɡ):察看。   22.万乘:万辆兵车,表示有强大军事力量。例,《庄子·徐无鬼》:“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   23.之:助词,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相当于“的”字。例,《庄子·德充符》:“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24.王:指国家最高领导人,即天子、诸侯王。例,《庄子·在宥》:“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   25.而:连词,表示转折。例,《庄子·天道》:“天不产物而万物化,地不长物而万物育。”   26.以:依靠,凭藉。例,《论衡·卜筮》:“ 欲知天,以人事。”   27.身:指身份,地位,权力,权势。例,《庄子·德充符》:“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吾:鲁国国君鲁哀公自称。   28.轻:轻薄。例,《庄子·在宥》:“齐于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   29.天下:天下人,世人,百姓。例,《庄子·骈拇》:“曲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30.则:连词,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将”;那么。例,《庄子·人间世》:“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   31.失:失去。例,《庄子·大宗师》:“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译文】

  稳重是调治轻率的根本,清净是调治浮躁的主导。因此,圣人每天从早到晚做事都不违背谨慎和稳重,虽然局限于事务繁忙和环境嘈杂,却厌恶庸俗而能置身事外。为什么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君却凭藉自己的权势而轻薄国家和人民呢?轻率行事就会背离根本,浮躁乱动就会失去主宰。

  【评说】

  本章的中心思想仍然是批判各诸侯王为争当霸主而制造社会动乱,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问题。

  经文一开始就提出要“稳重”和“清静”,简而言之就是要安定。稳重就是要谨慎,这是根本。有了这个根本,就不会轻率发动战争,不会任意非为而制造社会动乱;而清静,就是没有不安和动荡,正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是符合自然法则的一种运化状态。以物喻人,以自然喻社会,针对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现象,老子提出“以静制动”的主张,也即是经文中之“静为躁君”。在第68章中,老子曾论述过“浊以静之,徐清;清以惇之,徐神”。这里的“神”即先天自然本性,是道,是天道,是自然法则。能进入按自然法则运化的状态,则“有求以得”,“有罪以免”,也就是“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了。“正”,就是正常,合乎法度,也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自然法则,这也将使“万物得一以生”。可见,“正”与“静”具有同一层次的属性。老子教示人们以静制躁,消除动荡不安,目的是要恢复平静、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

  顺便指出,当代有些学者批判老子“静为躁君”的论点,他们没有辨明老子的思想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老子,说什么老子认为“静与躁对立,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学者说老子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幷且认为:“动与静的矛盾,应当把动看作是絶对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说:“老子虽然也接触动静的关系,但他(指老子)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的性质弄颠倒了。因此,他(指老子)把静看作起主要的方面,所以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是不彻底的,有形而上学的因素……”

  笔者认为,如果把“静”字解释为“静止”,则这种“静”是根本不存在的,不管任何事物,其时空条件和运化状态都不可能“静止”。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话:“请静一静”。其中的“静”字是动词吧!这里的“静”,恰恰就是“动”,因为它改变了事物原来的躁动状态。这表示,彻底的辩证法不应该承认存在“静止”,而按哲学上的定义: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恰恰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同辩证法对立的。我们实事求是地看问题,老子之论静与躁,只是描述两种运动状态,“静”的运动状态是指没有动乱,是一种平衡、有序、和谐的运动状态;而躁的运动状态是违背一般客观规律的乱动状态,所以不稳定、不平衡、不有序也不和谐。为什么这样呢? 我们且看《现代汉语词典》对“静”注释为“安定”,对“安定”注释为“平静正常”,对“平静”注释为“没有不安或动荡”,而对“正常”注释为“符合一般规律和情况”。又“动荡”注释为“不稳定”,“不安”注释为“不安宁”,“安宁”注释为“秩序正常”。而“一般规律”又可理解为人们常说的客观规律、自然法则。如此综合起来,“静”字就是“稳定而且有秩序、又符合自然法则”的运化状态。“稳定而且有秩序”是外表的、具体的;而“自然法则”是内在的、抽象的。从宇宙中所有星体的运动,到原子内部各种微观粒子的运动,当它们按照各自的客观规律运动、稳定而且有秩序地运动时,不就表现得很“静”吗?

  老子的思想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治世理想未能实现,他深深感叹“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却使老子的理想变为现实,因为李世民有心有意“以道履天下”,又有一班良臣“以道佐人主”,每当发现李世民有不合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的言行时,敢于冒死诤谏,使李世民回到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上来。所以,“贞观之治”仅仅五年,天下就得到大治,从隋朝末年的大动荡(躁)转化为唐朝天下的安平泰(静)。

  本章经文的核心是后八个字:“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不论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衰亡,或世界各个民族历史上每个朝代的衰亡,常常表现在这八个字上。失根,就是背离人民大众的意愿;失君,就是丧失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当然,这八个字也可以不专指统治者,而对任何人都适用。“失根”就是思想、主意违背客观依据,而“失君”就是处世、办事背弃正确的宗旨。任何人一旦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其事业终将失败。我们在第37章的评说中所谈到的宋襄公的所作所为,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夏朝末代王履癸(桀)、商朝末代王帝辛(纣)、西周第九代王姬胡(厉)和末代王姬宫湦(幽)、秦二世皇帝胡亥、隋炀帝杨广等等,都因“失根”、“失君”而被推翻。

  【思考】

  1.谈谈你对“静为躁君”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具体的感受。

  2.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王者“以身轻天下”?结果如何?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