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文】
博出户,知天下;博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照。是以圣人博行而知,博见而明,博为而成。
【原经文】
甲本: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乙本: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王弼: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书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辨 析】
本章四种版本用字少许不同,主要是倒数第二句经文,王弼本经文作“不见而名”。其它三种版本经文作“不见而明”。帛书《老子》乙本残卷只有“而名”二字。《帛书老子校注》写道:马叙伦云:“名,张嗣成及<韩非子喻老篇>引作‘明’,当从之。然‘名’、‘明’实一字。”蒋锡昌云:“‘名’、‘明’古虽通用,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五十二章‘见小曰明’,皆‘见’、‘明’连言,均其证也。当从张本改。”历来学者改“名”为“明”,笔者也确认“明”为本义。
本章新经文中的五个“博”字,原为“不”字;而“照”字,原作“少”字。这里先谈“户”、“牖”,一是指居室之门窗,二是比喻为人的耳目,笔者认为这两种应兼收并蓄,同时并用。而“天下”,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天道”,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化规律。成玄英《道德真经义疏》云:“有道之人虚怀内静,不驰于世境,而天下之事悉知,此以真照俗也。”事实果真如成玄英所言吗?《帛书老子校注》云:“‘天道’指天体运动规律。”好吧,就谈天体运动规律,中国古代有多少杰出的天文学家,或者懂天文历法的国师、军事首领,他们夜观天象,或为预测气象是否有风霜雨雪,或为占卜军情将帅之吉凶,有哪一个闭户关窗而知“天道”的?有哪一个蒙蔽双目而知星星明暗升堕的?没有啊!就算诸葛亮这样的能人,也不可能光靠“虚怀内静”就能“不驰于世境,而天下之事悉知”并达到“以真照俗”!“草船借箭”与“火烧赤壁”之所以功成事遂,正是诸葛亮观察天象的变化而预测到大雾将至,进而又预测到冬日里会刮南风,诸葛亮掌握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做到“道法自然”,所以他成功了。诸葛亮用兵处事,常常从“夜观天象”中得到启发。虽然故事未尽属实,但以现代天文学家来讲,不但需要睁眼看天,还要藉助大孔径望远镜看天,不但在地面观测站看天,还要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射电望远镜看天,如诸葛亮之“夜观天象”,不这样如何“观”?总之,从实际情况出发,户、牖必须开放,而且应多开放,大开放,才能更好地知天下、见天道。《道德经》五千余言,没有“虚怀内静”而知天下、见“天道”的论述。而老子谈行道积德,讲过“以身观身,以户观户,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强调以事实相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瞭解事物的实情和本质。老子并没有说通过“虚怀内静”而到达“以真照俗”。如果有特异功能,比如海豚、蝙蝠,能发出和接收声波,探测周围环境之吉凶,而不必使用眼睛和耳朵。要是有这种功能,则根本无必要“虚怀内静”而能知天下,见“天道”。那么,要“以身观身,以户观户,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其中每件事都要“观”,一边“观”一边“比较”。不出门如何去“观”?如何“知彼”?你不出门,则必须嘱托别人替你出门去调查瞭解情况并向你报告。庄子曾说:“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这是为什么?是走遍天下而知事达理呢?还是闭目塞听而“以真照俗”?把这些问题辨析清楚之后,就应在“去伪存真”方面下功夫,把“声训”特别是音调不规范的“声训”相对应的假字去掉,换上能体现老子的自然之道的本义字,就成为现在的经文了。
本章勘字:博(不)博(不)照(少)博(不)博(不)博(不)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