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16章

  【新经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诣静,静诣复牝,复牝诣常,至常诣明。不至常妄作,凶。至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原经文】

  甲本: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乙本: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王弼: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书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辨 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甲本、乙本经文在第二、第四句经文末尾有“也”字,是表示停顿的语气词,现在已有标点符号,故可以省略“也”字。王弼本的第四句经文少一个“其”字,意思不完整,“其”字作为人称代词,代指前文“万物”,不宜省略。其它诸多世传本也有“其”字。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这是书局本经文,甲本经文作“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而乙本经文则是“夫物  ,各复归于其根。”王弼本经文作“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河上公本经文作“夫物芸芸。”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释文》曰“‘芸芸’喻万物也,以茂盛为动,以凋衰为静,‘云云’者喻人事也,以逐欲为动,以息念为静;义同。盖经有‘根’字,故作‘芸芸’。”甲本、乙本经文和王弼本经文均多一个“复”字,与“归”字同义,表示“返回”,书局本省略“复”字,意义不变。王弼本与书局本无“于”字,意义不变。对“云云”、“  ”、“芸芸”,高明谓“皆重言形况字,所表达的意义相同,很难确定孰为正字,孰为假借。段玉成云‘古有以声不以义者’,此即其中一例”。此处选用“芸芸”,表示“众多的样子”。

  “归根诣静,静诣复牝,复牝诣常。”这段经文,不同版本文字略异,此处综合甲本、乙本经文与世传本经文,文字略加调整。必须指出,这里的“诣、牝”,原是“曰、命”。“诣”字取义“到达、进入……状态”。例如常常听到描述植物生长过程的话:“开花结果(籽)”,“瓜熟蒂落”。“蒂落”了,瓜果(籽)就脱离母体(树木或藤蔓),就不再生长了,生命过程就进入静止、稳定状态了,而有生命的瓜果中的籽,具有再次萌芽、成苗、开花、结果(籽)的潜力,也就是具备“母性”。如同“道”即先天形态物质,老子称为烜牝,即伟大的母性。瓜果(籽)在未开始萌芽时,永远是瓜果(籽),这是一种稳态或称静态、常态。老子又说,“牝常以静胜牡”,“静”是牝的基本特性,所以有“静诣复牝”。原经文“静曰复命”,直译就是“静说的是恢复生命”,即恢复成为有生命之物。这不确切,从籽的萌芽到发育成苗,到开花结籽,再到瓜熟蒂落,整个循环过程中,都是有生命之物。二十世纪初,辽东半岛大连普兰店东郊发现的千年古莲子,经过入土栽培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新的莲子。古莲子被埋在地下,历经千年而生命不絶,其“生命”常在,何须“恢复”。可见经文中的“复命(恢复生命)”不符合实际。但“开花结果(籽)”和“瓜熟蒂落”了,就入“静”了,表示生命过程“恢复本原状态”,而且是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用“复牝(恢复母性)”表示既确切又生动,只要“牝”再“萌”,则出苗、长藤、开花、结籽的过程又“亘”了。

  “至常诣明。不至常妄作,凶。”世传本经文是“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甲本、乙本经文多一个“妄”字,可以省略。又原经文第55章也有“知常曰明”一句,已校勘为“至常诣明”。这里用“至”代换“知”,因为“至”和“诣”都有“到达、进入……状态”的意义,比“知道”要更深层次。老子在本章开头要我们观察万物运化进程,讲到“复牝诣常”之后,立即指出“至常诣明”。什么是“明”?为什么进入“复原”而且稳定地处于“复原”状态叫做“明”?以植物种籽来讲,在这种状态下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可以说处于“无”的状态,就如先天形态物质未演化成天体时的那种状态,至静至和,高度平衡,高度有序。对于卵生动物来说,受精卵、蛋,只要不孵化,也处于无生无死的状态,也是至静至和,高度平衡,高度有序。对于人类来说,情况有所不同,老子只得用初生的婴儿来表现相应的状态,至和至精至性,没有世俗意识,不知什么是生死,没有惊恐,没有忧愁,世间的一切,在初生婴儿的头脑中,都是“无”。老子为什么把处于这种空无状态的现象称为“明”呢?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是真正进入“道”的状态,一切空明,无人无我,无私无欲,无求无争。正如佛门六祖慧能所指:“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进入这种境界,就是“诣明”,就是成佛,就是得道。可见,用“至常诣明”比用“知常曰明”既切合实际,也深刻得多。

  “至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经文中的“至”字,原作“知”字;“殁”字,甲本、乙本和王弼本经文作“没”字,义为“终”。

  本章勘字:诣(曰)诣(曰)牝(命)牝(命)诣(曰)至(知)诣(曰)至(知)至(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