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广泛讨论了“共同美”问题。讨论中存在着分歧,有些分歧实质上是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的反映和发展。可以说,不解决美是什么,就无法说明共同美,也无法解释共同美感在审美对象上的客观根据,从而最终说明共同美感。美的本质问题是解决共同美问题的理论前提,本文拟着重从这方面对共同美作一些探讨。
探讨美的本质就是探讨“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美的那个品质”。这是个异常复杂的问题。要科学解释美的本质,首先应当正视下面的基本事实:
在人类没有出现的洪荒世界上是无所谓美丑的,美的产生晚于人类的产生,而且,人类出现后并不是一切都美了。那些还未来得及成为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自然物仍是无所谓美丑的.拿花来说,在现代人看来是美的,但考古学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处于狩猎时代的原始民族并不这样看。普列汉诺夫说:“原始的部落一一例如布仟门人和澳洲土人一一从不曾用花来装饰自己,虽然他们住在遍地是花的地方。”“无论如何,大家都很清楚,在那从动物界取得自己题材的原始的一一更确切些说,狩猎的民族的装饰中,完全没有植物。”花成为美的对象,那是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和植物发生实践关系后的事。这个有关美的起源的基本事实告诉我们:用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把美看成与人类无关的纯客观的物,单纯从物的自然属性中找美是站不住脚的,那无法解释在花的自然属性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合乎形式规律的情况下,为什么对处于狩猎时代和农业时代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然而,错误理解了美与人类的关系,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把美看成人的美感的产物,单纯从人的主观意识中找美也是错误的,那同样无法解释为什么处于狩猎时代的人类不能把自己的美感施加于花,而处于农业时代的人类则相反。这个基本事实说明,美的物确实和人类有关,但又是客观的。美的客观性有它特殊的地方,它不同于哲学上一般的物的客观性。哲学上的物可以不依人类存在而存在,而美的物却必须依赖人类存在而存在。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不能机械套用哲学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一般原理。实际上,美所揭示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现实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主要不是通过人的意识活动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建立的,是人类历史实践的感性物质的成果,因而是客观的。美的客观性正来自这审美关系的客观性。割断了这种关系,单纯从人的观念中或纯客观的物中是找不到美的。由此深入追溯,我们还会看到,在地球上,只有人才能和世界建立审美关系,而动物则不能,美是专属于人类的,动物无所谓美丑。这种不同是由人和动物的本质不同决定的。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越是脱离动物界,越是具有人的本质,就越是能同客观世界建立广泛的审美关系。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人的本质有着必然联系,因此,美的本质归根结底与人的本质相关。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而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的观察方法的“前提是人”。马克思主义美学也不能例外。从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出发,探讨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的本质,这是探讨美的本质的根本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在美学领域的具体运用,只有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即人性才能最终揭示美的本质,美之谜就隐藏在人之谜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性呢?
所谓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东西,是人人应有,幷且对人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依据这一规定,我认为人性应当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以前,人们往往把人的自然属性说成是“人作为一种动物的动物性”,将其排斥在人性内容之外,这是有片面性的。人的自然属性指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素质。首先,我们应当看到它已经过了千百年社会实践的改造,即使某些形式和动物有某些相似,但要看到这相似之中也有本质区别。其次,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衣、食、住推动了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生产活动,导致了生产关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第三,人的生理、心理条件是人的意识活动、主观能动性的物质基础。实际上,马克思在肯定人的社会属性时,并未否定人的自然属性。他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这包括“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马克思所反对的是将这些自然属性抽象化,絶对化,将人的某方面的本质代替人的全面本质。
人的自然属性是和社会属性相统一而存在的。人的生理需要只有通过社会才能满足,人的心理素质只有通过社会才能发生作用。人要生存发展,必须建立一定的生产关系,结成整体,互相合作,各个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相互促进,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含义。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只能在科学抽象中区别,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是不能絶然分开的。前者是人的可能性,后者则是人的现实性,两者统一在人成其为人必须具备的两个过程中:
(一)自然过程,即人的自然的物质前提的形成过程。这不只是“十月怀胎”,而是千百年来漫长岁月的社会实践的“积淀”。达尔文只看到了人作为生物在自然界中量的进化,而没有看到人作为社会动物在社会劳动中质的飞跃。劳动强化了人脑和手,直立解放了肺部和喉头,古猿的发音器官逐步得到改造,为语言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人类世世代代社会历史实践的成果,人的某些社会属性,通过遗传逐渐在人的自然属性中凝固,保存下来,转化为人的自然本能。这在其实质上乃是人的社会关系总和的物质结晶。
(二)社会过程,即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过程。具有了人的自然前提,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劳动、学习、生活,继承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瞭解人与人的各种相互关系,成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
这两个过程一隐一显,但都建立在人类历史实践基础上,具有客观必然性,构成了“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使人不成其为人。例如:一个狼孩虽然有着人的生物前提,但他误入狼群,脱离了社会环境。可能不能转为现实,就失却人性了.它象狼一样嗥叫,怕光,趴在地上吃东西。然而,没有人的生物前提的猫、狗、猩猩,即使成天和人生活在一起,并强制地接受人的训练,但它们永远不会有社会性。相反,回归到人类社会中的狼孩经过训练,他身上的人性会被唤醒,即使比正常儿童缓慢。
以上,只是在对人性作一种抽象的静态的描绘。现实生活中,人性作为有生命的动态的一种客观存在物,总是以一定的先后延续秩序和上下左右的活动场所来表现其历史的或现实的存在,同时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超越既定的现状表现其未来的存在。要对人性作出科学的规定,还须进一步指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建立在“自由自觉的活动”基础上的。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性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它指的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和支配必然性,争取自由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正是这一活动产生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促成了两者的统一,同时还推动这种统一不断发展。人来自动物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还不同程度地带有动物的痕迹,这些作为一种必然力量阻碍人性发展,形成丁错综复杂的矛盾。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自身本能需求的矛盾,从而使人的自然属性不断更新;不断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而使人的社会属性不断更新,不断解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茅盾,从而使二者的统一不断更新,而每一次更新又使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并对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提出更高的规定性,这就构成了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国王迈进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而每一次迈进,都使人类更远离动物界。
综上所述,我认为人性是建立在自由自觉的活动基础上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这个定义既着眼于人的本质的完整性,发展性,又反映了人的本质的层次性。列宁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人的社会属性相对于人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的更深刻的本质,是在更高的阶段上同动物相区别。人的本质不断更新发展,将愈益丰富和深化,而越来越远地脱离动物界,越来越成为全面的真正的人,就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总趋势。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提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里,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有两次:“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正象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这里,第一次提升已基本实现,指同一般动物相区别的人的自然属性的确立,第二次提升正在进行,那是指人性的异化和复归,它比第一次提升意义更大。人仅仅统治自然还不行,还必须能够驾驭自己的历史发展,才能最终脱离动物界。恩格斯的这一重要思想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复杂的人性之谜和美之谜的一条指导性线索。
人性不是某种先天的神性,也不是单纯的官能满足的兽性,也不是某种抽象的阶级性,而是人类历史实践的集大成。它具有突出的二重性:一方面是客观形成的,属于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又和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甚至被主观意识作用和支配,而常常表现为物质的和观念的两种形态(后者是前者的反映)。人性还是絶对与相对,必然与自由,单纯与丰富,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整体,阶级性与无阶级性等等多样的对立统一.而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复杂性正是人性的突出二重性的反映。
我们说美和人性有联系,并不等于说,美就是人性。人性所包含的内容可说是无限的,它遍布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作为哲学、法学、伦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人们可以通过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去把握它。但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却必须是感性具体的。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具体形象性。美感的特征(主观直觉性)正建立在美的这一特征的基础上.人性只有从人的感官所能接触的事物中显现出来,才具有美的意义,而这正是美的本质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给美下一个定义:美是人性的感性显现。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主观的美论,见人不见物。我们则说,这种美论既根本不同子主观唯心主义,又同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其理由在于,我们所说的人性是人类历史实践的产物,而人性的感性显现也同样如此。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是人们侧重于用逻辑抽象才能够把握的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后者则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官的具体形象的客观存在。而使前者变为后者的桥梁仍然是人类历史实践。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查一下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劳动。前面提到,恩格斯曾把人类第一次提升看作生产劳动的成果,向人类最初的审美对象或者说人性最初的感性显现,也就是劳动产品和劳动工具。从物质生产劳动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美的原始形态,看到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最初的确立。
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必须克服人与自然的矛盾,解决吃喝穿住问题。这种活动最初近似动物本能,与此相适应的是人正在形成中的意识,经过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逐步向真正的实践和真正的意识过渡,从而导致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最初形成。随着实践的发展,人性即那种“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人性的感性显现,美的产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人类劳动实践固然是受意志活动支配的,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主观见之客观的实际行动,能够将人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本质力量凝固在对象即劳动产品中。劳动产品经由劳动实践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就具有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了。这样的一件劳动产品,既是一定历史阶段人性的感性显现,又是真、善,美的结晶。从其真来看,显现着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掌握和支配的程度,从其善来看,
一方面证实着人的自然需要的实现,包含着物质功利,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刻印出人们相互关系发展的成果,包含着社会功利,从其美来看,具体形象地显现了人性,象一面镜子,使人能够从中直观自身,就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看到它,就激发瞭高距于动物之上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感到亲切和鼓舞,产生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愉悦。
人类劳动实践活动有着无限发展的趋势。随着人类不断向自然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征服整个自然,人类美的领域得以不断扩大。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与人无关和为敌的,转化为于人有利,自然美产生了,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社会,每一次改造都使社会前进一步,社会生活美产生了,人越来越脱离动物界,就越来越不满足纯粹官能满足的物质生活,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专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艺术美产生了。然而所有这些不同程度的美,千姿万态的美,都统一在一面人性的旗帜下。在整个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人性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最根本的美,每一个人身上有多少人性就有多少美(动物性包括人身上巳意识到并正在不断改造的动物性,则是最根本的丑)。世界上的其它各级存在物只能按照它的在人类实践中和人类建立的客观联系,按照人性在它们身上的客观显现,才或多或少地获得美的价值。
以上对美的本质的初步探讨,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共同美奠定了基础。在阶级社会中为什么会有共同美呢?根本原因在于有人性的共振线,而人不是絶缘体,这条共振线是人人相通的。人性的感性显现这一定义仍然适合于阶级社会的美的领域。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兼及艺术美)的具体分析来阐明这一观点,这同时也是对美的本质的再探讨。
(下略)
1981年12月写于珞珈山
《文学评论丛刊》1985年第24辑
笔名:江岳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