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玩设计

  岁月如梭,我们当初的青春早已从我们的眼角、头顶、手心和脚下飞走整整40年了。

  清楚记得新生报到时在武昌火车站的情景,见到张桦,他满头大汗热心接待我们的样子!那还是1978年。再一个镜头,就是在老八舍收拾行李,翻天覆地打包的临别前。我送给大家毕业的礼物就是再给那一帮哥们儿理发,好像是从上午一直剪了一地鸡毛到晚饭前才不得不停手!至于到底剪了多少帅哥的时尚发型,早已无从查考——为什么就没有女生找我剃光头呢?!——这已经是1982年了。

  从那以后,我们这个班级留下来很多:儿孙,著作,书画,职称,学生,琐事的回忆,不算利落的腿脚……还有依然年轻的心态吧?当然还有遗憾,伤心,还有墓碑。

  在这里我想分享给兄弟姐妹的,就是这40年来,我从文学出走,玩各种东西,也学画,也做翻译,到最后玩了一把设计,而且终于坚持到如今没有放弃。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大约20年来玩设计的体会,放在这本书里,算是一个异类吧。其中辛苦只有做过设计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但是,给同学们分享,请朋友们一起瞭解一个及格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和工作过程,也可能会好玩!

  对设计的理解和解释可以是非常个人的。可以说得很悬,也可以写出来很实在,我心里理解的产品设计根本的含义,就是:美化的功能。或者用大白话说,就是美术与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的恋爱吧!首先,它必须具有功能——必须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使用产品的人完成一些功能上的需求。设计里面当然有美,有故事,有巧思,有很好玩的东西。都必须排在功能后面。 

  设计的媒介,即运用和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设计意图呢?就像我们学文学要用语言那样,也叫设计的语言,我认为就是材料:我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才能进行设计的思考。而工艺和工程,就是设计所以能被构架的逻辑联系。那些美术的原则,比如纹理,质感,线条,颜色,构图,再抽象出来说,还有风格,意境,还有文学和心理学的元素,都是排在后面的。就像音乐,用音符标注的音高和节拍就是基因,最直接最基本地源自我们的肉身和灵魂;韵律好比细胞和血液,与生俱来;而和声,对位,曲式,配器……都可能是它们能够成为音乐的逻辑关系。有了这些,然后才是表现力。我想大概规律都是一样的吧?

  我絶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师,否则就不会做了这么多年还在拼搏打基础。设计和绘画诗歌这些纯艺术不同,一个优秀的作家、诗人、画家可以是一贫如洗,毫不影响他的优秀;但是设计师不同,一定要挣到钱,才能说明你的设计被消费者买账了,才说明你是成功的设计师,才能持续玩下去而且越玩越大——否则就白瞎了!我现在也就是仅仅够继续“玩下去”的水平。

  在悉尼做了近十年的商店广告设计,转到北京做外国公司驻京写字楼的室内设计。两年多以后,阴差阳错就到了深圳开始了眼镜架的设计。这是一个很小的门类,但是行业虽小也有它的大世界。每年在巴黎米兰纽约东京慕尼黑香港北京上海……都有国际眼镜大展。我就是1999年开始从欧洲的眼镜展览会上学习观摩开始的。

  2002年起,到了深圳定居,住在龙岗一个没几个人知道的叫作“陂头背”的小村里,到现在也没挪动地方。多年来每年两次以上去欧洲眼镜大展“朝圣”学习,接着就是自己终于找到方向做独立的设计和展出。

  2006年第一次和公司团队在巴黎参展,没想到当时能在法国《费加罗报》时尚版上,与风头最劲的法国设计师品牌Alan Mikli比肩排在一起被报导了!几个月以后惊喜地获得了德国的IF国际设计论坛奬。随后,我们设计团队每年都收获各种国际工业产品设计的奬项,包括工业产品设计界公认的排在世界前三位的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奬,美国IDEA国际杰出设计奬,和reddot(红点)国际设计奬。

  介绍一下我的设计过程吧。我的想法和构思有点奇怪,它们大都是在清晨半醒时分冒出来的灵感。醒来之后,随手记下,仔细查看,发觉多半是胡思乱想,垃圾草图。但其中也会沙里淘金偶尔得到一两个闪光的宝贝。于是就用心深入,想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什么意思?有没有功能?有没有用处?有没有人会买账?是不是好玩?会不会好看?戴上能不能舒服?再抽象出来一点,就是目标客户?对他们来说的美感和风格,有没有品质感?然后就要根据这些论证报告了。大家经过讨论研究认可了,就立项。

  接下来就是选材料(一种产品会用到多种材料),用什么材料结构这个产品,才能实现上述的功能,才能结实耐用?接下来就是工程工艺(跨行业的不同技术类别),以现有的工厂技术资源,用什么方法制作我的产品?怎么样通过可能的合适的工程工艺手段,以最可靠、简单、精准、快捷的办法做出来?还有就是成本核算!材料和工艺成本不能超出预算,市场预估的有竞争力的零售价?售后服务的可行性等等,一句话说到底,有没有钱赚?

  有点复杂有点枯燥。还是讲几个设计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

  Origami是我的一个比较得意的设计,虽然没有获得市场的成功,它仍然是我情有独钟的一个宝贝。它是用小时候学的折纸游戏的办法:我很惊奇折纸的从二维到三维的魔术般平顺的过渡,从一张白纸变成了一只小鸟、一条小鱼和一匹小马,变成了一首立体的儿歌。我迷恋那样的感觉。我想用金属,很薄的超高弹性不锈钢板,通过切割或冲压的办法平面成形,再经过仔细的计算,把它在模具上弯折,就像折纸那样,从一个平面过渡到另一个。其实也特别像埃舍尔的版画和素描,从一个世界走到另一个世界!

  当然,这是工业产品设计,功能必须要实现。我需要的功能首先就是,我的横梁必须稳固在多点挂住一对镜片,可以轻易拆卸更换,有足够硬度和弹性,有球面弧度,适合人体工程学的所有曲线角度,有铰链,灵活转动的镜腿,有内外的弹性功能,有足够的抓力和佩戴舒适保证等等。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我的“跨空间”弯折来实现。而且,在经过神奇的23个折弯之后,成为一副精巧美观的眼镜,没有一处烧焊甚至螺丝,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好玩? 

  因为这个设计,我们的团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勉强做出了产品。要知道23个精准的折弯,每一步都不允许损失精度——否则折到最后一个弯,所有微小的误差都被放大了,整个眼镜会上下左右都不能合拢相对了。

  当然,虽然这个项目没有盈利反而亏损,叫好还是有的。2009年获得IF金奬,紧接着也得了新加坡总统设计奬。IF金奬!那是工业产品设计师能够梦想的最高荣誉了。我的朋友、伙伴和老板在新加坡面对一位国际顶尖的英国设计师评委答辩以后,这位设计师评委就爱上这副眼镜了。后来他真的戴上了我们的眼镜!一个美好的午后我们也真的被请到新加坡总统府,接受了总统和夫人的亲手授奬。

  第二个故事

  有一天凌晨的梦中,我又在一场丝线的游戏中飞翔了一番。醒来发觉真的是个有趣和沾边的想法,是否可以用丝线一样的精致和美丽来设计我的眼镜呢?我很快画出了草图,感觉有戏!于是完善了设计图纸,进入到手板论证程序。

  我的关键结构,就是用非常牢固和强韧的透明钓鱼线来做紧固手段,一根0.7mm的钓鱼线,可以拉起几十斤重的大鱼,把眼镜前框和镜腿紧紧捆绑在一起,用聪明巧思的水手扣拴好,牢固的同时还有很好的弹性。我把它叫作柔性链接和柔性紧锁。从这个构思延展,我画了一系列的草图,有拴住镜架和镜腿的,有锁住镜片的,有拴住前后两层镜架的。甚至还有用钓鱼线直接拴成可以开合的铰链的,特别好玩!这个系列设计,被我们优化成两个产品定型了。

  一个就是前框和镜腿的柔性绑定。做成产品就叫GLOSSI,专门为女性打造。闪闪发光的前框,被柔软而强韧的渔线紧固在一起,轻如鸿毛,现代女性的靓丽尽显。

  一种“手工缝制”的概念被市场部同事们提炼出来,我十分赞同!在工程上,还真的不可能用机器!因为每边拴线的位置上有四组八个小孔,只能是手工把钓鱼线按次序穿过去,分别拉紧才行。这样具有人情人文含义的产品设计,就显得另有一番温暖与温柔了。

  另一个是完全不同方向的:极简风格的超细金属镜架Eyelet,消闲兼商务风格。它仅在两个端角装有渔线锁扣,专门为锁镜片而设,以此取代了传统的螺丝镜片锁。整个眼镜架为纸片一样轻薄的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成形,化学和滚筒抛光并用,有效地行使锁镜片功能,美观独特,配合纤细的镜架,具备充足的弹性以降低外界压力和冲撞对镜片形成的损伤。就像美女的比基尼那样,“极简”就意味着在所有必需的功能都具备的前提下,要少得不能再少!达到所谓“少就是美”的极致。这也是最近流行的“性冷淡”,中性极简风格,在这个设计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超薄金属板材就像一片纸,经过简单乾净的弯折,在镜圈接口用透明渔线奇巧锁紧,刚性结合弹性,纤细拥揽柔情,彰显一种现代的干练和品味,功能独特。

  这一组设计以Eyelet品牌的名义参加国际设计大赛,也为我们赢得了IF金奬的奬杯。更让人庆幸的是,直到现在还是我们的销售主力产品,被应用在儿童眼镜系列上,表现不俗。

  第三个故事

  让我爱不释手的另一个设计,就是手刹公路滑板。

  我从2015年开始尝试公路滑板,一年以后就在深圳滑板公路速降夏季赛8公里的连续大坡上速降了。感觉就是贴地飞行——50~60公里的入门时速,若坐在汽车上,可能不觉得有多快,但是速度感是一种相对主观的感觉,离地面越近,眼睛的视角越小,速度感就越强烈!而公路滑板就是几乎贴着地滑行,一旦快起来,就不是一般的过瘾了!我的大神板友可以冲到80公里,世界记録是140!那都是高手玩命的絶活,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啦。

  从60年代的美国发展起来的这项极限运动,采用的滑板是没有刹车的,我们用操控板面与前进方向的角度来做漂移,以实现四轮从前进方向0度角的飞转,转为大于5~10度夹角的一边飞转一边与路面摩擦的刹车状态。减速很有效,倾斜压低,一手摸地的动作很漂亮。但是难度比较大,一般初学者,特别是刚开始接触滑板的人,往往会望而却步了。我的设计为这些菜鸟爱上公路滑板运动做了些“手脚”,让初学者很容易就能掌握一副有刹车的公路板。速度的快慢尽在自己手里掌控,而且姿势比较舒服简单,特别容易掌握。“安全第一”可不是吹的,新手一上去就会开心笑起来了。这一设计还可以轻而易举地转移到电动滑板上去,也会轻易赢得新手、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喜爱。

  今年7月初,我借机到晋陕大峡谷领略黄河九曲干坤湾的壮丽景色,特地带去了我的没有刹车的滑板,在早晨太阳升起不久的蜿蜒山路上玩了5公里试滑,速度不快,还是过瘾!

  这些文学之外的游历和探索,造就了现在的我。虽然离开文学很远,但是就像一只风筝在半空中飘荡,那根丝线还是不能丢失的文学的维系,在风中给我不断输入能量和指引方位。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