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到2009年期间,我一直在纽约《明报》工作,先后担任副总编、总编和执行总编。其间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有些有趣,有些惊险,有些值得回味,但最值得“夸耀”的,想来想去,恐怕非捣毁“狗窝”莫属。
狗窝(Dog House Prank Calls)是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旗下WFNY广播电台中的一个颇受主流社会欢迎的广播节目,由杰夫·凡德格里夫特(Jeff Vandergrift,JV)和埃尔维斯·堂雷(Elvis Dan Lay)联合主持。 每天上午从9点到12点,从2005年开始在纽约开播。
节目内容主要是恶搞,以恶作剧的形式,以低俗的语言风格夹杂着俚语和社会流行语,调侃挖苦嘲讽,甚至谩骂社会上他们不喜欢的人和事。但由于这两名节目主持人风格怪异,语言独特,再加上节目内容多样化,因此,收听率相当高,可以说是CBS的王牌广播节目之一。
2007年4月5日,一个叫Maggie的年轻华人女性,在厨房做午餐时,打开厨房里的收音机,想找找有趣的节目,无意中转到了这个频道,听到了这个节目。她为什么听到,只能说很偶然,因为华人一般不会听那种节目。他们谈话中使用大量鄙俗俚语,而且语速飞快,即使在美国受过很好学院教育的外国人都很难听懂他们谈话的内容。但这位Maggie不但在美国读过大学,还有个在彭博通讯社工作的华裔电脑工程师老公。当时他们住在新泽西一个没有华人的社区,生活圈子基本是老美,因此她的英语,尤其是美国社会的流行生活用语,就比普通的华人要强。更巧的是,这位Maggie以前曾在纽约《明报》做过记者,因此还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新闻敏感性。
她断断续续听了这个恶搞节目中一段长达6分钟的对话,在这个名为“中国食品”的特别节目里,杰夫假称自己订餐,致电一家中餐馆,对方不知是电台主持人的电话,幷且还是面向全社会的现场直播。节目主持人用各种下流猥亵并涉及种族歧视和性骚扰的语言,以羞辱谩骂英语不好的华裔餐馆业者为乐。而且,每次用侮辱语言“订餐”时,广播间都会传出阵阵助兴的取乐笑声,。Maggie大为惊讶,进而生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美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竟然可以有这样公开下流的侮辱华人的节目。于是她记下这个节目的广播频道,然后上网找到该节目的録音频道,把这一小段反复听了两遍,越听越愤怒,于是打电话找到《明报》采访部主任投诉。
我们的采访部主任叫郭森,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才子,在美国做新闻多年,具有丰富的新闻采访经验。接到Maggie报告后,自己又听了一遍,越听越觉得事情非同小可,这不但是一件侮辱华人的恶性事件,同时也是一个絶好的独家新闻题材。
节目内容全文译文如下:
(电话铃声,中国餐馆一名女接单员应答)
女性接单员:你好,我能帮你吗?
杰弗:你好吗?亚洲妞。
女性接单员:要点菜吗?
杰弗:我要点亚洲食品。
女性接单员:你要点什么?
杰弗:我要点亚洲食品,你这狗娘养的。
女性接单员:等等。
(女接单员离去,一名男接单员应答)
男性接单员:我能帮你吗?
杰弗:我要点亚洲食品。
男性接单员:你要点什么?这里是中国餐馆。
杰弗:我要点很多很多亚洲食品,狗娘养的。
男性接单员:等等。
(男接单员离去,换回女接线员接听)
女性接单员:先生,你是要来自己来取,还是叫外卖?
杰弗:大声说?
女性接单员:是来自己取吗?
杰弗:你能大声说吗?我听不见,蠢驴。
女性接单员:好,你是要来自己取,还是叫外卖?
杰弗:我应该去你们餐馆吗?这样我就可以看你的裸体。(Should I come to your restaurant,So I can see you naked)
女性接单员:好的,你能来取……
杰弗:裸体的。
女性接单员:好的,你能来取……
杰弗:看你的裸体,或者也许我去接你。
女性接单员:你可以……
杰弗:这样,我就可以看见你火辣的亚洲辣妹的屁股。(That way,I can see your hot Asian spicy ass)
女性接单员:你说你要点什么?
杰弗:辣妹的屁股。(Spicy ass)
女性接单员:你要点什什么?
杰弗:你有没有为一个饥渴的人准备的春卷?我胃口很大,非常饥渴。
(女接单员离去,一名华裔长者接电话)
长者:需要帮助吗?
杰弗:是的,哦,中国佬……我要一些春卷,你能填饱我吗?
长者:你要多少春卷?
杰弗:2乘1,2乘2,两份,中国佬。我还要甜酸里脊。非常好,非常新鲜。你是很好的中国佬。
长者:谢谢……
杰弗:我还要虾炒虱子。(I need shrimp fried lice)
长者:你要虾炒米饭吗?(Shrimp fried rice)
杰弗:我要很大的虾炒虱子,老笨蛋。——我还要你裤裆里的中国春卷。(Chinese egg roll in your pants)转告那个刚才接单的亚洲辣妹,我想摸她的屁股。
听完之后,郭森以职业的冷静和经验,先在CBS网站上把那段録音下载,以作为证据保留。然后打电话到唐人街的记者站找到当天上班的一名英语好、采访能力强的记者席芮芸。郭森当时叫她放下手上的所有采访,一声不响地在电话里听情况说明,同时叮嘱她絶对不能向办公室的其他同事透露这个新闻。郭森同时把下载的録音电邮给她,要她去找一个老美朋友听録音,用意有二:第一,以美国人的道德和言论自由标准,确认这个録音是否涉嫌歧视和侮辱;第二,请她的老美朋友协助把録音内容一字一句记録成英文文字。然后小席把英语的文字记録翻译成中文,要求做到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错。那名老美朋友听到録音后也大为震惊,说这絶对是美国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和侮辱。
这里先宕开解释几句。纽约《明报》编辑和运营本部在纽约市皇后区,但记者站则分别设在华人聚居最稠密的唐人街和法拉盛,以及布鲁克林的第八大道等地。由于网络发达,记者平时以各地的记者站为基地,深入华人社区采访,然后回记者站甚至回家发稿,而不需要回本部。而采访部主任和总编室则坐镇本部指挥调动记者行动。这就好比一只大蜘蛛,守在蛛网中间,触角伸展开去,伺机捕捉撞上网的新闻。
新闻行业竞争激烈,仅在纽约数十万华人社区内,不算免费华文小报和周刊,光大型华文日报就有4家:《明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和《侨报》。大家都在抢新闻,争独家,不仅对各种新闻热点以及新闻人物盯得紧,对其他报纸的主力记者的动态更是盯得紧,生怕漏了新闻挨上级主管的骂。
因此郭森给我们的记者席芮芸打电话,为免走漏风声,只要她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把采访任务交给其他记者,而专心处理这则新闻,而对其他记者则轻描淡写地说有些行政事务需要小席处理,要求他们分担小席的采访任务云云。不然,万一记者们沉不住气,露出搞到大新闻的表情,行业对手马上就会察觉到而四处打听和深挖的。
小席在她美国朋友帮助下,花了好几个小时不但要把英语复写出来,还逐字逐句全文翻译成中文。等这些事弄好之后,郭森亲自打电话去CBS总部的社区公关部门,质问他们为什么播放这种严重涉及种族歧视的节目。要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种族和谐是国家头等大事,种族歧视在美国被视为最不道德和最严重的犯罪之一。因此当我们以媒体的身份就此电话采访CBS时,对方大为紧张,以不清楚和需要调查为说辞(其实也的确是这样,公关部门不可能熟悉所有的节目),表示以后再给我们答复,然后飞快地在网上删掉该节目(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反应迅速)。但他们不知道,罪证已经在我们手上了,实际上,我们不但预期他们会删掉,而且甚至希望他们赶快删掉,删得越快越好,因为这样一来,録音的原始底本就独此我们一家。只有到这时,我们才能松一口气,不再害怕其他报纸来抢我们的独家大新闻了。而且,我们甚至担心明天一旦刊出之后,其他华文报纸会集体保持沉默——这是面对某报独家新闻的最正常的反应,通过这种集体沉默来消除独家新闻的影响。如果是其他新闻也就罢了,但我们的对手是CBS这样主流社会的传媒庞然大物,而涉及的事件又是攸关华人尊严和地位的大事件,需要全体华人,尤其是华文媒体齐心协力攻破对方堡垒。
同样是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在当天下午《明报》有各部门参加的例行编前会上,我们也没有详细说明这条新闻,只是说有个重要的独家新闻要放在头版,要留出专门的版面。把这条新闻的内容仍然只严格局限在我、郭森和席芮芸三人中间。这不是不相信报社的同仁,而是因为纽约华文媒体这个圈子实在太小,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相互跳槽的同仁比比皆是,大家不但都互相认识,有些同事的家人或亲戚朋友还在其他媒体供职,他们通电话时不小心走漏消息并非完全不可能。而对这则新闻本身,我和郭森亲自操刀,对这段録音的中英文做反复的文字对照校正,以及对新闻稿进行反复的修改。因为事关重大,对手又非同等闲,实在容不得半点错误和疏忽。
当天我和郭森商定了一个既要以我们为主,但同时也要把其他报纸拉进来的报导策略和步骤。事后证明,我们的战略规划非常完美,事态的发展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想。
我们当晚要最棒的头版编辑将发现“狗窝脱口秀”的事件做了一个综合新闻,然后加上网页截图,CBS公关公司的态度,録音翻译全文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导,在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出来。因为担心作为采访对象的侨社领袖走漏消息,当天没有对社区做任何反应采访,而是等到第二天大家看到报纸后再立即进行的。
次日,我们密集大量采访事先确定好的﹑且具代表性的华人社区各阶层,包括来自大陆港台海峡两岸的各种组织的社区华人领袖。把印有狗窝録音笔録和文字翻译的《明报》当天报纸给他们看,请他们发表意见。虽然平日大家政治观点甚至统独观点也许不一致,但涉及到种族歧视这样不分地域和立场﹑所有人统统深受其害的大是大非,全体华人势必要团结起来。此外,我们更把采访主要目标对准那些打进主流社会的华裔政府官员龢民意代表,即各级议员,还有主流社会有关机构,如各种人权机构等,把原始録音给他们听,请他们发表意见。美国是个种族大熔炉,种族歧视言行在美国社会是最犯大忌的事,任谁有天大的背景,也不敢为这种言行辩护。因此我们的采访自然获得对方的一致谴责。有关方面自然表示要进行调查云云。
第一天的独家报导出台,因为图文并茂,销路非常好。我们的华文媒体同行很丢脸,也很尴尬,但仍有些将信将疑,不相信《明报》会搞到这样一个具轰动性的大独家。一向以纽约华文报纸老大自居的《世界日报》的一位新闻主管甚至公开表示,可能是有人在故意用假消息恶搞《明报》,让《明报》丢脸。直到后来看到主流电视台报导此事件播放的録音,才不得不“认栽”,赶紧指挥记者跟进报导。
正如我们所预料,他们不跟进不行,这么重大的议题不能不跟;但要跟进只能用我们的材料,等于捡我们的剩饭,在新闻行业,这也是很丢脸的事。因此,第二天,各报都只在社区新闻栏目做了不起眼的小小的跟进报导。但到了第三天,随着我们报导的力度加强,狗窝事件实际已成为一个溢出华人社区,成为攸关美国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全社会性事件,连主流社会的纽约地方台都予以报导,这样一来,其他华文报纸再也不能漠然视之不闻不问了。相反,他们不但非跟不可;而且还要主动出击,找到新的新闻点,更多更重要的采访对象,来压倒我们开始的声势,而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否则,光凭我们一家报纸的力量,撼不动哥伦比亚公司。而这时,我们利用明报报系在其他地方如旧金山等分报,在全美造势,形成呼应,号召起全美各地的华人关注此事,用他们的力量促使他们所在地的官员龢民意代表发声谴责“狗窝”辱华,进而把原来仅限于纽约美东一地的地方新闻搅成全美性新闻。
一旦所有华文媒体都起来了,推波助澜之下,各界华人组织都行动起来,各级华人领袖纷纷上新闻,上电视搏版面慷慨陈词,广大华人踊跃去CBS总部门口打着标语喊着口号抗议示威,打爆CBS公关办公室的电话和挤爆他们的电子邮箱。看到《明报》的独家报导后最先站出来抨击CBS并上主流电视台控诉“狗窝”,是在美国主流社会深具影响力的美华协会纽约分会。在他们的带动下,跻身主流社会的华人官员都开始发声谴责,华裔民选官员协会立即向CBS纽约总部发出声明,提出开除涉及辱华言论的两名电台主持人及节目制作人等四点要求;而美华协会则展开与CBS及电台高层的持续多日的谈判,然后是其他少数族裔的民意代表龢民选官员开始声援,接着主流社会开始关注:美联社,《芝加哥论坛报》,《西雅图邮报》,《纽约邮报》等都纷纷加入报导的队伍,开始关注此事。
一般而言,媒体有一种“同病相怜”的行规,凡是涉及某传媒的丑闻,其他媒体要么保持沉默,要么轻描淡写,絶不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传媒是件很危险的行业,常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谁保得住哪一天自己会闹出什么事呢。
但另一方面,传媒又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只要你把事情闹大,就会有传媒来报导。在某种意义上,新闻界最怕的就是天下太平,于是无新闻可报。做总编最害怕的,就是都到晚上10点了,还找不到有价值的新闻,转来转去为报纸的头版头条发愁。从当副总编起(有时总编辑休假,副总编得当班)类似的恶梦我不知道做过多少次。
CBS感受到巨大压力,而且这种压力还是来自他们原来轻看的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群体。一周内,就有上万个要求CBS解雇主持人和制作人的联署签名送达。当然,压垮CBS高层扺抗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广告商。这也是我们和其他华人组织“采访”和呼吁的结果,我们直接问广告商,面对这样一个恶劣甚至触法的节目,以及华人的群情激奋,你们怎么还能出钱赞助,难道不怕遭到全社会的扺制吗?考虑到亚裔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及其不容忽视的巨大购买力,广告商很快决定撤出对“狗窝”的投资和赞助。CBS收到了这一清晰的信号:时代不同了,以少数族裔社区和人群作为取乐对象来肆意羞辱是要付出代价的。
CBS终于扛不住了,大概在4月23日,即经过了长达半个多月的抗议示威和谈判,CBS正式道歉;而且,不是用轻描淡写的“sorry”来搪塞,是非常正式的道歉语“apology”来表达悔改之意。此前,美国主流社会传媒还从来没有向华人低头过,这是美国新闻史上首次。全世界最大的新闻通讯社美联社4月24日以“纽约市电台主持人因恶作剧电话秀被停职”为标题,对整个事件来龙去脉作了详细报导。由于美联社的影响,此篇报导被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邮报》、《西雅图邮报》、《纽约邮报》等美国大报广为转载。 连英国BBC也以相当篇幅对此事作了报导。
不过,CBS留了一个尾巴:停播节目,节目主持人和制作人停薪留职。但这次华人不依不饶,决心要痛打落水狗,除恶务尽,坚持抗议,一定要把这二人赶出去。有关组织甚至酝酿聘用律师与CBS对簿公堂,起诉他们公然制作种族歧视的节目来侮辱少数族裔,破坏美国的立国精神和道德准则。
最后,在5月11日,CBS终于作出永久性开除杰夫·凡德格里夫特和埃尔维斯·堂雷二人的决定,从此不许他们在CBS旗下任何部门做任何工作。终于,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有史以来通过抗争首次取得完胜。事件结束后,具有百年历史的纽约中华公所破天荒为《明报》参与全程报导的4名记者颁奬,表彰他们的快速、客观报导使侮辱华人的事件得以华人胜利而告终。中华公所在此之前从未单独表彰过任何一家媒体。
对我们报纸而言,这也是我从事新闻行业的一次完美成功,絶佳的新闻题材,絶好的道德诉求和社会责任感,再加上精密的前瞻和计划,加上同事们的齐心合力,把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新闻报导做成一个漂亮的案例——新闻这样做才过瘾。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