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新闻业迭遇挑战,前浪未息,后浪人立。先有“人人是记者”,然后是“后真相”,最新又来了“人工智能”。应对挑战,全球都在思考:新闻何为?记者何为?
文铭权的新闻作品集《巴山月 蜀水潮》交出自己的答案。我认为,这些作品有三大特征:探求深层真相;竞合采访突破;灵动叙事感人——正好应对三大挑战。
探求深层真相VS人人是记者
人人有麦克风,有照相机、摄像机,为何还要职业记者?寻根究底,新闻是报导“生活是怎么样的”。日常生活有表里两层,表层,是个人生活,张三的衣食住行……是个体再生产的“事实”;里层,是公共生活,无数张三的衣食住行……是社会再生产的“真相”。
咋咋呼呼的“人人是记者”,准确说是“业余记者”,主要报导生活的表层事实:跑步、洗漱、购物、开车、嘟嘴、剪刀手、小狗追尾巴转圈、吃了昨晚的剩面、有个小鲜肉长得像吴亦凡……由表层事实深掘广探,探求公共生活的真相,他/她既无精力、也无能力。像本书的《秸秆禁烧:众多产业模式为何不敌一把火?》,报导眉山市东坡区把经济利益与乡镇禁烧挂钩。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在田间地头昼出夜伏,发现一堆火就扑灭。但仍有村民烧,与眉山相邻的成都还是烟雾锁城。业余记者干什么呢?据说涉及公共利益即站出来,他们拍照、拍视频、指责村民、乡镇、环保局……村民骂他们:你懂个球!骂战一开,那就没完没了!“脑残”“弱智”“猪头”“狗屁”“二货”“傻13”“问候你祖宗”“死一户口本”……
解决公共问题,前提是有社会再生产的“真相”。探求真相,只能靠记者——我所谓“记者”均指职业记者。业余记者,好比业余医生,在十字街头摆手术台,你一刀,我一刀,治疗产生分歧插对方一刀……职业记者才有从业资格,铭权采访了村民、环保局、专家和企业,以多个信源交叉印证秸秆的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属于公共生活,有不同利益方的博弈。博弈并非对错分明,记者也不是法官,其职责是客观公正报导各方对事件的陈述。利益博弈闹上法庭,只会引用“报纸说”,而不是“小鲜肉说”。为什么烧?村民律师侃侃而谈:四川日报记者文铭权,报导客观公正。他分析农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取决于效益是否好、成本是否低、途径是否方便,这些问题没解决好,当然一把火。这记者把农民感觉到却自己说不清的东西,报导得清楚明白。希望法庭考虑文记者的报导,而不是那些歪曲事实的报导,或不负责任的网上言辞。文记者的报导还说明,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模式有问题,单靠“禁烧”“罚款”是不行的。我认为,这种探求深层真相的报导,就是主流新闻,它是解决公共问题的核心资源。主流新闻的“权威性”,根源就在客观性和公共性:客观性,采访诸多信源交叉印证;公共性,探求公共生活的真相。
铭权长期在地市驻站,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尤其是产业、中医、新农保、新农合、农村环保等。这些问题,都属于深层的公共生活。“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中国进入新时代,进入“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尤其是中国现代化提速15年之后,有很多公共问题。我们以“两个一百年”为纵坐标,“人人是记者”为横坐标,重新思考新闻何为?记者何为?早期新闻,以《纽约时报》为例,在时报老大楼保留着1851年9月18日创刊号的复制品。当地报导像拉家常,如《相互竞争的铁匠引发骚乱》《运冰车撞倒人》《女性中毒》。连“没有”都拿来做新闻了,如《虚惊一场》的报导:“仓储员没能发现第一丝火星。”另一版有简报:“没死。——周六的报导称王子街的约翰·奥弗霍因中暑严重无法医治,我们很高兴地发现他有可能痊愈。”让参观的记者大吃一惊:这看起来就像一个博客嘛!
新闻是报导“生活是怎么样的”,当时的记者,只要在街谈巷议中核实事实,报导生活的表层与深层,都是新闻。单看表层报导,报纸就像博客。但当前,表层事实已被业余记者多方报导,像运冰车撞倒人之类,网上遍布图片和视频,记者走街串巷写博客,怎比得上人人写博客?公众也愈来愈对媒体报导“运冰车撞倒人”之类的表层事实不满,说它鸡毛蒜皮。实质是业余记者的兴起,报导表层事实的新闻过剩。现在的记者,必须由表层事实深掘广探,探求公共生活的真相,社会再生产的真相,这才是“主流新闻”。直言之,人人是业余记者,新闻分化更明显,主流新闻与边缘新闻泾渭分明。边缘新闻(报导表层事实)的价值急剧衰减,主流新闻(探求深层真相)的价值因稀缺而上升。本书的不少报导,写的是一地一人一事,但由地、人、事的个案,探求深层真相,维护公共利益;客观公正报导,推动问题解决。中国“两个一百年”的进程中,社会最需要这种主流新闻。
竞合采访突破VS智能机器人
“人人是记者”,据说没有独家新闻,但本书的不少报导,是严格意义的独家新闻。为什么?生活的表层事实,像“运冰车撞倒人”、像“两口子打架、娱乐窗外人”确实已没有独家新闻。但深层的真相呢?业余记者去不了,你突破到生活深层,当然是独家新闻。突破靠采访,采访的心脏是竞合。竞合者,竞争与合作也。竞合采访突破,这是本书的又一特征。这特征应对新闻业的最新挑战:人工智能,通俗说就是智能机器人。
美联社2014年启用机器人写稿,腾讯财经频道2015年推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微软小冰”在做电台节目主持人……关于人工智能(AI),有很多预测,如AI内容生产、AI内容分发、AI内容管理、AI新闻写作、AI新闻体验……甚至说:AI颠覆未来,让记者彻底消失,这就机灵过头了。再放肆的预测,也没说机器人会现场采访呀!采访是新闻报导的基础,采访颠覆不了,记者怎么消失?!
采访,迄今的教科书都强调合作,像肯·梅茨勒教授的《创造性的采访》,多年被美国新闻院系选为教材,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译本,书中专论“‘温柔’提问的重要性”。合作是采访的重要方面,但只讲这方面,只对了一半,采访的另一面是竞争。尤其是突破生活的表层,缺乏竞争休想。只看那篇《一只长不大的山地“鸡”》,报导“公司+农户”成了“公司—农户”,养鸡产业不富民。记者采访,公司拒絶。机器人怎么办?它卖萌、发嗲、点赞、表情包、么么哒……这些都是温柔提问啦!没用,合作不行,必须竞争。记者到茶馆,跷着腿,一杯茶,独坐高楼,面带冷笑……等到一个养殖户,拿到他从公司财务处领取的“养户结算表”,算出每只鸡只赚0.90元,而且他养第一批鸡还亏了600多元。再采访多个信源交叉印证:每只鸡赚1元钱都难,与公司承诺不低于2元大有距离。选择采访对象,是采访的核心环节,要找到能够突破生活表层的线索的人——记者与养殖户合作,与公司竞争。
机器人的拥趸要跳起来,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机器人也会选择,合作不行就竞争。君莫跳,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采访对象,只是采访的1/5。一般采访涉及五方:采访对象、记者、受众、记者任职的媒体、采访对象代表的组织。而且,每一方还可细分,如采访对象,这里是公司与养殖户,有形形色色的养殖户,公司亦然。再说公司代表的组织,这是家分公司,还有总公司。这公司又同政府有关,是天全县将公司引进。“当初乡、村干部多次上门鼓励养鸡,现在赚不到钱却再没有谁来过问,有啥事情找干部,他们就相互推诿。”这五方之间,甚至分合重组的N方之间,采访时而竞争,时而合作,或联合几方竞争一方,或竞争无解求助高层,充满了竞合。
更复杂,竞合只是采访手段,目的是突破表层挖掘真相。这又涉及记者任职的媒体,同一件事,《四川日报》与《雅安日报》会有不同的采访,天全县电视台又不同。不同,不光是媒体之间,还同时考虑“本媒体”的受众,报纸与刊物不同,报刊与广电不同,不同媒体的采访才百花齐放,也深入到真相的不同层面或侧面。因为是《四川日报》报导,引起各级政府重视,组成省、市联合调查组实地调查。记者回访:《“山地鸡”开始长个了》。问题开始解决,这次采访就是合作主导了。铭权在达州、德阳、雅安、眉山长期驻站,每个地方都有不少独家新闻,我相信,他的温柔提问也不少。
竞合采访突破,机器人能代替记者吗?暂不论突破的目的、也不论于N方之间,单看竞合,就要把机器人搞昏。机器人擅长纯粹的竞争或合作。像竞争,阿尔法狗打败世界最顶尖的围棋高手。但是,你让它边竞争边合作,时不时竞争转向合作,合作转向竞争,竞争转向、合作转向……连转几次,要把机器人累得瘫倒在地,像虫子一样四肢乱晃……单纯合作呢?那更糟。法国媒体人夏尔·丹齐格说:糟糕的访谈,就是以问号作结的阿谀奉承。例如:凯思,您是在什么年龄发现自己的吉他才华的?如果你玩过机器人聊天,这是其对话风格:它奉承对象,让对象高兴——那怎么挖真相?进一步说,只会合作的机器人,一试就发现。还记得电影《银翼杀手》吗?戴克追杀变节机器人,后者具备人的各种能力,从人群中找出它们相当困难。戴克先试探:谈谈你同父母在一起的感觉?机器人谈不出,它们靠科技复制,没有父母子女……采访对象,就假设那山地鸡公司吧:啊哈,机器人!捏捏脸蛋,轻薄调戏,把它带到坑里去!如果真用机器人代替记者,采访对象会把机器人带进坑里,机器人再把新闻业带进井里,浸入黑闇腐臭的淤泥中,万劫不复!
灵动叙事感人VS后真相謡言
采访突破为挖掘真相,真相又受到“后真相”的挑战。其含义:是情感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这可是黑虎掏心!新闻业安身立命的报导事实讲述真相,现在被告知:你那真相已不再处于前沿地位,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次要了。真相次要,謡言蜂起。
我曾分析,后真相是对“薄情”的惩罚。新闻理论长期忽略情感,新闻业务多“薄情报导”。但受众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你情冷淡,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没有比放下报纸、关上电视更容易的了。受众疏远媒体,后真相乘虚而入。令人高兴的是,铭权的报导却有情。有情不是乱抛形容词或多整排比句:鼓掌没有不热烈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这不是报导,是表态、是跺脚。报导和跺脚还是有区别的。感情要纳入形式,通过灵动叙事来感染人。
叙事,新闻界愈来愈重视“讲故事”。本书讲了多个故事,尤其是其人物通讯。但我重视比“故事”更广义的“叙事”,因其揉合了更多的叙事手法,就看《全国自强模范为乡亲修桥欠债11万元 谁来帮帮诚信的“金矮哥”?》。金矮哥在当地是争议人物,出资给乡亲修桥,因预算不当,欠债18万元。没拿到材料款或工钱者,骂他是“骗子”。出工出料收不到钱,是很伤感情。上门骂人,取闹有理,这就造成后真相——情感的影响力超过事实;后真相同发泄相连,也必然同謡言流言携手。
记者的责任是讲述真相。它不止于“探求”和“挖掘”,还要“讲述”出来让受众认同——最低限度是不表示反对。讲述真相,必须靠新闻叙事。部分受众已经动情,要有另一种情感来吸引更多的受众。报导开头颇具匠心:
雨后初晴。记者来到眉山市仁寿县宝马乡高照村2组一个小山坡上,只见一座用木棒搭建成的“高脚楼”,一间用塑料编织袋围起来、不到一米高的“窝棚”,几十个泡菜坛分3排分布在庄稼地里,用几块大石头垒成的露天灶台上,一口铁锅锈迹斑斑。……
大病初愈的金少林正在挥动比自己还高的锄头,用力挖掘一个蓄水池。“蓄上水,腌制泡菜就方便多了。”指着山顶那上百口偌大的泡菜坛,大汗淋漓的金少林说,这是他还清乡亲们债务的最大希望,也可能是唯一的希望。
新闻界重视讲故事,常见分析人物、情节、悬念、冲突……似乎把小说手法搬过来就行。不行!你讲“新闻故事”,先要问哪些不适合,比如,顺叙决不适合,你从主人公3岁讲起,读者早烦了。以上引文是倒叙,把突出片断提到前边,这同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相通。以倒金字塔推出“序场”,让读者驻足停留;不引读者追结局,而是好奇“为什么”?这种叙事手法又便于展开深度报导。
之所以让读者停留,是揉入电影化叙事。电影叙事依赖场景。场景,一般强调对话、细节,好莱坞说那是“陷阱”,优秀写作强调反应,对话、细节要纳入动作,动作/反应,构成一个节拍,节拍是场景的细胞。以上共3个节拍:几十个泡菜坛/一口铁锅锈迹斑斑;大病初愈的金少林/挥动比自己还高的锄头;蓄上水腌制泡菜/还清债务的唯一希望。节拍的精髓是“出乎意料”,3个节拍,每个都有些出乎意料。惊鸿一瞥这电影场景,你会不会被电倒?好不好奇为什么?想一想看不看下文?
电影化叙事之外,还有散文化叙事。穆青多年强调“新闻散文化”,这对属于广义“散文”的新闻报导,又是有深厚散文传统的中国报导,特别有意义。散文主要由两种内容构成:叙述+插笔。好些散文名篇,精彩就在插笔。像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像韩愈《祭十二郎文》:“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新闻报导拿来插笔,方便记者叙事、议论、描写、抒情。看作品的插笔:
从1996年起,金少林的生命中就只有两个字——“还债”。……“命硬”的金少林终于病倒了!尿毒症、肾结石、胃病、严重贫血症……但他不肯花钱住院,仍然一天只吃一顿饭,实在饿极了便勒紧裤腰带一坐一整天。
铭权向电影抢场景,向散文借插笔。场景是细微叙事,插笔是概括叙事;场景在一个地点展开,插笔大幅度跨越时空;场景再现采访观察,插笔表达报导主题;场景处理对话与细节,插笔表达记者的评价……将其揉进狭义的“讲故事”,使本书的叙事活泼不呆板,有灵气而富于变化,是谓灵动叙事。
新闻界有说法:报导就是讲事实,有话直说。有位总编辑大摇其头:“‘有话直说’,文章一定不好看,必须伤脑筋在‘直说’的过程中保留一点点白描的‘花’和疏针的‘绣’,清楚明白的文章才有风格。”总编辑是谁?董桥,曾任香港《明报》总编辑。董桥说:“花拳绣腿是文章的根基。”我看更是记者的根基,新闻报导是急就章,往往连重读一遍的时间都没有,要靠平时储备花拳绣腿。花拳绣腿者,叙事技能也。其盛行于小说、电影等虚构叙事,新闻则是非虚构叙事,守住非虚构界限,放手拿来与虚构与否无关的通用叙事技能。哪怕催稿急如星火,手提电脑张开大嘴喊你,海妖一样地喊你;截稿期限的手枪顶着你,杀手一样地顶着你;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思考总比打字快,不时考虑哪儿插朵花、哪儿刺枝绣,你的报导絶不是清水挂面的赤贫。铭权做过电视,写过小说和散文,把这些根基用于平媒报导,他的文章灵动好看。
灵动叙事感人,灵动是手段,感人是目的,尤其是与后真相謡言的竞争。新闻不是现实,新闻是对现实的一种叙事,謡言是另一种叙事,两者有“汉贼不两立”的叙事之争,包括情感竞争。情感纳入报导,基本要求是公众选择性注意,瞥一眼那些场景、那些插笔就被吸引;更高要求是公众选择性理解或记忆,认同记者报导,在头脑中形成“还债”的金矮哥图像。李普曼早就说过,人们并不是对“现实世界”作出反应,而是对“他们头脑中的图像”作反应。这个图像的有无,清晰或模糊,将产生非常现实的后果。
大多数公众认同报导,謡言简直没有立足之地。当前值得注意的倾向,不是以灵动叙事挤压謡言的生存空间,而是以事实同謡言硬怼。或搞“事实核查”,美国媒体以洪荒之力搞“事实核查”,还是被“后真相”打得丢盔卸甲。或搞“数据新闻”,据说数据才精确,才是硬事实。我认为:数据新闻只有对不对,没有好不好。二二得四是对,二二得蜡烛是不对。数据运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般错成二二得三、或得五,数据新闻必错成:二二得蜡烛!得蜡烛当然不好,二二得四就好吗?它等于说:阿妈是女人,说了句大白话嘛!说它好,那是不对的;说它不好,那会没礼貌;所以最好的回答是不回答:数据新闻没有好不好的问题。没有好不好,根本不能在公众头脑中形成图像,你怎么同后真相竞争?很高兴本书没有感染这些时髦病。
以上从铭权作品的特征,分析新闻何为,实际也讲了记者何为。新闻业迭遇挑战,基督已死,戈多未至;孔雀东南飞,西北有高楼;业余记者满江湖,仍离不了职业记者。职业记者之“专”,就在钻研业务,做好报导。“我为自己清理前面的道路,”左拉说,“因为不可能有别人来为我清理。”我在微博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关心新闻业务?在充斥“网红”“10万+”“变现”“唯快不破”……的喧嚣中。心疼那些新记者,既没经过严格的采写训练,又不断追逐新媒体时尚,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人到中年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斯记者之大痛也!我与铭权相识10多年,他邀我写序。浏览作品,我即回复:愿意写这个序。我认为这些作品于新闻业务有特色,这些特色对当前新闻界应对三大挑战有普遍意义。
应对三大挑战,实际是记者一身三任。没有探求深层真相,就是边缘新闻的一地鸡毛;没有竞合采访突破,就只有人云亦云,或被采访对象带进坑里;没有灵动叙事感人,受众不信媒体信謡言。三位一体,一气化三清,记者不能做好任何一件事,就不能做好所有的事。
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汤因比曾提出“创造性应战”,其不仅化解挑战,还刺激自己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什么动力?让“人人是记者”为记者报料;让“后真相”给记者提供新鲜选题。点赞人工智能,以后每个记者都配智能机器人,与记者智斗几场,打一拳问“疼吗?”——2017年九寨沟地震,机器人25秒出报导:“疼吗?”……记者必须有看家本领,在追求、在采访、在写作。机器人斗败:这个记者哪——不寻常!尽力做事,夹着尾巴做机器人,灾难现场当背锅侠,怕记者迟到,把文铭权扛在肩膀上在大街上狂奔……
2018年3月于成都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