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文】
知者不央,央者不知。开其隧,辟其门,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烜同。夫天下也 :莫得亲,莫得疏,莫得利,莫得害,莫得贵,莫得贱。故为天下贵。
【原经文】
甲本: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闭其门,知其光,同其尘,挫其鋭,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乙本: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鋭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王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鋭,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书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辨 析】
甲本第五句经文“知其光”,其他三种版本皆为“和其光”,疑“知”字为错字。
“知者不央,央者不知。”原是“知者不(弗)言,言者不(弗)知。”蒋锡昌云:“是‘言’乃政教号令,非言语之意也。”此论甚玄!《说文解字》:“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译:“言,直接讲说叫言,议论辩驳叫语。”《古今汉语词典》:“言,说,谈论;一个字或一句话叫一言。”可见“言”的本义是“说话”。老子应函谷关令尹喜之请,既言又语,口传《道德经》五千余言(字)。对于“道”的理念,老子是知者也,是言者也;函谷关令尹喜是不知者也、是央者也。历来的知者亦言也,不言何须仓颉造字?不言何以有中华文化?不言何以“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显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愚民的诡计。从下文“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来分析,这里必定有一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过程,要能这样,就必须门户开放,而不能闭关自守。门户一开,该出去的出去,该进来的进来。出去或进来做什么?央也,求也。已知者或无所求,未知者必有所求:有为学的,有为教的,也有互学互教的。综合分析本章宗旨,是在探讨实现天下大同的途径。因此一开始便指明知与求的关系,可知“央”为本义,“言”为声训假字。
“开其隧,辟其门,挫其鋭,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烜同。”甲本、乙本经文各句次序有所不同,从因果关系分析,应采用世传本经文的句子排列次序才合乎逻辑,即“是谓玄同”应该接在“同其尘”之后。经文中“开、辟”二字,原是“塞、闭”,用的都是发音相近的假字,而“兑”字,甲本、乙本经文用“㙂 ”字,与“兑”字通用,都有“洞穴”和“通达”之义,那么如同第52章可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隧”来代换。又改“玄同”为“烜同”,因为前面经文是“和其光,同其尘”,即是“大同”,而“烜”字有显赫、盛大之意,又与“玄”字同音。这段经文若不作此勘校,高明在《帛书老子校注》中说是“使民如痴如愚,行动同一”。这不和牧羊、牧马一样吗!必须指出,《帛书老子校注》第444页甲本修复后经文把“和其光”写成“知其光”,而把“亦不可得而贱”写成“亦不可得而浅”,可能是笔误。
“夫天下也”这四个字是增加的,为下文叙述“烜同”社会中人间景象作导引。
“莫得亲,莫得疏、莫得利、莫得害、莫得贵、莫得贱。”原是“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作为对“烜同”景象的说明,这样说话像是太激动而大舌头一样,把“得”字拖得太长了,听者误记作“得而”二字。显然,“而”字的出现完全是多余的。去掉“而”字成为“不可得”,也就是“莫得”或“没得”。“莫得”是“无须、不要”的意思,更可取。实际上,一个“烜同”的社会,人与人还有什么亲、疏、利、害、贵、贱之分呢?哪里还需要什么“亲亲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呢?!这种情形,不正是《庄子·徐无鬼》中所描述的“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吗!
本章勘字:央(言)央(言)开(塞)隧(兑)辟(闭)烜(玄)莫(不可)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