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文】
天下之至柔,穿行天下之至坚,无入出有间无间。吾是以知无之功用。不言自皦:知无处无,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原经文】
甲本: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乙本: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王弼: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书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辨 析】
“天下之至柔,穿行天下之至坚。”其中“穿行”二字,原作“驰骋”。“驰骋”是指车马很快地跑,在地面上跑,但不能钻入地层中跑。这段经文讲至柔之物,比如光线,它就可以穿透坚硬的玻璃;地震波,能够沿地层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火车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的声音可以沿着铁轨传播到远处。这些都是柔弱者在坚硬者内部穿行的实例。显然,改用“穿(透)行(进)”是为了真实性。
“无入出有间无间。”原经文则是“无有入(于)无间。”河上公把“无”、“有”视为一体,把“无有”理解为无形之“道”。对于“间”字,范应元注曰:“间,隙也。”如此则“无间”就是“没有间隙”。这样,全句意思成为“无形的‘道’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这样注释不能说错,但不全面。注意句首的“无”字,是指无色无声无形的东西,如光线、声波、电磁场等柔弱之物。“道”即先天形态物质,无色无声无形,是“无”。这里,对于“间(jiān)”字,《古今汉语词典》注:“间,中间”。那么“有间”是指有形体的物质内部,“无间”是指没有形体的物质内部。例如,在晴朗的天空,充满阳光,人们在阳光下交谈,声波不会受阳光所阻挡。这就是说,声、光这两种“无”,各进入对方内部,进出自如。与前二句经文联系起来描述,就是“无者”能够在“有者”或同是“无者”的物质内部进出自如,这就是“无入出有间无间”。
“吾是以知无之功用。”原是“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由前句经文接下来分析,最柔弱以至于无色无声无形之物质,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穿行,由此认识到“无”的功用。老子在另一章讲到“有者以为隶,无者以为用”,都是讲“无”,再肯定“无”的功用。只有达到这个认识,再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实践,处“无”守“无”,必有所得。又“无”即是“道”,“道”的行为即是“无为”,进入“无为”的层次,就是“仿若道行”、“道法自然”了。正是这样辨析,及注意下续经文又有“无为之益”,所以这句经文将“无为之益”改为“无之功用”。
“不言自皦。”其中的“自皦”二字,原是“之教”。古今学者都把“不言之教”与“无为”相提并论。从形式上看,“不言之教”的“不”字,与“无为”的“无”字,都有否定的意义。“不言之教”被译成“无言之教”或“不以言教”,再补充“身教重于言教”,认定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无为”。可是,老子讲的是自然之道,是服从客观发展、变化规律。人类之所以在宇宙四大中“居其异”,就是因为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工具,创造了语言,创造了文字,而作为发出语言的天然器官,嘴巴的功能之一就是说话,为什么不发挥这个先天存在的有独立功能的嘴巴的功用呢?强行禁闭嘴巴难道是“无为”吗?现代社会中虽然可以通过幻灯图片、文字说明来实施教育,或者聋哑、盲人学校创造一套“手语”、“盲文”来进行“无言之教”,但究其实质,仍然是“有言之教”。何谓“言”,心之声也,记録心之声者,文字、图像、符号也。可见“无言之教”、“不以言教”是违背客观实际的,是违反自然发展规律的,是与老子提倡的“道”相背离的,或者说“不言之教”违背“道法自然”。老子西去隐居路过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讲“道”论“德”而留下五千余言就是“有言之教”;老子在楼观台讲“道”是“有言之教”;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对孔子明言启示是“有言之教”…… 另一方面,从经文意思来看,老子在讲了“无”的功用之后,用“不言自皦”,即“不言而喻”的口气转而指出应该效法“无”,也就是认识到“无”的功用之后,就应自觉地处于“无”:无我,无私,无欲,无为而为。而“无为”之效益,是天下任何别的办法难于达到的。顺便指出,这里用“自”代换“之”,用“皦”代换“教”,都是发音相近或相同。当初在听老子讲“道”时,或者听不清楚,或者误解其意,因而造成假字是完全可能的。当然,从坏处想,也许有人为配合否定教育,实施愚民政策而篡改,也是有可能的。
“知无处无,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其中“知无处无”这句经文是增加的,目的为强调效法于“无”才有可能做到“无为”,从而获得“无为之益”。甲本、乙本经文第三句经文是:“天下希能及之矣。”高明谓:“世传今本多同王(弼)本,唯傅奕本(即《道德经古本篇》)“希”字作“稀”字,谓“天下稀及之矣。”高明又说:“……唯甲本‘希’下有‘能’字……今本皆脱‘能’字。再如,河上公注:‘天下之人主也,希能有及道无为之治身治国也。’可见河上本原亦有‘能’字。”这里必须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主”,没有一位能如河上公所说的。对于后世的“人主”,只要读一读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宋徽宗《御制道德真经》、明太祖《御制道德真经》、清世祖《御制道德经注》,就可看出河上公所言不确,皇帝都以人道、诡道实行统治,哪有“天下之人主也,希能有及道无为之治身治国也”。可见“希”字不宜如此解释。再看《尔雅释诂》:“希,罕也。”《疏》:“希,少也。”可见“希”与“稀”同义。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知我者希(稀)……”这即是说天下很少有人能认识(知)和实行天道。所以,此处将原经文“希”字校勘为“稀”字。而“能”字可有可无,此处不用。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二句经文取自世传本原经文的第42章,句末“教父”二字帛书《老子》残卷甲本是“学父”。朱谦之《<老子>校释》云:“教父即学父。”甲骨文“父”字的象形是父亲右手举起棍棒教训子女,故“父”字的原始意义是“父教从严”。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有“父严子孝”。故“教父”乃比喻“严肃的教训”。这二句经文放在论述“无为”之后提出这个“强梁”、“强横”、“强为”问题,从违反自然法则去断言其没有好结果,也更衬托出“无为”的作用。
本章勘字:穿(驰)行(骋)入(有)出(于)功(有)用(益)自(之)皦(教)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