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华文化世界观的实践力

  一、前言

  中国人爱好和平,在五千年的历史洪流中,中国人的自处之道,以及与其他国家、民族相处之道,总是强调“和而不争”,舍己为人,亦常怀着满心善意,律己求严,待人以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寻求“忠恕”之道,忠以尽己,恕以助人。这一自立立人之道,是中国人自处之道,也是中国人与他国、各民族共处之道。中华民族从先秦时代以降,其在国际族群关系上讲人道、讲德化、讲和平、讲大同理想,观之于今日中国促进国际关系与增进人类福祉,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与贡献。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是中国人的瑰宝与立身处世准则,历经千载而不易,堪称中国人的典范价值。

  正因中华文化以“仁”为出发,本于春秋大义,维护华夏民族仁义道德之精神,使不受夷狄之污染,更进一步以此高度之文化,广被于外族,完全本于人道主义、德化主义、和平主义,以对待一切之外族,本乎提携并进、化异为同,共进于大同之域。由先秦时期历经千年,可大可久,传之于天下后世而经世济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世界观孕育乎人本思想(人道主义)、怀德思想(德化主义)、协和思想(和平主义)、大同思想(大同主义)。本文以此析论之,并论述当前中国国际发展理念与中华文化相契合,同往大同世界之林迈进。

  二、人本思想与人道主义

  人本思想(humanism)是指基于人性、人的尊严、人的理想所产生之思想与行为体系而言,大凡人有能力去完成自我、去实践伦理行为的主张。我国思想的基本特性是人本主义的,基于此,在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主张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 和philanthropy)。

  人本思想、人道主义表现在于对民命的重视,表现对于仁德、慈爱的奉行,对残杀暴政的深恶痛絶。孔子用“仁”表达人本思想、人道主义的精随。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集注卷六·颜渊第十二》,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集注卷三·雍也第六》,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仁”的实践,在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近及远、由亲及疏,最后达到“天下归仁”的目标。

  孟子以为一国之君能施行仁政,不在国土之大小,而能国富民强,更可救民于水火,万民归心。其对“仁”之陈述非常清晰,以为顺乎天意,施行仁政,则风行草偃,万众归心,莫之能御,而国家得以昌圣,根基更加巩固。正是“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德泽广被、近悦远来”。孟子对施行仁政,提出要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人本思想:“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子思述圣人之意作“中庸”,其言:“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絶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中庸章句第二十》,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正是描述以仁心善志对待四方,中华五千年历史中,虽有抗敌御侮之战事,却极少侵略异族之暴行。

  三、怀德思想与德化主义

  怀德思想见于《论语·季氏篇》:“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集注卷八·季氏第十六》,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尚书·旅獒》云:“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国语·周语上》云:“先王耀德不观兵。……增修其德,而无勤民于远。”《国语·周语上》,参见《国语》,易中天注译,台北三民书局2018年2版,第1页。《国语·晋语》云:“子务德无争先,务德所以服楚也。”《国语·晋语八》,参见《国语》,易中天注译,台北三民书局2018年2版,第374页。此皆先秦德化思想之要义。孟子析商汤、文王之施行仁政、表里如一,以德服人。这种“王道”达成之万众归心,远胜于以力服人之“霸道”。“王道”与“霸道”之别:“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集注卷一·公孙丑章句上》,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页。

  从现实层面而言,关怀天下苍生,使内外怀德,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虞、能发展抱负,就是实现圣王之道,孟子所以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施政重在“怀德”,中国历史最具代表性者,“冯谖买义”传诵千古,《冯谖客孟尝君》一文: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问:“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民。因烧其卷,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后朞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孙中山云:“欧洲近百年来是甚么文化呢?专用武力压迫人的文化,用我们的古话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但是我们向来轻视霸道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不是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的古语就是‘行王道’”。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一册,国父编辑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第29页。

  德化政策即是修德来远之意。大陆对内在经济上表现突出,社会各层面蓬勃发展,这些年来,大陆更积极地推动“精进扶贫”到“精进脱贫”,务求“扶真贫”、“真扶贫”,引导国家从“升平世”走向“太平世”。中国对外在“一带一路”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将中国与欧亚大陆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达成国际间的大开放、大融合。

  四、协和思想与和平主义

  爱好和平,为我国数千年来一贯之思想,源自于先秦。《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郭建勋注译:《尚书·尧典》,参见《尚书》,台北三民书局2017年初版三刷,第2页。,无论是“亲”、“睦”、“协和”,都是致和之道。《尚书·大禹谟》言:“万邦咸宁”。《易经·干卦》彖辞所言:“万国咸宁”郭建勋注译:《易经上经·干卦第一》,参见《易经》,台北三民书局2018年第2版,第7页。。中华民族提倡德化,必主和平,厌恶用兵。

  春秋时代诸侯征战,久无宁日,孔子恶之。澶渊之会,其后八年无侵伐,孔子赞美之。《春秋·谷梁传·襄公三十年》:“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灾故……澶渊之会,中国不侵伐夷狄,夷狄不入中国,无侵伐八年。善也者。晋赵武、楚屈建之力也。”澶渊之会,所以谋归财于宋也。宋于是年五月大火,十二诸侯会以谋救,虽以无所成功,孔子加“人”以贬之,然以八年之无战事,亦足称美,故孔子特书其事,以为褒扬。

  战国之世,征战更烈,而民望和殷切。战国诸子尤以孟子、墨子之反侵非攻,主张最力。《孟子·离娄章句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孟子集注卷七·离娄章句上》,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页。然而,孟墨二子,其主张和平,有其一定原则。孟子反对侵略,不反对义战。成仁取义之义战为孟子称许者。《孟子·梁惠王下篇》记滕以小国处齐、楚两大国间,孟子教以“凿斯池也,筑斯墙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下》,参见《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台北鹅湖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此为反侵略、誓死抗战之明证。

  孙中山在1924年于广东高等师范学院对学生演讲即说明:“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都是出自天性,论到个人,便重谦让,论到政治,便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一册,国父编辑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第54页。孙中山对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天性说明如下:“我们两千多年前,便丢弃了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至今中国人思想已完全达到这种目的……爱和平就是中国人的一个大道德,中国人才是世界最爱好和平的人……中国人的心理,向来不以打得胜为然,以讲打的就是野蛮。”同上,第29页–第37页。

  中华民族先贤都以倡导和平为职志,中华民族证诸于五千年历史亦可说明是爱好和平之民族。不会侵略他国,除非逼到万不得已,亦不会以武力相向。日本在二次大战侵略中国,中国人展现了无比坚韧的民族性,以血肉筑长城,力抗强敌侵略,在于争取民族之和平目标。

  五、大同思想与王道主义

  “大同”两前缀见于《尚书·周书·洪范篇》:“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尚书·周书·洪范》,参见注13,第145页。《易经.同人卦》则解释“大同”之义:“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易经上经·同人卦》,参见注14,第110页–第111页。注云:“同人,与人同也……于野,谓旷远而无私也……中正而有应,则君子之道也……必其所同合于君子之道,乃为利也……通天下之志,乃为大同。不然则是私情之合而已,合以致亨而利涉哉。”

  “大同”之义表达精微者,莫如《礼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及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物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参见《礼记》,台北三民书局2014年第2版,第335页。孔颖达云:“率土皆然,故曰大同。”

  “大同主义”的实践植根于“仁”,仁者爱人。《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华文化的层层开展:能“仁”必能“公”,能“仁”必去“私”。以此至仁、至公之精神,倡人道,主和平,迈向于大同。英人约瑟(Bernard Joseph)说到“大同主义”(Cosmopolitanism):“此名词意义,系以世界为国家之谓。倘使一人之同情、利益与文化,不以其所属之民族或种族为限,则其即为一大同主义者。大同主义,乃泛指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之精神——此即一无分种界族界之理想关系……惟就政治科学而言之,大同主义之基本观念,乃打破社会中之民族区分之谓。”引自Bernard Joseph着《民族论》(Nationality; Its Nature and Problems),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第255页—第256页。

  孙中山在1912年演讲《五族协力以谋求全世界人类之利益》提及:“今世先觉之士,鼓吹大同主义者已不乏其人,我五大种族皆爱和平,重人道,若能扩充其自由、平等、博爱之主义于世界人类,则大同盛轨,岂难致乎?”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三册,国父编辑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73页。中山先生一生倡言:“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同时中国还负有一个“济弱扶倾”的责任,以达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境地。观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中华文化悠久流传,先圣先贤大同思想明确,今日之中国秉承此精神更将有理想、有步骤地带领全人类进入大同世界。

  六、结语

  当西方吹起“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之言论,吾人更应检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让世人明乎中华文化实本诸于“仁”,并由“仁”开展出:人本思想(人道主义)、怀德思想(德化主义)、协和思想(和平主义)、大同思想(大同主义)。这当中是充满爱与和平、互助与合作精神之世界观。

  统计1945年二次大战至今,美国是全世界发动、介入世界战争最多的国家。单就近40年美国介入之较大战争,包括:“入侵格林纳达”、“黎巴嫩内战”、“刚果内战”、“两伊战争”、“黄金峡谷行动(空袭利比亚)”、“正义之师作战(入侵巴拿马)”、“沙漠之盾行动(波斯湾战争)”、“恢复希望行动(索马里内战)”、“慎重武力行动(波斯尼亚战争)”、“科索沃战争”、“轰炸南斯拉夫”、“持久自由行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自由行动(伊拉克战争)”、“巴基斯坦西北部战争”、“德赛黎明行动(利比亚内战)”、“打击伊斯兰国”、“也门内战”等等。

  西方强国的“中国威胁论”,因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幅的进步、成长,而感觉压迫。实则,“中国崛起”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与蓬勃发展,中国进一步地以“一带一路”,建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所代表的是:覆盖全球65%的人口、75%的能源、40%的GDP,大陆每年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超过1.4兆美元的全球合作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经济全球化”无可限制地跨越了地缘藩篱,树立了世界围遶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共享、综合、合作、永续的世界观。中国爱好和平、济弱扶倾的走向孙中山先生说:“……所以我们要先决定一种政策,要济弱扶倾,才是尽我们民族的天职。我们对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对世界的列强要扺抗他,如是全国人民都立定这种志愿,中国民族纔可以发达。”见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一册,国父编辑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带动着世界经济与全人类和平发展,其规模与成果之巨,远胜昔日汉唐盛世,为中华五千年历史所仅见。


  齐光裕,台湾健行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